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一月瞬間而過!
這一月來蘇劍辰的生活可謂是水深火熱,怎一個酸爽了得!
當日宣旨後衛康一行隻在金陽城住了一個晚上便離開了。
但貝迎曼卻借故留了下來,原因嘛,自然是因為咱們蘇大元帥了。
貝迎曼都不走,蘇劍辰能走嗎?
反正現在妖軍主力已滅,剩下的那些也掀不起什麽大浪來,蘇劍辰索性將源西戰事全部交由卓寒負責,自己則縮在金陽城裏整天與貝迎曼纏綿悱惻!
美其名曰:坐鎮後方,調度大軍。
很快,安世明與夏元淳也奔赴各地,諾大的金陽城再無人能製蘇劍辰。
蘇貝二人頓時成了金陽城的土皇帝,在城裏可著勁的折騰。
可惜好景不長,七天之後秦吟言迴來了!
得知二人之事後不由分說的找貝迎曼打了一架,蘇劍辰勸不住不說,差點也被打一頓。
之後幾天,隻要蘇劍辰一與貝迎曼有親昵舉動,立馬會迎來秦吟言殺人的眼神。
秦吟言也不說話,就那麽直勾勾的盯著他,眼神中帶著凜冽殺意,看的蘇劍辰後背直冒寒氣!
又過了三天,紀梵希也從龍陘山脈返迴!
這下蘇劍辰的日子更悲苦了!
三個女人一台戲,你方唱罷我登場!
作為這場戲的唯一觀眾,蘇劍辰被折磨的幾近崩潰。
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齊人之福太難消受了。
除此之外,綠秋白也整天在他麵前念經,惦記著金陽城一戰所獲的戰利品。
那可是數百萬的妖獸屍骨晶核啊,綠秋白這位見錢眼開的奸商能不惦記嗎?
幾天下來,蘇劍辰愣是瘦了好幾斤,那憔悴的眼神看起來比連續征戰了好幾個月還累。
最後,崩潰的蘇劍辰下定決心,既然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我走就是了。
結果出了城門連十裏路都沒跑下,就被四人給聯手截住了。
之後的日子,蘇劍辰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這樣就跟卓寒一起出征了,呆在金陽城幹嘛。
就這樣,水深火熱的日子足足堅持了一個多月。
這天,蘇劍辰剛擺脫四女的糾纏,準備出去透透氣,一名背插小黃旗的騎士在門衛的帶領下來到蘇劍辰麵前。
騎士在蘇劍辰丈許外站定,行了一個大禮之後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蘇劍辰道:“蘇帥,陛下有旨,命你立刻迴京商議遷都之事!”
蘇劍辰一愣,隨後一把搶過騎士手中信件看了起來。
信中大意如下:
水寶城地處沿海,四麵多水多山,實非天南國都之良選。
如今妖軍主力已滅,雖有大股妖獸逃竄,卻也是群龍無首如喪家之犬一般,不足為懼。
因此遷都之事就勢在必行了。
經皇帝林安瀾陛下與朝臣商議,決定將紫陽城定為新的天南國都。
但遷都之事千頭萬緒,其中更是涉及到了六宗的利益,林安瀾知道蘇劍辰沒有出征,反而窩在金陽城享福後便打算將這個蔫壞的壞種召迴身邊出謀劃策,以便為萬獸山爭取更多的利益。
蘇劍辰握著手中信件激動的熱淚盈眶。
還是掌門好啊,知道自己最近日子不好過,派人來解救自己了。
救星呐!
這下有了正當理由,看紀梵希貝迎曼他們幾個還有什麽理由阻攔自己。
看完信後蘇劍辰一刻也不願再待下去,拉起傳令騎士就走。
金陽城離水寶城並不遠,隻有五百餘裏,以蘇劍辰的腳程,中午出發下午就到了。
水寶城並不大,不管城牆高度還是城池規模,都不及金陽城的三分之一,這樣一座城作為天南王朝的都城,確實太勉強了些。
但如今的水寶城卻極為繁榮,城內到處都是人影。
沒了妖獸的威脅,這些百姓提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走在街上步伐從容,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蘇劍辰沒在城中多留,幾乎剛一進城就直奔皇宮而去。
這個時間林安瀾陛下也閑了下來,拉著他扯了會皮之後就將他打發走了。
作為天南王朝的護國公,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既然迴了京城,自然是要入朝議事的。
這幾天議的事隻有一個:
遷都!
這可是事關天南王朝未來的大事,一點也馬虎不得。
而且天南王朝新立,朝中派係林立成員複雜,根本就不是林安瀾一個人說了算的。
妖軍剛敗林安瀾就懷念起妖族大軍壓境的日子了,有妖軍這個巨大的威脅在,朝中六宗門人還能擰成一股繩,不管任何意見都能快速通過。
可妖軍剛一敗走,六宗之間的裂痕就顯現出來了,這幾天朝中甚至有人提議解散天南朝廷,恢複先前六宗並存的局麵。
這不扯淡嗎?
更扯淡的是,這個提議竟然得到了不少的支持者。
為了將這股苗頭壓下去,讓新立的天南朝廷不至於快速崩潰,林安瀾可是愁白了頭。
更可氣的是這群人背後都站著一個龐大的宗門,既不能打也不能殺,隻能苦口婆心的講道理。
遇上這麽一群老頑固,就連一向能言善辯,智計百出的蘇劍辰也沒了注意。
這天滿朝文武又在金鑾殿上吵得不可開交,蘇劍辰的暴脾氣上來,拉住一位原星宿宮門人的衣領都準備揍了,殿前侍衛匆匆跑進來說:“啟稟陛下,安帥在源河東線殲滅妖軍主力五十餘萬,報捷特使已到殿外,敢問陛下是否召見?”
“不必了!”林安瀾眼珠一轉,站起身道:“經過兩年奮戰,我天南王朝終於打敗妖族,護得六宗平安,此等功績不說震古爍今也算前無來者了!”
“因此朕決定,擇良辰吉日,祭司天地犒賞三軍!”
“傳朕旨意,安世明大軍留下一部繼續剿滅妖獸,其餘人馬自接旨之日起立刻迴京,不得延誤!”
林安瀾也想清楚了,遷都之事既然不能快速解決,那就拖著吧,隻要天南朝廷不解散,拖的時間越久,臣工百姓對朝廷的認可就越強。
水寶城不適合為都,這個問題是個人都看的出來。
拖上幾年,隻要天南朝廷深入人心,形成一個國家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後,就算自己不說,也會有別人提議遷都的。
至於召迴安世明大軍,一來是為了將安世明這個在朝在野都有不小話語權的有功戰將放在身邊,增加自己的籌碼。
二來有安世明手中的百戰精兵在,也能震懾一些城中的宵小。
當然,安世明手下的兵力成份複雜,六宗都有,真有點什麽事的話未必不會造了安世明的反。
因此林安瀾打算迴頭也將卓寒手下的血神軍調迴來。
血神軍可都是萬獸山弟子組成,任何時候都隻忠於萬獸山,忠於他林安瀾。
不得不說,林安瀾是一個經曆過世事浮沉的老狐狸,片刻之間就想到了解決目前之事的最佳方法。
拖!
古往今來,多少改天換地的大事都是被拖黃的!
這一月來蘇劍辰的生活可謂是水深火熱,怎一個酸爽了得!
當日宣旨後衛康一行隻在金陽城住了一個晚上便離開了。
但貝迎曼卻借故留了下來,原因嘛,自然是因為咱們蘇大元帥了。
貝迎曼都不走,蘇劍辰能走嗎?
反正現在妖軍主力已滅,剩下的那些也掀不起什麽大浪來,蘇劍辰索性將源西戰事全部交由卓寒負責,自己則縮在金陽城裏整天與貝迎曼纏綿悱惻!
美其名曰:坐鎮後方,調度大軍。
很快,安世明與夏元淳也奔赴各地,諾大的金陽城再無人能製蘇劍辰。
蘇貝二人頓時成了金陽城的土皇帝,在城裏可著勁的折騰。
可惜好景不長,七天之後秦吟言迴來了!
得知二人之事後不由分說的找貝迎曼打了一架,蘇劍辰勸不住不說,差點也被打一頓。
之後幾天,隻要蘇劍辰一與貝迎曼有親昵舉動,立馬會迎來秦吟言殺人的眼神。
秦吟言也不說話,就那麽直勾勾的盯著他,眼神中帶著凜冽殺意,看的蘇劍辰後背直冒寒氣!
又過了三天,紀梵希也從龍陘山脈返迴!
這下蘇劍辰的日子更悲苦了!
三個女人一台戲,你方唱罷我登場!
作為這場戲的唯一觀眾,蘇劍辰被折磨的幾近崩潰。
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齊人之福太難消受了。
除此之外,綠秋白也整天在他麵前念經,惦記著金陽城一戰所獲的戰利品。
那可是數百萬的妖獸屍骨晶核啊,綠秋白這位見錢眼開的奸商能不惦記嗎?
幾天下來,蘇劍辰愣是瘦了好幾斤,那憔悴的眼神看起來比連續征戰了好幾個月還累。
最後,崩潰的蘇劍辰下定決心,既然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我走就是了。
結果出了城門連十裏路都沒跑下,就被四人給聯手截住了。
之後的日子,蘇劍辰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這樣就跟卓寒一起出征了,呆在金陽城幹嘛。
就這樣,水深火熱的日子足足堅持了一個多月。
這天,蘇劍辰剛擺脫四女的糾纏,準備出去透透氣,一名背插小黃旗的騎士在門衛的帶領下來到蘇劍辰麵前。
騎士在蘇劍辰丈許外站定,行了一個大禮之後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蘇劍辰道:“蘇帥,陛下有旨,命你立刻迴京商議遷都之事!”
蘇劍辰一愣,隨後一把搶過騎士手中信件看了起來。
信中大意如下:
水寶城地處沿海,四麵多水多山,實非天南國都之良選。
如今妖軍主力已滅,雖有大股妖獸逃竄,卻也是群龍無首如喪家之犬一般,不足為懼。
因此遷都之事就勢在必行了。
經皇帝林安瀾陛下與朝臣商議,決定將紫陽城定為新的天南國都。
但遷都之事千頭萬緒,其中更是涉及到了六宗的利益,林安瀾知道蘇劍辰沒有出征,反而窩在金陽城享福後便打算將這個蔫壞的壞種召迴身邊出謀劃策,以便為萬獸山爭取更多的利益。
蘇劍辰握著手中信件激動的熱淚盈眶。
還是掌門好啊,知道自己最近日子不好過,派人來解救自己了。
救星呐!
這下有了正當理由,看紀梵希貝迎曼他們幾個還有什麽理由阻攔自己。
看完信後蘇劍辰一刻也不願再待下去,拉起傳令騎士就走。
金陽城離水寶城並不遠,隻有五百餘裏,以蘇劍辰的腳程,中午出發下午就到了。
水寶城並不大,不管城牆高度還是城池規模,都不及金陽城的三分之一,這樣一座城作為天南王朝的都城,確實太勉強了些。
但如今的水寶城卻極為繁榮,城內到處都是人影。
沒了妖獸的威脅,這些百姓提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走在街上步伐從容,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蘇劍辰沒在城中多留,幾乎剛一進城就直奔皇宮而去。
這個時間林安瀾陛下也閑了下來,拉著他扯了會皮之後就將他打發走了。
作為天南王朝的護國公,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既然迴了京城,自然是要入朝議事的。
這幾天議的事隻有一個:
遷都!
這可是事關天南王朝未來的大事,一點也馬虎不得。
而且天南王朝新立,朝中派係林立成員複雜,根本就不是林安瀾一個人說了算的。
妖軍剛敗林安瀾就懷念起妖族大軍壓境的日子了,有妖軍這個巨大的威脅在,朝中六宗門人還能擰成一股繩,不管任何意見都能快速通過。
可妖軍剛一敗走,六宗之間的裂痕就顯現出來了,這幾天朝中甚至有人提議解散天南朝廷,恢複先前六宗並存的局麵。
這不扯淡嗎?
更扯淡的是,這個提議竟然得到了不少的支持者。
為了將這股苗頭壓下去,讓新立的天南朝廷不至於快速崩潰,林安瀾可是愁白了頭。
更可氣的是這群人背後都站著一個龐大的宗門,既不能打也不能殺,隻能苦口婆心的講道理。
遇上這麽一群老頑固,就連一向能言善辯,智計百出的蘇劍辰也沒了注意。
這天滿朝文武又在金鑾殿上吵得不可開交,蘇劍辰的暴脾氣上來,拉住一位原星宿宮門人的衣領都準備揍了,殿前侍衛匆匆跑進來說:“啟稟陛下,安帥在源河東線殲滅妖軍主力五十餘萬,報捷特使已到殿外,敢問陛下是否召見?”
“不必了!”林安瀾眼珠一轉,站起身道:“經過兩年奮戰,我天南王朝終於打敗妖族,護得六宗平安,此等功績不說震古爍今也算前無來者了!”
“因此朕決定,擇良辰吉日,祭司天地犒賞三軍!”
“傳朕旨意,安世明大軍留下一部繼續剿滅妖獸,其餘人馬自接旨之日起立刻迴京,不得延誤!”
林安瀾也想清楚了,遷都之事既然不能快速解決,那就拖著吧,隻要天南朝廷不解散,拖的時間越久,臣工百姓對朝廷的認可就越強。
水寶城不適合為都,這個問題是個人都看的出來。
拖上幾年,隻要天南朝廷深入人心,形成一個國家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後,就算自己不說,也會有別人提議遷都的。
至於召迴安世明大軍,一來是為了將安世明這個在朝在野都有不小話語權的有功戰將放在身邊,增加自己的籌碼。
二來有安世明手中的百戰精兵在,也能震懾一些城中的宵小。
當然,安世明手下的兵力成份複雜,六宗都有,真有點什麽事的話未必不會造了安世明的反。
因此林安瀾打算迴頭也將卓寒手下的血神軍調迴來。
血神軍可都是萬獸山弟子組成,任何時候都隻忠於萬獸山,忠於他林安瀾。
不得不說,林安瀾是一個經曆過世事浮沉的老狐狸,片刻之間就想到了解決目前之事的最佳方法。
拖!
古往今來,多少改天換地的大事都是被拖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