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最初的波瀾不驚之後,袁術稱帝前導劇情也被迫性進入到了實際交戰階段。
最先舉起討伐袁術大旗的曹操,在經過了最長七個遊戲日的準備之後,被係統強製進入交戰狀態,其部眾再次獲取了二次傳送的機會,到達了東嶺關關卡玩家群體與袁術交鋒之地。
“係統公告:因司空曹操戰事準備時間七個遊戲日已過,其參與袁術稱帝前導劇情部眾將被自動傳送至當前兩大皇帝陣營交戰中心地帶。
此後類似情況將參照此舉處理,請兩大陣營各方勢力注意……”
曹操部眾被強製傳送至東嶺關關卡附近,係統公告也詳細做了說明,卻原來各方勢力在選擇陣營之後,也是需要在一定期限之內進行實際行動的,否則將被係統強製傳送往兩大陣營交戰核心區域。
而正因為追溯*龍魂等玩家組織勢力此前便選擇了東嶺關關卡進攻,其他各處區域又並未發生實質性的交戰,所以係統將正處於交戰狀態的東嶺關關卡附近作為了交戰核心區域。
其實此時守護東嶺關關卡的正是袁術大將紀靈,此前追溯*龍魂等玩家組織無法攻破此關卡,一方麵是由於攻城手段的缺乏,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紀靈戰力十分強悍的原因。
曹操首批參與前導劇情10部眾的使命也多是試探,因而也並不如何精銳,其中僅僅是曹昂一名將領統帥而已。
估計當初曹操選拔部眾的時候也多是為了虛張聲勢,10萬部眾兵陳莞城縣城大半都是做給楊銳看的,卻是不曾想到眼下這些部眾竟然被直接傳送到了戰事最前方。
如此情況之下,作為統帥的曹昂自然不是紀靈的對手,顯然曹昂也很明白這一點,因而當其被傳送到東嶺關關卡附近之後,也僅僅是象征性地使用攻城工具發起了一輪攻城而已。
自始至終曹操部眾甚至都沒有正兒八經地衝擊一下城池,更沒有陣前單挑之類的事情發生,此後曹昂便令所有部眾退後100裏紮營,遙遙與東嶺關關卡形成對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待曹操的後續援兵。
而就在曹昂派出傳信士卒向曹操請求援兵之際,東嶺關關卡之內的紀靈其實也有心謀劃著要破敵一次,打擊一下敵對陣營的氣焰。
若是僅僅是曹昂10萬部眾的情況下,紀靈自認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然而東嶺關關卡之下卻是還有著為數不少的異人群體部眾,倒是讓紀靈最終放棄了反擊的打算。
其實紀靈也發現了,異人當中雖然沒有厲害的大將,不過其整體戰力卻是十分均衡,相比之下也十分突出,根本不可輕視。
最為重要的是,異人群體相比其他大小勢力而言有著嚴格的紀律性,無論是負責探查還是負責值守,抑或者在發起攻城的時候,都是非常具備章法、軍紀十分嚴明的。
這也是紀靈將追溯*龍魂等群體當成重要對手的主要原因。
到此,袁術稱帝兩大陣營也暫時處在了平衡狀態,其他諸侯都沒有明確的態度要支持漢室一方還是袁術一方,反而使得前導劇情有些波瀾不驚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其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楊銳的製衡,一方麵此時沒有標明態度,並未給袁術造成任何壓力,反而為袁術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另一方麵,楊銳勢力對其他有意針對袁術的勢力也是一個阻礙,就比如史實和演義當中曾經先後與袁術交戰的曹操、呂布、劉備等勢力,此時全部都受到了楊銳的製衡。
其餘大小勢力對於袁術的態度則就各有各的情況了,諸如袁紹這樣的本家勢力,其雖然與袁術也有著一些間隙,但是在袁術稱帝之後其真實所想就不得而知了。
史實當中袁術皇帝幹不下去的時候,最終還是將皇帝讓給袁紹的,此時袁紹作為袁術本家,即使明麵上兩人不對撇,想來也不太可能太過急迫地針對袁術。
再比如袁術的老部下孫堅,在史實和演義當中屬於早就應該消弭的人物,此時卻還好好地存在於遊戲當中,其對待袁術的態度必然與孫策、孫權等小輩不盡相同。
而近處劉表距離袁術雖近,並且同樣與其有些不睦,但是由於地形等因素,再加上孫堅力量的牽製,劉表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對袁術有所舉動。
幾種原因湊合到一起,此時袁術轄地南北方向竟然都相對十分安全,東側麵臨大海,也隻有東北一帶劉備的勢力是個不安定因素,西側則暫時隻有曹操與其針鋒相對。
整體而言,袁術的處境竟然並不是那麽差,因而短時間內看起來似乎較為安全。
當然了,這種安全也隻是相對的,並不是依靠自身實力來達成的,基本上是各方勢力平衡的結果,甚至取決於一方或者幾方勢力隨時可以更改的態度。
這便是袁術此時的境況,而袁術本人對此卻是沒有看透十之其一,最初當各方諸侯都未有明確態度的時候,袁術還一直都頗為自得,以為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此後曹操扛起反對袁術大旗,甚至把袁術氣得直跳,認為曹操一個漢賊,本身就預謀篡取天下,無論是身份還是實力,都完全沒有資格向他袁術叫板。
其實袁術有此結論也並不稀奇,自從群雄討董之後,曹操所經曆的曆次戰事幾乎就沒有贏過,因而袁術才會對其有所輕視。
然而袁術卻是隻看到了表麵現象而已,曹操數次戰事都是麵對楊銳,雙方實力一直都是存在著一些差距的,其實曹操屢嚐敗績也不足為奇。
隻是袁術可不這麽想啊,在他看來自己剛剛當了皇帝,幾乎得到了全天下的擁戴,唯獨曹操跳出來反對,這不是找抽嗎?!
於是袁術便一紙聖旨下達,令張勳、陳紀、雷薄三人每人統兵10萬名,總計30萬兵馬殺向了東嶺關關卡,可謂是氣勢洶洶,一時無與櫻鋒。
/(未完待續。)
最先舉起討伐袁術大旗的曹操,在經過了最長七個遊戲日的準備之後,被係統強製進入交戰狀態,其部眾再次獲取了二次傳送的機會,到達了東嶺關關卡玩家群體與袁術交鋒之地。
“係統公告:因司空曹操戰事準備時間七個遊戲日已過,其參與袁術稱帝前導劇情部眾將被自動傳送至當前兩大皇帝陣營交戰中心地帶。
此後類似情況將參照此舉處理,請兩大陣營各方勢力注意……”
曹操部眾被強製傳送至東嶺關關卡附近,係統公告也詳細做了說明,卻原來各方勢力在選擇陣營之後,也是需要在一定期限之內進行實際行動的,否則將被係統強製傳送往兩大陣營交戰核心區域。
而正因為追溯*龍魂等玩家組織勢力此前便選擇了東嶺關關卡進攻,其他各處區域又並未發生實質性的交戰,所以係統將正處於交戰狀態的東嶺關關卡附近作為了交戰核心區域。
其實此時守護東嶺關關卡的正是袁術大將紀靈,此前追溯*龍魂等玩家組織無法攻破此關卡,一方麵是由於攻城手段的缺乏,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紀靈戰力十分強悍的原因。
曹操首批參與前導劇情10部眾的使命也多是試探,因而也並不如何精銳,其中僅僅是曹昂一名將領統帥而已。
估計當初曹操選拔部眾的時候也多是為了虛張聲勢,10萬部眾兵陳莞城縣城大半都是做給楊銳看的,卻是不曾想到眼下這些部眾竟然被直接傳送到了戰事最前方。
如此情況之下,作為統帥的曹昂自然不是紀靈的對手,顯然曹昂也很明白這一點,因而當其被傳送到東嶺關關卡附近之後,也僅僅是象征性地使用攻城工具發起了一輪攻城而已。
自始至終曹操部眾甚至都沒有正兒八經地衝擊一下城池,更沒有陣前單挑之類的事情發生,此後曹昂便令所有部眾退後100裏紮營,遙遙與東嶺關關卡形成對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待曹操的後續援兵。
而就在曹昂派出傳信士卒向曹操請求援兵之際,東嶺關關卡之內的紀靈其實也有心謀劃著要破敵一次,打擊一下敵對陣營的氣焰。
若是僅僅是曹昂10萬部眾的情況下,紀靈自認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然而東嶺關關卡之下卻是還有著為數不少的異人群體部眾,倒是讓紀靈最終放棄了反擊的打算。
其實紀靈也發現了,異人當中雖然沒有厲害的大將,不過其整體戰力卻是十分均衡,相比之下也十分突出,根本不可輕視。
最為重要的是,異人群體相比其他大小勢力而言有著嚴格的紀律性,無論是負責探查還是負責值守,抑或者在發起攻城的時候,都是非常具備章法、軍紀十分嚴明的。
這也是紀靈將追溯*龍魂等群體當成重要對手的主要原因。
到此,袁術稱帝兩大陣營也暫時處在了平衡狀態,其他諸侯都沒有明確的態度要支持漢室一方還是袁術一方,反而使得前導劇情有些波瀾不驚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其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楊銳的製衡,一方麵此時沒有標明態度,並未給袁術造成任何壓力,反而為袁術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另一方麵,楊銳勢力對其他有意針對袁術的勢力也是一個阻礙,就比如史實和演義當中曾經先後與袁術交戰的曹操、呂布、劉備等勢力,此時全部都受到了楊銳的製衡。
其餘大小勢力對於袁術的態度則就各有各的情況了,諸如袁紹這樣的本家勢力,其雖然與袁術也有著一些間隙,但是在袁術稱帝之後其真實所想就不得而知了。
史實當中袁術皇帝幹不下去的時候,最終還是將皇帝讓給袁紹的,此時袁紹作為袁術本家,即使明麵上兩人不對撇,想來也不太可能太過急迫地針對袁術。
再比如袁術的老部下孫堅,在史實和演義當中屬於早就應該消弭的人物,此時卻還好好地存在於遊戲當中,其對待袁術的態度必然與孫策、孫權等小輩不盡相同。
而近處劉表距離袁術雖近,並且同樣與其有些不睦,但是由於地形等因素,再加上孫堅力量的牽製,劉表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對袁術有所舉動。
幾種原因湊合到一起,此時袁術轄地南北方向竟然都相對十分安全,東側麵臨大海,也隻有東北一帶劉備的勢力是個不安定因素,西側則暫時隻有曹操與其針鋒相對。
整體而言,袁術的處境竟然並不是那麽差,因而短時間內看起來似乎較為安全。
當然了,這種安全也隻是相對的,並不是依靠自身實力來達成的,基本上是各方勢力平衡的結果,甚至取決於一方或者幾方勢力隨時可以更改的態度。
這便是袁術此時的境況,而袁術本人對此卻是沒有看透十之其一,最初當各方諸侯都未有明確態度的時候,袁術還一直都頗為自得,以為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
此後曹操扛起反對袁術大旗,甚至把袁術氣得直跳,認為曹操一個漢賊,本身就預謀篡取天下,無論是身份還是實力,都完全沒有資格向他袁術叫板。
其實袁術有此結論也並不稀奇,自從群雄討董之後,曹操所經曆的曆次戰事幾乎就沒有贏過,因而袁術才會對其有所輕視。
然而袁術卻是隻看到了表麵現象而已,曹操數次戰事都是麵對楊銳,雙方實力一直都是存在著一些差距的,其實曹操屢嚐敗績也不足為奇。
隻是袁術可不這麽想啊,在他看來自己剛剛當了皇帝,幾乎得到了全天下的擁戴,唯獨曹操跳出來反對,這不是找抽嗎?!
於是袁術便一紙聖旨下達,令張勳、陳紀、雷薄三人每人統兵10萬名,總計30萬兵馬殺向了東嶺關關卡,可謂是氣勢洶洶,一時無與櫻鋒。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