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後過了沒幾天,朝會正式開了起來。


    李傕相較於以往的朝會,這一次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朝堂當中的文武大臣身上。


    仔細的打量著每一個官員,而站在前排和中央的,基本上都是他熟悉的人,就算不知道名字,也大致在之前的朝會上麵見過。


    但是對於一些偏僻角落的官員,李傕發現自己以前連見都沒見過,而且這樣的數量還不少。


    這還是在朝會上麵,至於一路走過來,所碰到的官員當中,不認識的就更多了。


    而這些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也營造了軍師所說的正確性。


    想了想軍師的安排,以及他們三人之間互相的商量。


    “啟稟陛下,當今關中之地,糧食物產皆不豐厚,故我等為國為民著想,重開鄭國渠,就是為了重開關中十萬頃良田,屆時便不再為糧食之憂而擔憂,所動用的人力之廣,牽連的範圍之大,屬實比較廣…”李傕首當其衝的站了出來,不等其他人用一些小事情開場,直接對著皇帝進行勸誡道。


    而言語之激烈,語氣之誠實,仿佛他是一名真正的大漢忠臣,所作所想皆是為了天下百姓等等。


    雖然李傕不會這一方麵的演技,但是通過代換以後,還是勉強能夠做到這一方麵的表情訴說。


    至於郭汜和樊稠,看到這個樣子的李傕,都不由的閃過一絲佩服。


    “那不知以愛卿之言,該如何做?”漢天子劉協看一下李傕,雙眼的眼神當中帶著些許恐懼,但還是盡可能平靜的詢問道。


    “還請陛下補發一道詔書,重新聲明鄭國渠的重要性,以及我等的是在陛下的號召之下,重開鄭國渠,故而有些荒廢人力,致使民怨民憤…”李傕就當做自己看不到漢天子劉協眼中的恐懼,一臉認真的勸誡道。


    而在在場的朝堂當中,聽到李傕勸諫的司馬朗,雙眼當中卻閃過了震驚,不敢置信的看著李傕。


    從表麵上來看,這就是將鍋和責任全部甩到漢天子的身上,從而保全自己的手段。


    但這隻是表麵上的啊,如果真這麽做了,或許在現在的百姓看來,那就是漢天子不做實事,民怨和民憤自然會匯聚到漢天子的身上,進一步打擊漢天子的名譽和聲望。


    然而,伴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當關中的百姓享受到鄭國渠的好處之時,曾經有多恨就會有多愛。


    在那種情況下,所謂的民樂和民憤根本就不存在,就會變成天子的民心。


    隻要天子聰明,善加利用,緩緩的收迴權力,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這樣的計策和謀劃,完全不像是李傕這樣的人能夠想出來的計劃啊。


    更何況,真要這麽做了,對於李傕,郭汜等人來說,也隻有明麵上的好處,後續的隱患一大堆,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不僅僅是司馬朗,就連楊彪,楊修等人,都是用著難以置信的眼光看著李傕等人。


    楊修更是當場咬著牙,一臉疑惑的看著李傕。


    這李傕還是漢室忠臣?欲將大義還於天子?這怎麽可能?


    以李傕等人的所作所為,又怎麽可能做這樣的事兒?


    真要這麽做了,還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手握權力的漢天子劉協,絕對會當做自己看不到這一份功勞,該下手的時候必然會下手,都不帶猶豫的。


    “啟稟陛下,如今重修鄭國渠,各地百姓怨怨不平,百姓多有怨言,然而終究是以車騎將軍等人的名義進行修建,尚且有挽迴的餘地,倘若由陛下重新頒發…”到了這種程度,楊彪也沒有退縮的可能性了,直接上前開懟,訴說其中的困難,以及表麵上的不利。


    倘若真讓劉協聽從了李傕的話,那他們後續怎麽操作劉協?


    在這種情況下,楊彪更是做出了一副忠臣的樣子,十分真誠的勸誡道,言語當中更是勸誡意味十足,仿佛所有的言語都是為了劉協著想。


    而劉協聽著這完全不同的兩番話,陷入了思考當中。


    李傕的言語明顯就是想讓他出去背鍋,讓他去接受這些民怨和民憤。


    而楊彪所說的話,這就相對簡單了很多,隻是訴說了其中的害處,讓劉協更直觀明了的了解李傕所說的話。


    李傕看到這一幕,也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對著楊彪開懟,反而靜靜的看著劉協,等待著劉協的選擇。


    不是李傕想等,而是自家的軍師想看一看,過了這麽久,經曆了這麽多的人情苦暖,世態炎涼的劉協,有沒有大的改變,畢竟劉協的行為將決定未來很多後續的方向。


    不管其他人在意或者不在意,當今的天子,依舊是劉協,而不是其他人。


    在這種情況下,劉協先天性的占有大義,所以不得不考慮劉協的行為。


    楊彪看著這個樣子的李傕,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也並未多想,反而繼續向劉協言語,從而改變劉協的想法。


    “此事較為複雜,可否暫且擱置?”劉協看了一眼李傕,輕聲的詢問道。


    “既然如此,不知鄭國渠完成之日,陛下可否親自前去查看?”李傕瞬間明白了劉協的態度,轉而詢問出了軍師給他交代的第二個問題。


    “胡鬧,當今關中之地,可謂動蕩平平,豈可由當今陛下前去視察鄭國渠,若是出了什麽意外,你擔當的起嗎?”李傕的話語剛剛落下,當場便有官員站出來指責李傕。


    而正是這樣的話語,將本來有想法的劉協,徹底給擊退迴去。


    劉協原本還想借著這句話,離開長安的皇宮,去外麵看一看。


    但是這一句話,也讓劉協迴想起了洛陽發生的情況,當即陷入了沉默當中。


    “鄭國渠修建完成乃是大事,自然由李愛卿處理就好,我相信愛卿的能力。”劉協瞬間就妥協了,當場對著李傕,相當有誠意的說道。


    “那可否請陛下下詔,讓本官來處理此事…”李傕緩緩的後退一步,認真的詢問道。


    劉協也知道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李傕能做出這種退步,已經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就不能過於咄咄逼人了。


    想明白這一點,劉協當場點頭表示同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三群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混日子的又一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混日子的又一天並收藏神三群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