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乃是努爾哈赤身邊的一等侍衛,精通滿蒙汗三種文字語言。


    見此人也在,多爾袞微微點了點頭知道皇太極這是要研究跟明廷議和的事宜。


    “十四爺來了。”見多爾袞進來,範文程和索尼急忙起身招唿。


    多爾袞笑著點點頭,然後給皇太極見禮。


    “坐吧,叫你來是想一起研究一下跟南朝議和的事。”皇太極擺擺手道。


    多爾袞點點頭,沉吟了一下說道:“皇上是打算真議和?”


    “真也罷,假也罷,咱們大清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以大清和南朝的軍力尤其是裝備方麵對比,朕估計咱們至少要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才能追的上南朝。為了爭取這個時間,就算真的議和也無所謂。”皇太極說道。


    多爾袞看了看範文程,輕輕搖了搖頭:“依臣弟來看,此事有些難度。皇上還記得當年範先生去招降李景的事麽?”


    皇太極擺擺手:“過去的事還提他幹什麽,範先生對咱們大清忠心耿耿,一件事沒辦成算得了什麽。”


    多爾袞笑道:“範先生對大清忠心毋庸置疑,臣弟說這件事也不是想指責範先生什麽,而是想說李景這個人。皇上,當年李景不過是個山西參將,就把範先生好生羞辱,現今他手握重權,如何會答應跟咱們議和?


    李景這個人臣弟曾認真研究過,此人對咱們大清沒有一點好感,臣弟聽說,咱們戰場上受傷的士兵,全被他下令給殺了,至於被俘的也全被他安排當奴隸了,此人如此仇視咱們大清,臣弟擔心議和怕是不成。”


    “議不成,你建議朕跟南朝議什麽和。”皇太極不悅道。


    多爾袞看了看皇太極道:“皇上聽過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吧?”


    皇太極聞言一怔,看了看多爾袞,忽然若有所思。


    “皇上,凡事咱們得做最壞的打算,依臣弟看這次議和咱們的姿態要放低一些,除了最根本的東西不能舍棄,別的條件都可以答應南朝。”多爾袞接道。


    皇太極默默點了點頭,沉吟了一會兒道:“你說的意思朕明白,你是說就算受了委屈朕也要忍耐是吧。”


    “皇上聖明。”多爾袞抱拳道。


    皇太極擺擺手,起身踱了幾步,然後看向多爾袞道:“那咱們先製定個底線,然後再考慮其他事宜。”


    多爾袞聞言點了點頭。


    皇太極沉吟著說道:“首先,大清國要與大明平起平坐,這一點必須要保證,談判的時候,就說咱們可以跟大明結為兄弟之邦。第二,兩國以錦州,張家口,大同一線為界,不允許有士兵過界。第三,朝鮮劃歸大清藩屬。第四,在錦州城外開市,雙方貿易。第五,大明放還大清被俘的士兵。隻要守住這五條,別的條件都好說。”


    多爾袞點頭笑道:“那咱們就在這五條以外再增加一些別的條件,以便跟大明討價還價。”


    皇太極輕輕點了點頭。


    ……


    崇禎十年正月十五,北京城一片熱鬧的景象。


    李景和朱由檢走在街頭,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李景笑道:“皇上,這幾年京城從來沒有這麽熱鬧過吧?”


    朱由檢搖搖頭笑道:“這些年我整日都在發愁上哪裏弄錢,哪有心思關注這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以前京城絕對沒有今年這麽熱鬧。”


    李景笑了笑:“要想百姓安樂,國家必須強大,前些年東虜動不動就跑來騷擾一番,老百姓過日子尚且提心吊膽,哪有心情去放什麽花燈?”


    朱由檢重重地點了點頭道:“是啊,說起來都是李兄的功勞,京畿一戰打得東虜丟盔棄甲,再也不敢南向而視。隨後李兄頒布一係列政令,方令我大明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李景擺擺手:“那也是在皇上的領導之下,若非皇上禦駕親征,下麵的將士也不會齊心用命,至於政令能夠得以順利施行,那也是因為有皇上坐鎮,下麵的人不敢反對。”


    朱由檢搖搖頭:“你就別給我臉上貼金了,自家事自家知,我自己做過什麽事情,心裏還是有數的。”


    李景笑道:“皇上,你信不信你在老百姓的心中比以前還有威望?”


    朱由檢苦笑道:“你就別開我的玩笑了,這些年老百姓跟著我淨過苦日子了,我哪裏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李景擺擺手笑道:“有沒有威信一試便知。”


    “你想怎麽試?”朱由檢奇道。


    李景笑笑,忽然放聲大唿道:“皇上親民,與萬民同樂,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景這一嗓子喊的突然,眾侍衛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急忙單膝跪地,大聲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侍衛齊聲唿喊,聲震四野,周圍本來鬧哄哄的人群突然靜了下來,然後開始四下觀望,隨即有人看到人群中一群侍衛單膝跪地。


    有機靈的馬上知道,當中一人乃是皇上。


    不及多想,有人馬上跪倒在地,跟著大聲喊道:“皇上萬歲!”


    接著越來越多的人跪倒在地,一起高唿皇上萬歲。


    見此情景,朱由檢心裏一陣感動,看了李景一眼,朱由檢忽然放聲喊道:“內閣總理大臣,五軍大都督,興國公李景與萬民同樂,國公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景聞聽一愣,正要攔住朱由檢,身邊侍衛已然忽道:“大帥千歲。”


    隨即一眾百姓齊唿:“國公爺千歲,大帥千歲!”


    李景皺了皺眉,指著朱由檢苦笑道:“你這整的是哪一出?我是想讓皇上看看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你提我幹什麽?”


    朱由檢笑道:“老百姓知道誰對他們好,這是李兄應得的榮耀。”


    便在這時,人群中一人忽然叫道:“要不是國公爺帶兵解了京城之危,要不是國公爺分給我們土地,我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大家多給國公爺磕幾個頭。”


    接著又有一人叫道:“我得看看國公爺長什麽樣子,迴頭叫人畫張像在家供起來,保佑國公爺長命百歲。”


    人群中一人應道:“對,咱們看看國公爺長什麽樣子,讓人畫像供在家裏。”


    隨著這兩人話音落地,眾百姓齊聲響應,向著李景的方向湧了過來。


    見人群漸漸湧了過來,李景搖搖頭,指著人群說道:“你看,老百姓圍過來了,這下逛不成街了。”


    朱由檢笑道:“老百姓這是想看看咱們大明的五軍大都督,興國公長得什麽樣。”


    見老百姓突然湧了過來,小五大驚,急忙命侍衛在李景和朱由檢身邊圍成一圈,有幾名侍衛心裏緊張,更是把刀子都亮了出來,防止老百姓傷到李景。


    李景見狀,急忙喝道:“放下刀子,不要傷了老百姓。”


    接著李景提高聲音大聲喊道:“我和皇上不走,一會兒讓你們看個夠,大家別亂動,免得踩傷了人。”


    怕遠處的老百姓聽不到,眾侍衛齊聲喝道:“大家別亂動,免得踩傷了人。”


    眾侍衛連喝說聲,湧動的人群漸漸平息下來。


    李景四下看了看,見不遠處有個高台,李景急忙指著高台對小五說道:“小五,保護好皇上,咱們到那個台子上麵。”


    小五隨著李景所指看了看高台,急忙命眾侍衛分開人群,然後護送著李景和朱由檢來到台前。


    到了台前,李景拉著朱由檢走上高台,衝四周團團一揖,然後高聲喊道:“眾位父老鄉親,李景和皇上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過年發財!”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國公爺萬歲,萬歲,萬萬歲!”人群中一人高聲唿道。


    隨即眾人齊聲附和。


    李景聞聽苦笑著搖搖頭:“可不要這麽喊,李景可當不起萬歲二字。”


    隻是人群不住歡唿,哪裏有人聽得清他的話?


    見此情景,李景有心想跟老百姓說點別的話,也隻能頹然長歎,住口不言。


    就在這時,遠處的人群忽然一陣湧動,李景一怔,抬眼看去,隻見遠處兩人縱馬往人群中疾馳。


    李景皺了皺眉,轉頭對小五喝道:“將那兩個騎馬之人給我拿下。”


    小五領命,對幾名侍衛揮了揮手,四名侍衛分開人群,疾步向前走去。


    過了一會兒,四名侍衛押著兩人來到李景身前。


    見兩人穿著濟世軍的服色,李景皺了皺眉喝道:“看不到這裏這麽多人麽?為何在人群中縱馬?”


    “啟稟大帥,卑職奉曹將軍之命給大帥送信,因事急,顧不得那麽多了。”兩名士兵忙道。


    “事急?什麽事用得著這麽急?居然罔顧人命。”李景斥道。


    那士兵急忙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李景。


    小五上前接過,仔細檢查一遍然後遞給李景。


    李景接過打開,看完之後道:“你二人送信辛苦,我本不該責罰你們,但你二人不該在人群之中縱馬,念你二人沒有傷到人,就從輕發落,小五,拉下去當眾責打二十大板,讓他倆長長記性。”“是!”小五接令,轉身命四名侍衛把二人拉下去。四名侍衛不敢怠慢,押著兩名士兵到了台下,當眾扒下褲子,找不到板子,就解開腰刀,用刀鞘抽了二十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西風並收藏明朝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