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夏雨連續下了好幾日,一直到入了秋,才總算有了大晴天。而入軍多日的百裏翼,在這個秋天的伊始,總算是在軍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自夏初解決司徒一族,百裏翼遠赴寧州駐守,朝堂之上漸漸嶄露頭角的晗王,曆經一年,竟似乎能與身份最尊貴的七皇子晉王百裏鴻一較高下。隨著百裏翼莫名被廢立之後,原本東宮和晉王相爭的局麵,就變成了晗王與晉王的爭鬥。
相對於母妃出生於名門貴族的晉王來說,新貴權臣之女所生的晗王,如同百裏翼一般並不受黎州城老牌貴族們的青睞。可百裏翼入住東宮四年,朝堂中的要職早就被她換成了出身並沒有那麽顯赫的有能之士。
貴族們一向自命清高,當初百裏翼在位隻是動了他們並沒有那麽在意的位置,隻要他們的大部分利益還在,便也沒有過多的為難新上去的寒門子弟。
而後來百裏翼被廢立,他們便更加沒有顧忌了。可誰知道,還有那麽一個看起來不參與爭奪,卻被皇帝一手扶持起來的晗王。原本還在得意晉王能夠奪得大位的貴族們反應過來之後,開始動手給晗王下絆子。
可惜,朝堂要職的人已經不是他們能控製的,故而出現了兩黨相爭你死我活的局麵。
從入夏至秋以來,兩方各給彼此下了幾個套,倒是爭得風生水起不亦樂乎。
遠在寧州的百裏翼,查看著每日從各地送來的消息,看著自己兩個兄弟你來我往的過招,倒是覺得頗有趣味,隻是,事情牽扯到她就不好了。
涼秋將盡,很快就入冬了,而北華一年一次的冬祭很快就來了。如今北華已經沒了太子,雪舞節那日哪個皇子能隨皇帝一起到天壇祭天,這就成了權臣們值得思量的問題。
也不知道禮部的腦袋是不是發抽了,說是既然都是要挑個皇子去,不若為了國之根基,陛下可以冊立太子,領著儲君一道更為極力。禮部一出,各部響應,都紛紛上奏要求冊立太子,已固國之根本。
皇帝頭疼的狠,忍著把折子甩到底下臣子臉上的怒氣,打著太極將臣子們敷衍過去。過了幾日下旨,定了七皇子隨君祭天。當然,與此同時,皇帝還下了一道旨,說是瑞王的小郡主百裏驚鴻周歲,朕心甚悅,然後從遙遠的黎州賞賜了一大堆東西到寧州。賞賜的規格,竟比最尊貴的皇子過周歲還要隆重幾分。
這一來,又將黎州城的視線引到了百裏翼身上,頗讓她覺得懊惱。都隔了那麽遠還不讓她低調點,也不知道她這父皇安的什麽心。
方才接了聖旨迴來的百裏翼,收下了那幾箱貴重的賞賜,便走迴書房中,將手裏的聖旨隨手扔到桌麵上,脫下了身上大紅色的披風,長舒了一口氣坐在了書房裏的太師椅上。
書房裏正燒著爐子,暖烘烘的,嫋嫋的香煙從旁邊的香爐裏飄散出來,落在了一旁青衣墨發的女子身上。正在不遠處處理今年總賬的清羽,見到百裏翼一進來就是這幅左手架在扶手上支著頭,皺著眉頗為疲乏的模樣。便放下了手中的筆,斂袖,步履輕緩的走到了百裏翼身後,伸手,輕輕揉動著她的太陽**,默不作聲。
微涼的指尖揉著太陽**,刺激著頭皮,沒一會百裏翼就覺得好受了一點。抬起手,抓住清羽的手不放,示意她從身後走到自己身前來,一把拉住她坐在了自己的腿上。單手握住了她纖細的腰身,百裏翼垂首,將臉埋在清羽的肩膀處,歎了一口氣。
清羽伸手,握住了百裏翼的手,在她掌中寫道,【怎麽了?】
百裏翼搖搖頭,說道,“無事,不過是黎州城那邊又鬧騰罷了。將主意打到我府上來”
用臉頰蹭了蹭清羽的肩膀,百裏翼啞著聲音接著道,“過幾天就是驚鴻的周歲,你這個做母妃的,都安排好了嗎?”
清羽點頭,在她掌中寫道,【安排好了。】
百裏翼摟著她,又親昵的蹭了蹭她的脖頸,便不再多言。書房裏的爐香仍舊冉冉升起,兩人靜靜靠在一起,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刻。
很快,就到了百裏翼的女兒,長元郡主周歲的時候,闔府上下歡慶一片,喜事過後,迎來了新的一年。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北華華宇帝二十五年的春天。今年的春獵,於北華而言,乃是非常特殊的一次。此次,皇帝將貴族子弟才能隨君狩獵的條例更改,換成了凡是在軍中有功的的將士皆有機會參與。且,廢除了貴族子弟直接靠族中舉薦便可以在軍中入職的規定,換成了但凡入軍,都得先從底層兵士開始,一直到建有軍工才可以升職。
為此,皇帝還根據兵部呈上來曆年建有軍功未曾被提升的青年將士,提升了好一批人。而此舉,率先執行的便是百裏翼率領的十萬輕羽騎。一時間,百裏翼在邊疆名聲大炙。
此時非戰時,且朝中貴族忙著和晗王一黨撕得要緊,也就沒有多少人有精力反對皇帝推行的國政。笑話,這個時候給皇帝留下個好印象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會反對他推行國政。
兩王撕咬之際,不知不覺,年華如流水,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年。
五年間,於百裏翼而言並無什麽變化,但是於朝政而言,則是翻天覆地。就在貴族們的眼皮底下,一群寒門子弟從最底層爬上了中層,漸漸的,原本就在七年前與溯北蠻族大戰時,失去大部分私兵的貴族們發現,北華的軍隊隻隸屬於北華皇庭了。
而原本就能與七皇子抗衡的晗王,羽翼豐滿,在民間漸有賢王之稱。而入住過東宮的瑞王遠在邊塞,少有入宮的時刻,逐漸消失在眾人眼前。
而對於商州的百姓來說,五年前一身紅裳嫁到北華寧州的商家少主商清羽,在這鮮少歸家的五年裏,為□□,為人母,卻非常不幸的在三年前喪失夫君。僅三年裏,重新上門提親的人都要踏破門檻了,絲毫不在意她的夫君曾給她留下一子。而商府,也將繼承家業的少主人商清羽,改成了她的兒子,商念義。
完成與商家協議的百裏翼,原本打算在得到養子之後,就巴巴的宣布自己另一個身份的死亡,將養子踢給自己嶽父算作商家嫡係後代的。可奈何清羽太喜歡孩子,且商家那群虎視眈眈的旁係還不算安分,百裏翼也就等著清羽徹底收拾完不聽話的人,才把皮球踢給自己嶽父。
可不知道怎麽的,商之秋跟清羽說了當年與百裏翼協議內容,說是百裏翼用清羽換商家的三分之一產業,還說了,得子歸商家的內容,清羽惱了,就在商念義兩歲的時候搬出了百裏翼的府邸,宣布自己名義上的夫君死去了。
自知理虧的百裏翼解釋說,當年逼不得已才答應對方,而商之秋也不想自己辛苦掙來的產業被族中那群隻知道吃喝玩樂的廢物給奪取,便出此下策。而如今,清羽手段如此厲害,已後悔當初簽了協議說是一有孩子就把清羽還給百裏翼,而自己抱著外孫處理家業的商之秋便後悔了,無論如何都要把清羽留在商家,斷絕她與北華那個不安分的皇子的聯係。
猜到對方意圖的百裏翼氣的把手邊的東西全摔了,發了信狠狠地警告了對方一番,這才準備妥當的去把清羽哄迴來。
誰知道,一哄,就是三年。
寧州城西,原先有一座十分好的宅子,乃是原先城中太守留下的府邸。五年前易了主,而今,住在這裏的主人,正是商家如今掌家的主人,商清羽。
自對外說夫君逝去後,並未離開寧州返迴商州,定居於此,一人**支撐家業的清羽漸漸出現在寧州百姓的眼中,又因著對方乃是生意遍布九州的商家人身份,這座府邸每日來拜訪的人亦是絡繹不絕。故而,城西的商府,便成了寧州最出名的地方,遠遠勝過同在一處的瑞王府。
皆因,清羽來寧州幾年,出資興修水利,鋪路架橋深得百姓們尊敬,故而有著在商州時一樣的名聲。還有一個便是,這位活菩薩,還是個寡婦,這樣的身份在九州最為保守的北華,也惹人非議了一點。
於是乎,城西商府每日來客的一舉一動,也就成了大多數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已是正午,一列身穿櫻紅鎧甲的軍隊穿過城西的主街,朝著最深處的王府走去。為首一人,一身櫻紅色輕甲,為戴頭盔,梳得整整齊齊的頭發,束進了玉冠中。這麽一絲不苟的發型,配著那張麵白無須的俊美麵龐,更顯得那張麵無表情的臉清冷又禁欲。
她拽著韁繩駕馬,緩緩走過主街,而坐在她身前,則是一個看起來不過四五歲的孩子。與她一般,繃著臉,麵無表情看著前方。隻是這小小的孩子有著這麽嚴肅的神情著實讓人覺得心生可愛。
不遠處茶樓之上,望著這列軍隊走遠的一位青衫男子,砸吧嘴巴,了然道,“原來是大王迴來了,這次春獵,大王還帶著郡主去,當真是虎父無犬女。”
前幾日百裏翼帶著一軍將士遠出塞在春獵,算算時間,也是時候迴來了。
站在男子身旁的一位中年男人望著百裏翼遠去的挺拔背影,點點頭,讚同道,“郡主雖年幼,卻一直頗有其父之風。如今大王後院裏並無婦人,想來日後也隻有郡主一子嗣,若是日後這郡主承位,怕也不足為奇。”
“可不是,去年大王入京述職之際攜上郡主,郡主還被陛下誇了天資聰穎,男兒都不能比其一,還算這麽多皇子皇孫裏,就數大王把孩子教的最好了。”去年在帝都的一位客商聽得身旁之人議論,接了話頭說道。
“哎,就憑這句話,若是大王有子,怕是東宮……”
“嗬,兄台,莫言多言,莫言多言,如今那兩位勢如水火,國中上下,怕是隻有寧州一塊清淨地了。”第二位說話的人搖搖頭,一副莫談國事的模樣。言下之意,就是不讓有心之人,把戰火拉到瑞王身上,破壞這寧州的清淨了。
先頭開口的人一拍欄杆,唏噓道,“想當年大王還在東宮,倒是做了不少實事,這麽好的一個人,怎麽陛下說廢了就廢了,還貶到寧州這麽荒涼的地方來,可惜,真是可惜了……”
“如今的寧州,也不荒涼。這都是舊事了,諸位莫要多言。”先前不提朝政的人話題一轉,望著樓下遠去的軍隊,莫測高深的說道,“說起大王,我最近倒是聽自己跑商的一位兄弟說了一件事。說是前些時候大王身穿便衣在邊境隻帶了兩個侍衛巡視,遇上了一列胡兵發生了點麻煩,,當時對方人多勢眾,便吃了個大虧,一路狼狽,恰好遇上了我兄弟的商隊,這才擺脫了麻煩。”
“兄台你這是在說笑吧,大王英明神武,怎麽可能會被胡兵逼得如此狼狽。”有人搖搖手,一臉的不信。
“這是我兄弟說的,他所在的商隊是城西商家的,還說當時清羽姑娘也在那裏,是她讓大王躲進她的馬車裏,躲過一劫的。”那彎著眉,說的頗為認真。
“這要是真的,為啥商府一點傳聞也無。”
“因為大王當時便衣,少有人認出來,且清羽姑娘一介女流,與孤身男子同處,商府為了她的名譽也是不能說的。”
……
很快,茶樓上的談資換了一份,就方才那位中年男人的說辭,一群閑的無聊的小家商客辯來辯去,最終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第二日,寧州城卻莫名的傳出了一條流言,說是獨居多年的瑞王,看上了城西商家的掌家的商姑娘了。
原本風平浪靜多年的寧州,一夜之間好像被燒開的水,忽然沸騰起來了。
夏雨連續下了好幾日,一直到入了秋,才總算有了大晴天。而入軍多日的百裏翼,在這個秋天的伊始,總算是在軍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自夏初解決司徒一族,百裏翼遠赴寧州駐守,朝堂之上漸漸嶄露頭角的晗王,曆經一年,竟似乎能與身份最尊貴的七皇子晉王百裏鴻一較高下。隨著百裏翼莫名被廢立之後,原本東宮和晉王相爭的局麵,就變成了晗王與晉王的爭鬥。
相對於母妃出生於名門貴族的晉王來說,新貴權臣之女所生的晗王,如同百裏翼一般並不受黎州城老牌貴族們的青睞。可百裏翼入住東宮四年,朝堂中的要職早就被她換成了出身並沒有那麽顯赫的有能之士。
貴族們一向自命清高,當初百裏翼在位隻是動了他們並沒有那麽在意的位置,隻要他們的大部分利益還在,便也沒有過多的為難新上去的寒門子弟。
而後來百裏翼被廢立,他們便更加沒有顧忌了。可誰知道,還有那麽一個看起來不參與爭奪,卻被皇帝一手扶持起來的晗王。原本還在得意晉王能夠奪得大位的貴族們反應過來之後,開始動手給晗王下絆子。
可惜,朝堂要職的人已經不是他們能控製的,故而出現了兩黨相爭你死我活的局麵。
從入夏至秋以來,兩方各給彼此下了幾個套,倒是爭得風生水起不亦樂乎。
遠在寧州的百裏翼,查看著每日從各地送來的消息,看著自己兩個兄弟你來我往的過招,倒是覺得頗有趣味,隻是,事情牽扯到她就不好了。
涼秋將盡,很快就入冬了,而北華一年一次的冬祭很快就來了。如今北華已經沒了太子,雪舞節那日哪個皇子能隨皇帝一起到天壇祭天,這就成了權臣們值得思量的問題。
也不知道禮部的腦袋是不是發抽了,說是既然都是要挑個皇子去,不若為了國之根基,陛下可以冊立太子,領著儲君一道更為極力。禮部一出,各部響應,都紛紛上奏要求冊立太子,已固國之根本。
皇帝頭疼的狠,忍著把折子甩到底下臣子臉上的怒氣,打著太極將臣子們敷衍過去。過了幾日下旨,定了七皇子隨君祭天。當然,與此同時,皇帝還下了一道旨,說是瑞王的小郡主百裏驚鴻周歲,朕心甚悅,然後從遙遠的黎州賞賜了一大堆東西到寧州。賞賜的規格,竟比最尊貴的皇子過周歲還要隆重幾分。
這一來,又將黎州城的視線引到了百裏翼身上,頗讓她覺得懊惱。都隔了那麽遠還不讓她低調點,也不知道她這父皇安的什麽心。
方才接了聖旨迴來的百裏翼,收下了那幾箱貴重的賞賜,便走迴書房中,將手裏的聖旨隨手扔到桌麵上,脫下了身上大紅色的披風,長舒了一口氣坐在了書房裏的太師椅上。
書房裏正燒著爐子,暖烘烘的,嫋嫋的香煙從旁邊的香爐裏飄散出來,落在了一旁青衣墨發的女子身上。正在不遠處處理今年總賬的清羽,見到百裏翼一進來就是這幅左手架在扶手上支著頭,皺著眉頗為疲乏的模樣。便放下了手中的筆,斂袖,步履輕緩的走到了百裏翼身後,伸手,輕輕揉動著她的太陽**,默不作聲。
微涼的指尖揉著太陽**,刺激著頭皮,沒一會百裏翼就覺得好受了一點。抬起手,抓住清羽的手不放,示意她從身後走到自己身前來,一把拉住她坐在了自己的腿上。單手握住了她纖細的腰身,百裏翼垂首,將臉埋在清羽的肩膀處,歎了一口氣。
清羽伸手,握住了百裏翼的手,在她掌中寫道,【怎麽了?】
百裏翼搖搖頭,說道,“無事,不過是黎州城那邊又鬧騰罷了。將主意打到我府上來”
用臉頰蹭了蹭清羽的肩膀,百裏翼啞著聲音接著道,“過幾天就是驚鴻的周歲,你這個做母妃的,都安排好了嗎?”
清羽點頭,在她掌中寫道,【安排好了。】
百裏翼摟著她,又親昵的蹭了蹭她的脖頸,便不再多言。書房裏的爐香仍舊冉冉升起,兩人靜靜靠在一起,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刻。
很快,就到了百裏翼的女兒,長元郡主周歲的時候,闔府上下歡慶一片,喜事過後,迎來了新的一年。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北華華宇帝二十五年的春天。今年的春獵,於北華而言,乃是非常特殊的一次。此次,皇帝將貴族子弟才能隨君狩獵的條例更改,換成了凡是在軍中有功的的將士皆有機會參與。且,廢除了貴族子弟直接靠族中舉薦便可以在軍中入職的規定,換成了但凡入軍,都得先從底層兵士開始,一直到建有軍工才可以升職。
為此,皇帝還根據兵部呈上來曆年建有軍功未曾被提升的青年將士,提升了好一批人。而此舉,率先執行的便是百裏翼率領的十萬輕羽騎。一時間,百裏翼在邊疆名聲大炙。
此時非戰時,且朝中貴族忙著和晗王一黨撕得要緊,也就沒有多少人有精力反對皇帝推行的國政。笑話,這個時候給皇帝留下個好印象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會反對他推行國政。
兩王撕咬之際,不知不覺,年華如流水,轉眼間,已經過了五年。
五年間,於百裏翼而言並無什麽變化,但是於朝政而言,則是翻天覆地。就在貴族們的眼皮底下,一群寒門子弟從最底層爬上了中層,漸漸的,原本就在七年前與溯北蠻族大戰時,失去大部分私兵的貴族們發現,北華的軍隊隻隸屬於北華皇庭了。
而原本就能與七皇子抗衡的晗王,羽翼豐滿,在民間漸有賢王之稱。而入住過東宮的瑞王遠在邊塞,少有入宮的時刻,逐漸消失在眾人眼前。
而對於商州的百姓來說,五年前一身紅裳嫁到北華寧州的商家少主商清羽,在這鮮少歸家的五年裏,為□□,為人母,卻非常不幸的在三年前喪失夫君。僅三年裏,重新上門提親的人都要踏破門檻了,絲毫不在意她的夫君曾給她留下一子。而商府,也將繼承家業的少主人商清羽,改成了她的兒子,商念義。
完成與商家協議的百裏翼,原本打算在得到養子之後,就巴巴的宣布自己另一個身份的死亡,將養子踢給自己嶽父算作商家嫡係後代的。可奈何清羽太喜歡孩子,且商家那群虎視眈眈的旁係還不算安分,百裏翼也就等著清羽徹底收拾完不聽話的人,才把皮球踢給自己嶽父。
可不知道怎麽的,商之秋跟清羽說了當年與百裏翼協議內容,說是百裏翼用清羽換商家的三分之一產業,還說了,得子歸商家的內容,清羽惱了,就在商念義兩歲的時候搬出了百裏翼的府邸,宣布自己名義上的夫君死去了。
自知理虧的百裏翼解釋說,當年逼不得已才答應對方,而商之秋也不想自己辛苦掙來的產業被族中那群隻知道吃喝玩樂的廢物給奪取,便出此下策。而如今,清羽手段如此厲害,已後悔當初簽了協議說是一有孩子就把清羽還給百裏翼,而自己抱著外孫處理家業的商之秋便後悔了,無論如何都要把清羽留在商家,斷絕她與北華那個不安分的皇子的聯係。
猜到對方意圖的百裏翼氣的把手邊的東西全摔了,發了信狠狠地警告了對方一番,這才準備妥當的去把清羽哄迴來。
誰知道,一哄,就是三年。
寧州城西,原先有一座十分好的宅子,乃是原先城中太守留下的府邸。五年前易了主,而今,住在這裏的主人,正是商家如今掌家的主人,商清羽。
自對外說夫君逝去後,並未離開寧州返迴商州,定居於此,一人**支撐家業的清羽漸漸出現在寧州百姓的眼中,又因著對方乃是生意遍布九州的商家人身份,這座府邸每日來拜訪的人亦是絡繹不絕。故而,城西的商府,便成了寧州最出名的地方,遠遠勝過同在一處的瑞王府。
皆因,清羽來寧州幾年,出資興修水利,鋪路架橋深得百姓們尊敬,故而有著在商州時一樣的名聲。還有一個便是,這位活菩薩,還是個寡婦,這樣的身份在九州最為保守的北華,也惹人非議了一點。
於是乎,城西商府每日來客的一舉一動,也就成了大多數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已是正午,一列身穿櫻紅鎧甲的軍隊穿過城西的主街,朝著最深處的王府走去。為首一人,一身櫻紅色輕甲,為戴頭盔,梳得整整齊齊的頭發,束進了玉冠中。這麽一絲不苟的發型,配著那張麵白無須的俊美麵龐,更顯得那張麵無表情的臉清冷又禁欲。
她拽著韁繩駕馬,緩緩走過主街,而坐在她身前,則是一個看起來不過四五歲的孩子。與她一般,繃著臉,麵無表情看著前方。隻是這小小的孩子有著這麽嚴肅的神情著實讓人覺得心生可愛。
不遠處茶樓之上,望著這列軍隊走遠的一位青衫男子,砸吧嘴巴,了然道,“原來是大王迴來了,這次春獵,大王還帶著郡主去,當真是虎父無犬女。”
前幾日百裏翼帶著一軍將士遠出塞在春獵,算算時間,也是時候迴來了。
站在男子身旁的一位中年男人望著百裏翼遠去的挺拔背影,點點頭,讚同道,“郡主雖年幼,卻一直頗有其父之風。如今大王後院裏並無婦人,想來日後也隻有郡主一子嗣,若是日後這郡主承位,怕也不足為奇。”
“可不是,去年大王入京述職之際攜上郡主,郡主還被陛下誇了天資聰穎,男兒都不能比其一,還算這麽多皇子皇孫裏,就數大王把孩子教的最好了。”去年在帝都的一位客商聽得身旁之人議論,接了話頭說道。
“哎,就憑這句話,若是大王有子,怕是東宮……”
“嗬,兄台,莫言多言,莫言多言,如今那兩位勢如水火,國中上下,怕是隻有寧州一塊清淨地了。”第二位說話的人搖搖頭,一副莫談國事的模樣。言下之意,就是不讓有心之人,把戰火拉到瑞王身上,破壞這寧州的清淨了。
先頭開口的人一拍欄杆,唏噓道,“想當年大王還在東宮,倒是做了不少實事,這麽好的一個人,怎麽陛下說廢了就廢了,還貶到寧州這麽荒涼的地方來,可惜,真是可惜了……”
“如今的寧州,也不荒涼。這都是舊事了,諸位莫要多言。”先前不提朝政的人話題一轉,望著樓下遠去的軍隊,莫測高深的說道,“說起大王,我最近倒是聽自己跑商的一位兄弟說了一件事。說是前些時候大王身穿便衣在邊境隻帶了兩個侍衛巡視,遇上了一列胡兵發生了點麻煩,,當時對方人多勢眾,便吃了個大虧,一路狼狽,恰好遇上了我兄弟的商隊,這才擺脫了麻煩。”
“兄台你這是在說笑吧,大王英明神武,怎麽可能會被胡兵逼得如此狼狽。”有人搖搖手,一臉的不信。
“這是我兄弟說的,他所在的商隊是城西商家的,還說當時清羽姑娘也在那裏,是她讓大王躲進她的馬車裏,躲過一劫的。”那彎著眉,說的頗為認真。
“這要是真的,為啥商府一點傳聞也無。”
“因為大王當時便衣,少有人認出來,且清羽姑娘一介女流,與孤身男子同處,商府為了她的名譽也是不能說的。”
……
很快,茶樓上的談資換了一份,就方才那位中年男人的說辭,一群閑的無聊的小家商客辯來辯去,最終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第二日,寧州城卻莫名的傳出了一條流言,說是獨居多年的瑞王,看上了城西商家的掌家的商姑娘了。
原本風平浪靜多年的寧州,一夜之間好像被燒開的水,忽然沸騰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