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就是在暗中發生了,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所以太多的事情對於普通人來講根本就不是事情,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參與的資格。


    這樣的話說出來似乎有些傷人,可這就是事實,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現在所經曆的一切就是這樣的,朝廷不會允許更多的人知曉更高的戰略方向,但是卻可以通過他們操作來影響這些人的生活。


    天文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把大明天下朱家天下傳承下去的朝廷朝廷官員,是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努力獲得權力,然後幫助天子治理好天下。


    如今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是因為朝廷現在政策分離,很多事情都開始講道理,甚至是讓老百姓們都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


    對於官員們來說,他們也能夠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走上更高的位置,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被別人打壓,沒有關係,被別人擠掉名額,可是最壞的時代也恰恰是因為這些,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去做一些事情,但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沒有辦法掌控。


    朝廷不會留下那些不幹事的人,也不會留下那些光靠關係不做事的人,所以這就逼迫著很多人去做事去學習,可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勤勞的去做某些事情,他們也許就願意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做一個蛀蟲。


    沒辦法逼,可輿論還是能夠引導,百姓們自然是不希望這樣的人存在,畢竟朝廷的稅收還是養活著這些人了。


    懲罰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殺了他,而是,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提到他的時候總是會罵一句壞人。


    這樣的情況不多,但並不是沒有,就好比當初建文皇帝朱允文和燕王朱棣打仗的時候,曾經對於燕王朱棣的身份的懷疑,那個時候百姓們可還是願意討論的,甚至是相信了朝廷所做的一切這樣的事情,後來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人提起過了,畢竟燕王朱棣已經離開了大明國境,前往大明南洲。


    有些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朝廷不會刻意的去提起,甚至是說抨擊都不會有,這跟以前是不一樣的,畢竟朝廷還是會顧及到自己的顏麵,大臣們也會顧及到自己的身後事,如果這個時候對別人太過苛刻,以後要是自己不在位了,是不是也會迎來相同的打擊呢?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個膽量去挑戰的,畢竟大家都是一大家子人,身後還有兒子孫子。


    這樣搞的話,不管是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這才是他們看重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守護的東西,不可能完全忽略掉,這些東西,人都是這樣的,朝廷官員們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有些暗地裏的規則是不會去觸碰的,就算是有什麽問題,他們也會留一些可以讓後去讓步的道路。


    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廷,他們可以很死板又可以很活潑,總之在很多事情上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


    之前的朝堂就像是一潭死水,不管怎麽做都是在死水潭裏蹦噠,如今朝堂有著更多的事情要去做,更多的人也知道他們所要擔任的責任是什麽,所以如今看來很多事情都變得比之前要好做得多。


    大家更像是陷入了一種平衡,那就是有人在做,有人不願意做。


    朝中的官員們還在為誰去做那個議事長而爭執,這一點是他們在眾多事情中沒有達成一致的。


    到底是各部尚書輪流來還是選擇一人擔當一個3到5年的任期,誰都不願意放下口來,畢竟誰都想高人一等。


    就算是如今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依然還在發揮的效力,丞相之職是不可能設置的,可是如果真的能夠在那個位置上平衡各方政治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吧,這對於文臣來說是一個誘惑。


    之前這樣的情況一直都存在,朝堂這樣的風聲也一直都有,大家心裏都有著各自的想法,如今已經正式公布了,自然讓他們有更多的想法,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借此來做更多的事情。


    也許現在對於那些低品級的官員來說,他們還做不到那個位置,可是五年後十年後誰又說得準呢,如今朝廷雖然說不再像之前那麽嚴格的依靠關係了,可隻要有能力還是有可能上的呀,所以他們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支持這項政策完全落實下來的話,以後說不定這樣的位置會落在自己身上了。


    不管怎麽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在這件事情上做與自己有關的事情。


    大臣們的折子們,一個又一個的帝景的公眾在分門別類之後,最後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玉案之上。


    皇帝拿起一本折子看了看,扔下去,又拿了另外一本折子看了看。


    心裏頭歎了一口氣,看來方中愈真的是把這些人的心思都把握得透透的。


    之前方中愈說有很多事情其實解決起來非常的容易,甚至可以說打破文臣團結一致的方法就是讓他們選出一個頭來。


    之前她還覺得似乎有些誇大的一些作用,但是如今看來這項作用非常的大,因為上來的折子基本上都在陳述各自的理由,認為自己可以擔當議事長,又或者是支持其中一種方式,總之拐彎抹角的就是在告訴皇帝議事長最終會落在誰誰頭上。


    在之前那些官員們可能會反對這樣的政策,可是再仔細的弄懂一些調整之後,他們就會知道皇帝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會起作用的,至少如果連議事長都沒有辦法平衡各方,甚至是起到一些勸阻的作用之後,皇帝還是會出麵的,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希望這樣的情況不要發生,也就是說依靠自己能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好。


    大家似乎都忽略了這樣的事情,可對於更多的人來講,如果能夠把那個位置握在手上,忽略這些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畢竟皇帝如今就已經沒那麽管事了。


    對於文臣來講,他們更希望的是皇帝能夠表現得平庸一些,或者說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而不是在平常什麽事情都要管。


    這是他們一直追求的太祖高皇帝當初的做法,其實現在看來並不是太正確。


    畢竟每一件事情都要管,就完全束縛住了官員的自主性,他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為了考慮皇帝的想法,不得不深思熟慮,甚至是做出一些違背他們自己想法的事情。


    當然也許違背自己想法的事情才是正確的,可世界上又有哪些事情會這麽絕對絕對的正確和絕對的錯誤呢?既然沒有,那麽大家還得按照之前的事情一一來做。


    建文皇帝朱允文打算再等等,雖然這些大臣們一個個都說的天花亂墜,可他還是不想太早的把這件事情決定下去,畢竟牽扯的實在是太多了,他還得再想想,雖然這件事情遲早是要解決的,可既然能夠拖一天,那就再拖一天吧,如今這些人為了得到這個位置,肯定還會活動一番的,甚至是說在操場上處理事情也會更加的賣力,朝廷竟然能夠用這樣一個位置來讓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說明朝廷還是非常的有能力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就是這樣打算的,他打算這些折子既不迴複也不向外傳出風聲,總之大家就慢慢的猜著吧,誰猜中了,嗯,也沒有賞賜。


    皇帝的想法他們已經很久沒有仔細的揣摩過了,畢竟忙碌的事情已經讓他們不得不抓緊心思做更多手上的事情,連家裏的情況都不再關注了。


    這也是為什麽一直出現這樣的原因,皇帝一直希望大臣們能夠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而不去牽扯到其他的,甚至是結黨營私這樣的行為,可是官員們也有著各自的想法,他們希望皇帝不要幹涉,至少能夠讓他們自己的意願能夠更加貫徹的執行下去。


    尊敬皇帝和掌握權力來講,他們寧願明著尊敬皇帝,暗地裏掌握實權,這是每一個人的想法,畢竟除非學了整個攤子,否則的話,他們必須在有限的權力之下讓自己過得更快活一些。


    皇帝年紀越小對於臣子來說是越好的,這個時候他們掌控的權力就會更多,而皇帝年齡越大,恐怕他們就不太容易從皇帝的手中拿到權力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以前是不太懂事,所以才會放鬆了警惕,出現了那麽多的漏洞,後來年紀大了,對政事也有所了解了,所以進步的很快,如今他能夠自己把手中的權力放下,是因為他知道,就算是他把權力放下了,依然還能夠收迴來,那是基於他對於整個大勢的把握,還有一群願意在他身邊為他服務的人,包括錦衣衛的所有人。


    對於方中愈的建議他都是一直選擇聽的,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軍權掌握在自己手裏,如今北方大營內部一直都認為見過皇帝專門玩,才是能夠掌控整支軍隊的人,他們也是一直這樣宣傳的,對於並不和大杜甫他們該怎樣工作還是怎樣工作,但更多的指揮權還是在皇帝手裏。


    雖說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有些不太符合道理的,可大家知道隻有這樣做才能更好的促進整個朝堂的平衡,皇帝如果沒有權力,手裏沒有人,根本就沒有辦法製衡助手下的大臣,也沒有辦法讓天下事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


    各個部門如今都在擴張,手上的職能也越來越清晰,他們也需要更多的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權力,這也是為什麽辦理學院成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學院,不但從各地的人才之中挑選出符合他們部門的人,這才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朝堂如今已經非常的支持培養年輕人培養讀書人的意見了,可是就算是他們願意撥錢出來搭建學堂,教人讀書,這也是需要時間的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大明帝國要想在這上麵取得成就,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雖然全民教育是一個大的目標,可這樣的目標隻能喊喊而已,至少在目前朝廷還沒有更多的能力去解決這些事情。


    有些人能夠成為英雄,不僅僅是因為他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更多的是他能夠用一件事情落到大多數的人,讓那些人感覺到非常的不容易,至少讓他們自己去做的時候是做不到的。


    工部尚書鄭賜就是這麽一個人,現在沒有哪一個部門的一把手向他一樣常年在外奔波,甚至是親自出現在建設的第一線。


    這位朝廷的重臣如今不在今世裏呆著,反而在京師以外的各個建築工地帶著他,一直都在盯著朝廷所援建的項目,雖然說很多項目是以地方浮現共同合作的,可他依然在那裏盯著,因為他不想公布所承擔的東西,讓其他的部門挑出刺兒來削減他們的預算。


    更何況是他知道這些東西有著更多的重要,不僅僅是連接四方,也是權力的流通道路,隻有能夠快速的讓軍隊通過到達的地方,才是大明帝國權力的延伸。


    越是明白道路和橋梁的重要性,他就越是要把這件事情堅持下去,縱然其他人不理解,他也不願意去解釋,當然身邊的人還是要知道的,畢竟在公布還是要獲取很多人的支持的,如果連這點支持都沒辦法做到,那他這工部尚書也是白做了。


    畢竟是身在外麵,所以對於朝廷的議事長一位,他還真是不太在乎,畢竟他要做的是實實在在的是,如果要把時間浪費在一個虛名之上,那是劃不來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這樣想,可他能這樣想,已經證明了他對於朝堂的態度和做事的態度,朝廷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皇帝朱允文知道這些消息的時候還是非常高興的,至少太祖高皇帝留下的這些人還是有人願意做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影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顏7點5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顏7點5並收藏大明影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