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可以說,在英國的十天,是趙子贇在國外最愉快的十天,完全沒有壓力,而英國民眾好像也對他偶爾的記者會上,隻是談論英國的風光,英國的文化給予認同。
泰晤士報就評論認為,這對東方著名人物有著非凡的魅力,完全沒有以往來英國那些政客們的嘴臉和言辭,他們更喜歡倫敦的平常生活,如果你看到這位東方強者在倫敦酒館裏喝酒,和英國人討論倫敦的足球聯賽,請不必驚訝。
結束英國皇室的訪問,趙子贇夫婦並未從英國直接迴國,而是再次返迴法國,這種安排,有些刻意的味道,當然,法國人不知道其中緣由,還認為趙子贇對法國要更感興趣,戴高樂雖然不清楚他的訪問為何分成兩段式,但表露出來的含義,對法國是有利的。
後續的逗留,戴高樂和趙子贇更多的是私人會晤,核心是法德關係和越南問題,這種會晤,應該說是戴高樂需要趙子贇非官方的一些建議。
就法德關係而言,趙子贇認為未來歐洲法德關係將會是重要的一環,它能起到歐洲穩定器的作用,當然,趙子贇也坦言,二戰陰影也必將導致法德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處於對立狀態的,法國並沒必要為了構建歐洲新秩序,急於在法德關係上做文章,隻要讓德國人知道有改善的可能就行。
“趙主席是否對中日關係也有著同樣的想法?”
戴高樂的這個問題讓趙子贇笑了:“日本不同於西德,美國是沒有絕對力量完全掌控西德,而且我認為,未來兩德統一是必然的,德國擺脫美國的一些限製也是必然的,而日本不同,美國人不會輕易放棄日本,因此,中日關係並沒有那麽重要,在亞洲,重要的是中美關係。”
戴高樂有些驚訝他的獨到見解,尤其是他如此篤定認為兩德必定統一的說法,由此,戴高樂提出,中國是否可以作為一個橋梁的存在,從而影響法德關係。
趙子贇認為,以貿易為手段,中國確實能夠起到很大作用,不過政治上,他並不認為中國的介入有好處,“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亞洲,當然也是亞洲人的亞洲。”他的話,讓戴高樂感到一針見血和頗有深意。
關於越南,戴高樂坦誠他低估了越盟,現在全麵防守,雖然失去了些顏麵,但是局麵已經大為改觀,狹長的越南國土讓法國徹底喘過氣來,隻是這後續該如何辦,他感覺有些棘手,繼續打,完全占領北方叢林,代價會很大,拖著恐怕也不是辦法。
思考再三,趙子贇還是給戴高樂出了餿主意,學荷蘭,肢解越南,在南方扶持親法政權,逐步把防禦線讓給越南人來防守,不過他提醒戴高樂,所謂親法,千萬不能是隻會抱法國大腿的角色,那樣很容易引起越南人的反感,要想長期從越南獲得利益,得是有能力的人,能管理越南南部的人,否則隻要法國的支持一弱,越盟便會如水銀瀉地般打下來。
“至少,法國要讓扶持的政權在他們人心中感覺是有能力,這個國家是獨立自主的,直接控製不如間接控製。”
別人說這話,戴高樂會嗤之以鼻,但趙子贇說,他得考慮,就目前來看,韓國你要說是中國一個省也是可以的,跟得鐵緊,中國不是聯合國成員,韓國居然也不提出加入,連點活動都沒有,中國根本不幹涉韓國內政、外交,可現實是,韓國想全部照搬中國的,有些外交方麵的事情,都會提前告知中國,標準的小弟。
也是這一次私下會晤,越南替代朝鮮,多了一條十六度線,在這個國土上最狹窄之處,將其分割成南北兩個國家。
在談及中國的聯合國地位時,趙子贇笑言不感興趣,現在這樣挺好,他說國內已經達成共識,他也希望戴高樂不必太關注此事,冷戰大幕之下,聯合國其實和擺設沒啥兩樣。
這一點戴高樂倒是相信,美蘇在聯合國對立已經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中國加入,不過是平添一個新的對立麵,相信那時候,聯合國啥決議都過不了。
在談論兩國關係時,趙子贇認為,中法雙方官方合作已經很多了,倒是民間還有些陌生,他建議借助今年北京的世界文化博覽會的機會,中法不妨共同舉行一個文化年,加強民間文化往來,讓法國人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人了解法國。
這個提議讓戴高樂很感興趣,民間交流能夠讓中法之間有些事情得到諒解,他在此建議基礎上,提出中法雙方互派留學生,以文學、藝術為主,而趙子贇補充的是中法民間旅遊,采取包機的方式,組織兩國民眾到對方的國家去看一看,玩一玩。
到最後,二人幾乎把文化年的內容都敲定了,包括了文物藝術展覽,在此基礎上,雙方確定了兩國國際航線的大範圍開通,第一個官方合作的中法聯合航空公司誕生。
迴到國內,已經是二月底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已經提交國民議會討論,整個計劃並無華麗辭藻,也沒有什麽太多的加強、推動、提高等等沒有實質性工作要點的東西,趙子贇看到草案,感覺很不錯,目標的提出都是有基礎,可實現的。
尤其是草案中提及了要在五年內,實現可交易商品的標準化,首次提及了一二三產業,提及了科技貢獻率等等。
計劃提及了幾個核心商品的產量,工業上,到一九五四年,全國鋼鐵產量要在現有的一千五百萬噸基礎上翻兩番,達到六千萬噸,原油加工量達到兩億五千萬噸,發電量達到三千億度,煤炭產量三億噸,水泥產量八千萬噸。
農業上,到一九五四年,糧食總產量從現有一億噸增加到一億六千萬噸,這是以人均糧食需求量確定的每人每年三百公斤這個指標進行測算的,是最低需求量,不足部分,以進口彌補,此目標的核心是確保基本的糧食安全,又兼顧拉動周邊農業。棉花的總產量則從現有七十八萬噸要提高到兩百萬噸。
至於經濟的指標,計劃隻提了參考性指標,一九五四年,力爭達到四千億元,這意味著gdp的增速要接近百分之十八,看著並不難完成,不過總量四千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實業部的統計數據表明,國內外的需求都開始放緩,經濟增長是需要市場支撐的,這一點,聯合政府已經有清醒的認識。
由於有國土資源部的存在,這份計劃中體現了很多環境生態方麵的東西,比如任何資源開采,包括土地開荒和森林砍伐,都必須國土資源部門批準,省議會決議都不行,同樣,產生廢水廢氣廢渣的工業生產,也必須先報國土資源部門批準才行,不管是國有控股公司還是民營公司,都是一樣的。首發
要想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悶頭做那是瞎來,國外複雜的局麵必定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周公的建議下,一次高級別的討論會在首都國民議會會議室舉行。
除政府各部外,兩位主席,正副議長及部分議員,軍方高級人員都參與了這次討論會,趙子玉和陳嬌兒作為特別邀請人員,參與了會議。
外交部首先做了國外形勢的報告,就目前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又新增了中北美一些國家,在與中國建交的同時,各國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合作,當然,核心還是想與中國一起發展。
外交部認為,現在全球已經呈現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初步格局,在這個格局中,蘇聯依然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壓力,尤其在歐洲,蘇聯和東歐陣營更側重於軍事上的合作,從而維持在歐洲的優勢。
而美國則在經濟上具有優勢,雖然自由貿易協定打開了中國的對外經濟,但從各國大使館調查的情況看,美國的影響力依舊大於中國,這還是美國在二戰獲取紅利太多所導致的,因此,不少國家,尤其在歐洲,采取的是兩邊靠的策略,既靠在自由貿易圈來發展經濟,又靠著美國獲取利益。
總體來說,蘇聯和東歐陣營與中美都保持著絕對的隔離,政治、經濟、軍事都不與中美發生任何關聯,而美國則在政治、軍事上與蘇聯針鋒相對,迫於蘇聯的壓力,歐洲各國還是非常依賴美國的保護,由此,外交部斷定,至少在歐洲大陸,美蘇對立的局麵已經形成。
中美則表現出複雜的態勢,政治上,中美也屬於絕對的對立,至今美國與蘇聯一樣,都不承認中國,在軍事上,美國與中國屬於溫和對立,雙方都保持著對對方的警惕,但沒有較為明確的對立線,隻有日本是一個敏感地區。經濟上,中美之間由於有九州這個跳板,貿易總量反而持續增長,加上自由貿易圈內,除法國有限製美國的一些舉措外,其餘歐洲及南美國家,是不會與美國起衝突的。
可以說,在英國的十天,是趙子贇在國外最愉快的十天,完全沒有壓力,而英國民眾好像也對他偶爾的記者會上,隻是談論英國的風光,英國的文化給予認同。
泰晤士報就評論認為,這對東方著名人物有著非凡的魅力,完全沒有以往來英國那些政客們的嘴臉和言辭,他們更喜歡倫敦的平常生活,如果你看到這位東方強者在倫敦酒館裏喝酒,和英國人討論倫敦的足球聯賽,請不必驚訝。
結束英國皇室的訪問,趙子贇夫婦並未從英國直接迴國,而是再次返迴法國,這種安排,有些刻意的味道,當然,法國人不知道其中緣由,還認為趙子贇對法國要更感興趣,戴高樂雖然不清楚他的訪問為何分成兩段式,但表露出來的含義,對法國是有利的。
後續的逗留,戴高樂和趙子贇更多的是私人會晤,核心是法德關係和越南問題,這種會晤,應該說是戴高樂需要趙子贇非官方的一些建議。
就法德關係而言,趙子贇認為未來歐洲法德關係將會是重要的一環,它能起到歐洲穩定器的作用,當然,趙子贇也坦言,二戰陰影也必將導致法德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處於對立狀態的,法國並沒必要為了構建歐洲新秩序,急於在法德關係上做文章,隻要讓德國人知道有改善的可能就行。
“趙主席是否對中日關係也有著同樣的想法?”
戴高樂的這個問題讓趙子贇笑了:“日本不同於西德,美國是沒有絕對力量完全掌控西德,而且我認為,未來兩德統一是必然的,德國擺脫美國的一些限製也是必然的,而日本不同,美國人不會輕易放棄日本,因此,中日關係並沒有那麽重要,在亞洲,重要的是中美關係。”
戴高樂有些驚訝他的獨到見解,尤其是他如此篤定認為兩德必定統一的說法,由此,戴高樂提出,中國是否可以作為一個橋梁的存在,從而影響法德關係。
趙子贇認為,以貿易為手段,中國確實能夠起到很大作用,不過政治上,他並不認為中國的介入有好處,“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亞洲,當然也是亞洲人的亞洲。”他的話,讓戴高樂感到一針見血和頗有深意。
關於越南,戴高樂坦誠他低估了越盟,現在全麵防守,雖然失去了些顏麵,但是局麵已經大為改觀,狹長的越南國土讓法國徹底喘過氣來,隻是這後續該如何辦,他感覺有些棘手,繼續打,完全占領北方叢林,代價會很大,拖著恐怕也不是辦法。
思考再三,趙子贇還是給戴高樂出了餿主意,學荷蘭,肢解越南,在南方扶持親法政權,逐步把防禦線讓給越南人來防守,不過他提醒戴高樂,所謂親法,千萬不能是隻會抱法國大腿的角色,那樣很容易引起越南人的反感,要想長期從越南獲得利益,得是有能力的人,能管理越南南部的人,否則隻要法國的支持一弱,越盟便會如水銀瀉地般打下來。
“至少,法國要讓扶持的政權在他們人心中感覺是有能力,這個國家是獨立自主的,直接控製不如間接控製。”
別人說這話,戴高樂會嗤之以鼻,但趙子贇說,他得考慮,就目前來看,韓國你要說是中國一個省也是可以的,跟得鐵緊,中國不是聯合國成員,韓國居然也不提出加入,連點活動都沒有,中國根本不幹涉韓國內政、外交,可現實是,韓國想全部照搬中國的,有些外交方麵的事情,都會提前告知中國,標準的小弟。
也是這一次私下會晤,越南替代朝鮮,多了一條十六度線,在這個國土上最狹窄之處,將其分割成南北兩個國家。
在談及中國的聯合國地位時,趙子贇笑言不感興趣,現在這樣挺好,他說國內已經達成共識,他也希望戴高樂不必太關注此事,冷戰大幕之下,聯合國其實和擺設沒啥兩樣。
這一點戴高樂倒是相信,美蘇在聯合國對立已經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中國加入,不過是平添一個新的對立麵,相信那時候,聯合國啥決議都過不了。
在談論兩國關係時,趙子贇認為,中法雙方官方合作已經很多了,倒是民間還有些陌生,他建議借助今年北京的世界文化博覽會的機會,中法不妨共同舉行一個文化年,加強民間文化往來,讓法國人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人了解法國。
這個提議讓戴高樂很感興趣,民間交流能夠讓中法之間有些事情得到諒解,他在此建議基礎上,提出中法雙方互派留學生,以文學、藝術為主,而趙子贇補充的是中法民間旅遊,采取包機的方式,組織兩國民眾到對方的國家去看一看,玩一玩。
到最後,二人幾乎把文化年的內容都敲定了,包括了文物藝術展覽,在此基礎上,雙方確定了兩國國際航線的大範圍開通,第一個官方合作的中法聯合航空公司誕生。
迴到國內,已經是二月底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已經提交國民議會討論,整個計劃並無華麗辭藻,也沒有什麽太多的加強、推動、提高等等沒有實質性工作要點的東西,趙子贇看到草案,感覺很不錯,目標的提出都是有基礎,可實現的。
尤其是草案中提及了要在五年內,實現可交易商品的標準化,首次提及了一二三產業,提及了科技貢獻率等等。
計劃提及了幾個核心商品的產量,工業上,到一九五四年,全國鋼鐵產量要在現有的一千五百萬噸基礎上翻兩番,達到六千萬噸,原油加工量達到兩億五千萬噸,發電量達到三千億度,煤炭產量三億噸,水泥產量八千萬噸。
農業上,到一九五四年,糧食總產量從現有一億噸增加到一億六千萬噸,這是以人均糧食需求量確定的每人每年三百公斤這個指標進行測算的,是最低需求量,不足部分,以進口彌補,此目標的核心是確保基本的糧食安全,又兼顧拉動周邊農業。棉花的總產量則從現有七十八萬噸要提高到兩百萬噸。
至於經濟的指標,計劃隻提了參考性指標,一九五四年,力爭達到四千億元,這意味著gdp的增速要接近百分之十八,看著並不難完成,不過總量四千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實業部的統計數據表明,國內外的需求都開始放緩,經濟增長是需要市場支撐的,這一點,聯合政府已經有清醒的認識。
由於有國土資源部的存在,這份計劃中體現了很多環境生態方麵的東西,比如任何資源開采,包括土地開荒和森林砍伐,都必須國土資源部門批準,省議會決議都不行,同樣,產生廢水廢氣廢渣的工業生產,也必須先報國土資源部門批準才行,不管是國有控股公司還是民營公司,都是一樣的。首發
要想實現第一個五年計劃,悶頭做那是瞎來,國外複雜的局麵必定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周公的建議下,一次高級別的討論會在首都國民議會會議室舉行。
除政府各部外,兩位主席,正副議長及部分議員,軍方高級人員都參與了這次討論會,趙子玉和陳嬌兒作為特別邀請人員,參與了會議。
外交部首先做了國外形勢的報告,就目前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又新增了中北美一些國家,在與中國建交的同時,各國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合作,當然,核心還是想與中國一起發展。
外交部認為,現在全球已經呈現中美蘇三國鼎立的初步格局,在這個格局中,蘇聯依然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壓力,尤其在歐洲,蘇聯和東歐陣營更側重於軍事上的合作,從而維持在歐洲的優勢。
而美國則在經濟上具有優勢,雖然自由貿易協定打開了中國的對外經濟,但從各國大使館調查的情況看,美國的影響力依舊大於中國,這還是美國在二戰獲取紅利太多所導致的,因此,不少國家,尤其在歐洲,采取的是兩邊靠的策略,既靠在自由貿易圈來發展經濟,又靠著美國獲取利益。
總體來說,蘇聯和東歐陣營與中美都保持著絕對的隔離,政治、經濟、軍事都不與中美發生任何關聯,而美國則在政治、軍事上與蘇聯針鋒相對,迫於蘇聯的壓力,歐洲各國還是非常依賴美國的保護,由此,外交部斷定,至少在歐洲大陸,美蘇對立的局麵已經形成。
中美則表現出複雜的態勢,政治上,中美也屬於絕對的對立,至今美國與蘇聯一樣,都不承認中國,在軍事上,美國與中國屬於溫和對立,雙方都保持著對對方的警惕,但沒有較為明確的對立線,隻有日本是一個敏感地區。經濟上,中美之間由於有九州這個跳板,貿易總量反而持續增長,加上自由貿易圈內,除法國有限製美國的一些舉措外,其餘歐洲及南美國家,是不會與美國起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