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書原本就候在勤政殿外,隻等孟相與陳相到達後開會。


    就在李北辰與孟相、陳相、兵部尚書商議西北戰事時,來了兩組通報。


    一則,寧夏叛亂繼續惡化,人數眾多,情節十分惡劣。叛亂頭目先是集結眾人衝入寧夏巡撫公署,殺害了寧夏巡撫,奪了符印,後又殺了寧夏鎮總兵官,釋放囚犯,開放庫銀任人哄搶。


    二則,城門出口處發現吏部員外郎舉家攜大量錢款財物逃跑,人贓並獲。


    對於第一個,孟相、陳相和兵部尚書商議。


    孟相認為最重要的是重設寧夏總兵官,穩定軍心,然後以辦事穩妥、軍中有威望推舉了他那條線上的一位西北副總兵調任寧夏擔任總兵。


    陳相則推舉了統帥京軍的將領,理由是,該將領曾任延綏、寧夏、甘肅三鎮的兵馬右都禦史,在邊關掌管軍務多年,比較熟悉邊事。


    兵部尚書也立馬附議:“陳相說得對。楊希辰戍邊多年,很熟悉西北事務。有他在,相信可以很快平定叛亂。”


    楊希辰是個名氣很大的文武全才,操練管理軍隊很有一套,是個出了名的能臣,屢破韃靼軍隊。


    李北辰才上任一年,除了對這些特別出名的將領外,對邊關戍守將領脾性、履曆及相互網絡、所屬黨派情況了解不深。


    此時完全依賴三位部門主管的意見。心中暗暗記下他們的推薦,留作後續研究使用。


    李北辰本以為就這樣定下來,誰知孟相突然說道:


    “這楊希辰雖然是懷遠大將軍,但是出了名的貪墨分子,不僅貪墨軍費,還奴役軍士,用作私用。軍中名聲很差。用他去平定寧夏叛亂恐怕不妥。”


    以前孟相就跟楊希辰在先帝在位期間,就在西北事務上意見不合。


    孟相既對軍事事務頗為精通,又推行強硬的軍事政策,所以跟楊希辰多次直接衝突,曾經在先帝時舉報揚希辰貪墨軍費,把他送進了詔獄。還是陳相冒著丟官位的風險,把楊希辰從詔獄裏撈出來的。


    陳相本來就因為今天早上的事情惱火,因為他也要把貪墨的錢吐出來,心中很不爽。


    加上孟相此時惺惺作態,把莫須有上不得台麵的事情又搬出來說,打得就是李北辰不知情的信息差。


    站起身來,指著孟相說道:


    “孟相,你這個時候就不要公報私仇了。現在邊關緊急,一不小心就跟韃靼那邊兩頭跑。趕緊解決寧夏叛亂要緊!楊希辰對於在邊境作戰很有經驗,沒有人比他更勝任去平定這次的叛亂。”


    “但他貪墨軍費,奴役軍士是客觀事實,都是你一直替他遮掩。他是能幹,他是屢建奇功,但這樣的人,派他去鎮壓叛軍,就他的威望和才能。怕不是去了就當叛軍頭頭!你怕不是收了他的錢,所以替他說話吧?”孟相質問道。


    陳相氣急了,怒道:“你血口噴人,東扯西拉,說話辦事全是一己私心!楊希辰貪墨軍費先帝並沒有查實,就算是真貪了,就讓他借機戴罪立功!”


    “那你就是承認他貪了,然後你在先帝那裏保他了?”孟相反問道。


    陳相見孟相在這裏胡攪蠻纏,雙手一攤:“那你幹脆舉薦一個人吧。”


    孟相一時被噎住了,其實他也覺得楊希辰是個不二人選。不過是相當不滿陳相的態度,他跟楊希辰算是死對頭,但陳相跟楊希辰一直走得近。


    到這個時候,隻能舉薦個人出來。


    “臣以為,遼寧右僉都禦史田伯祥堪此大任。”


    遼寧右僉都禦史田伯祥也是一員戰鬥經驗豐富,驍勇善戰的猛將,隻是性格激進暴躁,欠缺謀略,統籌協調能力一般。


    陳相立刻說道:“此人性格冒進,有勇無謀,缺少大局觀,不善變通,處理叛亂,恐怕容易出岔子。”


    李北辰聽了半天,大概明白了裏麵的來龍去脈,當即說道:


    “你們舉薦的將領都很好。楊希辰有謀略,文武雙全,經驗豐富,就擔任總兵官。田伯祥驍勇善戰,善於作戰,就任命為提督,輔助楊希辰。兩個人相互配合,剛好合適。”


    兩方提議的都用了,陳相和孟相無話可說。


    至於兵部尚書,他感覺自己就是來湊個人數的。反正兩個丞相都有自己的盤算。他不過是日常撿漏,做下會議紀要。


    李北辰見兩個丞相都很高興,兵部尚書蒙圈,又說道:


    “兵部尚書,既然調度歸你管,你還是要全程跟著。你從兵部派個人去任監軍。這個人要通兵法,體能好,武術好,臉皮子要厚,膽大心細。你擬個人給朕。


    另外朕讓徐福海安排個內侍跟著一起去。方便到時候你們遇到困難,八百裏急報送迴來。這樣你們辦事也會更安心。”


    李北辰有自己的考慮。孟相對楊希辰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


    一個對邊境事務熟悉,同時還能如魚得水,既懂得軍事,又有邊事管理經驗,多是情商高,黑白通吃的。很容易借力打力,把朝廷的軍隊變成自己的軍隊,占山為王。


    再派一個性格冒進的,謀略差一些的,組成一組,“以愚困智”就是典型的平衡之道。


    就是我們常說的,把一日千裏的良駒跟跛腳的騾子湊成“一個團隊”,把某方麵能力不足的員工跟某方麵能力強的員工組合在一起,彼此製約。


    打壓能力最強的,扶持能力最弱的,削弱影響力最大的,強化下級對上級的依賴性。這是中國社會最通用的製衡原則。


    至於兵部,那是順勢給兵部尚書刷存在感,強化兵部職能,逐步分化兩位宰相手中的職權和影響力。


    內監自然是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主要是去觀察、威懾這批人的。


    貪腐問題不是李北辰用人的第一考慮,能辦成事,盡快平定內亂才是。但他當然支持貪汙腐敗分子主動上繳國庫。畢竟國家是真的沒錢!


    總而言之,第一件事就算這麽定了。


    但孟相和陳相都覺得皇帝這兩天有點變了,開始伸出爪子了,不像之前隻是對他們發牢騷,表示不滿。


    比如沒想到兵部派一個,宮裏派一個。多一個人就多一把鎖。


    而李北辰暗下決心,借著西北叛亂開卷熟悉軍務這塊。這樣以後當他們提名這些將領,討論作戰方案時能夠心中有數,不至於被牽著鼻子走。


    何況京城離韃靼近,作為帝王,必須要懂軍事,才能夠將來親自帶兵打仗時,胸有成竹,不至於一摸瞎。


    對於第二件事,有官員畏罪攜款潛逃,該如何預防和處置,李北辰再次把這個問題扔給三個人。


    出去玩迴來後寫的。時間比較緊,寫得有些倉促。趕在12點前提交的。


    不知不覺日萬六天了。那些常年累月日萬的都是些什麽觸手怪。


    日不動了。明天開始恢複日更6000+。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奉旨加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仙桃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仙桃桃並收藏奉旨加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