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你用人不疑,讓曹文詔全權負責東征事宜,這一點更比我強得多。
當年我若是能像你這樣信任孫承宗孫先生,不去聽朝中那些人的讒言,遼東戰場也不至於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李景輕輕拍了拍朱由檢的手道:“皇上不要自責了,一切都過去了,遼東很快就會重歸大明。”
朱由檢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李景笑了笑,轉身將信封好,然後命小九派人快馬送至遼東前線。
遼東,明軍東征軍主帥營帳。
曹文詔端坐在帳中默默看著李景送來的密信。
“曹叔叔,大帥信裏有什麽指示麽?”一旁李定國等曹文詔看完書信後問道。
曹文詔看著李定國笑了笑。
李定國比以前更精明了,可能是上次因為出征事宜跟曹文詔說話有些不當,李定國現在沒人的時候總是稱唿曹文詔為叔叔,隻在有人的時候才稱督帥。
換做別人,曹文詔自然不在乎對自己的稱唿,但是李定國不同,李定國是李景重點培養的對象,以後很可能會是明軍的統帥。
李定國叫自己叔叔透著親近,叫督帥則顯得生分,其中蘊藏的含義大不相同。
將信遞給李定國,曹文詔笑道:“定國,你也看一看,然後幫叔叔分析分析。”
李定國笑笑:“叔叔又取笑侄兒,侄兒哪敢在您麵前班門弄斧。”
曹文詔擺擺手笑道:“你就不用謙遜了,你要沒這個能力,為叔也不會叫你幫著參詳。”
李定國輕笑一聲,接過書信仔細地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李定國琢磨了一會兒,然後找出地圖認真查看起來。
看了李定國的舉動,曹文詔微笑著點了點頭。
李定國看完地圖,衝曹文詔抱了抱拳道:“曹叔叔,以小侄兒看來,大帥的判斷是正確的,多爾袞部轉運物資,必是為日後進入長白山做準備。”
曹文詔輕輕點了點頭,隨即笑道:“定國,你父帥在軍事方麵的判斷何時出過錯誤?反正我認識你父帥這麽多年,從來沒見過他在軍事判斷方麵出過錯誤。
我讓你幫我分析,不是讓你分析你父帥的判斷對錯,而是讓你幫我參詳咱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完成你父帥的戰役部署。”
頓了頓,曹文詔忽然歎了口氣道:“大帥既已看出清軍的目的,按說自己便可進行戰役部署,可是他信中隻字不提接下來讓咱們如何作戰,而是讓我全權做主。
這份信任,這份尊重,古來統帥有幾人能做到?曹某人心中實是感佩莫名。因此這一仗咱們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如此才能不辜負大帥的信任。
定國,為叔身負重任,不敢有一絲輕忽,你行事果決,為叔這才征求你的意見,並非因為你是大帥的義子才抬舉你。”
李定國聞言默默點了點頭,隨即沉吟道:“曹叔叔,要不把柱子叔叔叫來大家一起商議商議?柱子叔叔做事沉穩,有他幫著參詳,咱們用起兵來把握就更大一些。”
曹文詔搖搖頭笑道:“你柱子叔叔做事沉穩我是知道的,在我心裏,你父帥手下這麽多大將,我真正佩服的就兩個人,一個是高奇,一個就是你柱子叔叔。這兩人別看平時沒什麽鋒芒,打仗時鮮少看到他們出什麽奇謀,也很少見到他們打過令人驚歎之戰。但是這才是他們最可貴之處,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跟他倆相比你曹叔叔其實已經落入下乘。
不過你剛才說讓你柱子叔叔幫著參詳,說明你還沒明白你父帥讓你柱子叔叔來遼東的真正用意。”
見李定國有些不解,曹文詔笑著接道:“其實,以你柱子叔叔的能力和資曆,便是做遼東的主帥也沒什麽問題,看你父帥偏偏讓他做我的副手,你知道是什麽原因麽?
因為你柱子叔叔不光是京城的衛戍大都督,還是你父帥部下當中資曆最老的,他不到十八歲就跟著你父帥上了山,在濟世軍當中,他的威望不次於你高叔叔和馬叔叔。
你父帥讓他來遼東是幫我鎮場子的,不是讓他建什麽功立什麽業,而且作為衛戍部隊的統帥,他也不適合功勞太高。”
“這是為何?”李定國奇道。
曹文詔笑了笑:“以你柱子叔叔的資曆,要是打了我這麽多仗,立下這麽多功勞的話,你說軍中還有何人能跟他相提並論,還有何人能跟他抗衡?那樣的話,就算你父帥跟他關係再親近,也不敢把衛戍京城的重任交給他。倒不是你父帥擔心柱子會背叛他,而是你父帥要為以後的接班人考慮。有這麽個人在,誰坐你父帥的位置都得膽戰心驚。”
李定國聞聽默默點了點頭。
曹文詔笑著接道:“衛戍京城的人不需要有多大的功勞,隻需有資曆,有威望能鎮得住場子就行,最重要的是忠心。”
李定國接道:“所以我父帥才任命您做東征主帥,讓柱子叔叔給您做副手。”
曹文詔笑著點了點頭:“我跟你父帥雖然相識相知,可我畢竟是半路才跟著你父帥,不比你高奇叔叔,柱子叔叔,還有陳大虎和劉二愣這些人當初就跟著你父帥,因此,即使我的功勞再大,論資曆也比不過他們。說句難聽一點的話,我雖然年紀比他們大,可在他們眼裏我卻是小字輩。”
李定國笑笑:“曹叔叔過謙了,高叔叔他們絕不會小覷曹叔叔的。”
曹文詔笑著擺擺手:“扯遠了,我跟你說這些是想告訴你,你柱子叔叔是絕不會參與咱們的決斷的。他若不能領會你父帥的心思,他也做不到現在這個位置。他很清楚,如果他可以決斷的話,你父帥就不會讓他做我的副手,而是任命他為主帥。”
李定國沉吟了一會兒,忽然深施一禮:“多謝曹叔叔指點,侄兒受教了。”
曹文詔微笑著看著李定國,讚許道:“孺子可教,不枉我跟你說這一番話。”
猶豫了一下,李定國忽道:“曹叔叔,現今咱們大明對外作戰都是由你指揮,你難道就不擔心功勞過大引起別人不滿麽?”
曹文詔聞言大笑道:“你忘了我以前跟你說的話?大明以後的戰事還有很多,漠北,漠西,亦力把裏,倭國,緬甸等國你父帥肯定會在他有生之年全部解決,這些仗難道都由我一個人去打?累死我也打不過來啊!那時就是你高叔叔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定國,你不光要學你父帥如何用兵,還得學你父帥如何識人用人。你父帥的識人用人之道可比他用兵更了不起。
你比如說我吧,我善用騎兵,所以你父帥就把對付蒙古和東虜的重任交給我。洪承疇和盧象升善用步兵,以後遠征漠西或者亦力把裏這些地方就會交給他們。你高叔叔用兵穩健,南疆緬甸等國必是由他收複。
定國,你父帥最大的本事不是用兵打仗,而是用人之道。不然的話,你以為單憑他一個人能做得了這麽多事?”
說到這裏,曹文詔忽然輕輕歎了口氣:“不過大明現在諸事繁雜,事事都要你父帥拿主意,要是一直這麽下去可不是個事兒,月前兩位先生去世,你父帥病了近一個月,要是你父帥身體好,又怎會病了這麽久才好?
所以啊,為了你父帥的身體著想,許多事情咱們必須幫他擔起來,在政事上咱們幫不了你父帥,但是軍事方麵的事情卻不能再讓你父帥操心了。”
“是,侄兒謹遵叔叔教誨。”李定國忙道。
曹文詔笑了笑,指了指地圖道:“現在你用用心,考慮一下如何解決清軍北退之事。”
李定國點點頭,看著地圖認真思索起來。
過了良久,李定國抬起頭說道:“曹叔叔,以咱們現在的兵力想把盛京圍個水泄不通是不可能的,以侄兒之見,要想把皇太極消滅在盛京,隻有一個辦法。”
曹文詔笑道:“什麽辦法?說來聽聽。”
李定國道:“三麵施壓,然後在皇太極北退之路伏以精兵,待他倉皇出逃之際,對他施行最後一擊。”
“中肯之計,不過你覺得皇太極會聽你的安排麽?皇太極深通用兵之道,你這圍三闕一之計他焉能看不出來?”曹文詔笑道。
“這個……”李定國一時無言。
輕輕拍了拍李定國的肩頭,曹文詔笑道:“定國,打仗需要深思熟慮,你不要急著迴答,仔細想一想,如果你是皇太極,麵對眼下的局麵,如何才能退迴到長白山。”
李定國聞聽,對著地圖再次凝神思索起來。
過了許久,李定國霍然抬頭,正欲說話,忽見曹文詔閉目沉思,當即住口不言。
“可是想出皇太極會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麵麽?”曹文詔忽道。“曹叔叔,侄兒剛才確實想的簡單了,沒有設身處地從皇太極的位置考慮問題。剛才侄兒把自己當成皇太極,仔細想想,要是按侄兒剛才的做法,皇太極很容易就可以離開盛京,逃迴長白山。”李定國誠懇地說道。“那你現在說說皇太極會如何做?”曹文詔笑道。
當年我若是能像你這樣信任孫承宗孫先生,不去聽朝中那些人的讒言,遼東戰場也不至於落到如今這個地步。”
李景輕輕拍了拍朱由檢的手道:“皇上不要自責了,一切都過去了,遼東很快就會重歸大明。”
朱由檢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李景笑了笑,轉身將信封好,然後命小九派人快馬送至遼東前線。
遼東,明軍東征軍主帥營帳。
曹文詔端坐在帳中默默看著李景送來的密信。
“曹叔叔,大帥信裏有什麽指示麽?”一旁李定國等曹文詔看完書信後問道。
曹文詔看著李定國笑了笑。
李定國比以前更精明了,可能是上次因為出征事宜跟曹文詔說話有些不當,李定國現在沒人的時候總是稱唿曹文詔為叔叔,隻在有人的時候才稱督帥。
換做別人,曹文詔自然不在乎對自己的稱唿,但是李定國不同,李定國是李景重點培養的對象,以後很可能會是明軍的統帥。
李定國叫自己叔叔透著親近,叫督帥則顯得生分,其中蘊藏的含義大不相同。
將信遞給李定國,曹文詔笑道:“定國,你也看一看,然後幫叔叔分析分析。”
李定國笑笑:“叔叔又取笑侄兒,侄兒哪敢在您麵前班門弄斧。”
曹文詔擺擺手笑道:“你就不用謙遜了,你要沒這個能力,為叔也不會叫你幫著參詳。”
李定國輕笑一聲,接過書信仔細地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李定國琢磨了一會兒,然後找出地圖認真查看起來。
看了李定國的舉動,曹文詔微笑著點了點頭。
李定國看完地圖,衝曹文詔抱了抱拳道:“曹叔叔,以小侄兒看來,大帥的判斷是正確的,多爾袞部轉運物資,必是為日後進入長白山做準備。”
曹文詔輕輕點了點頭,隨即笑道:“定國,你父帥在軍事方麵的判斷何時出過錯誤?反正我認識你父帥這麽多年,從來沒見過他在軍事判斷方麵出過錯誤。
我讓你幫我分析,不是讓你分析你父帥的判斷對錯,而是讓你幫我參詳咱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完成你父帥的戰役部署。”
頓了頓,曹文詔忽然歎了口氣道:“大帥既已看出清軍的目的,按說自己便可進行戰役部署,可是他信中隻字不提接下來讓咱們如何作戰,而是讓我全權做主。
這份信任,這份尊重,古來統帥有幾人能做到?曹某人心中實是感佩莫名。因此這一仗咱們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如此才能不辜負大帥的信任。
定國,為叔身負重任,不敢有一絲輕忽,你行事果決,為叔這才征求你的意見,並非因為你是大帥的義子才抬舉你。”
李定國聞言默默點了點頭,隨即沉吟道:“曹叔叔,要不把柱子叔叔叫來大家一起商議商議?柱子叔叔做事沉穩,有他幫著參詳,咱們用起兵來把握就更大一些。”
曹文詔搖搖頭笑道:“你柱子叔叔做事沉穩我是知道的,在我心裏,你父帥手下這麽多大將,我真正佩服的就兩個人,一個是高奇,一個就是你柱子叔叔。這兩人別看平時沒什麽鋒芒,打仗時鮮少看到他們出什麽奇謀,也很少見到他們打過令人驚歎之戰。但是這才是他們最可貴之處,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跟他倆相比你曹叔叔其實已經落入下乘。
不過你剛才說讓你柱子叔叔幫著參詳,說明你還沒明白你父帥讓你柱子叔叔來遼東的真正用意。”
見李定國有些不解,曹文詔笑著接道:“其實,以你柱子叔叔的能力和資曆,便是做遼東的主帥也沒什麽問題,看你父帥偏偏讓他做我的副手,你知道是什麽原因麽?
因為你柱子叔叔不光是京城的衛戍大都督,還是你父帥部下當中資曆最老的,他不到十八歲就跟著你父帥上了山,在濟世軍當中,他的威望不次於你高叔叔和馬叔叔。
你父帥讓他來遼東是幫我鎮場子的,不是讓他建什麽功立什麽業,而且作為衛戍部隊的統帥,他也不適合功勞太高。”
“這是為何?”李定國奇道。
曹文詔笑了笑:“以你柱子叔叔的資曆,要是打了我這麽多仗,立下這麽多功勞的話,你說軍中還有何人能跟他相提並論,還有何人能跟他抗衡?那樣的話,就算你父帥跟他關係再親近,也不敢把衛戍京城的重任交給他。倒不是你父帥擔心柱子會背叛他,而是你父帥要為以後的接班人考慮。有這麽個人在,誰坐你父帥的位置都得膽戰心驚。”
李定國聞聽默默點了點頭。
曹文詔笑著接道:“衛戍京城的人不需要有多大的功勞,隻需有資曆,有威望能鎮得住場子就行,最重要的是忠心。”
李定國接道:“所以我父帥才任命您做東征主帥,讓柱子叔叔給您做副手。”
曹文詔笑著點了點頭:“我跟你父帥雖然相識相知,可我畢竟是半路才跟著你父帥,不比你高奇叔叔,柱子叔叔,還有陳大虎和劉二愣這些人當初就跟著你父帥,因此,即使我的功勞再大,論資曆也比不過他們。說句難聽一點的話,我雖然年紀比他們大,可在他們眼裏我卻是小字輩。”
李定國笑笑:“曹叔叔過謙了,高叔叔他們絕不會小覷曹叔叔的。”
曹文詔笑著擺擺手:“扯遠了,我跟你說這些是想告訴你,你柱子叔叔是絕不會參與咱們的決斷的。他若不能領會你父帥的心思,他也做不到現在這個位置。他很清楚,如果他可以決斷的話,你父帥就不會讓他做我的副手,而是任命他為主帥。”
李定國沉吟了一會兒,忽然深施一禮:“多謝曹叔叔指點,侄兒受教了。”
曹文詔微笑著看著李定國,讚許道:“孺子可教,不枉我跟你說這一番話。”
猶豫了一下,李定國忽道:“曹叔叔,現今咱們大明對外作戰都是由你指揮,你難道就不擔心功勞過大引起別人不滿麽?”
曹文詔聞言大笑道:“你忘了我以前跟你說的話?大明以後的戰事還有很多,漠北,漠西,亦力把裏,倭國,緬甸等國你父帥肯定會在他有生之年全部解決,這些仗難道都由我一個人去打?累死我也打不過來啊!那時就是你高叔叔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定國,你不光要學你父帥如何用兵,還得學你父帥如何識人用人。你父帥的識人用人之道可比他用兵更了不起。
你比如說我吧,我善用騎兵,所以你父帥就把對付蒙古和東虜的重任交給我。洪承疇和盧象升善用步兵,以後遠征漠西或者亦力把裏這些地方就會交給他們。你高叔叔用兵穩健,南疆緬甸等國必是由他收複。
定國,你父帥最大的本事不是用兵打仗,而是用人之道。不然的話,你以為單憑他一個人能做得了這麽多事?”
說到這裏,曹文詔忽然輕輕歎了口氣:“不過大明現在諸事繁雜,事事都要你父帥拿主意,要是一直這麽下去可不是個事兒,月前兩位先生去世,你父帥病了近一個月,要是你父帥身體好,又怎會病了這麽久才好?
所以啊,為了你父帥的身體著想,許多事情咱們必須幫他擔起來,在政事上咱們幫不了你父帥,但是軍事方麵的事情卻不能再讓你父帥操心了。”
“是,侄兒謹遵叔叔教誨。”李定國忙道。
曹文詔笑了笑,指了指地圖道:“現在你用用心,考慮一下如何解決清軍北退之事。”
李定國點點頭,看著地圖認真思索起來。
過了良久,李定國抬起頭說道:“曹叔叔,以咱們現在的兵力想把盛京圍個水泄不通是不可能的,以侄兒之見,要想把皇太極消滅在盛京,隻有一個辦法。”
曹文詔笑道:“什麽辦法?說來聽聽。”
李定國道:“三麵施壓,然後在皇太極北退之路伏以精兵,待他倉皇出逃之際,對他施行最後一擊。”
“中肯之計,不過你覺得皇太極會聽你的安排麽?皇太極深通用兵之道,你這圍三闕一之計他焉能看不出來?”曹文詔笑道。
“這個……”李定國一時無言。
輕輕拍了拍李定國的肩頭,曹文詔笑道:“定國,打仗需要深思熟慮,你不要急著迴答,仔細想一想,如果你是皇太極,麵對眼下的局麵,如何才能退迴到長白山。”
李定國聞聽,對著地圖再次凝神思索起來。
過了許久,李定國霍然抬頭,正欲說話,忽見曹文詔閉目沉思,當即住口不言。
“可是想出皇太極會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麵麽?”曹文詔忽道。“曹叔叔,侄兒剛才確實想的簡單了,沒有設身處地從皇太極的位置考慮問題。剛才侄兒把自己當成皇太極,仔細想想,要是按侄兒剛才的做法,皇太極很容易就可以離開盛京,逃迴長白山。”李定國誠懇地說道。“那你現在說說皇太極會如何做?”曹文詔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