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梁山軍以高出市場價一兩成的高價,大量收購蠶繭的消息發出後,不到半個月,一條梁山軍大量招收織布女工的消息,又在濟州,鄆州兩地的百姓中炸開了鍋。


    “三娘,三娘,聽說了沒,梁山軍正在招織布女工,你去不去?”


    濟州鄆城縣宋家村中,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風風火火跑進一家人的院子,老遠就大聲叫嚷起來。


    她口中那名叫做三娘的少女此時正在給家裏唯一一隻小豬喂食,聞言連忙放在喂豬食的勺子,用手撫了撫鬢角的頭發,有些疑惑道:“甚麽?”


    “甚麽甚麽,就是梁山軍派人到村口貼告示了,說是要找織布女工,每個月工錢至少兩枚銀角子呢!


    而且還包吃包住,每十天還能休息兩天,如果不願意休息,還給雙倍的工錢呢!”


    “兩枚銀角子?那就是兩貫銅錢,還包吃包住,那就是每個月可以積攢兩貫錢,這樣……”


    三娘一聽每個月能積攢下兩貫錢,頓時就有些心動了。


    她家是宋太公家的佃戶,日子稍微比村子裏的莊客好一些(佃戶隻需交租子,有人身自由;莊客則還要免費給地主做事,保衛田莊,無人身自由),但依然過得很艱難。


    前兩年的時候,因為阿娘生了重病,問宋太公借了五兩銀子這才治好。


    雖說宋太公是個好人,隻收他們家最低的利息,也沒強逼她家還錢。


    但借了錢總得還不是,要不每年的利息就不是一筆小錢。若是再還不上,看來隻有賣身(宋朝的賣身一般都是簽十年,相當於長工)給宋太公做莊客了。


    這樣一來日子就更艱難了,而且越發看不到希望。


    因此三娘一家都希望能多賺點錢,把剩下的三兩多銀錢還上。


    可宋朝賦稅繁重,苛捐雜稅數不勝數,阿娘的身體又一直不好,想要積攢這麽多錢又哪是這麽容易的?


    因此一聽包吃包住,每月兩枚銀角子,三娘立刻就想到,自己隻要工作一年半,不就正好可以還上這筆欠賬麽?


    哪知她還沒說完,那邊她的小夥伴柯六娘就又風風火火的說道:“這還不止呢,我聽宣讀梁山軍士說了,說是每月兩枚銀角子隻是基本工錢。


    若是做得好,每天完成規定的織布量,織布的質量有達到標準,剩下的我們每多織出多少布,就給多少工錢呢!


    而且那人還說,若是有人織得又多又好,到月末的時候,還有額外的獎勵,就是所有工錢加在一起,再多獎勵五成工錢。


    三娘你織布的手藝這麽好,織得又快又好,誰都比不上,你去了肯定能拿第一的,到時候每月的工錢就不知道多少了!”


    馮三娘一聽都有些糊塗了,不過在柯六娘的耐心解釋下,終於算是弄明白了這種新奇的計算工錢辦法。


    不過很快她又想到的新的問題:“六娘,你說他們規定的織布量不會太高吧?那告示上可有說一天要織多少布?”


    柯六娘搖搖頭道:“告示上沒有說,我也問過了,那人沒有說,不過他說肯定每個人都能完成的。三娘你這麽好的技藝,肯定沒問題的。


    你去不去?我們兩個一起搭伴,告示上可是說了,年紀在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優先;這次隻先招八百名織工,去晚了就報不到名了!”


    聽到隻招八百織工,馮三娘終於動容,濟州、鄆州可不止八百名少女,這麽好的工作機會,那還不搶破頭?


    不過也在這時,馮三娘的阿娘卻從屋子裏走了出來,聞言不禁有些擔心:“怎地專收年輕的女娘,這梁山軍不會有甚麽問題吧?”


    “嬸嬸啊,你整日呆在屋子裏,外麵的事都不怎麽知道。”


    那柯六娘聞言不禁跳腳道:“嬸嬸你是不知道,那梁山軍是多仁義的軍隊!


    他們走路都唱歌呢,說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愛護群眾的莊稼,不調戲婦女……那可是真的是說到做到呢!


    這還不算,他們還幫我們修理水渠,修路補橋,附近百姓去犒勞他們,他們除了喝水,其他的東西給他們都不要呢,一定要給就給錢!


    還有他們送給我們的土豆,玉米種子,還有不要利錢借給芸娘她們的小吃車……俺爹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軍隊哩,怎麽可能會有問題?


    那個宣讀告訴的梁山軍士說了,年輕的女娘手腳更快動作更麻利,而且也不用帶孩子更好管理。”


    馮三娘到底比很少出門的阿娘對梁山軍更了解一些,聽到這裏也再也忍不住,轉身對阿娘道:“阿娘,我想跟六娘一起報名!


    阿娘你放心,這個梁山軍真的很好呢,所有窮苦的人沒有一個不誇的,不會有問題的!”


    柯六娘也在一旁道:“嬸嬸你就放心吧,梁山軍都是好人呢,而且工錢還這麽高。”


    於是不久之後,兩名年芳十六的少女果然成功報上了名,並且通過考核,成了梁山織布工坊的兩名女工。


    不過,當她們第二天穿著統一製式的工作服來到扈家莊不遠處的織布廠房時,所有的人卻一下都愣住了。


    隻見寬闊的廠房裏,擺著一張張嶄新的多綜多躡織機,還有花樓織機,看來梁山軍這是要織花紋複雜的綾羅綢緞了。


    但這些卻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新式織機實在太寬了一些,足足有大宋常見織機的兩倍寬。


    就在他們驚奇不已的時候,她們的領班,一位名叫秦六娘的小婦人開始教她們如何操作這種新式的織布機。


    隻見她雙腳飛快地踩著踏板(躡),綜框不停的上上下下,經紗快速的上下交織。


    可是往常需要雙手來迴拋梭子的工序,卻變成了隻用一隻手打一下一根棍子,梭子就飛速的從織機這一邊移動道另一邊。


    這樣一來,省去雙手拋梭,接梭的步驟,速度一下竟快了三四倍還不止。


    馮三娘滿臉不可思議的瞪大了眼睛,她從來沒想過織布甚麽時候可以變得這麽省力,速度可以變得這麽快!


    而且這還不算,這時她也看出來了,這種新式織布機織出來的布比普通的布還要寬一倍,那豈不是說,織布的效率還要再提高一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氏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夢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夢入並收藏林氏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