第170章 宣和殿議事
特工狂妃:妖孽王爺太囂張 作者:暖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右衝鋒營合二為一,且統一交由罪臣柳佑宰管理,這件事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先前因歐陽驍強硬進行的人事變動,已經引起朝廷眾官員不小的怨言,再加上此次罪臣柳佑宰重新上任的事件,許多直言進諫的文官已經候在宣和殿外求見歐陽驍,希望能得知太子擅自下此決定的理由。
而歐陽驍似乎也早已預料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他倚在高位上似笑非笑的對著身邊的太監擺了擺手,示意放那些跪了半天的官員們進入大殿。
不過,麵對所有人的質問,他卻沒有做出半分迴應,隻是依舊慵懶的倚在座位裏,冷冷的看著大殿中的官員,直到聽他們一一陳述了請求駁迴此決定的理由之後,歐陽驍才淡淡的開了口。
“你們想要本太子收迴成命,那好,請問在場的所有大人,你們其中有哪一個能上陣殺敵呢?”
歐陽驍的話語裏雖然帶著淺淡的笑意,聽到人的耳中卻帶著刺骨的冷意,所有人都怔愣在原地,羞愧的垂下了頭。
見所有覲見的朝臣都不再說話,他繼續笑著說道:“既然沒有人能比得上柳將軍的作戰經驗,沒有人自信能比柳將軍能訓練出更為出色的士兵,那就請諸位大人各迴各府,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話音落地許久,朝中竟無一人敢站出來反駁他的話。
先前有忠言直諫的老臣曾反對過歐陽驍的鐵腕政策,指責他胡亂變動各地官員的行為是亡國之兆,雖然言辭激烈卻也有幾分道理,哪知歐陽驍竟然冷笑著命侍衛將那名老臣當庭亂棍打死。
那樣慘烈的畫麵造成了今日的這等局麵,眾文官若想上諫也都要拖上其他同僚集體出現在歐陽驍的麵前,俗話說‘法不責眾’,他們隻能選擇共同進退才能降低傷亡撤職的風險。
如今,每個人都學會了看歐陽驍的臉色行事,一聽到他似笑非笑、語氣冰冷的話語,就沒有人再敢繼續勸諫了,因為惹怒這位太子殿下的代價不僅是以身家性命為賭注,而且歐陽驍始終都會無動於衷,甚至會因勸諫而變本加厲。
見眾朝臣都垂首側立在殿中不再開口,歐陽驍滿意的點了點頭,淡笑著轉移了話題,道:“明日就是二月初二龍抬頭了,父皇的病情最近趨於穩定了些,但以防萬一,今年的祭天祈福便取消了吧。”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民間傳統習俗是要在這一天敬龍祈雨,希望上天能保佑土地豐收、風調雨順。
而蒼夏國的皇室,更會在這一天在萬佛寺敬天祈福,這是自開朝以來多年不變的盛大節日,全京城的百姓都會早早的守在萬佛寺外,希望能有幸一睹天顏。
由於歐陽驍取消祭天活動的決定太過突然,所有朝臣都麵麵相覷,不知該作何反應。
就當所有人都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之時,有小太監弓著身子來到歐陽驍的麵前,恭敬的迴稟道:“啟稟殿下,柳大人在殿外求見。”
歐陽驍眉梢上挑,淡笑著點點頭道:“宣他進來。”
“是。”那小太監恭敬的點點頭,隨即直起身子上前兩步,用高亢響亮的聲音向著大殿門口喊了一嗓子:“宣柳佑宰覲見!”
聽到這個頗具爭議性的名字,所有人都停止了議論,紛紛讓出一條路來,用複雜的目光盯著宣和殿的朱紅色大門。
柳佑宰昂首闊步走進宣和殿,一身官服披在身上顯露出逼人的氣勢,他長袍一甩雙膝跪地,恭敬的叩首倒地,道:“臣叩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
歐陽驍淺笑著倚在座位裏,看著跪在地上的柳佑宰,眼中劃過一抹似笑非笑的目光,他擺擺手道:“柳大人平身,將軍來得正好,方才本太子提出要取消今年的祭天祈福,眾卿家似乎不太同意呢,你來說說你的想法。”
柳佑宰緩緩的從地上站起來,聽到歐陽驍的話,他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明日就是二月初二青龍節,按照往常的風俗習慣,皇帝應該在這一天親自到萬佛寺祭天才對。
他先是左右打量了一番周圍朝臣的表情,又抬頭看了一眼高位上正滿臉笑容看向自己的歐陽驍,他遲疑了片刻,而後拱手垂頭道:“迴稟殿下,聖上如今龍體抱恙,不宜出宮祭天,殿下孝心拳拳,實令微臣欽佩不已!”
這番話明顯有阿諛奉承之嫌,這令先前便看不慣柳佑宰的一些朝臣更加對他嗤之以鼻。
話音剛落,便有人站了出來反對道:“柳大人此話雖有道理,但時值多事之秋,若真的取消祭天活動,勢必會引起百姓的不滿與誤解,這樣做隻會讓坊間的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此話一出,所有人紛紛點頭附和:“民心易失不易得,還望殿下三思!”
柳佑宰聞言有些不悅,冷哼一聲道:“不過就是一場祭天活動而已,大人莫要小題大做,與民心、國本扯上關係!”
“柳大人,我看您是在府中閉門思過久了,恐怕不知道現在外麵的流言說的有多難聽吧?!”
冷嘲熱諷逐漸變得越發激烈起來,柳佑宰和眾朝臣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爭辯,而歐陽驍則始終雲淡風輕的坐在高位上看著短階下的人們一個個爭的麵紅耳赤。
大約過了半柱香的時間,還是沒能爭辯出一個結論,這時所有人才逐漸停住了話語,轉而將目光看向歐陽驍。
歐陽驍勾起一抹淺淡的笑容,眉梢上挑,笑道:“聽你們爭辯這麽久,本太子也知道了你們大致都在擔心什麽,放下這些不說,我倒是很好奇,李大人口中所說的流言到底是什麽?”
說完,他將目光定格在了與柳佑宰爭辯最為激烈的李哲身上。
李哲從隊列中站了出來,拱手道:“啟稟殿下,先前浣月國在邊境屢生事端,已經讓百姓人心惶惶,甚至有不少人遷居他國,若是在此敏感時期取消祭天大禮,隻怕會讓百姓揣測有人真的如同流言中所說那般挾持天子在朝中作威作福!”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噤若寒蟬,而歐陽驍的笑容也就此凝固在臉上,他的眼神瞬間變得肅殺起來。
整個宣和殿都彌漫著一種格外凝重的氣氛,許多人紛紛垂首側立,不敢直視座上歐陽驍的眼睛,大家都在為李哲捏一把汗,畢竟他說出了眾人的心聲,但這也意味著他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也到此結束了。
李哲挺胸直背的站在大殿之中,紋絲不動,他用格外堅毅而銳利的目光看向高位上的太子,心想著既然豁出去了,就幹脆將心中的所有不快與疑惑盡數傾吐出來罷了!
所以,他又繼續盯著歐陽驍的眼睛,問道:“微臣鬥膽問一句殿下,如今聖上的龍體真的糟糕到無法下床的地步嗎?而殿下無故變動各地官員,此事聖上又知情與否呢?”
歐陽驍的眼中泛起一股強烈而冰冷的殺意,但他最終還是強行壓了下來,隻是冷笑著看著李哲,道:“父皇龍體違和,一向是太醫院照看,而父皇將攝政大權交托於本太子,那於情於理,本太子都不能再去拿一些瑣事去叨擾聖駕。”
接著,他偏過頭看向柳佑宰及其他眾人,刻意抬高了音量,道:“聖上龍體抱恙,實在不該出宮勞累,而祭天又是我朝世代傳承的習俗,斷不可輕易荒廢,此事必得想個兩全的法子。”
聽到他的話,又接收到他傳來的目光,柳佑宰立即開了竅,他趕忙站出來跪地稟道:“殿下所言極是,微臣提議由太子殿下代聖上出宮祭天,一來可以穩定民心,二來也可不使習俗荒廢。”
歐陽驍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弧度,但還是裝作一副吃驚的模樣,擰起眉頭連連擺手道:“此法不通,本太子雖然攝政監國,但到底沒有真正繼位大統,斷不能越俎代庖。”
柳佑宰垂首,繼續勸諫道:“聖上龍體違和,而殿下又是皇位的唯一繼承人,繼位隻是時間問題,天下百姓斷不會因此而詬病殿下,請殿下三思。”
聽到他的話,其他朝臣雖然心有顧慮,但眼下確實是唯一的辦法,所以都紛紛跪下請道:“請殿下三思!”
目的已然達到,歐陽驍也不再推辭,他擺擺手無奈的歎了口氣,道:“既然眾位愛卿執意如此,那本太子隻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替父皇出巡明日的祭天大禮了。”
說完,他站起身來打量了一番跪地的官員,道:“若沒別的事,就都跪安吧。”
不等眾朝臣跪別,歐陽驍已經負手走向宣和殿的偏門,離開了這個令他頭疼的地方。
攝政這些日子以來,歐陽驍嫌前太子所居住的東宮晦氣,所以一直住在交泰殿,當他前腳剛踏入交泰殿時,身邊的太監來稟:“啟稟殿下,人已經候在偏殿了。”
“讓他過來,派人守好殿門,不許任何人靠近。”
“是。”
歐陽驍走到一張梨花榻上慵懶的側臥其上,不多時便看見紫紗帳外有一人影弓著身子恭敬的跪地叩首,他輕笑一聲,道:“今天的事,你辦的很好。”
“多謝殿下誇讚,微臣愧不敢當。”
紫紗帳外,一身官服的柳佑宰跪地叩首,蒼老的臉上帶著久違的得意笑容。<
先前因歐陽驍強硬進行的人事變動,已經引起朝廷眾官員不小的怨言,再加上此次罪臣柳佑宰重新上任的事件,許多直言進諫的文官已經候在宣和殿外求見歐陽驍,希望能得知太子擅自下此決定的理由。
而歐陽驍似乎也早已預料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他倚在高位上似笑非笑的對著身邊的太監擺了擺手,示意放那些跪了半天的官員們進入大殿。
不過,麵對所有人的質問,他卻沒有做出半分迴應,隻是依舊慵懶的倚在座位裏,冷冷的看著大殿中的官員,直到聽他們一一陳述了請求駁迴此決定的理由之後,歐陽驍才淡淡的開了口。
“你們想要本太子收迴成命,那好,請問在場的所有大人,你們其中有哪一個能上陣殺敵呢?”
歐陽驍的話語裏雖然帶著淺淡的笑意,聽到人的耳中卻帶著刺骨的冷意,所有人都怔愣在原地,羞愧的垂下了頭。
見所有覲見的朝臣都不再說話,他繼續笑著說道:“既然沒有人能比得上柳將軍的作戰經驗,沒有人自信能比柳將軍能訓練出更為出色的士兵,那就請諸位大人各迴各府,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話音落地許久,朝中竟無一人敢站出來反駁他的話。
先前有忠言直諫的老臣曾反對過歐陽驍的鐵腕政策,指責他胡亂變動各地官員的行為是亡國之兆,雖然言辭激烈卻也有幾分道理,哪知歐陽驍竟然冷笑著命侍衛將那名老臣當庭亂棍打死。
那樣慘烈的畫麵造成了今日的這等局麵,眾文官若想上諫也都要拖上其他同僚集體出現在歐陽驍的麵前,俗話說‘法不責眾’,他們隻能選擇共同進退才能降低傷亡撤職的風險。
如今,每個人都學會了看歐陽驍的臉色行事,一聽到他似笑非笑、語氣冰冷的話語,就沒有人再敢繼續勸諫了,因為惹怒這位太子殿下的代價不僅是以身家性命為賭注,而且歐陽驍始終都會無動於衷,甚至會因勸諫而變本加厲。
見眾朝臣都垂首側立在殿中不再開口,歐陽驍滿意的點了點頭,淡笑著轉移了話題,道:“明日就是二月初二龍抬頭了,父皇的病情最近趨於穩定了些,但以防萬一,今年的祭天祈福便取消了吧。”
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民間傳統習俗是要在這一天敬龍祈雨,希望上天能保佑土地豐收、風調雨順。
而蒼夏國的皇室,更會在這一天在萬佛寺敬天祈福,這是自開朝以來多年不變的盛大節日,全京城的百姓都會早早的守在萬佛寺外,希望能有幸一睹天顏。
由於歐陽驍取消祭天活動的決定太過突然,所有朝臣都麵麵相覷,不知該作何反應。
就當所有人都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之時,有小太監弓著身子來到歐陽驍的麵前,恭敬的迴稟道:“啟稟殿下,柳大人在殿外求見。”
歐陽驍眉梢上挑,淡笑著點點頭道:“宣他進來。”
“是。”那小太監恭敬的點點頭,隨即直起身子上前兩步,用高亢響亮的聲音向著大殿門口喊了一嗓子:“宣柳佑宰覲見!”
聽到這個頗具爭議性的名字,所有人都停止了議論,紛紛讓出一條路來,用複雜的目光盯著宣和殿的朱紅色大門。
柳佑宰昂首闊步走進宣和殿,一身官服披在身上顯露出逼人的氣勢,他長袍一甩雙膝跪地,恭敬的叩首倒地,道:“臣叩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
歐陽驍淺笑著倚在座位裏,看著跪在地上的柳佑宰,眼中劃過一抹似笑非笑的目光,他擺擺手道:“柳大人平身,將軍來得正好,方才本太子提出要取消今年的祭天祈福,眾卿家似乎不太同意呢,你來說說你的想法。”
柳佑宰緩緩的從地上站起來,聽到歐陽驍的話,他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明日就是二月初二青龍節,按照往常的風俗習慣,皇帝應該在這一天親自到萬佛寺祭天才對。
他先是左右打量了一番周圍朝臣的表情,又抬頭看了一眼高位上正滿臉笑容看向自己的歐陽驍,他遲疑了片刻,而後拱手垂頭道:“迴稟殿下,聖上如今龍體抱恙,不宜出宮祭天,殿下孝心拳拳,實令微臣欽佩不已!”
這番話明顯有阿諛奉承之嫌,這令先前便看不慣柳佑宰的一些朝臣更加對他嗤之以鼻。
話音剛落,便有人站了出來反對道:“柳大人此話雖有道理,但時值多事之秋,若真的取消祭天活動,勢必會引起百姓的不滿與誤解,這樣做隻會讓坊間的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此話一出,所有人紛紛點頭附和:“民心易失不易得,還望殿下三思!”
柳佑宰聞言有些不悅,冷哼一聲道:“不過就是一場祭天活動而已,大人莫要小題大做,與民心、國本扯上關係!”
“柳大人,我看您是在府中閉門思過久了,恐怕不知道現在外麵的流言說的有多難聽吧?!”
冷嘲熱諷逐漸變得越發激烈起來,柳佑宰和眾朝臣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爭辯,而歐陽驍則始終雲淡風輕的坐在高位上看著短階下的人們一個個爭的麵紅耳赤。
大約過了半柱香的時間,還是沒能爭辯出一個結論,這時所有人才逐漸停住了話語,轉而將目光看向歐陽驍。
歐陽驍勾起一抹淺淡的笑容,眉梢上挑,笑道:“聽你們爭辯這麽久,本太子也知道了你們大致都在擔心什麽,放下這些不說,我倒是很好奇,李大人口中所說的流言到底是什麽?”
說完,他將目光定格在了與柳佑宰爭辯最為激烈的李哲身上。
李哲從隊列中站了出來,拱手道:“啟稟殿下,先前浣月國在邊境屢生事端,已經讓百姓人心惶惶,甚至有不少人遷居他國,若是在此敏感時期取消祭天大禮,隻怕會讓百姓揣測有人真的如同流言中所說那般挾持天子在朝中作威作福!”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噤若寒蟬,而歐陽驍的笑容也就此凝固在臉上,他的眼神瞬間變得肅殺起來。
整個宣和殿都彌漫著一種格外凝重的氣氛,許多人紛紛垂首側立,不敢直視座上歐陽驍的眼睛,大家都在為李哲捏一把汗,畢竟他說出了眾人的心聲,但這也意味著他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也到此結束了。
李哲挺胸直背的站在大殿之中,紋絲不動,他用格外堅毅而銳利的目光看向高位上的太子,心想著既然豁出去了,就幹脆將心中的所有不快與疑惑盡數傾吐出來罷了!
所以,他又繼續盯著歐陽驍的眼睛,問道:“微臣鬥膽問一句殿下,如今聖上的龍體真的糟糕到無法下床的地步嗎?而殿下無故變動各地官員,此事聖上又知情與否呢?”
歐陽驍的眼中泛起一股強烈而冰冷的殺意,但他最終還是強行壓了下來,隻是冷笑著看著李哲,道:“父皇龍體違和,一向是太醫院照看,而父皇將攝政大權交托於本太子,那於情於理,本太子都不能再去拿一些瑣事去叨擾聖駕。”
接著,他偏過頭看向柳佑宰及其他眾人,刻意抬高了音量,道:“聖上龍體抱恙,實在不該出宮勞累,而祭天又是我朝世代傳承的習俗,斷不可輕易荒廢,此事必得想個兩全的法子。”
聽到他的話,又接收到他傳來的目光,柳佑宰立即開了竅,他趕忙站出來跪地稟道:“殿下所言極是,微臣提議由太子殿下代聖上出宮祭天,一來可以穩定民心,二來也可不使習俗荒廢。”
歐陽驍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弧度,但還是裝作一副吃驚的模樣,擰起眉頭連連擺手道:“此法不通,本太子雖然攝政監國,但到底沒有真正繼位大統,斷不能越俎代庖。”
柳佑宰垂首,繼續勸諫道:“聖上龍體違和,而殿下又是皇位的唯一繼承人,繼位隻是時間問題,天下百姓斷不會因此而詬病殿下,請殿下三思。”
聽到他的話,其他朝臣雖然心有顧慮,但眼下確實是唯一的辦法,所以都紛紛跪下請道:“請殿下三思!”
目的已然達到,歐陽驍也不再推辭,他擺擺手無奈的歎了口氣,道:“既然眾位愛卿執意如此,那本太子隻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替父皇出巡明日的祭天大禮了。”
說完,他站起身來打量了一番跪地的官員,道:“若沒別的事,就都跪安吧。”
不等眾朝臣跪別,歐陽驍已經負手走向宣和殿的偏門,離開了這個令他頭疼的地方。
攝政這些日子以來,歐陽驍嫌前太子所居住的東宮晦氣,所以一直住在交泰殿,當他前腳剛踏入交泰殿時,身邊的太監來稟:“啟稟殿下,人已經候在偏殿了。”
“讓他過來,派人守好殿門,不許任何人靠近。”
“是。”
歐陽驍走到一張梨花榻上慵懶的側臥其上,不多時便看見紫紗帳外有一人影弓著身子恭敬的跪地叩首,他輕笑一聲,道:“今天的事,你辦的很好。”
“多謝殿下誇讚,微臣愧不敢當。”
紫紗帳外,一身官服的柳佑宰跪地叩首,蒼老的臉上帶著久違的得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