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軍大舉動作的同時,後勤物資也源源不斷地調往曲沃翼城兩縣。


    為此李景征調了大量的民夫,李景很明白的告訴那些老百姓,大量的流寇就要進入他們生活的地方,要是不想被流寇擄掠,那就幫濟世軍運糧運物資,幫濟世軍打敗這些流寇。


    遭到流寇劫掠過的老百姓們對流寇實在是深惡痛絕,聽說濟世軍要跟流寇作戰,紛紛加入到民夫的隊伍,更有許多人希望加入李景的部隊。對那些年齡合適的,李景是來者不拒,因此此李景在征召了大量民夫的同時,又征收了上萬名壯丁加入部隊。


    對這些剛加入部隊的,李景暫時是不會讓他們參戰的,沒經過訓練,他們連那些流寇都不如,畢竟流寇當中還有很多是逃兵出身,而且很多流寇都殺過人見過血。


    要知道殺過人的士兵跟沒殺過人的那是絕對不一樣的,曹文詔的部隊為什麽這麽能打,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士兵都殺過人,而且是殺過許多人。打仗殺人,對曹文詔的士兵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這些士兵早已視生死若無物。


    流寇跟這樣的部隊作戰焉有不輸的道理。


    李景剛收的士兵別說殺人,就連訓練都沒經過,就算韓信來了,也不可能打得贏流寇,讓他們上戰場,添亂的可能性恐怕更大一些,現在就派他們出去打仗,李景還沒那麽糊塗。


    ……


    太穀城外官軍行營。


    曹文詔又一次見到了李景的信使。


    把信粗略地看了一遍以後,曹文詔微微搖了搖頭。


    這封信裏並沒有提什麽正事兒,全篇都是恭喜他最近接連取勝,消滅了幾家流寇之類的廢話,隻在最後提了一嘴,濟世軍現在占領的那幾個縣朝廷任命的官員還沒來,希望曹文詔能催一下。


    曹文詔相信李景絕不會閑的沒事兒跟自己客氣,雖然曹文詔領軍在外,但李景占據的那幾個縣發生了什麽事還是有不少傳到了他的耳中,他很清楚李景現在應該有多忙。他跟李景又沒什麽交情,李景怎麽會忙裏偷閑給他寫這麽一封信?


    以他上次跟李景打交道的經驗來看,這次李景必然又有大事要他幫忙。


    想了想,曹文詔拿起李景的信,仔細地又看了一遍,過了一會兒又重新看了一遍。


    看到曹文詔的舉動,曹變蛟好奇地問道:“叔叔,那個李景信裏說的什麽?你怎麽翻來覆去的看啊!”


    曹文詔擺擺手,負著手在營帳裏來迴踱步,過了良久,曹文詔止住腳步,忽然笑了起來。


    “叔叔,怎麽迴事?”曹變蛟急道。


    “嗬嗬,變蛟,你來看看,看看能不能看出這個李景心裏的意思?”曹文詔笑著把信遞給曹變蛟道。


    曹變蛟疑惑地接過信來,仔細地看了起來。


    看完以後,曹變蛟撓了撓頭道:“這封信全篇都是廢話,咱們打的那些仗咱不比他清楚的多啊?還用他寫信告訴咱們?也就最後一句說了點兒正事兒。”


    曹文詔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變蛟,這個濟世軍的李景是個厲害人物,你可不能小瞧了他,這封信看似全是廢話,其實不然,他這是對我說,憑咱們的力量是根本消滅不了流寇的,至於最後一句其實是告訴咱們,他不會跟咱們作對。”


    曹變蛟皺了皺眉道:“那他直接告訴你不就完了麽?何必這麽囉嗦。”


    曹文詔搖了搖頭道:“你覺得他囉嗦,其實一點也不囉嗦,這個李景處事的手法其實非常高明。”


    曹文詔從侄子手裏接過信抖了抖說道:“李景給我寫這封信,透露的另一個含義是他想幫咱們打流寇,希望我能配合他。這封信高明之處就在於,不管我同不同意都不會跟李景傷了和氣。如果我不同意,那就直接把信使遣迴去,要是同意,那就詢問信使,他想我怎麽做,信使會告訴我。”


    曹變蛟聽了琢磨了一會兒搖搖頭,他還是沒弄明白這封滿篇廢話的信居然會隱藏這麽多的含義。


    不過曹變蛟知道自己不需要懂,隻要曹文詔能懂就行了,他隻需要知道叔叔的打算是什麽就可以了。


    “那叔叔的意思是同意還是拒絕呢?”曹變蛟問道。


    曹文詔搖搖頭,歎了口氣道:“變蛟,我問你,你說自打咱們入陝剿滅流寇以來,咱們消滅的能有多少流寇?”


    曹變蛟想了想道:“恐怕沒有十萬也有八萬。”


    曹文詔點點頭道:“是啊,沒有十萬也有八萬!可是你看流寇現在還有多少?越來越多,其中有很多都是從邊軍當中逃出來加入到流寇的隊伍的,另外很多叛軍首領明明已經被咱們幹掉了,可是不知從哪又鑽了出來(當時很多流寇的首領起了同一個外號)。真可謂殺之不盡,斬之不絕啊!上次李景就跟我說咱們滅不了流寇,當時我根本不信,不過近兩個月我開始琢磨這事兒,你說,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出來當流寇?”


    “當流寇的那是因為吃不上飯了,不然的話誰會造反!”曹變蛟道。


    曹文詔歎了口氣道:“是啊,老百姓吃不上飯了就開始造反,很淺顯的道理,是個人都明白,可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吃不上飯?就因為旱災麽?


    陝西這邊大旱,南邊那些產糧的地方可沒有旱災,朝廷為什麽不調糧賑災?隻是因為糧食轉運困難,費用太大,因此寧願老百姓造反也不賑災?


    轉戰了這麽多地方,我算看出來了,朝廷並不是不想賑災,而是沒錢賑災。


    另外朝廷也不是沒有賑災,這兩年朝廷多少也撥下一些賑災的糧食,可是這批糧食還沒等下來,就被朝堂上那些要臣截留了一半,到了地方,下麵的官員還會截留一部分,三截兩截,賑災的糧食到了老百姓那兒,十成能剩下兩成,就算那些官員長良心了。剩下那點賑災糧食老百姓根本吃不飽,也就是說朝廷賑災根本沒用。


    還有為什麽那麽多的邊軍不當兵跑去當流寇?為什麽邊軍動不動就嘩變?因為朝廷沒有錢發軍餉,發點軍餉也被克扣的差不多了,士兵沒有軍餉就吃不上飯,吃不上飯就造反。於是流寇越來越多,這才剿不勝剿。”


    搖搖頭,曹文詔接道:“李景占了陵川以後,我派人到陵川打探過,陵川現在治理的很好,你都想象不到他是怎麽收稅的,所有的商家竟然是按月繳稅。你知道稅率是多少麽?居然是十稅一,土地的稅率更加離譜。二十畝以下是十稅一,土地越多,繳的稅就越多,最高的竟然是十稅三,我真不知道他哪來這麽大的膽子定這麽高的稅。偏偏就奇了怪了,那些老百姓也不造他的反。另外,陵川人現在使用的居然是紙鈔。他媽的,我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他是怎麽做到的。”


    “這麽高的稅率,用的還是紙鈔,難怪他會有那麽多錢了。”曹變蛟驚訝道。


    曹文詔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這其中肯定有什麽秘密是我們不知道的,如果大明所有的地方都能像陵川那樣,我想就不會有那麽多流寇造反了,那麽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東虜了。”


    曹變蛟點點頭,他知道曹文詔的想法,曹文詔並不想打什麽流寇,他想訓練一支精銳之師掃平東虜。


    同時他也明白曹文詔的意思了,這是準備跟李景合作了。


    不過這個李景的胃口實在是太大了,上次出了六萬兩銀子要了四個縣,這一次不知又會出什麽幺蛾子。


    但是曹變蛟萬萬沒想到李景的條件居然會這麽離譜,他竟然跟曹文詔要平陽府以南,澤州以西所有的地盤,這個要價不僅曹變蛟聽了吃驚,就連曹文詔聽了也有些接受不了。


    好在李景也不是不給曹文詔好處,李景給曹文詔的好處是每年給曹文詔提供二十萬兩銀子的軍餉,


    另外,濟世軍還給曹文詔提供了一支一百來人的部隊。不過這支部隊並非曹文詔的部屬,他們的任務隻是配合曹文詔作戰,而且曹文詔還需要給這支百人隊提供兩百匹戰馬。


    聽說李景竟然把區區一百名士兵都看成是送給曹文詔的好處,曹變蛟大怒,當即就準備跟信使翻臉。


    要說還是曹文詔處事冷靜,他知道李景絕不會做這樣的無聊之舉,他敢把一百人當成好處,那就是說這一百人絕對不可輕忽。


    曹文詔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百人隊是個什麽樣子。


    曹文詔答應了李景的條件,當然,打動曹文詔的絕不是那一百名士兵,而是那二十萬兩銀子的軍餉。


    二十萬兩銀子,等於朝廷一成的賦稅,以平陽府以南澤州以西這塊地方換得每年二十萬兩銀子,這是絕對值得的,何況李景還答應該該給朝廷上繳的賦稅一文不少。


    這個條件,別說曹文詔聽了動心,就算朝堂上那些大臣們聽了隻怕也會立馬答應。而且李景並不是明目張膽地要進行割據,而是要他配合李景把流寇趕進這片地區,然後以剿滅流寇的名義進行占領。隻要李景不在這個地方扯旗造反,便不會有任何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西風並收藏明朝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