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行方、陳箍桶兩人一下怔住了,看來梁山軍是真的隻許他們舉旗造反,卻不許我們明教扯旗造反啊。
而且林衝雖然沒有明說,但言下之意卻說得明白,一旦明教舉事,造成東南動亂,許多無辜百姓慘死,梁山軍不但不會成為盟友,還會幫助朝廷剿滅自己。
司行方是個粗人,覺得談崩了,再留在這裏也沒意思,當即就想起身告辭。
陳箍桶趕忙拍了拍他的手示意稍安勿躁,轉而又望向林衝道:“林軍主不希望我們舉旗造反,理由在下已經聽明白了,迴去之後自會如實稟告方教主及教中兄弟。
不知林軍主可還有甚麽指教我們的?再者我們若是不舉旗造反,又該如何做才好呢?”
“昏君趙佶已答應停了花石綱,你們隻要不舉旗造反,做甚麽都好。”
林衝淡淡的道,他一直留意兩人的表情,眼見陳箍桶還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沒有半點憤懣不快流露出來,不禁對他越發的欣賞起來。
再聯想起原本的曆史時空這人的表現,當初方臘起義軍攻下杭州後,陳箍桶就認為謹守江南是不智之舉,建議方臘應該先占徽州、睦州後實行親民之舉,收攏人心,樹立軍威,然後直取京城。如不能建立統一政權,那就列土封疆。
因為情報的局限性,陳箍桶不知道北麵女真已經崛起,也不知道西軍已經集結起來準備北伐遼國,在這種情況下陳箍桶這個建議無疑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因為大宋禁軍早已廢弛不堪,幾十萬起義軍(農民)一鼓作氣打到汴京城下,還真有可能像唐末黃巢起義攻破長安那樣攻破汴京城,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形成割據勢力。
同樣在那個曆史時空,太學生呂將也加入了方臘起義軍,他的主張則是先奪取沒有重兵把守的金陵,扼守長江,然後趁勢奪取東南州縣。
兩人建議無疑都是相對正確的,隻不過呂將更現實一些,陳箍桶更冒險一些。
隻可惜方臘的眼光實在太過短淺,一心隻盯著浙·江南部州縣,因為當時這些地方有很多人響應起義,方臘害怕這些地方會被其他義軍首領占去,到時候這些人會不聽自己的。
同時方臘也覺得朝廷行政效率極低,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派出重兵來援,於是固執己見的讓起義軍主力大軍南下,而在獨擋要衝的北麵,隻派了方七佛的一支偏師。
結果沒想到官軍來的這麽快,起義軍頓時就陷入極大的被動當中,最後很快就覆滅了。
這自然有起義軍戰鬥力不行,方臘戰略眼光不行,目光短淺的原因,但同時也反襯出陳箍桶、呂將的戰略,和政治軍事眼光非同一般。
特別是陳箍桶,從他名字就知道他隻是箍桶匠,底層的手藝人,能有這樣的眼光和魄力,實屬難能可貴。
眼見陳箍桶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林衝當下也毫不客氣道:“陳軍師真的要聽?”
“還請林軍主不吝賜教。”
這家夥說話文縐縐的,莫不是還讀過幾年書?林衝心裏猜測著,目光迎向兩人,卻是突然道:“林某說話一向直來直去,隻怕說出來兩位會不高興,陳軍師倒是能沉得住氣的人,隻是司(護教)法王卻是暴躁的,若陳軍師當真要聽,我便隻講給陳軍師一人聽。”
兩人一下怔住,司行方看上去很惱怒,但陳箍桶再次安撫住了他,於是林衝喚尉遲斌進來,帶司行方到外麵去參觀一番,帳內就剩下林衝、陳箍桶兩人。
林衝緩緩說道:“前麵也說了,女真起兵造反一年時間不到,就取得護步達岡之戰二萬破七十萬的大捷,並且打下近乎整個遼東大大的地盤。
我梁山軍造反如今也將將一年,做的其實一點也不比女真差。
現今我梁山軍兵力已達十七萬以上(出征遼國前自己征兵加收降朝廷兵馬已有五六萬;遼國收降契丹、奚人精銳騎兵三萬;京州漢軍兩萬,豪強鄉軍兩萬;這次擊敗十多萬朝廷兵馬又可收降大約四萬),且我們還以少勝多大敗過女真精銳。
如今大宋西軍被西賊牢牢拖住,大宋其他禁軍俱都廢弛不堪,正如前麵所說,其實我梁山軍根本不需與任何人結盟,就能在兩年內把大宋所有軍州府挨個打一遍。
可是我們卻沒有這麽做,甚至在打下汴京陳橋門後還立刻就撤軍,陳軍師可知我們為何要這麽做麽?”
陳箍桶悚然動容,沉思良久,這才道:“林軍主不想在女真消滅前,與大宋打個兩敗俱傷,讓女真白白撿便宜?
以在下看來,這時西軍雖被西賊拖住,可一旦到那個時候,朝廷也一定會調西軍前來勤王,哪怕放棄西北也在所不惜!到時候勢必天下大亂,百姓生靈塗炭……”
林衝點頭讚賞,卻是突然問道:“陳兄弟,看你說話莫不是讀過兩年書?你不是個箍桶匠麽?”
陳箍桶不禁苦笑道:“在下確實是個箍桶的,不過小時候也確實讀過幾年縣學,略識得幾個字。”
林衝點點頭,宋朝縱然有千般不好萬般不是,在文風鼎盛,注重教育上這一點上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所謂縣學,也就是宋朝官辦學校的最低一級,由官府撥款和劃給學田給予經濟支持,乃是宋朝興推行教化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機構。
一般來說,隻要經濟條件還過得去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去念兩天書。
同時這也是宋朝得人心,並且文人士大夫得以掌握話語權,牢牢壓製武人一個重要原因。
林衝笑著道:“陳兄弟說的不錯,不過卻隻說對了一半!”
陳箍桶倒沒覺得林衝的稱唿有什麽不對,隻是淡笑道:“在下愚昧,還請林軍主教我。”
“還一點其實我之前也說了,那就是人心!宋祚未衰,此時人心還在宋朝這邊,宋朝縱然做的再不好,對讀書人還是好的,而讀書人就代表話語權,就代表輿論導向。”
陳箍桶微微皺起眉,大致在想話語權、輿論導向這兩個新詞匯,隨即他眉頭微微一挑,示意受教,道:“所以林軍主才說就算梁山軍把天下軍州府都挨個打一遍,但人心未附,到時候隻會讓天下變成一盤散沙,天下大亂?”
林衝點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梁山軍一開始才打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旗號,之後又發出《討趙檄文》,將來還要打出收複燕雲,重現漢唐榮光這些旗號。
陳兄弟可以到濟州、鄆州去看看,我梁山軍在兩地大興水利,廣施仁政,惠民無數,所有這些無非就是要與趙宋爭奪人心。
我梁山軍尚且如此,若是方臘舉旗造反,敢問無論在武力上還是爭奪人心上,他能比我梁山軍做的更好麽?”
陳箍桶再次肅容,連忙道:“比不得,比不得!”
林衝這時也就有話直說了:“依林某看來,明教的教義實在很有問題!明教乃是外來宗教,與華夏傳統文化格格不入,更無法與早已深入人心、沁入骨髓儒家文化所抗衡,在大多數人看來,明教完全就是異端邪說!
是以在我看來,明教舉旗造反,縱然一開始能得到痛恨朱勔和花石綱的東南百姓的支持,但到最後卻一定難成大事,因為他無法得到天下讀書人的支持,也無法得到更多其他地區百姓的支持!
想必陳軍師也清楚,在大多數百姓眼中,明教徒那就是行事怪異的魔教妖人!到時候朝廷隻要以此為借口,明教勢必會受到天下所有的人反對。
更別說現在趙佶在梁山軍的威脅下還答應罷了花石綱,想必這個消息傳到東南,東南百姓心中的怨氣立刻就得消去大半,到時候還有多少人跟著方臘造反?”
林衝一下想到後世某朝的太平天國起義,其實太平軍已打得朝廷軍隊毫無還手之力,最後消滅太平軍的其實是曾國藩,左宗棠等儒家地主階級自己組織的鄉軍(是湘軍也是鄉軍)。
何也?就是因為曾國藩、左宗棠等儒家地主階級,漢人精英認為清朝占領天下,但至少華夏的傳統文化(主要是指儒家),華夏的根還在。
可是太平軍所到之處,所有寺廟被拆,孔廟、嶽飛廟、關帝廟也拆,佛像砸,孔子像、關公像也砸;天京城(南京城)內,朝天官、夫子廟、白鷺洲、雞鳴寺、莫愁湖、靈穀寺、大報恩寺塔等名勝,無不被野蠻毀滅,更有大量儒家典籍被焚毀。
這就是斷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啊!
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卻都是傳統儒家知識分子,自然不願看到華夏數千年的禮儀人倫,傳統文化被太平天國毀於一旦,是以不惜一切也要與太平天國而戰。
曾國藩等人其實不是為朝廷而戰,而是為華夏文化的根,為孔孟,為儒道釋,為關公信仰等等一切傳統文化而戰!
同樣的道理,以明教為信仰的方臘集團若是真的崛起,勢必遭到全體儒家勢力,甚至全體百姓的支持。
甚至連一開始參加方臘起義的百姓也會漸漸背棄他,畢竟信明教不能吃肉,誰願意啊。
林衝說這些話時,依然時刻留意著陳箍桶的表情變化,見他並沒有“信仰”受到侮辱很憤怒很激動的神情,依然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看來這貨也是不怎麽信明教這一套啊。
這時林衝學霸的腦子又一下記起了前世看到的關於陳箍桶的一些資料,貌似這貨當初偷狗被捉坐的牢,後來被同鄉霍成富給救了,再由霍成富引薦認識了明教教主方臘。
偷狗肯定是為了吃狗肉,而明教是不吃肉的,這樣看來陳箍桶之前應該是不信明教的,隻是因為同鄉好友霍成富的原因這才加入了明教。
隨即林衝又想到,在原來的曆史中,呂將也是加入方臘起義軍,呂將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太學生,儒家弟子,肯定也不會明教那一套理論,竟然也加入了方臘起義軍。
這樣看來,呂將和陳箍桶應該都是不信明教的,隻是實在太看不慣趙宋的黑暗,看不慣花石綱害民,這才加入方臘集團跟著造反。
也就說陳箍桶其實對明教,對方臘也說不上多忠誠,隻是為了推翻趙宋而已。
想到此處,林衝也不知怎麽想的,當即笑著道:“陳兄弟,你應該是不信明教那一套的吧?既然陳兄弟也讀過幾年書,當知曆史上但凡打著宗教旗號造反的,從來就沒有成功的。
方臘注定不會有好結果,陳兄弟既然不信明教那一套,倒不如早點脫離明教,跳槽到我梁山軍來,共聚大業,一起與趙宋爭奪人心,一起收複燕雲,抵禦女真,豈不美哉?”
陳箍桶一怔,旋即再次苦笑出來,道:“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林軍主說的沒錯,其實不但在下不信明教這套,便是司兄弟心中也是不太信的,隻是痛恨花石綱害民耳!
實不相瞞,司兄弟原是大富之家,卻被花石綱害得家破人亡……
隻是在下的好兄弟都在明教,俺不能對不起兄弟……”
他頓了頓,又道:“林軍主金玉良言,在下是聽進去了的,隻是要我現在叛教,卻是無論如何做不到,若林軍主當真看得起在下,就給在下一些時間,容在下迴去……”
林衝不由大喜,心說自己穿越至今,總算也王霸之氣爆發一次,隻憑一席話就說得陳箍桶心向梁山。
非但如此,他還要迴去把霍成富等人也拉出明教,到時候肯定也是一起來投梁山軍啊。
果然時來天地皆同力,如今梁山軍不但兵強馬壯,更一舉擊敗朝廷十多萬大軍,攻破汴京都城,威望正隆,與朝廷平起平坐之大勢已成,能夠吸引天下英雄蜂擁來投也就理所當然了。
“好!那我便在梁山泊恭候陳兄弟還有霍兄弟諸人大駕了……”
當下林衝大喜道,又囑咐了陳箍桶一番萬事注意,還有梁山軍在生意上給明教的一些好處等等。
也在這時,便聽梅嘉生再次跑來稟報,卻是京西王慶的人又要來見自己。
看來自己與朝廷打的這一仗,已經驚動天下,不但方臘派人密切關注,王慶,甚至田虎的人也在密切關注。
既然他們關注了,那麽天下英雄豪傑,甚至天下百姓也是密切關注的吧。
而且林衝雖然沒有明說,但言下之意卻說得明白,一旦明教舉事,造成東南動亂,許多無辜百姓慘死,梁山軍不但不會成為盟友,還會幫助朝廷剿滅自己。
司行方是個粗人,覺得談崩了,再留在這裏也沒意思,當即就想起身告辭。
陳箍桶趕忙拍了拍他的手示意稍安勿躁,轉而又望向林衝道:“林軍主不希望我們舉旗造反,理由在下已經聽明白了,迴去之後自會如實稟告方教主及教中兄弟。
不知林軍主可還有甚麽指教我們的?再者我們若是不舉旗造反,又該如何做才好呢?”
“昏君趙佶已答應停了花石綱,你們隻要不舉旗造反,做甚麽都好。”
林衝淡淡的道,他一直留意兩人的表情,眼見陳箍桶還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沒有半點憤懣不快流露出來,不禁對他越發的欣賞起來。
再聯想起原本的曆史時空這人的表現,當初方臘起義軍攻下杭州後,陳箍桶就認為謹守江南是不智之舉,建議方臘應該先占徽州、睦州後實行親民之舉,收攏人心,樹立軍威,然後直取京城。如不能建立統一政權,那就列土封疆。
因為情報的局限性,陳箍桶不知道北麵女真已經崛起,也不知道西軍已經集結起來準備北伐遼國,在這種情況下陳箍桶這個建議無疑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因為大宋禁軍早已廢弛不堪,幾十萬起義軍(農民)一鼓作氣打到汴京城下,還真有可能像唐末黃巢起義攻破長安那樣攻破汴京城,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形成割據勢力。
同樣在那個曆史時空,太學生呂將也加入了方臘起義軍,他的主張則是先奪取沒有重兵把守的金陵,扼守長江,然後趁勢奪取東南州縣。
兩人建議無疑都是相對正確的,隻不過呂將更現實一些,陳箍桶更冒險一些。
隻可惜方臘的眼光實在太過短淺,一心隻盯著浙·江南部州縣,因為當時這些地方有很多人響應起義,方臘害怕這些地方會被其他義軍首領占去,到時候這些人會不聽自己的。
同時方臘也覺得朝廷行政效率極低,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派出重兵來援,於是固執己見的讓起義軍主力大軍南下,而在獨擋要衝的北麵,隻派了方七佛的一支偏師。
結果沒想到官軍來的這麽快,起義軍頓時就陷入極大的被動當中,最後很快就覆滅了。
這自然有起義軍戰鬥力不行,方臘戰略眼光不行,目光短淺的原因,但同時也反襯出陳箍桶、呂將的戰略,和政治軍事眼光非同一般。
特別是陳箍桶,從他名字就知道他隻是箍桶匠,底層的手藝人,能有這樣的眼光和魄力,實屬難能可貴。
眼見陳箍桶一副虛心請教的樣子,林衝當下也毫不客氣道:“陳軍師真的要聽?”
“還請林軍主不吝賜教。”
這家夥說話文縐縐的,莫不是還讀過幾年書?林衝心裏猜測著,目光迎向兩人,卻是突然道:“林某說話一向直來直去,隻怕說出來兩位會不高興,陳軍師倒是能沉得住氣的人,隻是司(護教)法王卻是暴躁的,若陳軍師當真要聽,我便隻講給陳軍師一人聽。”
兩人一下怔住,司行方看上去很惱怒,但陳箍桶再次安撫住了他,於是林衝喚尉遲斌進來,帶司行方到外麵去參觀一番,帳內就剩下林衝、陳箍桶兩人。
林衝緩緩說道:“前麵也說了,女真起兵造反一年時間不到,就取得護步達岡之戰二萬破七十萬的大捷,並且打下近乎整個遼東大大的地盤。
我梁山軍造反如今也將將一年,做的其實一點也不比女真差。
現今我梁山軍兵力已達十七萬以上(出征遼國前自己征兵加收降朝廷兵馬已有五六萬;遼國收降契丹、奚人精銳騎兵三萬;京州漢軍兩萬,豪強鄉軍兩萬;這次擊敗十多萬朝廷兵馬又可收降大約四萬),且我們還以少勝多大敗過女真精銳。
如今大宋西軍被西賊牢牢拖住,大宋其他禁軍俱都廢弛不堪,正如前麵所說,其實我梁山軍根本不需與任何人結盟,就能在兩年內把大宋所有軍州府挨個打一遍。
可是我們卻沒有這麽做,甚至在打下汴京陳橋門後還立刻就撤軍,陳軍師可知我們為何要這麽做麽?”
陳箍桶悚然動容,沉思良久,這才道:“林軍主不想在女真消滅前,與大宋打個兩敗俱傷,讓女真白白撿便宜?
以在下看來,這時西軍雖被西賊拖住,可一旦到那個時候,朝廷也一定會調西軍前來勤王,哪怕放棄西北也在所不惜!到時候勢必天下大亂,百姓生靈塗炭……”
林衝點頭讚賞,卻是突然問道:“陳兄弟,看你說話莫不是讀過兩年書?你不是個箍桶匠麽?”
陳箍桶不禁苦笑道:“在下確實是個箍桶的,不過小時候也確實讀過幾年縣學,略識得幾個字。”
林衝點點頭,宋朝縱然有千般不好萬般不是,在文風鼎盛,注重教育上這一點上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所謂縣學,也就是宋朝官辦學校的最低一級,由官府撥款和劃給學田給予經濟支持,乃是宋朝興推行教化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機構。
一般來說,隻要經濟條件還過得去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去念兩天書。
同時這也是宋朝得人心,並且文人士大夫得以掌握話語權,牢牢壓製武人一個重要原因。
林衝笑著道:“陳兄弟說的不錯,不過卻隻說對了一半!”
陳箍桶倒沒覺得林衝的稱唿有什麽不對,隻是淡笑道:“在下愚昧,還請林軍主教我。”
“還一點其實我之前也說了,那就是人心!宋祚未衰,此時人心還在宋朝這邊,宋朝縱然做的再不好,對讀書人還是好的,而讀書人就代表話語權,就代表輿論導向。”
陳箍桶微微皺起眉,大致在想話語權、輿論導向這兩個新詞匯,隨即他眉頭微微一挑,示意受教,道:“所以林軍主才說就算梁山軍把天下軍州府都挨個打一遍,但人心未附,到時候隻會讓天下變成一盤散沙,天下大亂?”
林衝點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梁山軍一開始才打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旗號,之後又發出《討趙檄文》,將來還要打出收複燕雲,重現漢唐榮光這些旗號。
陳兄弟可以到濟州、鄆州去看看,我梁山軍在兩地大興水利,廣施仁政,惠民無數,所有這些無非就是要與趙宋爭奪人心。
我梁山軍尚且如此,若是方臘舉旗造反,敢問無論在武力上還是爭奪人心上,他能比我梁山軍做的更好麽?”
陳箍桶再次肅容,連忙道:“比不得,比不得!”
林衝這時也就有話直說了:“依林某看來,明教的教義實在很有問題!明教乃是外來宗教,與華夏傳統文化格格不入,更無法與早已深入人心、沁入骨髓儒家文化所抗衡,在大多數人看來,明教完全就是異端邪說!
是以在我看來,明教舉旗造反,縱然一開始能得到痛恨朱勔和花石綱的東南百姓的支持,但到最後卻一定難成大事,因為他無法得到天下讀書人的支持,也無法得到更多其他地區百姓的支持!
想必陳軍師也清楚,在大多數百姓眼中,明教徒那就是行事怪異的魔教妖人!到時候朝廷隻要以此為借口,明教勢必會受到天下所有的人反對。
更別說現在趙佶在梁山軍的威脅下還答應罷了花石綱,想必這個消息傳到東南,東南百姓心中的怨氣立刻就得消去大半,到時候還有多少人跟著方臘造反?”
林衝一下想到後世某朝的太平天國起義,其實太平軍已打得朝廷軍隊毫無還手之力,最後消滅太平軍的其實是曾國藩,左宗棠等儒家地主階級自己組織的鄉軍(是湘軍也是鄉軍)。
何也?就是因為曾國藩、左宗棠等儒家地主階級,漢人精英認為清朝占領天下,但至少華夏的傳統文化(主要是指儒家),華夏的根還在。
可是太平軍所到之處,所有寺廟被拆,孔廟、嶽飛廟、關帝廟也拆,佛像砸,孔子像、關公像也砸;天京城(南京城)內,朝天官、夫子廟、白鷺洲、雞鳴寺、莫愁湖、靈穀寺、大報恩寺塔等名勝,無不被野蠻毀滅,更有大量儒家典籍被焚毀。
這就是斷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啊!
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卻都是傳統儒家知識分子,自然不願看到華夏數千年的禮儀人倫,傳統文化被太平天國毀於一旦,是以不惜一切也要與太平天國而戰。
曾國藩等人其實不是為朝廷而戰,而是為華夏文化的根,為孔孟,為儒道釋,為關公信仰等等一切傳統文化而戰!
同樣的道理,以明教為信仰的方臘集團若是真的崛起,勢必遭到全體儒家勢力,甚至全體百姓的支持。
甚至連一開始參加方臘起義的百姓也會漸漸背棄他,畢竟信明教不能吃肉,誰願意啊。
林衝說這些話時,依然時刻留意著陳箍桶的表情變化,見他並沒有“信仰”受到侮辱很憤怒很激動的神情,依然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看來這貨也是不怎麽信明教這一套啊。
這時林衝學霸的腦子又一下記起了前世看到的關於陳箍桶的一些資料,貌似這貨當初偷狗被捉坐的牢,後來被同鄉霍成富給救了,再由霍成富引薦認識了明教教主方臘。
偷狗肯定是為了吃狗肉,而明教是不吃肉的,這樣看來陳箍桶之前應該是不信明教的,隻是因為同鄉好友霍成富的原因這才加入了明教。
隨即林衝又想到,在原來的曆史中,呂將也是加入方臘起義軍,呂將可是個貨真價實的太學生,儒家弟子,肯定也不會明教那一套理論,竟然也加入了方臘起義軍。
這樣看來,呂將和陳箍桶應該都是不信明教的,隻是實在太看不慣趙宋的黑暗,看不慣花石綱害民,這才加入方臘集團跟著造反。
也就說陳箍桶其實對明教,對方臘也說不上多忠誠,隻是為了推翻趙宋而已。
想到此處,林衝也不知怎麽想的,當即笑著道:“陳兄弟,你應該是不信明教那一套的吧?既然陳兄弟也讀過幾年書,當知曆史上但凡打著宗教旗號造反的,從來就沒有成功的。
方臘注定不會有好結果,陳兄弟既然不信明教那一套,倒不如早點脫離明教,跳槽到我梁山軍來,共聚大業,一起與趙宋爭奪人心,一起收複燕雲,抵禦女真,豈不美哉?”
陳箍桶一怔,旋即再次苦笑出來,道:“真人麵前不說假話,林軍主說的沒錯,其實不但在下不信明教這套,便是司兄弟心中也是不太信的,隻是痛恨花石綱害民耳!
實不相瞞,司兄弟原是大富之家,卻被花石綱害得家破人亡……
隻是在下的好兄弟都在明教,俺不能對不起兄弟……”
他頓了頓,又道:“林軍主金玉良言,在下是聽進去了的,隻是要我現在叛教,卻是無論如何做不到,若林軍主當真看得起在下,就給在下一些時間,容在下迴去……”
林衝不由大喜,心說自己穿越至今,總算也王霸之氣爆發一次,隻憑一席話就說得陳箍桶心向梁山。
非但如此,他還要迴去把霍成富等人也拉出明教,到時候肯定也是一起來投梁山軍啊。
果然時來天地皆同力,如今梁山軍不但兵強馬壯,更一舉擊敗朝廷十多萬大軍,攻破汴京都城,威望正隆,與朝廷平起平坐之大勢已成,能夠吸引天下英雄蜂擁來投也就理所當然了。
“好!那我便在梁山泊恭候陳兄弟還有霍兄弟諸人大駕了……”
當下林衝大喜道,又囑咐了陳箍桶一番萬事注意,還有梁山軍在生意上給明教的一些好處等等。
也在這時,便聽梅嘉生再次跑來稟報,卻是京西王慶的人又要來見自己。
看來自己與朝廷打的這一仗,已經驚動天下,不但方臘派人密切關注,王慶,甚至田虎的人也在密切關注。
既然他們關注了,那麽天下英雄豪傑,甚至天下百姓也是密切關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