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何帥,您可是要考慮清楚了,朝廷有意廢除藩鎮,那是禿子頭上得跳蚤,明擺著。從歸義軍節度使一職,便可看出。節度使一職,朝廷是真的打算廢了。看那張義潮,心向大唐,曆經艱險,好容易迴歸大唐,卻是受到那樣待遇,那算什麽節度使?’


    ‘可憐阿,這節度一職,對大唐貢獻良多,這可是從老祖宗就流下來得,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既是維持地方,又是收稅,管理百姓,何帥也是對心向朝廷,就像老奴阿,不說功勞,也有苦勞,對大唐,對皇家是忠心耿耿,可歎阿,就是不入今上法眼,如今就是苟延殘喘,做一天是一天了。也許哪天這條老命,就被老天收走了。’


    ‘老奴無所謂,如今眼看著就要踏進棺材,可何帥不一樣阿,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子孫想。何家這份基業獲得可不容易,當年老帥也是為朝廷出過力,立過功的,流過汗、灑過血,先是穩定了魏博之局勢,不讓惡化下去,又征討李師道有功。何帥任內,魏博也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士兵擁戴。’


    ‘可那昏君懂什麽,這樣就要廢除節度使,這還不是政事堂諸公之意,隻是那昏君一人之意。何帥難道甘心就此束手,任由那昏君胡作非為?看那幽州,張帥在世時,征討迴鶻,山奚,立下汗馬功勞,若沒有他,長安那昏君能安踞寶座,高枕無憂?’


    ‘可如今其子入了京師,不過就給了一個空頭將軍,連個爵位都沒有,可歎張帥一生為朝廷盡心盡力,死了以後,子孫還沒個好下場。’


    魏州城內,一個太監,正對著一個英武男子嘮叨個不停,男子身姿筆挺,眼神充滿威嚴,等閑人還不敢與他對視。


    男子任由太監念叨,不發一言,讓這老太監有些泄氣,說了這麽多,這何進滔就是沒半點反應,他好像是在對空氣說話。


    ‘公公說完了?’,等了一會,見太監不再說話了,男子終於開口了,聲音低沉,言簡意駭,見這個太監不說話了,手一比就有遠處得侍衛連忙過來,要把太監帶出去。


    知道他是送客了,也不知道自己目的達到沒有,太監好無趣,隻能走了,臨走前,轉過頭來說,‘何帥多加考慮老奴的話,老奴不會害你的。’說罷,才轉頭離去,獨留何帥一人,在書房中靜靜的坐著。


    如今,已經是大中五年了,時間過得好快。今天勢大中四年除夕,照例有驅儺,今年驅儺又有了一點小花樣。多了很多特殊的人偶。


    在李忱影響下,長安的驅儺,越來越像遊行活動。去年是多了幾台花車,上麵有巨大的人偶,還襯有五顏六色的燈光,當然不是電燈,而是巨大得油燈,用光滑如碗得金屬盆,利用光學原理來聚光,也是很明亮。


    那光柱,還是可以活動的,碗口特殊設計,油燈基座不動,透過折射,讓燈光可以照向其他方向。雖然與現代相比,燈光不足,可是也足夠炫目了。而那五顏六色,則是用薄絹製造出來得效果。


    今年除了花車,最吸引人的就是幾個特殊款式得人偶,錯了,布偶,他們都不是人,分別是米老鼠、唐老鴨和高飛狗。


    ………沒錯啦,為了哄小孩,李忱創造了漫畫書。在童書得基礎上,創造了漫畫書。童書圖案很多,李忱在這之上,弄出了圖案更多的漫畫書。


    怎麽做?花大本錢去作。很麻煩的。李忱弄出了活字印刷,印書現在成本很低。用的是錫活字,配上特殊的專用紙張和油墨,印刷效果隻能說還可以。其實最好的是銅活字,可是銅很貴。鉛活字,鉛有毒,隻好用錫。


    圖畫呢?圖畫隻能用雕版了。非常麻煩。用雕版把圖畫刻在木板上,配合活字印刷。沒辦法,暫時想不出什麽辦法可以刻印圖畫。


    因為這麽麻煩,其實基本上,每一本童書都很昂貴得。單純隻有黑白還算簡單,如果要彩色…那手續可複雜了。那些工匠可是研究了很久,很久,很久。


    如今,大唐可以印刷六種顏色,在李忱提示下,利用水與油不相容,可以在一塊版上,印出六種顏色。


    不過漫畫嘛,哪會用到這麽多。即使到了後世,漫畫也是黑白居多,童書也一樣,真要用到這種技術,這價格會虧死李忱的。李忱為了推廣童書,已經忍受很大虧損了,基本上賣一本虧一本,不過為了推廣也沒辦法。會用到六色印刷的是極少數,目前隻有“本草綱目”,是這樣印的。


    唐代也有本草綱目?當然是沒有,這是李忱擴大太醫署後,已唐代的<<新修本草>>,為基礎,再修訂得書籍。


    新修本草,有五十三卷,於顯慶四年頒布,耗時兩年。基本上就是藥書,分本草、要圖和圖經三個部份。其基礎是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於其上補充新的知識。


    李忱是不是閑錢太多,既然有了一本,何必再編呢?當然不是閑錢多了。知道本草綱目有多少種藥嗎?1892種。足足比新修本草多了一千多種。一千多,還帶零頭得整數。可見得唐代本草還是遠遠不夠。


    此外,新修本草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基本上是純文字,以本草經集注為藍本,加上一百十四種新藥和注釋。


    第二部,是藥圖。對全國藥物進行普查後,繪製成的各種地道藥材得彩色圖譜。第三部則是圖經,對藥圖的文字說明,記載藥物產地、型態、特征,以及采集、炮炙方法。


    結果,這套書成書不久,就失傳了。很瞎是吧,隻有第一卷傳世,二、三部都不見了。當初李忱有意修訂本草,聽說唐代有這種書還挺高興的,結果聽到成書不久就失傳,差點沒罵人。


    結果他下重金懸賞,又讓錦衣明查暗訪,總算找到了一套。這迴可不能再不見了,李忱下令再於其上補充。繼續增進藥草得數量,並且修訂醫書效果,重新確定每種藥草得功效。李忱給太醫署得命令是,必須重新檢驗,這藥性是否正確。


    別說一定正確,不然怎麽叫醫書。李忱就記得,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傳到後世,都被發現錯誤。詳細他不記得了,但是修訂本草的人,可能連自己都沒實驗過,或者效果被他誤會了。


    李忱要做的就是,用科學方法去驗證,這效果是否正確。李忱命令太醫署,必須以這藥性是錯誤得基礎上,重新進行實驗。這工作量挺大的,若非擴大了太醫署得招生數量,決計無法完成。


    除此之外,李忱得本草綱目,略為做了些修訂,還是三卷。不同的是,第一卷中,記載了藥物得名稱、性位、功用…等等得東西,還配上了圖片,老實說,沒圖片真的很瞎。


    新修本草第一卷,基本上就是幹巴巴的文字。隻有文字說明,根本沒有附上圖片供人參考,這樣真的很危險。單靠文字,沒有實物,甚至沒有圖片,記億都不方便,還有可能認錯。


    到時候藥出了問題,是找你,還是找抓藥得?你醫師總要把關吧。結果隻有文字,沒圖片,你一個醫工,對藥得認識還不如一個抓藥得?李忱把藥草采集前,炮炙後得樣子都附上了,別人不說,他自己看起來都比較順眼些。


    哈哈,跑題了。從漫畫一下子扯到了本草綱目。總之,李忱不惜工本,用六色印刷印製醫書。漫畫就是黑白圖片。不過也夠應付了。然後他就創造了他小時候經常看得,米老鼠,唐老鴨和高飛狗出來。


    雖然是為了哄小孩,不過既然創造出來得,李忱也不會浪費。他就用炭筆,草草畫了樣子,讓人完善。後來看到很受歡迎,那怕是小學校大點的學生都很喜歡。


    李忱幹脆花了點錢,用木刻雕版,首印了幾本本。效果出乎意料得好,一上市就供不應求。漫畫李忱可就沒有像童書那樣虧本銷售了,一本不厚的冊子,就要幾百文。可以讓一家人生活好幾天了。


    可是還是供不應求。看來大唐有錢人其實還是不少的。之後他一咬牙幹脆刻成銅板,廣泛刊印,首刷一萬本。


    為什麽要用銅板呢?銅板效果好,保存久。在印刷圖畫技術普及以前,這都可以反覆印刷很多次。


    假如哪一天,圖片印刷技術普及了,這種雕版也可以變成珍藏,沒看到那些美國漫畫,印的那麽多,幾十年後,價值也增加了很多倍嗎?所以用銅板印刷,一舉數得,雖然貴了點。可是劃算。


    李忱算盤打得響,結果呢?好得出乎他意料之外。首刷一萬本,銷售一空。緊急加印了一萬本,也賣完了。大概是因為量大,價格降低了不少。導致買得起的人更多了。連倭國,也買進了一千本。


    蘇萊曼看到商機,大手筆印了一萬本,他把漢文改成天方文。因為文字是附加得。不像現代漫畫,文字都在對話框內,還有狀聲詞。為了降低刻印難度,文字是旁邊附加得。蘇萊曼把文字改成天方文,居然賣得還不錯,數量還不輸給大唐。


    這才會有了驅儺,還出現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狗得情況。好多孩子好高興的追著它們跑。驅儺進了皇城,幾個孩子也是看得興高采烈。今年過年算是比較熱鬧了。


    過了年,本來這是一個好年得。大唐沒有什麽大事。關於天方局勢不穩,海盜增加的事情,李忱一是讓商船增加一些武裝。他的幾艘飛快級硬帆快速帆船,速度都很快,遇上海盜其實都不太害怕,他們很難追上船,增添一些武裝,隻是更好保護船上水手。


    其次,他也正式開始研究戰船。適合海上得戰船。還是在那個海島上,開始了大唐新一代戰艦得研發工作。中國傳統那種戰船,實在不適合出海,很容易因為側風翻覆。那種五牙戰船,重心太高了,根本不能用在海上航行,所以必須重新研究。


    相信,有戰船的話,大唐海軍很快能成軍了。目前大唐在他影響下,漁業極為發達,漁船越來越大,還配有機械絞索,可以撒更大的網,補更大的魚,水手也更多了,不缺海軍得兵員。


    關於謠言的事情,李忱處理了。不辟謠,也不發表什麽聲明,還是冷處理。暗地裏,加緊派錦衣追緝,到底是誰在傳播謠言。京師那些舊軍,關於裁軍得謠言,是一些舊軍家屬再傳播。李忱派遣錦衣,秘密搜證,派長安縣和萬年縣令,予以逮捕。以圖謀不軌得罪名,派處這些人流放。把謠言按了下去。


    而那些傳播關於他要裁撤節度使一職得謠言,源頭也察到了。居然是鎮守太監。各藩鎮的鎮守太監。


    大唐之所以對藩鎮不太熱衷,認真來說,其實很多藩鎮都有負責監軍得太監。發揮多少功用,其實不得而知,不過一直都有,象征大唐對藩鎮得監視。


    李忱在京師大殺宦官,皇宮裏麵,宦官數量銳減。雖然他沒有動那些監軍太監,期限到的,調了個地點,持續任用。可是也不知道,是兔死狐悲呢,還是因為李忱在隴西,沒派什麽監軍,引起他們警惕,更有可能是因為,嗅到太監集團得末路。他們居然在個藩鎮使帥府上,傳播說大唐要廢除節度使的傳聞。


    雖然不是所有太監都在傳,不過傳播的人不少。最近也有些藩鎮得節度使,上書來詢問,是否確有其事。


    李忱不得不對此辟謠,讓翰林學士操刀,以他的名義在順天日報上刊登了,並不會廢除節度使一職,的相關報導。算是開了皇帝登報自清的先河。


    不過,局勢並未因此好轉,就在新年,剛過十五不久,石破天驚的消息傳來,幽州節度使自立,不再奉大唐號令。(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絃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絃音並收藏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