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三本以為能娶到沈家小姐,那自己的後半生就衣食無憂,不成想,熊膽沒有要挾到沈家,誣陷沈家通匪之後沈家竟然舉家逃跑,徐家動用了官兵的力量都沒有找下沈家的下落。


    對這樣的結果,徐家自然是不甘心的,不過官兵並不是徐家想調就能調動的,上一次追剿沈家,是徐家出了一大筆錢才買通彰德衛的指揮使,但是想讓指揮使一直幫著追查沈家的下落,衛所的指揮使也不肯擔幹係。


    林縣駐紮的衛所主要的任務一是保證彰德府轄區的安全,還一個作用是監視分封在彰德府的潞王。


    明成祖朱棣以前就是藩王,為了防止別的藩王學自己的手段,朱棣對全國各地分封的藩王控製極嚴。


    藩王不得出城,不得有官職,甚至侍衛的人數都有限製,即便如此,朱棣還不放心,凡是有封地的藩王所在的府城都設有衛所,名義是保護藩王的安全,實際上是怕藩王造反。


    衛所的指揮使自然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收了徐家的好處,命令一個千戶帶著幾百士兵出去追查了一番,人情就算做到。


    但是要讓他再增加兵力,指揮使是無論如何也不肯了。


    銀子雖好,但是彰德府這邊要是因為自己的疏忽出了事,他再多的腦袋都不夠砍,跟身家性命還有官位相比,銀子自然不值一提。


    不過指揮使知道徐家的女婿是彰德知府,很多事情需要知府幫忙,這事兒不能做絕,因此應允徐家,要是查到沈家的下落,可以派兵幫著擒拿。


    徐老爺自然明白指揮使話裏的意思,這是告訴徐家,我可以幫你捉拿通匪的沈家,但是沈家的下落需要官府自己打探。我隻有得到沈家具體的位置才會派兵。


    徐老爺無奈隻好找自己姑爺,從彰德府借調來一批差役尋找沈家的下落。


    卻不知李景此時已帶著沈家當了土匪。


    李景做事小心謹慎,他知道憑他現下的實力根本不足以跟官兵叫板,隻能暗地裏發展,因此在訓練金牛嶺那些土匪的時候,實行的是封閉性管理,土匪們根本就不下山作案。


    這種情形可以想見,徐家派出來的人想找到沈家的人自是不容易。


    但是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數月前李景離開金牛嶺到鄭州幫沈家轉移財產,隨後周老大帶兵攻打金牛嶺,李景迴山把周老大消滅,但最後卻逃出去幾個土匪。


    其中被衛輝府的劉百戶抓到幾個,並且在後來殺掉,但是還有兩個卻落到了徐老爺安排的官府眼線手中。


    被抓的兩名土匪免不了遭到一番拷打,最後徐老爺終於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不過周老大的手下不知道真實情況,反而以為是周老大跟馬五為了錢財和女人反目成仇,互相火並。


    逃出去的土匪雖然糊塗,但是徐老爺經商多年,自然不會是個糊塗人,至於他的姑爺能做到知府的位置,也不可能太過糊塗。


    周老大和馬五是拜把子兄弟,事前一直相安無事,為何會突然為了銀錢和女人火並?而且馬五的手下人數跟周老大相比相去甚遠,根本不可能是周老大的對手,為何有膽量跟周老大叫板?


    徐老爺斷定馬五定是打劫了舉家逃跑的沈家,截獲了沈家的女眷和財產,不然的話,周老大不可能為幾個小錢和女人就跟自己的把兄弟大動幹戈,最後火並。


    雖然徐老爺不知道最後圍剿周老大的官兵是從哪裏來的?不過這時也顧不得了,當下急忙找到彰德衛的指揮使幫忙。


    不過金牛嶺地處衛輝府地境,彰德衛是不能越境剿匪的。


    徐老爺無奈隻好命兒子徐老三到衛輝府找當知府的叔叔幫忙,求衛輝府的衛所發兵。


    徐老三到了衛輝府後不久,便從叔叔口中得知,金牛嶺的土匪已被衛輝衛的兵馬滅了,金牛嶺更是被燒成一片白地。


    徐老三得了這個信息自是懊喪不已。


    但是管家徐二卻覺得事情也許並沒有那麽簡單。


    徐二是在看到衛輝府的官兵進城出售獵物時察覺不對的。


    徐二在徐家實際上是二管家,處理的是徐家外事,平時多與官麵上的人打交道,他深知官兵的德性,要是打了大勝仗就不用說了,小勝會被說成大勝,就算打了敗仗也會說小勝。


    如果官兵剿匪大勝的話,不說沈家的財產,就算土匪平時的積累,銀錢也不會太少,即便當官的拿了大頭,可下麵的士兵總會有些分潤,何至於淪落到靠打獵維持生計。


    徐二找了個士兵,一番攀談,很快得知真實的戰況:官兵實際上吃了點小虧,等後來動員了上千人圍剿時,土匪們早就棄山而逃。


    至於土匪逃到何處,那士兵雖然不知具體位置,不過可以斷定,定是逃往金牛嶺以北的群山之中。


    徐二探知這個消息,馬上迴報徐斌。


    徐斌初時倒是有些興奮,隨即便開始氣餒。


    土匪在金牛嶺尚且不好找,現在跑到山裏麵隻怕更難找到。


    要說徐斌除了生了副好皮囊,肚子裏沒有半點墨水,實際上是個蠢材,遇到這樣的事情完全抓瞎。


    不過跟隨徐斌來到衛輝府的官府差役還有幾個懂得辦案的,他們知道,要想找到土匪的具體位置,靠官兵和差役是萬難辦到的,最好的辦法是找個人扮作土匪,混到土匪當中。


    不過這事風險太大,混進去的人一旦暴漏身份,那是定死無疑,差役們誰也不願做這樣的事情。


    好在徐二有些小機靈,當即便想到抓到的那兩個土匪,這兩人一個叫蔡平,一個叫蔡安,乃是堂兄弟。


    徐二迴到林縣,跟徐老爺一商量,便把蔡平和蔡安兩人從官府的手中要了出來,許了若幹好處之後,二人便被徐家收買,答應徐家迴到土匪當中做眼線。


    要說讓官兵找土匪很難,但是土匪找土匪卻很容易,這兩個家夥兜兜轉轉居然找到了紅山嶺,並且加入到李景的隊伍當中。


    在紅山嶺待了一段時間,蔡平蔡安兩人終於打探到一些內幕,便想下山報信,不想李景禦下極嚴,不得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下山,二人無奈,隻得繼續在山上潛伏,尋找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在紅山嶺休整了一段時間以後,李景終於要對周邊的土匪動手,摩天嶺一役,徹底消滅石老二和徐老四動手,並且把附近的另外幾夥兒土匪招降。


    紅山嶺的勢力大增,李景的手下越來越多,但是山上的事情也越發的多了起來,李景的精力開始分散,對土匪的管理不免有些鬆懈。


    不過蔡平和蔡安兩人若想下山還是有些困難,但就在這時,這兩個人發現了一個目標。


    這個人叫郭振,是最初跟隨周老大從山西逃難過來的,在摩天嶺擔任一個小頭目,是周老大的絕對鐵杆。


    周老大被殺,郭振一心要為周老大報仇,但是郭振見過李景的身手,知道光憑自己萬萬不是李景的對手。


    郭振此人極為隱忍,隻是不動聲色的等待時機,由於表現不錯,又成為紅山嶺的小頭目,手下有十多個兄弟,都是以前摩天嶺周老大的人,也可算是他的心腹。


    但是郭振知道,就算加上這些人,怕也奈何不了李景。


    蔡平和蔡安原是周老大的手下,跟郭振早就熟識,來到紅山嶺之後,得知郭振現在擔任頭目,便求郭振把他倆調在身邊,成為郭振的手下。


    蔡平,蔡安還有郭振想對付李景的心思一樣,但相互之間卻並不知曉。


    畢竟事關自己的生死,誰也不會把自己的生命當兒戲,因為他們都知道以前周老大的很多手下現在都對李景心悅誠服。


    蔡平和蔡安覺得郭振可能對李景懷有二心,是無意中發現的。


    那天本是周老大的生日,往年這一天摩天嶺都會大肆慶賀,但現在周老大死了,記住這一天的人就沒幾個了,但郭振卻不會忘記周老大的生日。


    這一天郭振的心情自然不好,夜間帶著幾個手下偷偷祭奠了周老大幾杯酒,自己也喝多了。


    酒後失言,恰好被蔡平和蔡安聽到。


    聽到郭振要殺李景為周老大報仇,蔡平和蔡安大喜,當即進屋並向郭振吐露身份。


    聽說蔡平和蔡安是官府的眼線,郭振也是大喜過望,當即答應做官府的內應。同時幾人議定,待郭振值哨的時候,讓蔡平和蔡安偷偷下山,向徐家報信。


    李景知道馬五迴山,定是出了大事,跟孫猛和高奇等人招唿了一聲,便讓馬五進來。


    馬五所做之事乃是機密,山寨之中隻有李景知道他下山幹啥,李景自不會當眾詢問。一番噓寒問暖之後,便給眾人介紹。


    馬五雖然不在山上,但是知道他的人可不少,別看馬五在山上沒啥頭銜,可他以前是金牛嶺的大當家,李景上山後,他把山寨首領的位置讓給了李景。


    尤其在周老大和三麻子攻打金牛嶺時,馬五更是率領兄弟浴血死戰,終於等到李景迴山。


    大家都知道他是李景的絕對心腹,因此無論熟不熟,都親熱地上前跟馬五打招唿。


    馬五心中有事,隻是跟眾人敷衍,不時用眼神示意李景。


    李景知道馬五這是有機密之事要跟自己匯報,而高奇和孫猛等人察言觀色,知道馬五要說的話不欲令自己知曉,找了個借口告辭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西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西風並收藏明朝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