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顧秉有匆匆趕來。
給李景行過禮,顧秉有忙問道:“大帥有什麽事情吩咐?”
李景擺擺手,示意顧秉有免禮就座,然後說道:“是這樣,我準備在滿剌加建一個大明對外貿易中轉站,就是把大明的一些物資運到滿剌加,讓外國人在滿剌加就能買到他們需要在大明才能買到的物資。你覺得怎麽樣?”
“這個,卑職身份卑微,如何敢妄議這樣的國家大事。”顧秉有忙道。
李景笑了笑:“你是商人出身,我要做的這件事正需要商人幫著拿主意,要是問朝廷那些文人出身的官員……嘿嘿!那不是問道於盲麽?”
“沈大人也是商人出身,而且沈家的生意遍布天下,要說經商,卑職就是拍馬也追不上沈大人。”顧秉有忙道。
李景搖搖頭:“我嶽父年紀大了,而且如你所說,沈家的生意遍布大明,我不想沈家在海外再插一足,水滿則溢,過猶不及啊!”
顧秉有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沉吟了一會兒,顧秉有起身拱了拱手道:“大帥,有句話卑職不知當不當說。”
李景笑了笑:“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顧秉有道:“多謝大帥,是這樣,以卑職看來,商家能做大不光對商家有好處,對國家也有好處。”
“哦?說來聽聽。”李景笑道。
顧秉有拱了拱手道:“大帥,商家做大以後對自身的好處顯而易見,卑職就不多說了,卑職隻說說對國家的好處。首先,商家做的越大,說明他掙得錢越多,那他為國家繳納的賦稅就越多。而且朝廷管理一戶大商家,肯定要比管理很多小商家輕鬆。另外,商家做大以後,很多事情朝廷可以交給商家去做,能節省很大的費用。”
“這話怎麽講?”李景饒有興趣地問道。
顧秉有道:“卑職打個比方吧。就像去年大帥對遼東用兵,所有的後勤物資都是由後勤部負責,而後勤部則是派了一部分部隊,然後還雇傭了一大批民夫往遼東運送。是吧?”
李景點點頭:“不錯。”
顧秉有道:“根據卑職的計算,單就往遼東運送糧食這一項,朝廷至少要多消耗四成以上的糧食。”
李景聞言輕輕點了點頭:“你算的沒錯,後勤部隊和民夫千裏迢迢往前線運糧,自身必然要消耗一大批糧食,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有辦法!朝廷可以讓糧商往前線運糧,等糧商把糧食送到再付糧款。”顧秉有道。
“讓糧商運糧?”李景聞言不由沉思起來。
“大帥,其實卑職剛才算的隻是後勤部隊和民夫在運送時消耗的糧食,還沒把儲存糧食的損耗算在內,如果把損耗也算進去的話,應該能達到五成甚至還多。
讓糧商給軍隊提供糧食這一成損耗就沒有了,而且糧商運糧,必定會用最節省的辦法,用最快的速度把糧食送到前線。卑職跟您說句實話,要是卑職往前線運糧,最多隻需消耗兩成糧食,就是說至少能為朝廷節省三成的糧食。”顧秉有道。
“等一下,你剛才說國家儲備糧食能有一成的損耗?怎麽會損耗這麽大?我在平陽府的時候,好像沒有這麽高的損耗吧?”李景疑惑地問道。
顧秉有笑道:“大帥,這個損耗是正常的,要知道光蟲吃鼠咬就能去掉半成,然後糧袋破損,發黴腐爛至少又是半成。
至於您在平陽府的時候糧食損耗低,是因為您對糧食遠比別處重視,卑職聽說,糧庫的地麵都是用水泥鋪就,老鼠無法在地下打洞,而且糧庫多養貓,這樣一來老鼠就比別的地方少很多。
另外,水泥地麵隻要通風好便不返潮氣,沒有潮氣糧食便不會發黴腐爛,因此平陽府的糧食損耗輕。
可別的地方的糧庫卻不是水泥鋪就的地麵,能用青石板就算是好的了,有的糧庫地麵根本就是黃土,地麵全是耗子洞。如果把這些耗子洞挖開,裏麵全是糧食。您不知道吧,有些地方出現天災,災民們都挖耗子洞找糧食。”
李景歎道:“聽說過,但是從耗洞裏麵挖的糧食人是不能吃的,會得疫病的。”
顧秉有歎道:“人都快餓死了,哪裏還管得不得疫病。”
李景聞言輕輕歎了口氣。
過了一會兒,李景接問道:“可是戶部規定糧庫的損耗最多隻能半成,而地方報賬的時候我看基本上也是半成的損耗,這其中是什麽道理?”
顧秉有搖搖頭:“這不是為了政績麽?要知道糧食都在地方,除非您派人查驗,否則多報一點還是少報一點,你又如何能夠知曉?
而且下麵的人有的是辦法進行應對。
實際上,糧庫當中散落在地麵的糧食都應該打入到損耗當中,因為糧食落地一般都是老鼠所為,這些糧食其實是不能吃的。
即便不是老鼠所為,可是糧食落地以後,很難把泥土沙子和糧食分開,這些糧食也不能當做軍糧。
但是這些糧食會被重新裝袋充數,如果您查驗一下會發現,裏麵摻有很多泥沙,這些糧食要是給士兵吃了,士兵肯定鬧事兒,而軍需官少不得要背上貪墨軍糧的罪名。
就算您明察秋毫,最後查出是地方官所為,可是您能把地方官怎麽樣?地方官員如此節儉恐怕您還得褒獎他們。
如果這也頂不上損耗,那還有個辦法,就是如果您派人查驗的時候,地方官直接就告訴您天氣潮濕,糧食發黴了。您能把他們怎麽樣?他們一沒貪墨,二沒摻假,隻是為了達到您的要求,隱瞞了損耗程度,難道您還能免了他們的職?”
“那這一成損耗能不能降下來呢?”李景問道。
顧秉有道:“完全沒有損耗是不可能的,但是降低一部分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糧商們的糧庫就沒有這麽高的損耗,我們隻需按照糧商的辦法就可以降低損耗。”<cmread type=''page-split'' num=''4''/>
<span>李景笑道:“能降低一部分就很不錯了,說說糧商們是怎麽降低損耗的。”
顧秉有道:“糧商們的糧庫都是青石鋪麵,縫隙用灰漿填死,防止老鼠打洞。然後多養貓,這跟大帥在平陽府的做法是一樣的,另外,糧商家的糧庫都建在寬敞通風,並且日光充足的地方,避免糧食受潮發黴。”
李景笑道:“說起來也很簡單嗎。”
顧秉有歎道:“大帥,真要做起來就沒這麽簡單了。大明有多少府縣?每個府縣都有很多糧庫,全部做到這種程度,需要很大一筆錢的。”
李景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大帥,朝廷儲備糧食,是為了備荒和軍隊使用,既然這樣,則縣一級根本沒有太大必要建糧庫,徒增費用而已,隻需在省府兩級備一定數量的糧食,以便控製糧價和以備不時之需即可。隻要朝廷能控製住糧價,需要糧食就著落在糧商的身上。”顧秉有接道。
“那得給糧商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才行。”李景沉吟了一下道。
顧秉有笑道:“糧商隻要有一成的利潤就足夠了,糧商會從別的地方把利潤拿到手。而且這一成的利潤並非從老百姓手裏拿到的,是糧商自己經營得來的。”
“怎麽講?”李景聞言奇道。
顧秉有笑道:“因為糧商們賣米是分等的,加工稻穀以後,糧商要進行篩選,不好的米是糙米,低價出售,好的米是精米,高價出售,利潤就在精米裏麵。”
李景聞聽恍然:“原來如此。”
顧秉有笑著接道:“朝廷的軍隊不需要***米,當然也不能吃糙米,普通的米就行,給糧商一成的利潤是說的過去的,糧商也願意賺這一成的利潤。”
李景點點頭:“如果糧商對一成利潤就滿足的話,再去掉兩成的費用,朝廷讓糧商運送軍糧至少可以節約兩成的消耗。”
顧秉有道:“正是如此。”
頓了頓,顧秉有接道:“但是這裏有一條,能供應軍糧的非大糧商不能為,就像沈家的糧鋪,遍布大明數省,隻有這樣的大糧商才有實力供應軍糧。”
李景聞言笑道:“你說這麽多,歸根結底就是想讓我不要限製沈家發展。”
“大帥不限製沈家發展,自然也不會限製別的商家。”顧秉有道。
李景輕輕歎了口氣道:“沈正要不是我的嶽父,我當然不會限製沈家,可是沈正畢竟是我的嶽父,我要注意影響,不能讓人說我以權謀私。”
顧秉有道:“大帥,沈大人本人並不經商,非但不經商,以前沈大人名下的產業都交給了他的弟弟和侄子。至於繼先少爺名下的產業基本上屬於赤手空拳打出來的,讓繼先少爺經營海外的產業,誰人敢說大帥以權謀私?”
“你也想插一足是吧?”李景忽然笑道。“嗬嗬,什麽都瞞不過大帥的眼去,如果大帥能把外海的生意交給繼先少爺,那麽我們商會自然也能分一杯羹。”顧秉有笑道。李景聞言輕輕點了點頭。
給李景行過禮,顧秉有忙問道:“大帥有什麽事情吩咐?”
李景擺擺手,示意顧秉有免禮就座,然後說道:“是這樣,我準備在滿剌加建一個大明對外貿易中轉站,就是把大明的一些物資運到滿剌加,讓外國人在滿剌加就能買到他們需要在大明才能買到的物資。你覺得怎麽樣?”
“這個,卑職身份卑微,如何敢妄議這樣的國家大事。”顧秉有忙道。
李景笑了笑:“你是商人出身,我要做的這件事正需要商人幫著拿主意,要是問朝廷那些文人出身的官員……嘿嘿!那不是問道於盲麽?”
“沈大人也是商人出身,而且沈家的生意遍布天下,要說經商,卑職就是拍馬也追不上沈大人。”顧秉有忙道。
李景搖搖頭:“我嶽父年紀大了,而且如你所說,沈家的生意遍布大明,我不想沈家在海外再插一足,水滿則溢,過猶不及啊!”
顧秉有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沉吟了一會兒,顧秉有起身拱了拱手道:“大帥,有句話卑職不知當不當說。”
李景笑了笑:“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顧秉有道:“多謝大帥,是這樣,以卑職看來,商家能做大不光對商家有好處,對國家也有好處。”
“哦?說來聽聽。”李景笑道。
顧秉有拱了拱手道:“大帥,商家做大以後對自身的好處顯而易見,卑職就不多說了,卑職隻說說對國家的好處。首先,商家做的越大,說明他掙得錢越多,那他為國家繳納的賦稅就越多。而且朝廷管理一戶大商家,肯定要比管理很多小商家輕鬆。另外,商家做大以後,很多事情朝廷可以交給商家去做,能節省很大的費用。”
“這話怎麽講?”李景饒有興趣地問道。
顧秉有道:“卑職打個比方吧。就像去年大帥對遼東用兵,所有的後勤物資都是由後勤部負責,而後勤部則是派了一部分部隊,然後還雇傭了一大批民夫往遼東運送。是吧?”
李景點點頭:“不錯。”
顧秉有道:“根據卑職的計算,單就往遼東運送糧食這一項,朝廷至少要多消耗四成以上的糧食。”
李景聞言輕輕點了點頭:“你算的沒錯,後勤部隊和民夫千裏迢迢往前線運糧,自身必然要消耗一大批糧食,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有辦法!朝廷可以讓糧商往前線運糧,等糧商把糧食送到再付糧款。”顧秉有道。
“讓糧商運糧?”李景聞言不由沉思起來。
“大帥,其實卑職剛才算的隻是後勤部隊和民夫在運送時消耗的糧食,還沒把儲存糧食的損耗算在內,如果把損耗也算進去的話,應該能達到五成甚至還多。
讓糧商給軍隊提供糧食這一成損耗就沒有了,而且糧商運糧,必定會用最節省的辦法,用最快的速度把糧食送到前線。卑職跟您說句實話,要是卑職往前線運糧,最多隻需消耗兩成糧食,就是說至少能為朝廷節省三成的糧食。”顧秉有道。
“等一下,你剛才說國家儲備糧食能有一成的損耗?怎麽會損耗這麽大?我在平陽府的時候,好像沒有這麽高的損耗吧?”李景疑惑地問道。
顧秉有笑道:“大帥,這個損耗是正常的,要知道光蟲吃鼠咬就能去掉半成,然後糧袋破損,發黴腐爛至少又是半成。
至於您在平陽府的時候糧食損耗低,是因為您對糧食遠比別處重視,卑職聽說,糧庫的地麵都是用水泥鋪就,老鼠無法在地下打洞,而且糧庫多養貓,這樣一來老鼠就比別的地方少很多。
另外,水泥地麵隻要通風好便不返潮氣,沒有潮氣糧食便不會發黴腐爛,因此平陽府的糧食損耗輕。
可別的地方的糧庫卻不是水泥鋪就的地麵,能用青石板就算是好的了,有的糧庫地麵根本就是黃土,地麵全是耗子洞。如果把這些耗子洞挖開,裏麵全是糧食。您不知道吧,有些地方出現天災,災民們都挖耗子洞找糧食。”
李景歎道:“聽說過,但是從耗洞裏麵挖的糧食人是不能吃的,會得疫病的。”
顧秉有歎道:“人都快餓死了,哪裏還管得不得疫病。”
李景聞言輕輕歎了口氣。
過了一會兒,李景接問道:“可是戶部規定糧庫的損耗最多隻能半成,而地方報賬的時候我看基本上也是半成的損耗,這其中是什麽道理?”
顧秉有搖搖頭:“這不是為了政績麽?要知道糧食都在地方,除非您派人查驗,否則多報一點還是少報一點,你又如何能夠知曉?
而且下麵的人有的是辦法進行應對。
實際上,糧庫當中散落在地麵的糧食都應該打入到損耗當中,因為糧食落地一般都是老鼠所為,這些糧食其實是不能吃的。
即便不是老鼠所為,可是糧食落地以後,很難把泥土沙子和糧食分開,這些糧食也不能當做軍糧。
但是這些糧食會被重新裝袋充數,如果您查驗一下會發現,裏麵摻有很多泥沙,這些糧食要是給士兵吃了,士兵肯定鬧事兒,而軍需官少不得要背上貪墨軍糧的罪名。
就算您明察秋毫,最後查出是地方官所為,可是您能把地方官怎麽樣?地方官員如此節儉恐怕您還得褒獎他們。
如果這也頂不上損耗,那還有個辦法,就是如果您派人查驗的時候,地方官直接就告訴您天氣潮濕,糧食發黴了。您能把他們怎麽樣?他們一沒貪墨,二沒摻假,隻是為了達到您的要求,隱瞞了損耗程度,難道您還能免了他們的職?”
“那這一成損耗能不能降下來呢?”李景問道。
顧秉有道:“完全沒有損耗是不可能的,但是降低一部分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糧商們的糧庫就沒有這麽高的損耗,我們隻需按照糧商的辦法就可以降低損耗。”<cmread type=''page-split'' num=''4''/>
<span>李景笑道:“能降低一部分就很不錯了,說說糧商們是怎麽降低損耗的。”
顧秉有道:“糧商們的糧庫都是青石鋪麵,縫隙用灰漿填死,防止老鼠打洞。然後多養貓,這跟大帥在平陽府的做法是一樣的,另外,糧商家的糧庫都建在寬敞通風,並且日光充足的地方,避免糧食受潮發黴。”
李景笑道:“說起來也很簡單嗎。”
顧秉有歎道:“大帥,真要做起來就沒這麽簡單了。大明有多少府縣?每個府縣都有很多糧庫,全部做到這種程度,需要很大一筆錢的。”
李景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大帥,朝廷儲備糧食,是為了備荒和軍隊使用,既然這樣,則縣一級根本沒有太大必要建糧庫,徒增費用而已,隻需在省府兩級備一定數量的糧食,以便控製糧價和以備不時之需即可。隻要朝廷能控製住糧價,需要糧食就著落在糧商的身上。”顧秉有接道。
“那得給糧商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才行。”李景沉吟了一下道。
顧秉有笑道:“糧商隻要有一成的利潤就足夠了,糧商會從別的地方把利潤拿到手。而且這一成的利潤並非從老百姓手裏拿到的,是糧商自己經營得來的。”
“怎麽講?”李景聞言奇道。
顧秉有笑道:“因為糧商們賣米是分等的,加工稻穀以後,糧商要進行篩選,不好的米是糙米,低價出售,好的米是精米,高價出售,利潤就在精米裏麵。”
李景聞聽恍然:“原來如此。”
顧秉有笑著接道:“朝廷的軍隊不需要***米,當然也不能吃糙米,普通的米就行,給糧商一成的利潤是說的過去的,糧商也願意賺這一成的利潤。”
李景點點頭:“如果糧商對一成利潤就滿足的話,再去掉兩成的費用,朝廷讓糧商運送軍糧至少可以節約兩成的消耗。”
顧秉有道:“正是如此。”
頓了頓,顧秉有接道:“但是這裏有一條,能供應軍糧的非大糧商不能為,就像沈家的糧鋪,遍布大明數省,隻有這樣的大糧商才有實力供應軍糧。”
李景聞言笑道:“你說這麽多,歸根結底就是想讓我不要限製沈家發展。”
“大帥不限製沈家發展,自然也不會限製別的商家。”顧秉有道。
李景輕輕歎了口氣道:“沈正要不是我的嶽父,我當然不會限製沈家,可是沈正畢竟是我的嶽父,我要注意影響,不能讓人說我以權謀私。”
顧秉有道:“大帥,沈大人本人並不經商,非但不經商,以前沈大人名下的產業都交給了他的弟弟和侄子。至於繼先少爺名下的產業基本上屬於赤手空拳打出來的,讓繼先少爺經營海外的產業,誰人敢說大帥以權謀私?”
“你也想插一足是吧?”李景忽然笑道。“嗬嗬,什麽都瞞不過大帥的眼去,如果大帥能把外海的生意交給繼先少爺,那麽我們商會自然也能分一杯羹。”顧秉有笑道。李景聞言輕輕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