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從源州城離開已有半月有餘。駛向前往嶽中城的馬車,在鋪滿了白雪的官道上搖晃著。


    自接了聖旨之後,清羽的情緒一直很穩定。就算離別那日,百裏翼將她抱進馬車裏,將帶了多年的玉佩掛在她脖頸,她也沒有多大的反應。隻是百裏翼抽手欲要離去的時候,她忽地伸手,抓住了對方同樣纖細的手腕,望著她的眼眸盛滿了水光。


    在一起幾近九年,分離的時候就算是早就知曉的清羽,也還是會不舍的。百裏翼明了她的心境,伸手,撫了撫她的發,卻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清羽望著她,伸手握緊了她。把她的手放在眼前,攤開手心,微涼的指尖在百裏翼輕輕劃下一個字,【翼】


    “嗯?”


    【等】


    “好。”百裏翼點頭,鬆了手,提起衣擺,跳下來馬車。站在門口,望著那輛駛向九州邊境的馬車,搖晃著離開了自己的視線。


    經次一別,將是數載不見。


    清羽,珍重。


    在這官道上行了多久,體質向來不好的清羽就病了多久。半月後到了嶽中城時,才將將好轉了一點。安侍女是一直跟在她身邊伺候的,她病了多久,就擔心了多久。身旁這個生的嬌小的南方女子在駛向北方的途中就這麽折了。好在隨行的醫工不差,這才把人治好了。


    商洛是在通州的時候接到這支救濟隊伍的,便一路率著五千兵馬將她們護送到了嶽中城。


    嶽中城是當年北華南夏還有滄州段家將溯北趕出九州之後,簽訂互不侵犯協議的地方。自百年前協議簽訂以來,三家互不侵犯,自每二十年由各國推舉出一任城主,掌管此城。


    現任嶽中城的城主,乃是二十年前聞名天下的大才子,張舒致。此人乃是顏卿大家的關門弟子,詩書絕倫。既是才子,亦是這嶽中城聞名九州的聖賢書院的院主。


    是的,這嶽中城得到各國重視,皆是由於此書院。各國有不少的臣子,就是從這書院出來的,就連如今的華宇帝,少年時也曾在此書院修習兩年。


    故而,此次大雪,倒還真是惹得各國重視了。


    南夏是第一批將物資送過來的,因此剛剛平了難民暴動的城主張舒致一接到消息,便親自出來迎人了。


    因著各國約定,商洛不能把兵馬帶進城中,隻帶著兵馬駐紮在門口,將隨行的副將派了出去,遣了兩對人馬跟隨。


    “城中的米糧早已被用完了,幸而你們來了。”將人接到了之後,張先生陪著商秋進了書院,邊說邊道。


    想著方才沿途一路看過來的景象,明明已是新年,卻一派的蕭條,商秋不可避免的皺起了眉頭,“城中的餘糧,就那麽少嗎?”據她所知,嶽中城至少有兩千戶人,就算是如此大的雪災也不能是如此景象。


    原先她還以為,狀況會好少一些呢。


    跟在先生旁邊的書生自嘲的笑了笑,“公主有所不知,嶽中兩千戶,一半讀書人啊。”


    商秋這麽一聽,也就了然了。


    君子遠庖廚,對農耕之事知之甚少,故嶽中城的米糧多是由臨近的城鎮運進來的。而今靠近嶽中城的城鎮早就因大雪斷了米糧,難民紛紛湧進城中,嶽中城自顧不暇,卻仍舊接濟難民,很快就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幸而九州各地的文人籌糧,才得以擺脫困境。


    商秋和張舒致邊走邊說,安排了救濟的事宜,這才進到了書院之中。


    清羽自行路以來,情緒便不算高。加之重雪守寒,病了一場,來到嶽中城時臉色便是越加蒼白。晚間書院院長宴請她與商秋等人時,就顯得越加羸弱。


    書院的食堂裏,掌管院裏夥食的夥夫用今天剛送到的糧食做了一頓不算豐盛的晚餐。張舒致領著商秋坐在主席上,與城中官員舉杯同飲。身為南夏七公主,商秋打交道的能力自然是不弱的。


    三言兩語便引得了場中大部分書生與官員的好感。隻坐在張舒致另一側的清羽,捧著杯子,望著場下的書生,神色茫然。


    張舒致見她興致不高,像是大病未愈,不由得問了一句,“小師妹可是身體不適了?”


    清羽是知道自己師傅來曆的,也曉得眼前這位院長是她大師兄,見他關切問詢,也不得迴神,搖搖頭示意自己沒事。


    他們二人隨時第一次打招唿,可也相互表明了身份,加之張舒致此前也得了師傅的吩咐,此刻看向這個小了自己兩輪的小師妹也多了些疼愛,不由得像個慈父一般說道,“師妹若是累了,便可迴去歇著,明日還有諸多事務等著繁忙呢。”


    他師兄妹二人交流自然是落在場中眾人眼裏。驚得眾人渾身一震。


    要曉得,張舒致是何等身份,天下文人有大半都得喚他一句恩師,而他師傅顏卿大家更是得到文人推崇。南北兩朝宰相之師,更有聖賢書院前院主的身份擺著,還是北帝傾華少年時師從的對象,聲名遠播。


    無數有才人士皆想拜投其門下,皆是求而不得。而眼前的少女……難不成……


    一旁的商秋似是想起了什麽一般,眉頭輕皺,望向清羽的眼神裏藏著複雜的光。


    場中的人看向張舒致旁邊的少女,交換了眼神,斟酌一會,有了開口問道,“張先生,這位姑娘……”


    於是看出了他們的疑惑,張舒致捋須一笑,順水推舟的說道,“這是清羽,我師傅顏卿大家的關門弟子,也是南夏皇帝新封的定北郡主,此次捐贈,乃是七公主與師妹一手促成的。”


    眾人舉杯,皆讚清羽大善。


    坐在一眾誇讚自己的文士中間,清羽始終眉目含笑,不喜不悲。隻一旁的商秋,看到眼前文人籠絡的景象,心裏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


    這種不好的預感,在接下來的賑災之舉,揭露出了它的麵目。


    商秋與清羽一起,帶了人到城門口發糧。許是兩女容貌皆是上乘,底下的人都喚她們活菩薩。加之一些有心人引導,將清羽乃是顏卿大家關門弟子的身份傳了出去,一時之間,遠在南夏腹地源州城的才子佳人紛紛吟詩稱讚清羽的大善之舉。


    不到半月,三州皆知嶽中城來了個活菩薩,在此期間,自北華而來的賑災糧食也送到了嶽中城。而一隊從滄州出發的商隊,將久久未曾運到通州的南夏賑糧送到了濟州。


    一時,通州兵動。秦王商洛潛兵截糧,夏軍潛入嶽中城。與此同時,南夏北定王兵動通州,大雪剛退之時,立在蒼茫九州群山之中安寂百年的嶽中城,終於兵亂了。


    二月,冰雪消融之時,嶽中城聖賢書院的人被一隊潛入城中的精兵控製住了。被挾持的人,包括七公主商秋,以及定北郡主清羽。


    同樣潛入城中秦王兵士不得王命不敢亂動,盡數被俘。


    至此,滄州兵動,加秦王商洛統帥之軍,與定北王軍,呈三國鼎立之勢圍困嶽中城。遲遲未動的北華大軍,於二月中旬之後,緩緩開拔至嶽中城外。


    四方以至,戰,不敢開。


    三朝文人皆向各國君主施壓,嶽中城,不能亂,戰,不能開!


    戰機延誤,兵不動,糧草耗盡之時,敢做九州第一千古罪人的人,終於率軍出現了。


    按耐不住的人,是南夏北定王。


    北定王的鐵蹄踏碎嶽中城門之時,三軍趕來,與其在嶽中城第一道城門的小巷,小隊廝殺了一場。


    是夜,處在城中高山之上的聖賢莊,升起了一把大火。火光,將每一個盔甲麵具下透亮的眼睛點亮。似乎是一個訊號,隱在暗處的人紛紛露出了他們肆虐的爪牙。


    衝天的火光點亮了漆黑的夜,濃煙夾雜著灰燼灑在了黑夜的角落裏。商秋扶著馬車,扭頭看了一眼聖賢山莊,腦海裏浮現出了那個印象中有著清亮眼眸的柔軟少女。


    一個時辰前,城外兵亂之際,一隊精兵襲擊了城中綁架了她們的人,鬆開了所有人的禁錮,將他們一一遣送出來。


    那時,得救了的商秋,眼睜睜的看著與她困在一起的清羽被兩個士兵押到了別的地方。忍不住的,看著她被兩個兵士一前一後挾持的背影,商秋喊了她一句,“清羽……”


    迴應她的,是少女迴眸的那一眼,清亮的眼神。那一眼,安定人心。很多很多年以後,商秋都會想起這個少女的眼睛,透亮得讓人難以忘懷。


    隻是,再也不能見到了。


    三日後,一輛馬車匆匆忙忙的衝出了紛飛的戰火,駛向了源州城。


    嶽中城聖賢莊燒了三日的大火,隨著廝殺的聲音熄滅,漸漸平息。三國的派到嶽中城的兵隊盡數覆滅,取而代之的,是一隊從未在世人眼中露出真容的兵隊。


    他們全都身穿黑甲,戴著漆黑的頭盔,握著澄亮的長刀。


    年長的將軍心裏隱隱有了一個猜測,聽著探子們的迴報,在遙遠的記憶搜尋著這樣的身影時,瞪大了眼睛。


    北華秦家的黑甲軍,一個隕落了十二年的存在,終於在翻天覆地的時代裏,帶著凜凜殺意歸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羽gl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十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十七郎並收藏清羽gl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