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衝揚言要驅趕戰俘,劫掠生口蟻附攻城,一旦破城全城老少一個不留的威脅下。
再加上其他世居此地的漢人世家,比如劉守光的後代的劉氏家族、耿氏家族、同屬燕四大族的玉田韓氏家族還有王氏家族的勸說,洞仙侍郎果然隻能咬著牙答應了林衝的條件。
傾盡興中府府庫所有錢財,再加上洞仙侍郎的私產,湊齊了一百五十萬貫;剩下一百五十萬貫則由趙蘭芳和其他漢家大族帶頭,城中富戶攤派,終於湊齊了三百萬貫的金銀錢帛。
而堅城之下氣勢洶洶的“女真蠻子”在得到這些金銀錢帛之後,也果然信守諾言,不但交還了四千多傷員,五千戰俘;
而且還立即騎上戰馬押著挑選出來的五千契丹、奚人戰俘騎兵,帶走了所有的戰馬,再次往西南方向而去。
而在這之前,之前那位生擒阿裏奇的女真騎將,早已領著四百騎兵當先開路,竟然真的又馬不停蹄的殺向了建州。
望著林衝等人的遠去的背影,城上眾人都不禁有些愕然了。
半晌之後,洞仙侍郎的親兵百夫長才不由的道:“相公,女真蠻子不是說後續大軍即可就至嗎?怎麽到現在還不見?”
洞仙侍郎這時心中也滿是疑惑,莫不是所謂女真大軍,隻有之前參戰的兩千多騎?
“相公,要不要小的派人遠遠跟著他們,或者往川州方向哨探一番?”
那百夫長見洞仙侍郎不說話,又試探著問道。
不過洞仙侍郎卻是想的比較透徹,既然已經做出決斷,用重金買得女真人不再攻城,自己也答應閉城堅守,那麽最好說到做到。
要知道如果派人跟著他們或者前往川州方向哨探,一旦被這些女真蠻子發現,那就是背信棄義,萬一對方後續真有大軍源源不斷開來?
賭不起啊!
再說了,這個菩薩太子完顏斡離不夠意思了,不但下令將護城河裏的溺水士兵都救了上來,還信守承諾放還了五千戰俘和四千多傷員。
興中府隻是損失了三百萬貫財貨,卻避免了一萬多戰俘死亡和數萬百姓的死傷,這件事就是鬧到天祚帝那裏去自己也是能爭辯的。
而且最重要的還是,如果沒有十成把握,這個女真二太子如何敢帶著這麽一點兵馬繼續孤軍深入到建州去!
這裏可沒有其他的路可走,所以他往西南方向而去,要麽是真的殺向建州,要麽就在前方停住,殺個迴馬槍。
不可不防啊!
想清這點,當下洞仙侍郎便不等趙蘭芳等人開口勸說,就非常果斷的擺了擺手:“不必,休要再節外生枝,若是女真蠻在城外留了眼線,去而複返殺我們一會迴馬槍,豈不是陷了我們!
反正這夥女真蠻子去了建州方向,一切就看建州那裏的廝殺了,若是女真敗了,我們再出兵攔截不遲;若是女真勝了,我們就謹守城池。
你等且到城外打掃戰場,再派人通知附近村坊市鎮,叫他們結寨自守,一旦有警就立刻跑到山上去……”
那百夫長聞言還想說點什麽,不過旋即又在心中想道:也罷,既然這夥女真蠻子孤軍深入前往建州方向,那就一切交給建州的兵馬也罷。
若是這夥女真蠻子真的虛張聲勢,隻有這麽一點兵馬就敢深入到建州腹地,麵對兩萬部族軍和數萬,十數萬的皮世軍,就不信這些女真蠻子還能全身而退!
就算他們能狼狽逃了迴來,到時候興中府的兵馬也可以斷他們後路!
於是洞仙侍郎果然沒有派兵出城,反倒川州方向不斷有一支支百人隊一路哨探到興中府城下。
這樣一來,雖然還是沒有見到女真後續大軍,興中府的遼軍卻越發老實了。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林衝率大軍前往建州方向的時候,之前洞仙侍郎八百裏加急向中京大定府報信示警的信使也騎著快馬到了建州。
建州守軍大將副統軍瓊妖納延一下就行動起來,一麵命人向四周市鎮村坊示警,一麵就派出了一個千人隊充當斥候遠攔子,向興中府方向哨探,隨時傳遞前線軍情。
於是差不多一個多時辰後,也就是當天下午申時四刻左右(下午四點),這支千人隊便迎麵撞上了史文恭所部四百梁山軍前鋒。
領軍的遼國千夫長烏利可安瞬間變了臉色,在他想象中,興中府大約兩個時辰多一點的時間遭到女真襲擊,這個時候女真騎兵應該還在興中府城下才對啊。
自己原本還打算遠遠哨探到興中府城下,看看雙方戰況如何的,怎地在半路就遇到女真前鋒!
難不成興中府已經被攻下?這夥女真前鋒是隻有這麽一點人,還是後麵還有源源不斷的大軍殺來?
片刻的震驚和恐慌之後,眼見遠遠的女真蠻子已經開始換乘戰馬準備作戰,烏利可安很快就做出了決斷。
就聽他一麵派人不惜馬力迴去報信,一麵大聲下令道:“女真蠻子厲害,切記不可與之正麵交鋒。
所有的百人隊都分散開,不可正麵接觸,用騎射騷擾,死死纏住他們!待敵軍分散,軍心動搖我們再伺機而動!”
烏利可安意思很清楚,既然女真騎兵陣列衝鋒厲害,那我們就不跟你們正麵接觸,化整為零,分散開來用騎射騷擾纏住你們。
你們女真騎兵總不能用一百人的陣列或者五十人的陣列來追逐我們單個騎兵吧?
等你們被騷擾的煩了,軍心動搖了,氣急敗壞;到最後不堪其擾隻得硬著頭皮解散陣列分散追擊,那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就不信沒有沒了騎陣,單兵較量,這些深山老林長大的女真蠻子,會是我們草原之狼契丹、奚族騎兵的對手!
果然,很快對麵的女真就全部換好了馬,隨著一聲淒厲號角聲響起,四百女真騎兵立即排成四排整齊密集騎兵隊列,向著遼軍發起了衝鋒。
這些遼國騎兵一見女真騎兵還是老樣子,頓時就開心了,唿嘯著就一下散得老開。
隻見一部分開始返身向建州方向小步跑去;一部分則向兩翼散開;還有一部分則在向兩翼散開之後又猛踢馬腹加速從女真騎陣的兩翼繞到女真騎兵的後方去。
這些人眼睛毒得很,一早就發現這些女真前方都是一人雙馬,一為騎乘用馬,一為作戰用戰馬;而且除了少量水袋,料袋幹糧袋之外,幾乎沒帶任何輜重。
他們發現,這些女真騎兵,雖然看步法都是輕騎,卻是人馬皆披鐵甲,即便都是輕甲一般的騎弓也是很難破甲的。
可他們的另一匹行軍所用的騎乘馬,卻是沒有披甲的,連皮甲都沒有,似乎正是繳獲自己遼軍輕騎兵的戰馬。
此時這些無甲騎乘用馬正被後麵馬樁子牽著,跟在四列騎兵隊的後邊。
所以,射不死你們的作戰用馬,那就射死你們的騎乘用馬也罷!
到時候你們這些女真蠻子就隻剩下一匹戰馬了,等你們馬力耗盡,我們有的是辦法炮製你們;
更別說,我們還有援軍正急速趕來,到時候這些女真蠻子就是插翅難飛!
也多虧地形幫忙。
本來興中府到建州這段路,北麵高山,南麵是大靈河,一些窄的地方道路邊可以跑馬的地方也就幾十步寬,女真騎兵一個幾十人的騎兵隊列就能將道路全部塞滿。
可騙偏偏這裏山勢和緩,兩條河流交匯衝刷,因此形成了一條寬約兩三裏狹長的平地緩坡。
這樣的地形,已經足夠俺們遼國騎兵,草原之狼發揮騎兵離合不定的機動優勢!
隻見這些遼國騎兵嘴裏發出狼嚎也似的怪叫聲,風一般的掠過史文恭所部騎兵的兩翼,不少遼國騎兵還在這個時候張弓搭箭射向這四排騎兵陣列。
這就是騷擾挑釁。
因為女真騎兵所用的騎弓不過六七鬥而已,射程最遠不過五十步左右。
而遼國輕騎兵所用的騎弓卻一般都在八鬥以上,射程一般都在六十步以上。
這就是優勢啊,我可以射到你(雖然射不死),你卻射不到我,就問你氣不氣?
史文恭自然是不氣,非但不氣,看到這些遼國騎兵飛速的接近掠過自己的兩翼,史文恭簡直興奮的要大笑起來。
隻聽他突然一聲怒吼,用女真話喊道:“分散破敵!射死他們!”
四百以曾頭市熟女真為主的騎兵這時也都發出有如狂喜一樣的怒吼,嗷嗷叫的一下變陣,四排整齊密集的騎兵陣列一下分散成許多個十二人一組的小分隊。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中有一半位於前排的騎兵又從弓袋裏取出一具弩弓來,抬手對著這些飛速掠過自己兩翼遼國騎兵就是一陣弩箭。
“咻咻咻咻咻……”
密集的弩箭如飛蝗一般射向這些隻身披披甲和輕便鐵甲遼國騎兵,還有他們完全無甲的戰馬,頓時就是血光飛濺,慘叫聲還有戰馬的嘶鳴聲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
為了這次遠征突襲,林衝可是給這這三千一百騎兵準備了最好的裝備。
不但把全軍上下最好的戰馬都集中起來,而且每名騎兵這一套輕甲也是梁山軍器監最新的產品,不但防禦能力超強,而且重量還比真正的女真拐子馬騎兵所披的鐵甲要輕了一半都不止。
除此之外,這些騎兵的攻擊武器是武裝到了牙齒,不但每人兩柄破虜刀,兩條騎槍,兩張弓(一張騎弓,一張下馬所用步弓),同時還給每人都配了一具單兵弩。
這種一石五鬥的單兵弩雖然威力比不上接近三石的神臂弓,但卻比神臂弓更適合騎兵使用。
畢竟一般的神臂弓沒有幾個人能在馬上拉得開,而且神臂弓為大宋特有秘密武器,一旦使用豈不就露餡了麽。
而這種單兵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梁山騎兵卻可以在馬上用單腳踩住弩機前方的鐵環,在馬上完成上弦。
最後,五百背嵬軍重騎,以及林衝兩百親兵還每人配了四枚一斤半重手榴彈,林衝係統倉庫裏還有三千多枚的存貨沒有拿出來。
可以說這就是一支武裝到了牙齒,裝備精良到令人發指的騎兵隊伍,而這些遼兵卻隻把他們當做一般的女真輕騎兵拐子馬。
結果自然就悲劇了。
慘叫聲響起的時候,烏利可安一下就愣了,其他沒有中箭的遼國騎兵同樣也愣住了。
臥槽,作弊啊,甚麽時候女真輕騎兵的裝備這麽好了?竟然還有弩箭!
不過下一刻,烏利可安卻一下狂喜起來。
哈哈,這夥女真蠻子竟然一開始就硬著頭皮解散了陣列衝殺出來。
哈哈,他們竟然一開始就放棄了陣列衝鋒的優勢,要和我們玩機動性,玩騎射遊鬥!
那就全軍壓上他們騎兵追逐對射,和他們纏鬥周旋吧!
說起來,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長,各自有各自的尊嚴。
比如漢人步軍陣列無雙,特別步軍箭陣,從先秦到大宋,就從來沒有怕過任何異族;
比如現在崛起的女真,他們的騎兵衝鋒陣列確實厲害,遼國就是怎麽也打不過。
甚至當初遼國騎兵用近十倍兵力包圍了女真戰神完顏婁室的精銳重騎,最後還是讓這廝生生殺透了重圍,殺得外麵的遼國騎兵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可現在對方竟要放棄陣列衝鋒的優勢,和我們玩我們最擅長的騎射遊鬥!
而且自己這邊的兵力還是對方的兩倍半。
這要是再不敢應戰,以後見著女真騎兵幹脆遠遠的逃跑好了!
當下烏利可安也一下怒吼起來:“壓上去,兄弟們,讓這夥女真蠻子見識見識甚麽是真正的騎射遊鬥!”
和烏利可安的心思一樣,其他所有的遼國騎兵這時也一下興奮起來,滿腔的熱血仿佛能從頭頂噴薄而出一般,紛紛掉轉馬頭,向梁山軍兩翼包抄過去,同時掣出騎弓,不斷潑灑著箭雨。
一時間,四百梁山鐵騎就和一千遼國輕騎在這個狹長的戰場上混戰,遊鬥起來,喊殺聲震天動地。
再加上其他世居此地的漢人世家,比如劉守光的後代的劉氏家族、耿氏家族、同屬燕四大族的玉田韓氏家族還有王氏家族的勸說,洞仙侍郎果然隻能咬著牙答應了林衝的條件。
傾盡興中府府庫所有錢財,再加上洞仙侍郎的私產,湊齊了一百五十萬貫;剩下一百五十萬貫則由趙蘭芳和其他漢家大族帶頭,城中富戶攤派,終於湊齊了三百萬貫的金銀錢帛。
而堅城之下氣勢洶洶的“女真蠻子”在得到這些金銀錢帛之後,也果然信守諾言,不但交還了四千多傷員,五千戰俘;
而且還立即騎上戰馬押著挑選出來的五千契丹、奚人戰俘騎兵,帶走了所有的戰馬,再次往西南方向而去。
而在這之前,之前那位生擒阿裏奇的女真騎將,早已領著四百騎兵當先開路,竟然真的又馬不停蹄的殺向了建州。
望著林衝等人的遠去的背影,城上眾人都不禁有些愕然了。
半晌之後,洞仙侍郎的親兵百夫長才不由的道:“相公,女真蠻子不是說後續大軍即可就至嗎?怎麽到現在還不見?”
洞仙侍郎這時心中也滿是疑惑,莫不是所謂女真大軍,隻有之前參戰的兩千多騎?
“相公,要不要小的派人遠遠跟著他們,或者往川州方向哨探一番?”
那百夫長見洞仙侍郎不說話,又試探著問道。
不過洞仙侍郎卻是想的比較透徹,既然已經做出決斷,用重金買得女真人不再攻城,自己也答應閉城堅守,那麽最好說到做到。
要知道如果派人跟著他們或者前往川州方向哨探,一旦被這些女真蠻子發現,那就是背信棄義,萬一對方後續真有大軍源源不斷開來?
賭不起啊!
再說了,這個菩薩太子完顏斡離不夠意思了,不但下令將護城河裏的溺水士兵都救了上來,還信守承諾放還了五千戰俘和四千多傷員。
興中府隻是損失了三百萬貫財貨,卻避免了一萬多戰俘死亡和數萬百姓的死傷,這件事就是鬧到天祚帝那裏去自己也是能爭辯的。
而且最重要的還是,如果沒有十成把握,這個女真二太子如何敢帶著這麽一點兵馬繼續孤軍深入到建州去!
這裏可沒有其他的路可走,所以他往西南方向而去,要麽是真的殺向建州,要麽就在前方停住,殺個迴馬槍。
不可不防啊!
想清這點,當下洞仙侍郎便不等趙蘭芳等人開口勸說,就非常果斷的擺了擺手:“不必,休要再節外生枝,若是女真蠻在城外留了眼線,去而複返殺我們一會迴馬槍,豈不是陷了我們!
反正這夥女真蠻子去了建州方向,一切就看建州那裏的廝殺了,若是女真敗了,我們再出兵攔截不遲;若是女真勝了,我們就謹守城池。
你等且到城外打掃戰場,再派人通知附近村坊市鎮,叫他們結寨自守,一旦有警就立刻跑到山上去……”
那百夫長聞言還想說點什麽,不過旋即又在心中想道:也罷,既然這夥女真蠻子孤軍深入前往建州方向,那就一切交給建州的兵馬也罷。
若是這夥女真蠻子真的虛張聲勢,隻有這麽一點兵馬就敢深入到建州腹地,麵對兩萬部族軍和數萬,十數萬的皮世軍,就不信這些女真蠻子還能全身而退!
就算他們能狼狽逃了迴來,到時候興中府的兵馬也可以斷他們後路!
於是洞仙侍郎果然沒有派兵出城,反倒川州方向不斷有一支支百人隊一路哨探到興中府城下。
這樣一來,雖然還是沒有見到女真後續大軍,興中府的遼軍卻越發老實了。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林衝率大軍前往建州方向的時候,之前洞仙侍郎八百裏加急向中京大定府報信示警的信使也騎著快馬到了建州。
建州守軍大將副統軍瓊妖納延一下就行動起來,一麵命人向四周市鎮村坊示警,一麵就派出了一個千人隊充當斥候遠攔子,向興中府方向哨探,隨時傳遞前線軍情。
於是差不多一個多時辰後,也就是當天下午申時四刻左右(下午四點),這支千人隊便迎麵撞上了史文恭所部四百梁山軍前鋒。
領軍的遼國千夫長烏利可安瞬間變了臉色,在他想象中,興中府大約兩個時辰多一點的時間遭到女真襲擊,這個時候女真騎兵應該還在興中府城下才對啊。
自己原本還打算遠遠哨探到興中府城下,看看雙方戰況如何的,怎地在半路就遇到女真前鋒!
難不成興中府已經被攻下?這夥女真前鋒是隻有這麽一點人,還是後麵還有源源不斷的大軍殺來?
片刻的震驚和恐慌之後,眼見遠遠的女真蠻子已經開始換乘戰馬準備作戰,烏利可安很快就做出了決斷。
就聽他一麵派人不惜馬力迴去報信,一麵大聲下令道:“女真蠻子厲害,切記不可與之正麵交鋒。
所有的百人隊都分散開,不可正麵接觸,用騎射騷擾,死死纏住他們!待敵軍分散,軍心動搖我們再伺機而動!”
烏利可安意思很清楚,既然女真騎兵陣列衝鋒厲害,那我們就不跟你們正麵接觸,化整為零,分散開來用騎射騷擾纏住你們。
你們女真騎兵總不能用一百人的陣列或者五十人的陣列來追逐我們單個騎兵吧?
等你們被騷擾的煩了,軍心動搖了,氣急敗壞;到最後不堪其擾隻得硬著頭皮解散陣列分散追擊,那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就不信沒有沒了騎陣,單兵較量,這些深山老林長大的女真蠻子,會是我們草原之狼契丹、奚族騎兵的對手!
果然,很快對麵的女真就全部換好了馬,隨著一聲淒厲號角聲響起,四百女真騎兵立即排成四排整齊密集騎兵隊列,向著遼軍發起了衝鋒。
這些遼國騎兵一見女真騎兵還是老樣子,頓時就開心了,唿嘯著就一下散得老開。
隻見一部分開始返身向建州方向小步跑去;一部分則向兩翼散開;還有一部分則在向兩翼散開之後又猛踢馬腹加速從女真騎陣的兩翼繞到女真騎兵的後方去。
這些人眼睛毒得很,一早就發現這些女真前方都是一人雙馬,一為騎乘用馬,一為作戰用戰馬;而且除了少量水袋,料袋幹糧袋之外,幾乎沒帶任何輜重。
他們發現,這些女真騎兵,雖然看步法都是輕騎,卻是人馬皆披鐵甲,即便都是輕甲一般的騎弓也是很難破甲的。
可他們的另一匹行軍所用的騎乘馬,卻是沒有披甲的,連皮甲都沒有,似乎正是繳獲自己遼軍輕騎兵的戰馬。
此時這些無甲騎乘用馬正被後麵馬樁子牽著,跟在四列騎兵隊的後邊。
所以,射不死你們的作戰用馬,那就射死你們的騎乘用馬也罷!
到時候你們這些女真蠻子就隻剩下一匹戰馬了,等你們馬力耗盡,我們有的是辦法炮製你們;
更別說,我們還有援軍正急速趕來,到時候這些女真蠻子就是插翅難飛!
也多虧地形幫忙。
本來興中府到建州這段路,北麵高山,南麵是大靈河,一些窄的地方道路邊可以跑馬的地方也就幾十步寬,女真騎兵一個幾十人的騎兵隊列就能將道路全部塞滿。
可騙偏偏這裏山勢和緩,兩條河流交匯衝刷,因此形成了一條寬約兩三裏狹長的平地緩坡。
這樣的地形,已經足夠俺們遼國騎兵,草原之狼發揮騎兵離合不定的機動優勢!
隻見這些遼國騎兵嘴裏發出狼嚎也似的怪叫聲,風一般的掠過史文恭所部騎兵的兩翼,不少遼國騎兵還在這個時候張弓搭箭射向這四排騎兵陣列。
這就是騷擾挑釁。
因為女真騎兵所用的騎弓不過六七鬥而已,射程最遠不過五十步左右。
而遼國輕騎兵所用的騎弓卻一般都在八鬥以上,射程一般都在六十步以上。
這就是優勢啊,我可以射到你(雖然射不死),你卻射不到我,就問你氣不氣?
史文恭自然是不氣,非但不氣,看到這些遼國騎兵飛速的接近掠過自己的兩翼,史文恭簡直興奮的要大笑起來。
隻聽他突然一聲怒吼,用女真話喊道:“分散破敵!射死他們!”
四百以曾頭市熟女真為主的騎兵這時也都發出有如狂喜一樣的怒吼,嗷嗷叫的一下變陣,四排整齊密集的騎兵陣列一下分散成許多個十二人一組的小分隊。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中有一半位於前排的騎兵又從弓袋裏取出一具弩弓來,抬手對著這些飛速掠過自己兩翼遼國騎兵就是一陣弩箭。
“咻咻咻咻咻……”
密集的弩箭如飛蝗一般射向這些隻身披披甲和輕便鐵甲遼國騎兵,還有他們完全無甲的戰馬,頓時就是血光飛濺,慘叫聲還有戰馬的嘶鳴聲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
為了這次遠征突襲,林衝可是給這這三千一百騎兵準備了最好的裝備。
不但把全軍上下最好的戰馬都集中起來,而且每名騎兵這一套輕甲也是梁山軍器監最新的產品,不但防禦能力超強,而且重量還比真正的女真拐子馬騎兵所披的鐵甲要輕了一半都不止。
除此之外,這些騎兵的攻擊武器是武裝到了牙齒,不但每人兩柄破虜刀,兩條騎槍,兩張弓(一張騎弓,一張下馬所用步弓),同時還給每人都配了一具單兵弩。
這種一石五鬥的單兵弩雖然威力比不上接近三石的神臂弓,但卻比神臂弓更適合騎兵使用。
畢竟一般的神臂弓沒有幾個人能在馬上拉得開,而且神臂弓為大宋特有秘密武器,一旦使用豈不就露餡了麽。
而這種單兵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梁山騎兵卻可以在馬上用單腳踩住弩機前方的鐵環,在馬上完成上弦。
最後,五百背嵬軍重騎,以及林衝兩百親兵還每人配了四枚一斤半重手榴彈,林衝係統倉庫裏還有三千多枚的存貨沒有拿出來。
可以說這就是一支武裝到了牙齒,裝備精良到令人發指的騎兵隊伍,而這些遼兵卻隻把他們當做一般的女真輕騎兵拐子馬。
結果自然就悲劇了。
慘叫聲響起的時候,烏利可安一下就愣了,其他沒有中箭的遼國騎兵同樣也愣住了。
臥槽,作弊啊,甚麽時候女真輕騎兵的裝備這麽好了?竟然還有弩箭!
不過下一刻,烏利可安卻一下狂喜起來。
哈哈,這夥女真蠻子竟然一開始就硬著頭皮解散了陣列衝殺出來。
哈哈,他們竟然一開始就放棄了陣列衝鋒的優勢,要和我們玩機動性,玩騎射遊鬥!
那就全軍壓上他們騎兵追逐對射,和他們纏鬥周旋吧!
說起來,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長,各自有各自的尊嚴。
比如漢人步軍陣列無雙,特別步軍箭陣,從先秦到大宋,就從來沒有怕過任何異族;
比如現在崛起的女真,他們的騎兵衝鋒陣列確實厲害,遼國就是怎麽也打不過。
甚至當初遼國騎兵用近十倍兵力包圍了女真戰神完顏婁室的精銳重騎,最後還是讓這廝生生殺透了重圍,殺得外麵的遼國騎兵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可現在對方竟要放棄陣列衝鋒的優勢,和我們玩我們最擅長的騎射遊鬥!
而且自己這邊的兵力還是對方的兩倍半。
這要是再不敢應戰,以後見著女真騎兵幹脆遠遠的逃跑好了!
當下烏利可安也一下怒吼起來:“壓上去,兄弟們,讓這夥女真蠻子見識見識甚麽是真正的騎射遊鬥!”
和烏利可安的心思一樣,其他所有的遼國騎兵這時也一下興奮起來,滿腔的熱血仿佛能從頭頂噴薄而出一般,紛紛掉轉馬頭,向梁山軍兩翼包抄過去,同時掣出騎弓,不斷潑灑著箭雨。
一時間,四百梁山鐵騎就和一千遼國輕騎在這個狹長的戰場上混戰,遊鬥起來,喊殺聲震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