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其實蘇萊曼得佩服,也不是毫無道理。這各年代,還沒有具有錢莊功能得機構。質庫不論,單純櫃坊,最了不起得就是飛錢。他們接受存款,但是要保管費。


    而且這錢他們也不會亂動,不像錢莊,我收了存款,還可以放出去,借給別人。櫃坊得錢,完全是人家寄放得,櫃坊不敢亂動。當然,不排除有人私下挪用這些錢去放貸。


    不過,即便有也是私下行為。在櫃房的經營項目中,沒有拿別人的錢去放貸這一條目。李忱這銀行,光是明目張膽的收取人家存款,拿去放貸,就算是很大膽得創新了。


    很大膽得創新,大概也就是李忱敢這麽做吧,拿人家的錢去放貸,替自己賺錢。既是皇帝,還是官府,才敢這麽做。


    這生意一定會很好,雖然說起來隻是把質庫和櫃坊結合,可是以前就沒人想過這樣做。質庫利息低,可是他們規模有限,而櫃坊有錢,可他們不敢動。


    而且一般民間借貸,雖然不用抵押品,完全靠信用。可是,這利息高的嚇人。基本上就沒有這種可以大規模借款,利息又低的行業。


    在這個年頭人有急需得話,怎麽借錢呢?基本上就是前麵說得質庫,拿抵押品。不然找私人借,有專門進行放貸業務得私人。比方說一些有錢人。或者,自己標會。


    標會是什麽意思?應該算是私人或小型放貸吧。比方說甲、乙、丙、丁、戊五個人,甲需要錢,他就找這些人起各會。說我要借錢了。然後,甲提出多少多少利息,多久多久還錢,其他四人滿意,把錢借他。


    假如,今天甲乙都需要錢,怎麽辦呢?就要競標了。雙方各自提出自己得力息和還款計劃、方式,看誰得方式讓其他人滿意,他們就把錢借他。


    這些都是私人得,還沒有一個公開得,說我是放款得機構。認真要說得話,大概質庫也算。另外,就是官府了。


    唐代得官府,是有借款業務得。每道每縣,都有自己的小金庫,不過,並沒有專門機構,而是找人經營,地方官就等著收錢。欠官府的錢,有幾個敢不還得?


    而所得會變成官員得福利,算是朝廷官員得補貼。所以唐代朝廷官員,薪水優厚之餘,還有不少外得補貼。放貸錢隻是一部份,還有一些地方得職田,那田所收的租稅,也是一種補貼。


    對了,如果我說,有人不知死活,居然敢動他們的錢袋子,你說,這人是不是找死?


    這是還真發生過,玄宗年間,就有一個叫宇文融得,也不知道是傻呢,還是求官心切。玄宗在想方設法找錢,連年號都取叫開源,他皇帝所好,天下間檢括逃戶。


    他把那些因為無地,或是各種原因,失去戶籍得逃戶,就地編組,讓他們重立戶籍,並且安排田地給他們開墾。成效斐然。


    隻是,開元年間,天下承平百年,早就麵臨人多地少的窘境,他哪來的田給人開墾?簡單,他就把腦筋動到了官員得職田上,拿那些屬於地方得補貼,來貼補國庫。


    老實說,他的下場,可想而知。這簡直就是和全天底下官員為敵了。李忱對他的評價是,傻缺。


    不是說他動了官員錢袋子不對,而是那根本沒解決問題。你拿地方職田去給流民耕種。那請問一下,之前那塊田地,沒有佃戶嗎?總不可能官員親自耕種吧。


    你讓流民耕那些田,是啦,問題解決了,那些本來就是熟田,連幾年免稅都不用,第二年就會有收獲。你的成績馬上可以看到。


    那請問下,原先那些佃戶怎麽辦?這完全就是為了績效而做。其惡劣程度,可以比擬警察為了績效,自己找人去偷東西,然後馬上逮捕,當作破案一樣。


    扯遠了。建立銀行,是李忱早就計劃要做的事情之一。唐代的商業及金融之粗糙,讓李忱有很多操作空間。


    雖然發達得金融業,最初是靠頻繁得經營活動促進得。唐代的商業行為,隻是因為處於早期,所以比較原始,已經比漢代強很多了。


    強很多,但還不夠。李忱打算加快這進程,一方麵自己會帶頭示範一些先進得,工、商業模式和技術,起到促進工商得效果。另一方麵,也打算用發達得金融,或者說先進得金融,促進唐代商業發展,希望達到相輔相成得結果。


    之前他已經多有嚐試了,比方說,大唐第一保險社。這可以增進大唐商人抗風險能力。不會像蘇萊曼或是大家遺忘得管家魏玄一樣,因為一時得事故,而不是自己得放縱,就傾家蕩產。


    大唐官府有放貸得行為,完全示意外之喜。本來李忱隻打算,成立一家大唐國家銀行,暫時先在揚州和長安推行。因為這兩地自己有根基在。當他跟蘇小小提起這件事情,要她請蘇萊曼進京主持時,蘇小小提醒他,其實地方官府,有這樣一筆錢,進行放貸,他完全不需要自己出錢。


    這下子隻要找到主持的人,說不定短期間內,銀行就可以遍布大唐全部得國土上了。


    而蘇萊曼,就是李忱選定得主持人選。會找他,不單純因為他是自己的商業夥伴,還是自己得嶽父,而是說起經商頭腦,這些胡人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他們剛好處於一個交通關鍵得位置,加上教義中,沒有禁止經商,使得他們的商業一向很發達。他們的商業習慣,很多還影響了歐洲,歐洲人像他們學習如何跨國經營事業。


    如何在遙遠得異地,發展商業。這點中國人就差遠了。不說別的,就說海貿,早在漢代,漢武帝就已經遣使,進行遠航,中東也早就到了。


    可是,這些阿拉伯人,才興起不過百年,他們的航海事業就超過中國。如今大唐和中東得商業,幾乎被他們壟斷。


    當下,兩人聊了很久,李忱克製了把整個國家銀行該負起得功能,一股腦得向他傾銷得想法,先就銀行功能聊了半天,本來李忱還想午餐時間繼續談得,可是被蘇小小打斷了。


    她親自帶著宮人,捧著食盒進來,然後用美目瞪著李忱。李忱被她看得滿頭大汗,蘇萊曼也滿頭大汗,他這個女兒,也太沒把當今天子放在眼裏了吧,不行,等會要說說她。


    有蘇小小在,自然不好繼續談這些,反正也談得差不多了,李忱讓蘇萊曼去和蘇小小談天。又去忙他的事情了。


    三百多萬貫阿,還真不少了。,李忱手上一份單據,是馬元贄及其一黨被抄沒得家產,連財物帶一些地皮,大概三百多萬貫,都已經入了內庫。一些地皮什麽,都交給殿中省處理,當作皇家資產了。


    另外,聖人,我們還查到些東西。,小虎有點生氣,不,是非常生氣得說道,那個大膽得馬逆,居然敢挖大唐龍脈。簡直是最無可赦。


    龍脈?什麽東西,在哪裏?,怎麽又牽扯到龍脈了,他本來以為是些兵器甲杖,或者龍袍一類得違禁品,結果竟然是龍脈。


    馬元贄居然,私自在華山開礦。,小虎氣憤得說道。這馬逆,該被千刀萬剮阿,居然敢挖大唐龍脈,好在叔,不,好在聖人是真龍下凡,有諸天神佛庇佑,才能在那場事故中安然無恙。


    原來,他們抄家的時候,發現馬元贄居然有很多金子。不過很粗糙,本來沒有在意得。後來抓到馬府得管家,他招出,馬元贄偷偷在華山開挖金礦。


    華山有金礦,這是早就發現的事情。不過,因為李家發基於關中,華山被視為龍脈,不能亂動。因此,這條金礦脈,被保留了很久。


    誰知道,馬元贄是不是想錢想瘋了,或者幹脆根本想絕了唐朝國祚。竟然偷偷開挖了。


    李忱一聽,來了興趣,想要去參觀參觀。金礦阿,想到金礦就想到,這是錢,很大一筆錢。他真的太缺錢了,他有很多計劃想要作,可是沒錢就是大問題,像之前說得那個辦太醫大學,推廣醫學得普及,就要很多錢。


    目前是用不上,李忱讓他們厘訂教材,要確定那些藥方得藥劑是否正確,這是一像大工程,目前花錢不大,可是以後一定會很驚人。


    說起來,他有點錯貫馬元贄了。楊二跟他說,內庫不應該沒錢了。是,沒錯,內庫不是全空了,還剩不少,不排除馬元贄藉此增稅,中飽私囊。


    可是,內庫有剩,國庫卻是赤字,經常需要內庫補貼。難怪市舶使每年收到數百萬的關稅,內庫還會不夠。


    李忱真是窮怕了,他突然可以體會,為什麽曆史上很多皇帝,對金錢這麽執著。明明是皇帝,為什麽還這麽愛錢,都是窮怕了。皇帝也不是那麽富裕得。所以,出於對金錢的渴望,想看看金礦,加上對唐代采礦技術得好奇,便下令,不日要去現場親自看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絃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絃音並收藏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