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每一個心向國家,並且具備強大能力的人來說,向一個非本國家的人透露心聲,透露他所想要做的一切,本身就是一種不正常的行為。


    所以不管是鞠義也好,還是阿特拉托美也罷,都知道對方沒有說實話,也都知道對方說的話不一定可信。


    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克製,然後進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隨後各自帶著各自的軍隊離開。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特拉托美攜帶麾下的輕騎兵軍團,距離鞠義麾下先登軍團足夠遠。


    再加上吃過白馬義從的虧之後,鞠義也沒把握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將對方全滅。


    畢竟對方那種行為,擺明了情況不對,就可以立馬開溜。


    沒辦法,目睹過鞠義麾下先登軍團洗地的速度,阿特拉托美要是還不謹慎一點,早就把未來給拋棄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雙方將領之間才進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至少雙方都認為蠻友好的。


    哪怕隻是問到了一些諸如名字,真假難辨的過去,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有收獲的。


    不過在阿特拉托美迴到泰西封之後,就感受到了完全不同於戰場之上的氛圍。


    相比於戰場之上的打打殺殺,泰西封所涉及的政治氛圍,就更加隱蔽和混亂了。


    同樣羅馬帝國的警告書,也映入了阿特拉托美的眼中。


    那種赤裸裸的言語,不加任何掩飾的話語和霸道之勢,根本不像是一個帝國向另外一個帝國的通告,簡直就是命令和通知。


    就是這麽一封帶有恥辱性的宣告,泰西封當中不少的文武大臣,第一反應居然不是斥責和大恕,反而是想方設法,試圖完成通告上麵的一切,從而避免羅馬帝國對於帕提亞帝國的戰爭。


    尤其是在這些人當中,大多數人都屬於王族,屬於帕提亞帝國,明麵上的國家掌控者。


    正是目睹這種變化以及吵鬧,讓阿特拉托美更加清楚,當今皇帝陛下沃洛吉斯五世,是何等的珍貴和希有,又是何等的強大。


    能夠麵對這種壓力,並且沒有明確表明態度,已經足夠說明很多東西了。


    吵吵鬧鬧的泰西封朝堂,從最開始,隻吸引了一部分王族人員,擴散到文武大臣當中,進一步擴散到眾多的貴族當中,這其中也包括了七大貴族。


    麵對這種討論,七大貴族不僅沒有不開心,反而笑得十分燦爛。


    因為這些貴族在私底下協商過,更能夠明白沃洛吉斯五世此時所麵臨的處境,究竟有多麽的困難。


    羅馬帝國的要求看似很簡單,甚至看起來對帕提亞極為有利,但這都有一個非常要命的前提,那就是帕提亞本身能夠拿出來這麽多的絲綢,維持雙方之間的貿易關係。


    可事實上,正因為商人人數的增加,絲綢貿易量的擴大,在漢帝國擁有大量儲備的情況下,維持擴大和瘋狂的絲綢貿易,短時間之內還沒什麽問題。


    可是如今在漢帝國沒有多少儲備,甚至有些被限製的情況下,絲綢貿易的交易量,就因為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出現了價格飛漲的情況。


    如果隻是單純的漲就算了,隻要還能買得到就行,然而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漲,問題是就算漲了,也買不到對應的絲綢,這才是最可怕的,有市無貨,價格又有什麽用?


    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動用外力手段,七大貴族就能夠明白沃洛吉斯五世所麵臨的困境。


    當然,七大貴族自然也不會去幫沃洛吉斯五世處理這樣的危機。


    一方麵是七大貴族自身的絲綢儲備量,雖然也有不少,但對於羅馬帝國那種龐大的需求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更何況他們自己都不夠用,又怎麽可能賣出去?


    隻是為了那三瓜兩棗,就讓自己活得不痛快,七大貴族還沒有這麽傻。


    在七大貴族們的計算當中,沃洛吉斯五世最後所表現出來的結果,也隻能是丟人現眼了。


    到時候不管是主戰,還是選擇避讓,亦者是重新請求漢室,也不會讓結果有什麽變化。


    真要挑起雙方之間的戰爭,在羅馬帝國如此嚴厲警告之下,沃洛吉斯五世要是能贏,那過去的一百多年,不就白輸了嗎?


    至於躲,雖然也是一個好選擇,但是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很容易丟失掉國家對於官府的信譽度,也會讓其他人否定沃洛吉斯五世。


    到了那個時候的沃洛吉斯五世,就已經不足為懼了,哪怕他已經取到了其他東西,也是如此。


    至於請求漢帝國重新發送絲綢,那就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如今價錢翻了一倍多,照樣沒有多少絲綢過來,這說明漢帝國的絲綢,確實已經到達極限了。


    沒貨,就是沒貨,又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所以在七大貴族看來,沃洛吉斯五世已經進入了一個死胡同,在這一年所賺取的龐大利潤,恐怕都得連本帶利的吐出來。


    到時候隻需要借助羅馬帝國打壓一下,他們也能夠進一步瓜分帕提亞王族的力量,讓帕提亞王族的威望進一步下降。


    反正這幾十年來,羅馬帝國一直這樣,他們也一直這樣玩,至於是不是販賣國家,已經完全不重要。


    對於七大貴族而言,有一個流傳度相對較廣的笑話,那就是‘帕提亞王族能夠代表帕提亞’


    當需要王族來背鍋的時候,帕提亞王族就能夠代表帕提亞。


    當不需要帕提亞王族的時候,那話語當中的含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至於這樣玩,等到事發以後,帕提亞姓誰?沃洛吉斯五世說了可就不算了。


    所以在各自心懷鬼胎,坐等著看沃洛吉斯五世出醜的七大貴族,就跟一旁的中小貴族一樣,隨便挑了一個支持或者不支持,然後就開始吵鬧了起來,仿佛他們也是為了這個國家,奮不顧身的人員。


    至於最後做選擇的人,肯定是沃洛吉斯五世,因為最後拍板決定的人,往往也是背鍋的人。


    對於這樣的結果,七大貴族很滿意,也很高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三群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混日子的又一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混日子的又一天並收藏神三群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