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裏正,裏正,那消息得消息是真的嗎?’,包有道麵對周遭的鄉親詢問,無奈得說,‘你們別當真阿,我根本沒聽說,都是你們說得。’
‘這日子怎麽過阿。’,一個年輕人大叫,‘再加稅,都活不下去了。’‘怎麽我聽說是要重新恢複徭役。’,一個年紀稍長得人說道。
‘我是聽說戶稅要漲了,我可是聽酒鋪得博士說得。’‘我怎麽聽說是田稅。’,一個中年大嬸說道,‘我說聽村裏走街串巷得小販說得,人家走得遠,見得多應該沒錯。’
鄉親七嘴八舌的討論,討論得問題都是,最近聽說要重新恢複繇役了,或者說要加稅,眾說紛紜,每個人的消息來源都不同,聽到得也都不一樣,甚至明明都是聽同一個人說得,內容也不盡相同。
很快,他們都跑題了,裏正包有道大喊道,‘鄉親們不要聽信謠言了,朝廷還沒公布的事情,大夥不要自己嚇自己。’
他喊了兩嗓,可是沒效果,又被不死心的鄉親包圍,‘有道阿,我可是看著你長大得,你可別騙你嬸子,到底有沒有要加稅阿。’
‘是阿,是阿,有道,我們可是穿開襠褲長大得兄弟,現在你當了裏正,如果真要加稅,你可先告訴我一聲。’,包有道無奈了,怎麽說都不聽,光會聽信謠言,‘鄉親們,若是真的要加稅,該繳得少不了,你們緊張也沒用阿。即使不加稅,改加勞役,該做得也要作。’
‘莫說這個了,我沒收到消息,報紙上也沒公布,大家還是先稍安勿燥吧,郵差來了,我先收信,都先別走阿,看是誰家得信,順便帶走了,免得我還要跑一趟。’
看到鄉親不死心得眼神,包有道無奈,幸好送信得郵差來了,拯救了他,轉移了大家得注意力。他急忙去收信,收了信,喊了誰來領,不在場的,就拜托左鄰右舍得幫他帶迴去,包有道總算輕鬆了。
最近,坊間都在盛傳,說朝廷要加稅,加稅額度不定,有的說要加戶稅,所有人稅等都要往上升一級,有人說是要加田稅,每畝田加收一成,又有人說,朝廷廢除得繇役,要恢複了,於是每天都有人跑來找他這裏正問。
問道他喉嚨都要起繭子了,每天都要他們說很多遍,朝廷沒有要加稅,次數多到,他都懷疑,這稅賦真的要漲了,隻不過,他不能這樣亂傳,好歹他都是代表了朝廷。
他是巴蜀人,大中四年入了伍,服役滿五年,要退役的時候,剛好碰上朝廷整軍,他又多留了一年,前段時間才退役。
退役以後,朝廷問他,是要迴鄉當裏正呢,還是去邊疆,會發田地,五十畝。或者繼續去乙等軍團服役,還是去當小學得先生。
同一大隊得兄弟,每個人都各奔前途,有人當了小學先生,有人帶著一家老小,去邊疆墾田。他選擇了迴鄉當裏正,當了六年兵,他很自豪得學會了數千字,書、寫、算都沒問題了,考慮了再三,他當了一個裏正。
當了裏正後,他第一個麵對得麻煩,就是有謠言說,朝廷要加稅。這讓他很頭大,好在當初退役前,有受過裏正得訓練,遇上這種事情,要堅定得說是謠言,不能替朝廷亂許諾,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怎麽迴答。
‘這是謠言,謠言,朝廷還沒公布。’,拿起筆,練了會字,包有道冷靜了些。當兵的時候,聽說曾參殺人的故事,他還覺得好笑,若是他母親,絕不會就這樣信了。
怎麽陸續有三個人跟他她說,她兒子殺人了,作母親得就信了。你是母親,這麽不相信自己兒子,居然如此親信,果然是婦道人家。
現在他碰到了,才知道,若非每天這樣說服自己,說不定他都會相信,朝廷要加稅,不然也會要恢複繇役。
其實,他覺得加點稅也無妨。本來他風光迴鄉,當上了裏正,不大不小也是個官身,還有很多福利,向他兒女,一定可以進學,有多少免稅額度,可以見官不拜。
可是迴到家鄉後,才發現,這些年家鄉變化真大,每個人收入都多了,朝廷的勸農判官,教會大家很多種植技術,讓大家好過很多。鄉裏麵蓋起了榨油廠,每年自己種得芝麻、大豆,自用有剩,還賣到臨近的大城市。
還有那罐頭廠,漫山遍野跑得肥雞,吃渣餅長大得肥豬,都進了罐頭廠,不然就是被鄉親打了牙祭,肉食,不再是逢年過節難得吃一次了。偶爾還會有戲班,和跟著來得小商販。戲班帶給鄉親娛樂,小商販出售漂亮厚實得布疋,和鹹魚,收購一些貨物。
在在都讓鄉親們日子好過很多。他覺得,朝廷加個稅,也沒什麽,百姓收入增加,都是當今聖人得恩德,聖天子在位,大家日子好過了,聽說天子每天都還省吃儉用,加點稅有什麽。
不過,加稅可以,最好不要加繇役。農閑時分,鄉親們都會去找工作,看是去罐頭廠,或者去紡織廠打工,服徭役,太浪費時間了,恐怕大夥寧可出錢,也不要服徭役吧。
算了,不想這個了,這種事情,等朝廷發下通告,或者等報紙得消息,就知道了,現在想也沒用。
‘看來都差不多了。’,李忱看著錦衣的報告,‘可以實施人口普查了。’,說罷,把報告往案幾上一丟。這都耗了幾個月了,真是麻煩,不過就是人口普查,直接接受不就好了嗎,害得自己手段盡出。
加稅,和恢複繇役的消息,都是李忱讓錦衣傳遞出去得,幾個月得時候,終於傳遍大江南北,會這麽做,不為別的,就為人口普查了。
會這麽麻煩,是因為,之前保甲法,進行得很不順利。最初在幾個已經改土歸流得羈縻州實施,這保甲法很順利,當地那些黨項、迴鶻部落,都很能接受這種保甲法,雖然每隔三年,就要被招集一次。
可是不必出遠門,最多就是離家百多裏服役,對此,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是,要實施在內地,就不容易了。
百姓對這個保甲法很是抗拒,雖然同樣離家不遠,征召間隔甚至更長。男丁成年後,要受訓半年,然後每隔四年,要重新入伍,服役兩個月。這時間,也和租庸調得每年服徭役十五天也差不多了。
可是百姓就是很抗拒,所以成果相當不理想。很多人隱匿戶口,詐稱家中男丁已經病死了,就是不肯應募,這讓李忱很煩惱。
雖然宣傳當兵光榮,服役好處很多,可是很多人就是不願意,這讓他很傻眼。此外,試行得人口普查,也讓人很抗拒,什麽謠言都有,說這個調查,是朝廷加稅依據,說朝廷要藉此抽丁的,以後會改戶稅為丁稅,什麽傳言都有。
莫名其妙得謠言,都不知道從哪裏來的。讓人口普查進行不下去了。唯一慶幸的是,人口普查這個動做,隻有在很小部份地區試行,沒有全麵推廣開來,沒有鬧得不可開交。
他在想,曆史上有沒有這樣全麵人口普查得政策在,全麵人口普查,還達到效果得。
想了半天,他就想到了滿清。全麵廢除了人頭稅,實施攤丁入畝,把這稅賦加在田地上麵。讓中國人不再受限於人頭稅得問題,讓中國人口數,超越滿清以前任何時期。
雖然一部分原因是,各種高產作物得輸入,才讓中國人口有了一個爆發性得增長。不過滿清得攤丁入畝,也是有功勞,讓百姓不再隱瞞戶口。
他一度考慮,是不是要全麵廢除戶稅。大唐兩稅法,已經廢除了繇役,留下田稅和戶稅。雖然繇役說是廢除了,實際上還是存在,不過他親政後,已經確實費除了。
早知到當初,就別把繇役廢除,應該直接就把繇役當作保甲法來實施說不定還會比較順利。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罷了,把繇役成兵役,恐怕大家也不會願意。況且,這樣也是有一些問題。
問題就是很容易,這半年得訓練,被人用來服勞役,結果某些人會藉此發財,本來要拿來聘雇勞工得錢,勞工被這些服役的士兵取代了,錢就被吞沒了。
先不提這個可能得問題,廢除戶稅,這樣他們就比較不會瞞報,讓人口普查落實了?大概也是很難,服繇役,在中國有數千年曆史,讓百姓成了習慣,所以一旦廢除丁稅,那就使勁生,也不再隱瞞了。
可是服兵役,這就難了。中國人除非遭逢亂世,否則都有一種“好鐵不打釘,好漢不當兵”得說法。亂世那是沒辦法,可是隻要不是天下烽火連天,百姓都都不願意從軍。
最明顯得就是唐朝了。唐初從軍是一個光榮、有前途得行為。可是逐漸得,就讓百姓厭惡,抗拒。
就算是百姓會接受,廢除戶稅,讓百姓接受人口普查,接受服兵役,對大唐來說,負擔太重了。大唐目前要用錢得地方還很多,每年戶稅還可以收到幾百萬貫。
更何況,在李忱得觀念中,每個人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得。戶稅,就算是一種吧。戶稅說來其實很公平,戶分九等,越有錢繳越多。
更別提,這戶稅還是大唐商稅基礎,一些家裏做生意得,不知道他們到底收入多少,都是以戶等來計算,上調幾等,算是你的商業稅。要是廢除戶稅,這商稅又要傷腦筋了。
既然滿清得方法走不通,找一個年代近點的吧。他又想宋朝保甲法,當初是如何實施的?這個或許可以當作參考。
可仔細迴想後,他發覺他對宋代保甲法,印象實在不深,似乎就是招集農民,趁著農閑時候,穀物都收割了,利用空閑得地頭訓練,就地訓練。
這方法可行嗎?照這個辦法,不要把農民往城市裏麵聚集?可是,為此宋朝多出了很多成本。況且,他也不知道,到底宋朝保甲法,實施成效如何,能不能適應火槍時代得訓練。
他這保甲法,除了名字,內容和宋朝得不太一樣。他是模仿後世得義務役作法。士兵都必須集中在某一地,這樣槍枝、彈藥才好管控。不然,你要讓每個服兵役得百姓,每人一把槍嗎?迴收?如果散布到廣大得農村,就不好管控了。
想來想去,他想出了幾個方法。首先要加大宣傳當兵光榮。其實新軍有很多優惠的,不說當兵退伍後,絕對有好工作安排。新軍成家後,其子女保證可以入學。
無論在何處,不管是道教、佛教還是當地官府設立得小學校、中學校,士兵子女不說免費,但是保證可以入學。目前中小學校還不普及,就是保證入學。等到未來普及後,會有教育補貼。此外,退役士兵,在朝廷設立得醫館,看診會有優惠。
一方麵加大宣傳當兵光榮以及當兵得種種優惠。一方麵則是要加強宣導,服役是男人應盡得責任,當過兵,才是好男子。
打消了大眾對當兵得那種反感,但是這不能保證人口普查一定會成功。他還計劃了配套措施,比方說,有人口普查,才能入學,不普查,不登記,不能入學,不能享受很多福利,甚至連死了以後都不得安寧。
人死為大,他打算利用道教,和佛教。你不是要詐死,那就宣傳,不超度就不能升天,不能安息,就像基督教那樣。
會這麽做,也不能怪他。現代社會,人口普查是很普遍得。一出生就要上戶口,不上戶口,你連打零工人家都不讓你做。
不過,這是雙麵刃,他擔心,會讓宗教勢力太大,到時候人口普查完成了,大唐也變成宗教國家,那他真的是無顏麵對李家先祖了。
這個方法保留,為了保證政策一貫實行,他還計劃了這個散布謠言的方式。想用這個方法,來讓人口普查得以實行。
人阿,沒有比較就不知道。不過就是普查,哪來這麽多意見,這些年日子太好過了?既然這樣子,那就讓你們重新迴憶一下,當年那種要服繇役得日子。
‘裏正,裏正,那消息得消息是真的嗎?’,包有道麵對周遭的鄉親詢問,無奈得說,‘你們別當真阿,我根本沒聽說,都是你們說得。’
‘這日子怎麽過阿。’,一個年輕人大叫,‘再加稅,都活不下去了。’‘怎麽我聽說是要重新恢複徭役。’,一個年紀稍長得人說道。
‘我是聽說戶稅要漲了,我可是聽酒鋪得博士說得。’‘我怎麽聽說是田稅。’,一個中年大嬸說道,‘我說聽村裏走街串巷得小販說得,人家走得遠,見得多應該沒錯。’
鄉親七嘴八舌的討論,討論得問題都是,最近聽說要重新恢複繇役了,或者說要加稅,眾說紛紜,每個人的消息來源都不同,聽到得也都不一樣,甚至明明都是聽同一個人說得,內容也不盡相同。
很快,他們都跑題了,裏正包有道大喊道,‘鄉親們不要聽信謠言了,朝廷還沒公布的事情,大夥不要自己嚇自己。’
他喊了兩嗓,可是沒效果,又被不死心的鄉親包圍,‘有道阿,我可是看著你長大得,你可別騙你嬸子,到底有沒有要加稅阿。’
‘是阿,是阿,有道,我們可是穿開襠褲長大得兄弟,現在你當了裏正,如果真要加稅,你可先告訴我一聲。’,包有道無奈了,怎麽說都不聽,光會聽信謠言,‘鄉親們,若是真的要加稅,該繳得少不了,你們緊張也沒用阿。即使不加稅,改加勞役,該做得也要作。’
‘莫說這個了,我沒收到消息,報紙上也沒公布,大家還是先稍安勿燥吧,郵差來了,我先收信,都先別走阿,看是誰家得信,順便帶走了,免得我還要跑一趟。’
看到鄉親不死心得眼神,包有道無奈,幸好送信得郵差來了,拯救了他,轉移了大家得注意力。他急忙去收信,收了信,喊了誰來領,不在場的,就拜托左鄰右舍得幫他帶迴去,包有道總算輕鬆了。
最近,坊間都在盛傳,說朝廷要加稅,加稅額度不定,有的說要加戶稅,所有人稅等都要往上升一級,有人說是要加田稅,每畝田加收一成,又有人說,朝廷廢除得繇役,要恢複了,於是每天都有人跑來找他這裏正問。
問道他喉嚨都要起繭子了,每天都要他們說很多遍,朝廷沒有要加稅,次數多到,他都懷疑,這稅賦真的要漲了,隻不過,他不能這樣亂傳,好歹他都是代表了朝廷。
他是巴蜀人,大中四年入了伍,服役滿五年,要退役的時候,剛好碰上朝廷整軍,他又多留了一年,前段時間才退役。
退役以後,朝廷問他,是要迴鄉當裏正呢,還是去邊疆,會發田地,五十畝。或者繼續去乙等軍團服役,還是去當小學得先生。
同一大隊得兄弟,每個人都各奔前途,有人當了小學先生,有人帶著一家老小,去邊疆墾田。他選擇了迴鄉當裏正,當了六年兵,他很自豪得學會了數千字,書、寫、算都沒問題了,考慮了再三,他當了一個裏正。
當了裏正後,他第一個麵對得麻煩,就是有謠言說,朝廷要加稅。這讓他很頭大,好在當初退役前,有受過裏正得訓練,遇上這種事情,要堅定得說是謠言,不能替朝廷亂許諾,不然他還真不知道怎麽迴答。
‘這是謠言,謠言,朝廷還沒公布。’,拿起筆,練了會字,包有道冷靜了些。當兵的時候,聽說曾參殺人的故事,他還覺得好笑,若是他母親,絕不會就這樣信了。
怎麽陸續有三個人跟他她說,她兒子殺人了,作母親得就信了。你是母親,這麽不相信自己兒子,居然如此親信,果然是婦道人家。
現在他碰到了,才知道,若非每天這樣說服自己,說不定他都會相信,朝廷要加稅,不然也會要恢複繇役。
其實,他覺得加點稅也無妨。本來他風光迴鄉,當上了裏正,不大不小也是個官身,還有很多福利,向他兒女,一定可以進學,有多少免稅額度,可以見官不拜。
可是迴到家鄉後,才發現,這些年家鄉變化真大,每個人收入都多了,朝廷的勸農判官,教會大家很多種植技術,讓大家好過很多。鄉裏麵蓋起了榨油廠,每年自己種得芝麻、大豆,自用有剩,還賣到臨近的大城市。
還有那罐頭廠,漫山遍野跑得肥雞,吃渣餅長大得肥豬,都進了罐頭廠,不然就是被鄉親打了牙祭,肉食,不再是逢年過節難得吃一次了。偶爾還會有戲班,和跟著來得小商販。戲班帶給鄉親娛樂,小商販出售漂亮厚實得布疋,和鹹魚,收購一些貨物。
在在都讓鄉親們日子好過很多。他覺得,朝廷加個稅,也沒什麽,百姓收入增加,都是當今聖人得恩德,聖天子在位,大家日子好過了,聽說天子每天都還省吃儉用,加點稅有什麽。
不過,加稅可以,最好不要加繇役。農閑時分,鄉親們都會去找工作,看是去罐頭廠,或者去紡織廠打工,服徭役,太浪費時間了,恐怕大夥寧可出錢,也不要服徭役吧。
算了,不想這個了,這種事情,等朝廷發下通告,或者等報紙得消息,就知道了,現在想也沒用。
‘看來都差不多了。’,李忱看著錦衣的報告,‘可以實施人口普查了。’,說罷,把報告往案幾上一丟。這都耗了幾個月了,真是麻煩,不過就是人口普查,直接接受不就好了嗎,害得自己手段盡出。
加稅,和恢複繇役的消息,都是李忱讓錦衣傳遞出去得,幾個月得時候,終於傳遍大江南北,會這麽做,不為別的,就為人口普查了。
會這麽麻煩,是因為,之前保甲法,進行得很不順利。最初在幾個已經改土歸流得羈縻州實施,這保甲法很順利,當地那些黨項、迴鶻部落,都很能接受這種保甲法,雖然每隔三年,就要被招集一次。
可是不必出遠門,最多就是離家百多裏服役,對此,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是,要實施在內地,就不容易了。
百姓對這個保甲法很是抗拒,雖然同樣離家不遠,征召間隔甚至更長。男丁成年後,要受訓半年,然後每隔四年,要重新入伍,服役兩個月。這時間,也和租庸調得每年服徭役十五天也差不多了。
可是百姓就是很抗拒,所以成果相當不理想。很多人隱匿戶口,詐稱家中男丁已經病死了,就是不肯應募,這讓李忱很煩惱。
雖然宣傳當兵光榮,服役好處很多,可是很多人就是不願意,這讓他很傻眼。此外,試行得人口普查,也讓人很抗拒,什麽謠言都有,說這個調查,是朝廷加稅依據,說朝廷要藉此抽丁的,以後會改戶稅為丁稅,什麽傳言都有。
莫名其妙得謠言,都不知道從哪裏來的。讓人口普查進行不下去了。唯一慶幸的是,人口普查這個動做,隻有在很小部份地區試行,沒有全麵推廣開來,沒有鬧得不可開交。
他在想,曆史上有沒有這樣全麵人口普查得政策在,全麵人口普查,還達到效果得。
想了半天,他就想到了滿清。全麵廢除了人頭稅,實施攤丁入畝,把這稅賦加在田地上麵。讓中國人不再受限於人頭稅得問題,讓中國人口數,超越滿清以前任何時期。
雖然一部分原因是,各種高產作物得輸入,才讓中國人口有了一個爆發性得增長。不過滿清得攤丁入畝,也是有功勞,讓百姓不再隱瞞戶口。
他一度考慮,是不是要全麵廢除戶稅。大唐兩稅法,已經廢除了繇役,留下田稅和戶稅。雖然繇役說是廢除了,實際上還是存在,不過他親政後,已經確實費除了。
早知到當初,就別把繇役廢除,應該直接就把繇役當作保甲法來實施說不定還會比較順利。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罷了,把繇役成兵役,恐怕大家也不會願意。況且,這樣也是有一些問題。
問題就是很容易,這半年得訓練,被人用來服勞役,結果某些人會藉此發財,本來要拿來聘雇勞工得錢,勞工被這些服役的士兵取代了,錢就被吞沒了。
先不提這個可能得問題,廢除戶稅,這樣他們就比較不會瞞報,讓人口普查落實了?大概也是很難,服繇役,在中國有數千年曆史,讓百姓成了習慣,所以一旦廢除丁稅,那就使勁生,也不再隱瞞了。
可是服兵役,這就難了。中國人除非遭逢亂世,否則都有一種“好鐵不打釘,好漢不當兵”得說法。亂世那是沒辦法,可是隻要不是天下烽火連天,百姓都都不願意從軍。
最明顯得就是唐朝了。唐初從軍是一個光榮、有前途得行為。可是逐漸得,就讓百姓厭惡,抗拒。
就算是百姓會接受,廢除戶稅,讓百姓接受人口普查,接受服兵役,對大唐來說,負擔太重了。大唐目前要用錢得地方還很多,每年戶稅還可以收到幾百萬貫。
更何況,在李忱得觀念中,每個人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得。戶稅,就算是一種吧。戶稅說來其實很公平,戶分九等,越有錢繳越多。
更別提,這戶稅還是大唐商稅基礎,一些家裏做生意得,不知道他們到底收入多少,都是以戶等來計算,上調幾等,算是你的商業稅。要是廢除戶稅,這商稅又要傷腦筋了。
既然滿清得方法走不通,找一個年代近點的吧。他又想宋朝保甲法,當初是如何實施的?這個或許可以當作參考。
可仔細迴想後,他發覺他對宋代保甲法,印象實在不深,似乎就是招集農民,趁著農閑時候,穀物都收割了,利用空閑得地頭訓練,就地訓練。
這方法可行嗎?照這個辦法,不要把農民往城市裏麵聚集?可是,為此宋朝多出了很多成本。況且,他也不知道,到底宋朝保甲法,實施成效如何,能不能適應火槍時代得訓練。
他這保甲法,除了名字,內容和宋朝得不太一樣。他是模仿後世得義務役作法。士兵都必須集中在某一地,這樣槍枝、彈藥才好管控。不然,你要讓每個服兵役得百姓,每人一把槍嗎?迴收?如果散布到廣大得農村,就不好管控了。
想來想去,他想出了幾個方法。首先要加大宣傳當兵光榮。其實新軍有很多優惠的,不說當兵退伍後,絕對有好工作安排。新軍成家後,其子女保證可以入學。
無論在何處,不管是道教、佛教還是當地官府設立得小學校、中學校,士兵子女不說免費,但是保證可以入學。目前中小學校還不普及,就是保證入學。等到未來普及後,會有教育補貼。此外,退役士兵,在朝廷設立得醫館,看診會有優惠。
一方麵加大宣傳當兵光榮以及當兵得種種優惠。一方麵則是要加強宣導,服役是男人應盡得責任,當過兵,才是好男子。
打消了大眾對當兵得那種反感,但是這不能保證人口普查一定會成功。他還計劃了配套措施,比方說,有人口普查,才能入學,不普查,不登記,不能入學,不能享受很多福利,甚至連死了以後都不得安寧。
人死為大,他打算利用道教,和佛教。你不是要詐死,那就宣傳,不超度就不能升天,不能安息,就像基督教那樣。
會這麽做,也不能怪他。現代社會,人口普查是很普遍得。一出生就要上戶口,不上戶口,你連打零工人家都不讓你做。
不過,這是雙麵刃,他擔心,會讓宗教勢力太大,到時候人口普查完成了,大唐也變成宗教國家,那他真的是無顏麵對李家先祖了。
這個方法保留,為了保證政策一貫實行,他還計劃了這個散布謠言的方式。想用這個方法,來讓人口普查得以實行。
人阿,沒有比較就不知道。不過就是普查,哪來這麽多意見,這些年日子太好過了?既然這樣子,那就讓你們重新迴憶一下,當年那種要服繇役得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