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留在羅河對岸準備接收俘虜的10000名士卒之外,楊銳一路其餘所有士卒都是在郭嘉統帥之下達到了觀縣縣城。》.[]
途中郭嘉甚至繞行了一些路程,作勢撲向濮陽城而去,並以少量士卒試圖刺激劉岱,勾引其兵力出城決戰。
然而濮陽城內守卒數量雖多,但其中大部分應該也是低階士卒為主,若是對方能夠出城迎戰無疑是個不錯的戰機,說不定能夠一舉拿下濮陽城!
郭嘉統帥楊銳一路大軍近14萬人兵分兩路,其中一路隻有兩三萬人馬,是直接逼近濮陽城經過的,另一路潛行於外側掠陣以為援兵。若是劉岱出城應戰,以兩三萬人敗退為誘餌便可以實施伏兵之計。
然而最終劉岱濮陽守軍卻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麵對楊銳的區區兩三萬名士卒,卻隻是緊縮在了城內,並沒有敢於出城迎戰。
由此也可以看出,劉岱仍然是要準備繼續堅壁死守濮陽城了!
劉岱應該已經獲知了楊銳水淹離狐城的消息,然而要其主動出城迎戰卻也是不能夠。之前其與喬瑁爭戰之時劉岱是見識過張寧天靈火雨技能厲害的,所以幹脆就未做出城接戰的準備。
所以郭嘉此前誘敵的策略自然便難以實現了。
不過郭嘉帶兵經過濮陽城附近也不完全是為了這一點,自離狐城西側要前往觀縣縣城,也的確是走這一條路比較近,而楊銳與張寧、郭嘉商量的結果便是要先取觀縣。最終再迴頭對付濮陽城劉岱。
之前劉岱為防備楊銳的兩路大軍。基本上將所有的兵力都部署在了濮陽城、觀縣城以及離狐城三座城池之內。如今離狐城一下,劉岱剩餘的唯有濮陽、觀縣兩處堅城。
而濮陽城由於位置距離黃河較近,故而是建有護城河的,並且在劉岱接手濮陽城事務之後,又將濮陽城護城河重新治理了一番,此前盜賊頭目已經探明了這一情況,因此攻取濮陽的難度顯然要大於攻取觀縣城。
這也是楊銳、張寧和程昱商量之後,決定先拿觀縣下手的原因。而觀縣縣城如果能夠順利拿下,那麽劉岱便隻剩下濮陽城一座孤城了,無論是形勢上還是心理上楊銳一方都將占盡優勢。
“恭迎主公(烈陽州牧大人)!”
楊銳出現在觀縣縣城外主軍大營的時候,張寧、高順、張遼、武安國、郭嘉五人早已經聚在一處等候了。
這是楊銳與劉岱開戰以來兩路兵馬的首次會師,在這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楊銳的兩路兵馬可謂是所向披靡,將劉岱地盤的大部分城池都啃了下來,即使從現在起再無斬獲,也算是完成了削弱劉岱的初步目標。
“諸位辛苦了!此前諸位表現盡皆驍勇,取得了極佳的戰績。本應與眾位共同慶賀一番,然而目前形勢還並未完全塵埃落定。諸位之戰功吾已謹記在心,待迴到青州之後定當按功行賞。
褒揚之語吾便不再多言,此時諸位可對攻取觀縣縣城有何良策?”
楊銳先是以言語褒獎了幾人一番,爾後又出言問計道。
“稟告主公,吾與張文遠、武安國三人已經兵圍觀縣縣城五六日時間,中間也分別帥軍挑戰過數次,卻始終不見其有出城應戰的跡象。
而且吾等曾截獲過劉岱的一封親筆信,得知城內主將喚作王彧,不過劉岱在信中卻是要其堅守城池,其餘不問。
如此看來,觀縣縣城守軍已經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憑借城池之堅頑抗到底了,或者唯有強攻才能在短時間之內拿下此座城池了……”
眾人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高順首先開口言道。
此前楊銳已經傳信令高順三人隻是圍城,伺機把握攻城戰機,並不建議其強攻,但是此時看高順、張遼、武安國三人的表情,似乎都有請戰攻城的意思,高順說出那一番話之後,張遼、武安國兩人也是不住點頭讚同。
楊銳何嚐不知道觀縣縣城的形式,而且若是強行攻城的情況下,自己一方有著高順、張遼、武安國三員猛將,倒也不愁拿不下城池來。
而且高順、張遼二人都是三國時期數得著的攻城先登武將,40000名擅長城牆作戰的鐵衛近侍也都在軍中,攻城的代價應該不至於讓楊銳無法承受。
然而凡是強攻城池,一些犧牲顯然是難以避免的,雖然有著劇情積分可以複活士卒,但是劇情積分可是能夠換到一些好東西的,所以能節省一些自然更好。
“奉孝可有何良策?”
楊銳沉吟一會兒,又將視線轉向郭嘉問道。
“高順將軍所言在理,以吾軍戰力,若是強攻定然能夠速克觀縣縣城,不過聽高順將軍所言,曾經獲得過一封劉岱的親筆書信,由此郭嘉小受啟示,若是如此的話,倒是不妨用計嚐試一番。”
郭嘉也不推辭,稍稍點頭後便開口言道。
其實眾人都沒有注意到,剛才高順言及劉岱親筆書信的時候郭嘉便眼睛一亮,那時應該就有了打算。
“奉孝果然有成計,還請直言。”
聽到郭嘉有了計策,楊銳自然也是大喜,此前他與郭嘉商量如何攻取觀縣時,郭嘉還沒有想到合適計策的,沒想到這會兒竟然又想到了好計!
“州牧大人且勿欣喜,郭嘉此計並不能保證有多大成算,而且可能要耽誤不少時間,可能至少要10日以上方可達成,吾先將計策講述一遍,還請州牧大人以及諸位將軍衡量之後再做決定。”
郭嘉首先將利害關係講明,然後才開始將所想之計詳細講述了一遍,讓楊銳自己來做決定。
“妙計!妙計啊!奉孝果然大才!”
大約一刻鍾時間之後。楊銳不禁拍著大腿大聲褒揚道。
“軍師大才!吾等不及也!”
張寧、高順、張遼和武安國四人聽過郭嘉的述說。也是眼光大亮。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便同時站起身來抱拳言道。
經曆了最初郭嘉定下討伐劉岱之計,繼而設計水淹離狐城,此時又聽郭嘉述說計取觀縣之策,張寧、高順、張遼、武安國等幾人儼然已經把郭嘉當做了楊銳真正的軍事。
當然了,四人的行為也有幫助楊銳拉攏郭嘉的心意。
“州牧大人、諸位將軍不必抬高郭嘉,需知先有州牧大人之實力以及諸位將軍之神勇,才可能有郭嘉計策的推行!
而且郭嘉雖然能夠想到些許應敵之策。卻是還未知道結果如何,州牧大人與諸位如此抬舉,卻是讓郭嘉自羞了……”
在場幾人之中還要數郭嘉年紀最輕,因此郭嘉的態度也是十分謙虛,見到幾人起身行禮,自然是慌忙起身應對。
無論如何,經過幾人繼續商量、完善一番之後,楊銳便再次拍板,按照郭嘉的計策實施起來。
當日楊銳便組織兵力進行了幾次嚐試性的進攻,把100餘架衝車全部投入到了戰場之上。試圖通過使用衝車自身配備的標槍對觀縣城牆上的守卒進行攻擊。
衝車可謂是目前楊銳手中最為犀利的攻城器械了,特別是其自身配備的標槍。可以說間接為楊銳提供了一種遠程力量!
然而這幾次嚐試攻城的效果卻是不太好的樣子,雖然對城牆之上的守卒造成了一些殺傷,但是所有的衝車似乎都被守城的遠程弓箭手壓製,並沒有敢靠得太近。
第二日一早,圍困觀縣縣城的楊銳部眾便紛紛拔營而起開始了調動,經過半個上午的忙碌,楊銳所有的部眾士卒已經悉數撤離了觀縣縣城附近,營帳也被撤得一幹二淨,似乎他們就從未出現過一般。
從觀縣縣城城牆上能夠看得十分清楚,楊銳部眾拔營之後便全部奔著西南方向去了,而那個方向正是濮陽城所在。
觀縣的守軍,包括主將王彧在內自然也猜到了楊銳行軍的目標,不過他們的任務便是堅守觀縣縣城,沒有劉岱的命令他們自然是不敢輕動。
何況觀縣城內能夠與楊銳部眾正麵一戰的士卒也隻占一小部分,即使追出去也討不到多少好處,同時這還可能是對方的計策呢?!
接下來守軍士卒出城探查的士卒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觀縣縣城周圍果然還有強力部眾存在,出城探查情況的士卒就沒有一個能夠活著迴來的!
一直到三日之後,某一批出城探查的士卒才帶迴了消息,觀縣縣城方圓100裏範圍內已經沒有了楊銳的一兵一卒,由此城內守軍才做出判斷,楊銳部眾確實是奔著濮陽城而去了。
即使如此,觀縣縣城守軍也仍然是龜縮於縣城附近進行防禦,絲毫沒有違背劉岱交給他們的職責,自然也沒有出兵增援濮陽城的意思。
如此又過了四日時間,觀縣守軍始終嚴守城池,不過卻也沒有得到任何關於楊銳部眾的消息,濮陽城的消息也被完全阻斷,不知道現今情形如何了。
第五日清晨之時,觀縣縣城還未開城門,一騎快馬突然自西南一側出現,由遠及近奔來,還未進入到城牆弓箭手的射程就開始大唿起來。
“別放箭,緊急情報!吾乃主公信使,別放箭!”
城牆上的弓箭手見到隻有一騎,又是劉岱陣營士卒身份,也就收起了戒心,不過就在他們正要開城門將傳訊士卒迎進成來之時,這名士卒卻是被身後一箭釘死在城下。
這一箭的射程足足有百丈之遠,等到傳訊士卒被射死,城牆上的守卒才注意到射箭之人的身影!(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途中郭嘉甚至繞行了一些路程,作勢撲向濮陽城而去,並以少量士卒試圖刺激劉岱,勾引其兵力出城決戰。
然而濮陽城內守卒數量雖多,但其中大部分應該也是低階士卒為主,若是對方能夠出城迎戰無疑是個不錯的戰機,說不定能夠一舉拿下濮陽城!
郭嘉統帥楊銳一路大軍近14萬人兵分兩路,其中一路隻有兩三萬人馬,是直接逼近濮陽城經過的,另一路潛行於外側掠陣以為援兵。若是劉岱出城應戰,以兩三萬人敗退為誘餌便可以實施伏兵之計。
然而最終劉岱濮陽守軍卻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麵對楊銳的區區兩三萬名士卒,卻隻是緊縮在了城內,並沒有敢於出城迎戰。
由此也可以看出,劉岱仍然是要準備繼續堅壁死守濮陽城了!
劉岱應該已經獲知了楊銳水淹離狐城的消息,然而要其主動出城迎戰卻也是不能夠。之前其與喬瑁爭戰之時劉岱是見識過張寧天靈火雨技能厲害的,所以幹脆就未做出城接戰的準備。
所以郭嘉此前誘敵的策略自然便難以實現了。
不過郭嘉帶兵經過濮陽城附近也不完全是為了這一點,自離狐城西側要前往觀縣縣城,也的確是走這一條路比較近,而楊銳與張寧、郭嘉商量的結果便是要先取觀縣。最終再迴頭對付濮陽城劉岱。
之前劉岱為防備楊銳的兩路大軍。基本上將所有的兵力都部署在了濮陽城、觀縣城以及離狐城三座城池之內。如今離狐城一下,劉岱剩餘的唯有濮陽、觀縣兩處堅城。
而濮陽城由於位置距離黃河較近,故而是建有護城河的,並且在劉岱接手濮陽城事務之後,又將濮陽城護城河重新治理了一番,此前盜賊頭目已經探明了這一情況,因此攻取濮陽的難度顯然要大於攻取觀縣城。
這也是楊銳、張寧和程昱商量之後,決定先拿觀縣下手的原因。而觀縣縣城如果能夠順利拿下,那麽劉岱便隻剩下濮陽城一座孤城了,無論是形勢上還是心理上楊銳一方都將占盡優勢。
“恭迎主公(烈陽州牧大人)!”
楊銳出現在觀縣縣城外主軍大營的時候,張寧、高順、張遼、武安國、郭嘉五人早已經聚在一處等候了。
這是楊銳與劉岱開戰以來兩路兵馬的首次會師,在這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楊銳的兩路兵馬可謂是所向披靡,將劉岱地盤的大部分城池都啃了下來,即使從現在起再無斬獲,也算是完成了削弱劉岱的初步目標。
“諸位辛苦了!此前諸位表現盡皆驍勇,取得了極佳的戰績。本應與眾位共同慶賀一番,然而目前形勢還並未完全塵埃落定。諸位之戰功吾已謹記在心,待迴到青州之後定當按功行賞。
褒揚之語吾便不再多言,此時諸位可對攻取觀縣縣城有何良策?”
楊銳先是以言語褒獎了幾人一番,爾後又出言問計道。
“稟告主公,吾與張文遠、武安國三人已經兵圍觀縣縣城五六日時間,中間也分別帥軍挑戰過數次,卻始終不見其有出城應戰的跡象。
而且吾等曾截獲過劉岱的一封親筆信,得知城內主將喚作王彧,不過劉岱在信中卻是要其堅守城池,其餘不問。
如此看來,觀縣縣城守軍已經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憑借城池之堅頑抗到底了,或者唯有強攻才能在短時間之內拿下此座城池了……”
眾人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高順首先開口言道。
此前楊銳已經傳信令高順三人隻是圍城,伺機把握攻城戰機,並不建議其強攻,但是此時看高順、張遼、武安國三人的表情,似乎都有請戰攻城的意思,高順說出那一番話之後,張遼、武安國兩人也是不住點頭讚同。
楊銳何嚐不知道觀縣縣城的形式,而且若是強行攻城的情況下,自己一方有著高順、張遼、武安國三員猛將,倒也不愁拿不下城池來。
而且高順、張遼二人都是三國時期數得著的攻城先登武將,40000名擅長城牆作戰的鐵衛近侍也都在軍中,攻城的代價應該不至於讓楊銳無法承受。
然而凡是強攻城池,一些犧牲顯然是難以避免的,雖然有著劇情積分可以複活士卒,但是劇情積分可是能夠換到一些好東西的,所以能節省一些自然更好。
“奉孝可有何良策?”
楊銳沉吟一會兒,又將視線轉向郭嘉問道。
“高順將軍所言在理,以吾軍戰力,若是強攻定然能夠速克觀縣縣城,不過聽高順將軍所言,曾經獲得過一封劉岱的親筆書信,由此郭嘉小受啟示,若是如此的話,倒是不妨用計嚐試一番。”
郭嘉也不推辭,稍稍點頭後便開口言道。
其實眾人都沒有注意到,剛才高順言及劉岱親筆書信的時候郭嘉便眼睛一亮,那時應該就有了打算。
“奉孝果然有成計,還請直言。”
聽到郭嘉有了計策,楊銳自然也是大喜,此前他與郭嘉商量如何攻取觀縣時,郭嘉還沒有想到合適計策的,沒想到這會兒竟然又想到了好計!
“州牧大人且勿欣喜,郭嘉此計並不能保證有多大成算,而且可能要耽誤不少時間,可能至少要10日以上方可達成,吾先將計策講述一遍,還請州牧大人以及諸位將軍衡量之後再做決定。”
郭嘉首先將利害關係講明,然後才開始將所想之計詳細講述了一遍,讓楊銳自己來做決定。
“妙計!妙計啊!奉孝果然大才!”
大約一刻鍾時間之後。楊銳不禁拍著大腿大聲褒揚道。
“軍師大才!吾等不及也!”
張寧、高順、張遼和武安國四人聽過郭嘉的述說。也是眼光大亮。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便同時站起身來抱拳言道。
經曆了最初郭嘉定下討伐劉岱之計,繼而設計水淹離狐城,此時又聽郭嘉述說計取觀縣之策,張寧、高順、張遼、武安國等幾人儼然已經把郭嘉當做了楊銳真正的軍事。
當然了,四人的行為也有幫助楊銳拉攏郭嘉的心意。
“州牧大人、諸位將軍不必抬高郭嘉,需知先有州牧大人之實力以及諸位將軍之神勇,才可能有郭嘉計策的推行!
而且郭嘉雖然能夠想到些許應敵之策。卻是還未知道結果如何,州牧大人與諸位如此抬舉,卻是讓郭嘉自羞了……”
在場幾人之中還要數郭嘉年紀最輕,因此郭嘉的態度也是十分謙虛,見到幾人起身行禮,自然是慌忙起身應對。
無論如何,經過幾人繼續商量、完善一番之後,楊銳便再次拍板,按照郭嘉的計策實施起來。
當日楊銳便組織兵力進行了幾次嚐試性的進攻,把100餘架衝車全部投入到了戰場之上。試圖通過使用衝車自身配備的標槍對觀縣城牆上的守卒進行攻擊。
衝車可謂是目前楊銳手中最為犀利的攻城器械了,特別是其自身配備的標槍。可以說間接為楊銳提供了一種遠程力量!
然而這幾次嚐試攻城的效果卻是不太好的樣子,雖然對城牆之上的守卒造成了一些殺傷,但是所有的衝車似乎都被守城的遠程弓箭手壓製,並沒有敢靠得太近。
第二日一早,圍困觀縣縣城的楊銳部眾便紛紛拔營而起開始了調動,經過半個上午的忙碌,楊銳所有的部眾士卒已經悉數撤離了觀縣縣城附近,營帳也被撤得一幹二淨,似乎他們就從未出現過一般。
從觀縣縣城城牆上能夠看得十分清楚,楊銳部眾拔營之後便全部奔著西南方向去了,而那個方向正是濮陽城所在。
觀縣的守軍,包括主將王彧在內自然也猜到了楊銳行軍的目標,不過他們的任務便是堅守觀縣縣城,沒有劉岱的命令他們自然是不敢輕動。
何況觀縣城內能夠與楊銳部眾正麵一戰的士卒也隻占一小部分,即使追出去也討不到多少好處,同時這還可能是對方的計策呢?!
接下來守軍士卒出城探查的士卒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觀縣縣城周圍果然還有強力部眾存在,出城探查情況的士卒就沒有一個能夠活著迴來的!
一直到三日之後,某一批出城探查的士卒才帶迴了消息,觀縣縣城方圓100裏範圍內已經沒有了楊銳的一兵一卒,由此城內守軍才做出判斷,楊銳部眾確實是奔著濮陽城而去了。
即使如此,觀縣縣城守軍也仍然是龜縮於縣城附近進行防禦,絲毫沒有違背劉岱交給他們的職責,自然也沒有出兵增援濮陽城的意思。
如此又過了四日時間,觀縣守軍始終嚴守城池,不過卻也沒有得到任何關於楊銳部眾的消息,濮陽城的消息也被完全阻斷,不知道現今情形如何了。
第五日清晨之時,觀縣縣城還未開城門,一騎快馬突然自西南一側出現,由遠及近奔來,還未進入到城牆弓箭手的射程就開始大唿起來。
“別放箭,緊急情報!吾乃主公信使,別放箭!”
城牆上的弓箭手見到隻有一騎,又是劉岱陣營士卒身份,也就收起了戒心,不過就在他們正要開城門將傳訊士卒迎進成來之時,這名士卒卻是被身後一箭釘死在城下。
這一箭的射程足足有百丈之遠,等到傳訊士卒被射死,城牆上的守卒才注意到射箭之人的身影!(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