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姆知起咩名好的打賞
便在史進騎著快馬找到林衝的時候,大宋禮部侍郎張叔夜也已經由呂將親自相陪坐船由金沙灘登上了梁山大島。
因為知道林衝不在,張叔夜不願到宛子城議事廳枯坐等候,於是嚐試著提出要求,想在梁山上逛一逛。
呂將想了想,也沒在意,當即命令小溫侯呂方帶著十幾名親衛,帶著張叔夜父子到山上轉一轉。
除了不能去地方,都可以任他隨意參觀。
一行人在呂方的帶領下,開始在梁山大島上參觀著。
出了碼頭區,首先走過的就是訓練場了。
同當初關勝初次上山時一樣,張叔夜父子兩個一到訓練也被梁山軍眾嚴格之極且花樣繁多的訓練方法的訓練方法給震撼到了。
“梁山軍練兵果然有一套啊,難怪能如此短時間內將一群農夫和降兵訓練成一支令行禁止,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
才走了幾個訓練場地,張叔夜就忍不住感歎起來,暗道對梁山軍又多了一重了解。
而張叔夜的二兒子張仲熊則滿臉興奮,他眼睛放光的看了一眼父親,意思是現在他們父子兩個已經知道梁山軍練兵方法,迴去正可以依樣畫葫蘆,訓練出一支更強的軍隊來。
張叔夜一下明白了兒子的意思,卻輕輕的搖起頭來。仲熊還是隻看到了表麵啊。
其實這個問題張叔夜早就想過,朝廷中央不是不能出精兵,比如在五代和宋初的時候,汴梁精兵不是打得四周匾匾的伏,最後掃平天下麽?
關鍵還是在於那個時候武將還有士兵地位高,所以性情飛揚,鬥誌昂揚;而大宋一百多年來重文抑武,武將和士兵飽受歧視,早就沒有那股心氣了,加上朝廷文官還時刻對武將造反的深深提防。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像梁山軍這樣訓練士兵,根本不可能的。
“呂將軍,你們梁山軍每日這麽練兵,不怕軍士受傷?或者有怨言嗎?”不過張叔夜很快卻有另外的疑問。
這一路走來,張叔夜已見多了梁山軍各種花樣百出的訓練方式。
站軍姿,踢正步,隊列訓練,四百米障礙跑,泥坑裏打滾,扛著木頭跑等等。完成不好的(其實在張叔夜眼中已經很好了),還要打軍棍!
這已經讓張叔夜覺得不可思議了,訓練這麽嚴格苛刻,這麽苦,不怕士卒造反麽?
可現在竟然還看到梁山軍以百人為單位,互相用長矛進行擊刺對抗。
簡直跟真的一樣!兩邊的士兵就這麽嗷嗷叫著排成整齊的隊伍,一路小跑著對撞在一起,手中的長矛毫不留情的就往對方身上捅。
雖說所有的長矛都去掉了矛頭,但在旁觀的張叔夜等人看來,還是覺得心驚肉跳,看著都疼。
“自然會有人受傷,不過卻沒有人會有怨言。”
呂方聞言笑了,心說訓練不合格是恥辱,被打是活該,隻會讓人知恥後勇,今後訓練越發的刻苦。
而且士兵被打之後,上級軍官可是要親自給這名士兵上藥,而且指導員也會找士兵談話,做思想工作,又怎麽可能心生怨言?
至於訓練受傷,那可是無比光榮的!
梁山軍軍政條例規定:凡是因為訓練勇敢而負傷的,各營主將必須親自到場慰問;受傷的士兵不但能轉到迴春營接受最好的治療和護理,還可以根據傷勢不同獲得十個銀圓以下的撫恤金,並且作為光榮事跡記錄在檔案上。
若不是擔心訓練進度跟不上,現在很多士兵其實在心裏還巴不得在訓練場負點傷呢!
不過這些事情,我跟你這個朝廷大官說得著麽?
張仲熊瞪大了眼睛,用充滿懷疑的語氣道:“怎麽會?如此不體恤軍士,不愛惜士卒,士卒怎麽會不心生怨言?”
呂將再次笑了笑,若是換做以前,他肯定要反唇相譏,針鋒相對嘲諷一番,不過跟著林衝久了,性子漸漸平和下來,加之又知道林衝對這個張叔夜評價非常高,也就懶得和這個張仲熊計較了。
“我說不會,那就是不會,各種原因難道還要對你細講嗎?若你要聽,那我便講一條,平時多流汗,戰場少流血;訓練場上受傷,總比戰場上送命要好吧!”
張仲熊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張叔夜也笑了笑,出言說了張仲熊兩句,又問:“可是他們為何這麽拚命?”
呂方笑笑:“當然要拚命,畏縮不前,拚殺不賣力可是要挨軍棍,拚輸了,吃飯還沒有肉菜;拚贏了,又是加菜又是表彰又是小紅旗,換做誰也要嗷嗷叫的拚了啊!”
張叔夜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些凝重起來。
一行人正準備繼續往前麵工坊區方向走去,就聽身後傳來一陣雄壯嘹亮,氣勢非凡的歌聲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張叔夜好奇的轉過頭,問道:“這是做甚麽?”
“這是訓練中間,休息的時候拉歌。”
“拉歌?”
張叔夜越發好奇,當下停住腳步,駐足聽起來。
“二指的,來一個,二指的,來一個……”
這時一首《秦風·無衣》已經唱完,張叔夜讚賞的點點頭,覺得這首歌被梁山軍唱得很有氣勢。
然而一番口號過後,被挑戰的第二指揮的五百新兵又一齊唱起另一首歌來。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幹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社稷兮,下救黎民。殺盡胡虜兮,覓個封侯!”
一首改編自明朝戚繼光的《凱歌》唱完,一開始張叔夜還在心中不住的點頭,不過聽到最後一句,張叔夜卻不由的心中微微一凜。
“覓個封侯!”梁山軍果然其誌不在小啊,士兵都立誌覓封侯,那林衝不豈不是誌在天下?
“梁山軍士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麵歸還切莫遺失掉;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第六愛護群眾的莊稼……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
便在史進騎著快馬找到林衝的時候,大宋禮部侍郎張叔夜也已經由呂將親自相陪坐船由金沙灘登上了梁山大島。
因為知道林衝不在,張叔夜不願到宛子城議事廳枯坐等候,於是嚐試著提出要求,想在梁山上逛一逛。
呂將想了想,也沒在意,當即命令小溫侯呂方帶著十幾名親衛,帶著張叔夜父子到山上轉一轉。
除了不能去地方,都可以任他隨意參觀。
一行人在呂方的帶領下,開始在梁山大島上參觀著。
出了碼頭區,首先走過的就是訓練場了。
同當初關勝初次上山時一樣,張叔夜父子兩個一到訓練也被梁山軍眾嚴格之極且花樣繁多的訓練方法的訓練方法給震撼到了。
“梁山軍練兵果然有一套啊,難怪能如此短時間內將一群農夫和降兵訓練成一支令行禁止,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
才走了幾個訓練場地,張叔夜就忍不住感歎起來,暗道對梁山軍又多了一重了解。
而張叔夜的二兒子張仲熊則滿臉興奮,他眼睛放光的看了一眼父親,意思是現在他們父子兩個已經知道梁山軍練兵方法,迴去正可以依樣畫葫蘆,訓練出一支更強的軍隊來。
張叔夜一下明白了兒子的意思,卻輕輕的搖起頭來。仲熊還是隻看到了表麵啊。
其實這個問題張叔夜早就想過,朝廷中央不是不能出精兵,比如在五代和宋初的時候,汴梁精兵不是打得四周匾匾的伏,最後掃平天下麽?
關鍵還是在於那個時候武將還有士兵地位高,所以性情飛揚,鬥誌昂揚;而大宋一百多年來重文抑武,武將和士兵飽受歧視,早就沒有那股心氣了,加上朝廷文官還時刻對武將造反的深深提防。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像梁山軍這樣訓練士兵,根本不可能的。
“呂將軍,你們梁山軍每日這麽練兵,不怕軍士受傷?或者有怨言嗎?”不過張叔夜很快卻有另外的疑問。
這一路走來,張叔夜已見多了梁山軍各種花樣百出的訓練方式。
站軍姿,踢正步,隊列訓練,四百米障礙跑,泥坑裏打滾,扛著木頭跑等等。完成不好的(其實在張叔夜眼中已經很好了),還要打軍棍!
這已經讓張叔夜覺得不可思議了,訓練這麽嚴格苛刻,這麽苦,不怕士卒造反麽?
可現在竟然還看到梁山軍以百人為單位,互相用長矛進行擊刺對抗。
簡直跟真的一樣!兩邊的士兵就這麽嗷嗷叫著排成整齊的隊伍,一路小跑著對撞在一起,手中的長矛毫不留情的就往對方身上捅。
雖說所有的長矛都去掉了矛頭,但在旁觀的張叔夜等人看來,還是覺得心驚肉跳,看著都疼。
“自然會有人受傷,不過卻沒有人會有怨言。”
呂方聞言笑了,心說訓練不合格是恥辱,被打是活該,隻會讓人知恥後勇,今後訓練越發的刻苦。
而且士兵被打之後,上級軍官可是要親自給這名士兵上藥,而且指導員也會找士兵談話,做思想工作,又怎麽可能心生怨言?
至於訓練受傷,那可是無比光榮的!
梁山軍軍政條例規定:凡是因為訓練勇敢而負傷的,各營主將必須親自到場慰問;受傷的士兵不但能轉到迴春營接受最好的治療和護理,還可以根據傷勢不同獲得十個銀圓以下的撫恤金,並且作為光榮事跡記錄在檔案上。
若不是擔心訓練進度跟不上,現在很多士兵其實在心裏還巴不得在訓練場負點傷呢!
不過這些事情,我跟你這個朝廷大官說得著麽?
張仲熊瞪大了眼睛,用充滿懷疑的語氣道:“怎麽會?如此不體恤軍士,不愛惜士卒,士卒怎麽會不心生怨言?”
呂將再次笑了笑,若是換做以前,他肯定要反唇相譏,針鋒相對嘲諷一番,不過跟著林衝久了,性子漸漸平和下來,加之又知道林衝對這個張叔夜評價非常高,也就懶得和這個張仲熊計較了。
“我說不會,那就是不會,各種原因難道還要對你細講嗎?若你要聽,那我便講一條,平時多流汗,戰場少流血;訓練場上受傷,總比戰場上送命要好吧!”
張仲熊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張叔夜也笑了笑,出言說了張仲熊兩句,又問:“可是他們為何這麽拚命?”
呂方笑笑:“當然要拚命,畏縮不前,拚殺不賣力可是要挨軍棍,拚輸了,吃飯還沒有肉菜;拚贏了,又是加菜又是表彰又是小紅旗,換做誰也要嗷嗷叫的拚了啊!”
張叔夜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些凝重起來。
一行人正準備繼續往前麵工坊區方向走去,就聽身後傳來一陣雄壯嘹亮,氣勢非凡的歌聲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張叔夜好奇的轉過頭,問道:“這是做甚麽?”
“這是訓練中間,休息的時候拉歌。”
“拉歌?”
張叔夜越發好奇,當下停住腳步,駐足聽起來。
“二指的,來一個,二指的,來一個……”
這時一首《秦風·無衣》已經唱完,張叔夜讚賞的點點頭,覺得這首歌被梁山軍唱得很有氣勢。
然而一番口號過後,被挑戰的第二指揮的五百新兵又一齊唱起另一首歌來。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幹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社稷兮,下救黎民。殺盡胡虜兮,覓個封侯!”
一首改編自明朝戚繼光的《凱歌》唱完,一開始張叔夜還在心中不住的點頭,不過聽到最後一句,張叔夜卻不由的心中微微一凜。
“覓個封侯!”梁山軍果然其誌不在小啊,士兵都立誌覓封侯,那林衝不豈不是誌在天下?
“梁山軍士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麵歸還切莫遺失掉;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第六愛護群眾的莊稼……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