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相較於初級班和終極班的學員,書院對高級班這些已經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其實已經沒多少可以傳授的學問了。讓這幫人寄身書院,一方麵是為了展現書院的教學成績,另一方麵有些教學工作也可以交給他們去做,以衝抵他們在書院的開銷。當然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幫人自己所作出的選擇。
對於高級班的這些讀書人來說,放棄數年寒窗苦讀考出的功名,投靠海漢從頭再來,多少也是有些不劃算的感覺。畢竟他們的功名在海漢人眼中並不值錢,去了多半也得從最底層的書吏做起。但如果能在下一次的鄉試或者會試中考出好成績,那立馬就能山雞變鳳凰,可以選擇的出路也就多了,至少不會淪落到依靠街頭賣字作為營生手段的地步。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兩句話一向被曆朝曆代的讀書人奉為金科玉律,但自唐代開科取士以來,也隻有考中“進士”之後才能有官可做。而進士的錄取率一向很低,天下讀書人隻有極少一部分能夠獲得這種殊榮,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沒法通過這條獨木橋混進體製內。
這種激烈的競爭當然是每個讀書人在選擇科舉這條道路的時候都必須麵對的殘酷現實,所以大部分讀書人除了考取進士做官這個終極目標之外,其實也還是有比較現實一點的打算,比如說考取到力所能及的功名之後,就轉行去從事別的職業。
比較體麵又有收入保障的職業,大概便是給在任官員當師爺了。科甲出身的官員學的是四書五經,隻會寫寫八股文,甚至有些靠著納銀捐官走上仕途的官員連八股文都寫不了,要這些菜鳥官員上任之後去辦理征糧收稅、審人辦案、迎來送往、上報擬稿、下發告示這些實際事務,多半都隻能抓瞎。所以就必須要找一些有文化又懂實務的助手,來協助他們處理政事。
如果僅僅隻是書蟲,沒有一定的社會經驗,那也很難會得到官員的青睞,畢竟師爺這個職位並不屬於衙門的正統編製,餉銀都是由雇主官員自己掏腰包而非公費開支,沒點真本事是肯定不行的。而科舉考試並沒有年齡方麵的限製,所以當了師爺之後仍然可以繼續參加科舉。可以一邊拿著優厚的待遇一邊進修等下次考試機會,這對於讀書人來說的確是一條極佳的出路。
當然了,如果本身有官方認可的功名,那做師爺的起點肯定會更高一些。州縣官員一般會聘請有實務經驗的秀才,而各省道台以上的官員聘請的師爺基本都是舉人,並且這些高級師爺手中也將或多或少地掌握一部分官府實權,其身份地位就絕非普通讀書人可比了。而且抓著從師爺身份躍升為一國重臣的例子,在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比如晚清的左宗棠、李鴻章,都是師爺出身的肱骨大臣。
但話說迴來,官員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師爺這碗飯也不是人人都能捧起來吃,這個行業裏也同樣存在著競爭,能被聘請為師爺的讀書人比例,其實比考中進士當官的也高不了多少。所以大多數人最終還得另謀其他出路。
比如文筆好的讀書人可以專業代筆寫公文,唐代詩人李邕一生中代寫公文八百餘篇,《新唐書》中記載“李邕代撰官折受籌銀巨萬,據此為豪富者。”類似這樣的公文高手,還有賀知章、宋之問、駱賓王等人,靠著這個特殊的本事,也能混個衣食無憂。
此外也有落榜文人遵循聖人的先例,自己開書院或者給權貴做家教,依靠教育產業發家致富。比如這白鹿書院的山長一職,曆來就必須要有舉人功名在身才可有資格接任。而這儋州大大小小兩位數的書院,其創始人幾乎全都是曆朝曆代的落榜文人。覺得經營書院麻煩想偷懶的,也大可找個有錢人家當家庭教師,隻需管理那麽幾個學生,同樣能混個豐衣足食。
當然還有一類人選擇的謀生方式更為直接,就是下海經商。走這條路的文人一般都有著殷實的家境,的確不是一般人可以效仿。如明朝的沈萬三,清朝的伍秉鑒,都是科舉無望之後選擇跟隨父輩經商,之後就成為了當時的商業巨子。
但以上的這些例子對於儋州本地的讀書人來說,想要實現都有一定的難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儋州這地方的統治權已經不再屬於大明所致。整個海南島上的大明官員要嘛選擇了投靠海漢,要嘛就處於賦閑狀態,師爺這個職業根本就沒有市場需求,自然也無從談起就業機會。至於寫公文這種事,連衙門都停止運作了,又哪還有什麽公文要寫,近兩年所有上報的公文全部都是海漢那邊專門的部門代勞了,讓民間文人們連打零工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下海經商這條路,海漢倒是十分歡迎,這兩年裏也的確有一些家境富庶且心思靈活的讀書人抓住了商機,成為了與海漢合作的分銷代理商或是種植園農場主。但這個辦法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畢竟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讀書人還是堅持認為商賈是屬於比較低賤的職業,不願意放下自己作為文人的尊嚴。而有這種打算的人,又未必有相應的能力和起步的本錢,可能連入行的門檻都跨不過去。
如果以上這幾條路都走不通或是不願去走,又不願意放下身段為海漢效力,那就隻能先待在這裏混混日子,反正靠著給書院做代課教師的收入,起碼一日三餐還是能混過去的。範長逸本來不太想安排寧崎參觀高級班,但後來還是改變了主意——要是海漢人在此期間看中了某人直接帶走,那對白鹿書院的名聲也大有好處。
這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畢竟能夠在科舉中考取功名的讀書人,文化素質都不會太差,而且這裏每個人都是範長逸認可之後才能留在書院裏繼續研讀經史子集,本事也算是有一點。範長逸認為這些人雖然還是想考取大明的功名,但並不代表他們就對大明有多忠誠,否則怎會心甘情願地留在“敵占區”生活,早就應該遷離這裏了。更大的可能,還是這些人抱著待價而沽的心態,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秀才或舉人的身份,得到一個更好的報價。
從寧崎之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來看,範長逸覺得這位海漢高官對白鹿書院這些學員的興趣還是很大的,而高級班這些人可算是書院裏的精英,平日也沒少研究海漢的各種政策,如果寧崎如先前那樣向他們提問,想必這些人的答案會更有條理一些。
寧崎來時也了解過這個高級班的情況,到了堂上便直接進入正題:“在座各位都是去過省城乃至京城,見過大世麵的文化人,所以我就不在各位麵前擺什麽官老爺的架子了。”
堂下眾人都是很捧場地笑了幾聲,倒也覺得這位大人物的態度還算得上是平易近人,至少比以前見過那些用鼻孔看人的提學官好多了。
寧崎繼續說道:“先前我已經參觀過了書院的初級班和中級班,也與學子們進行了交流,對於書院的教育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這裏我就不想再抽查各位對海漢教材的熟悉程度了,既然四書五經都能倒背如流,那不過幾十頁的新教材肯定也難不倒各位。我今天就想聽一聽,各位對目前的海漢有什麽看法,好的壞的都可以說說。各位也不用擔心會因此吃罪,我們海漢是沒有文字獄這一說的,隻要說的是事實,說得有道理,還有機會得到獎勵。”
寧崎的想法是要借著今天的機會了解一下民間知識分子,特別是這些尚未選擇為海漢效力的讀書人腦子裏的真實想法。不過他也知道自己位高權重,下麵的人未必敢當著自己的麵說實話,所以特別強調了一下。
明代的文字獄可是一點都不比其他朝代弱,明太祖因為出身問題,對僧、賊、盜、寇這些字眼特別敏感,連通假字、同音字都不會放過。類似“則”同“賊”,“生”同“僧”,“道”同“盜”這樣的寫法,也會被其強行視為不敬。在明太祖在位期間光是因此而被判斬刑的府學訓導,就多達數人。而因為文字獄被處死的倒黴鬼,也不乏翰林編修、禦史、知府等等朝廷高官。
而繼位的明成祖朱棣也完全繼承了朱元璋的文字獄暴政,在殺了方孝孺之後,還下令“藏方孝孺詩文者,罪至死”,因此而丟了性命的人也不乏其人。在其後的武宗、世宗,也多有類似的文字獄暴行,雖然到了明朝晚期因為天下大亂,皇帝也沒心思去琢磨這些有的沒的東西了,但民間文人的謹言慎行卻已經成了習慣,時刻都謹記著不能妄議朝政。
寧崎說完之後,堂下果然瞬間冷場,反應甚至遠遠比不上先前看過的兩個班。這些讀書人去過大城市見過大世麵,同時也更懂得什麽事能做什麽話能說,長期養成的習慣讓他們根本就沒有對寧崎的的安慰產生信任感,自然也不會馬上對他所發起的話題做出迴應。
範長逸見狀倒是有些著急,心知這位海漢高官是真的好說話,要是錯過這個時機,今後這幫窮酸書生可就未必還能有這麽好的表現機會了,當下趕緊幫腔道:“寧首長可是海漢執委會中主管文教的大人物,爾等能麵見寧首長,已是幾世修來的福分,還不好好珍惜!”
範長逸這番嗬斥之後,才總算有膽大的人舉手。在寧崎點頭示意之後,那人站起身來深深一揖,然後開口說道:“學生潘默,鬥膽提問幾句,若有不當之處,還望首長海涵。”
寧崎道:“你盡管暢所欲言,不必有什麽顧忌。”
那潘默又作了一揖,這才沉聲說道:“學生是儋州木棠鎮人氏,崇禎五年在鄉試中舉。當時前往廣州赴考之費用,倒是海漢讚助了大半,學生一直甚為感激。”
寧崎點點應道:“我們海漢一直對文教相當重視,這三年一次的科舉,當然要讓本地考生們能以最好的狀態趕赴考場應試才行。”
潘默道:“學生便是此處不懂,既然海漢有網羅文人之意,又何必送我等讀書人前去赴考?須知在大明所取得的功名越高,為海漢效力的可能便越低了。寧首長可否解釋一下其中原由?”
寧崎應道:“迴答你問題之前,我也想請你先迴答我幾個問題。潘默,看你歲數應該也有二十好幾了,想必不止參加了一次秋闈吧?”
潘默應道:“學生十八歲便中了秀才,之後共參加三次秋闈,隻是資質愚笨,第三次赴考才中了舉人。”
寧崎道:“那我問你,這三次考試,從儋州前往廣州赴考的人數有什麽變化?”
潘默道:“天啟六年的鄉試,儋州約莫有百餘人赴考。到崇禎二年,學生記得大概有七八十人。不過崇禎五年學生中舉這一次,儋州卻隻有寥寥三十來人赴考。”
寧崎問道:“那你知道為什麽明明交通條件在近幾年變得便利了,前往廣州赴考的讀書人卻一次比一次少嗎?”
潘默這次思考了片刻才作答道:“學生以為,或與海漢到來有關。海漢尚未到儋州之時,便高價雇傭文人前往三亞效力,引得不少落榜文人棄了學業投奔海漢。後來入主本地之後,便有更多的人選擇海漢而非大明作為效力對象。”
“你說的沒錯。”寧崎接過話頭道:“一邊是希望渺茫的獨木橋,另一邊是觸手可及的優厚待遇,我覺得大部分人會出於現實的考慮選擇後者。赴考的人逐年減少,這說明我們開出來的條件已經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讓他們放棄從大明尋求出路。但我們就算開出再好的條件,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而我們也不打算勉強要求所有讀書人都得為我們效力。為願意繼續考科舉的讀書人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或許其中有人今後真的發達成了朝廷命官,這也是一段善緣。”
相較於初級班和終極班的學員,書院對高級班這些已經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其實已經沒多少可以傳授的學問了。讓這幫人寄身書院,一方麵是為了展現書院的教學成績,另一方麵有些教學工作也可以交給他們去做,以衝抵他們在書院的開銷。當然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幫人自己所作出的選擇。
對於高級班的這些讀書人來說,放棄數年寒窗苦讀考出的功名,投靠海漢從頭再來,多少也是有些不劃算的感覺。畢竟他們的功名在海漢人眼中並不值錢,去了多半也得從最底層的書吏做起。但如果能在下一次的鄉試或者會試中考出好成績,那立馬就能山雞變鳳凰,可以選擇的出路也就多了,至少不會淪落到依靠街頭賣字作為營生手段的地步。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兩句話一向被曆朝曆代的讀書人奉為金科玉律,但自唐代開科取士以來,也隻有考中“進士”之後才能有官可做。而進士的錄取率一向很低,天下讀書人隻有極少一部分能夠獲得這種殊榮,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沒法通過這條獨木橋混進體製內。
這種激烈的競爭當然是每個讀書人在選擇科舉這條道路的時候都必須麵對的殘酷現實,所以大部分讀書人除了考取進士做官這個終極目標之外,其實也還是有比較現實一點的打算,比如說考取到力所能及的功名之後,就轉行去從事別的職業。
比較體麵又有收入保障的職業,大概便是給在任官員當師爺了。科甲出身的官員學的是四書五經,隻會寫寫八股文,甚至有些靠著納銀捐官走上仕途的官員連八股文都寫不了,要這些菜鳥官員上任之後去辦理征糧收稅、審人辦案、迎來送往、上報擬稿、下發告示這些實際事務,多半都隻能抓瞎。所以就必須要找一些有文化又懂實務的助手,來協助他們處理政事。
如果僅僅隻是書蟲,沒有一定的社會經驗,那也很難會得到官員的青睞,畢竟師爺這個職位並不屬於衙門的正統編製,餉銀都是由雇主官員自己掏腰包而非公費開支,沒點真本事是肯定不行的。而科舉考試並沒有年齡方麵的限製,所以當了師爺之後仍然可以繼續參加科舉。可以一邊拿著優厚的待遇一邊進修等下次考試機會,這對於讀書人來說的確是一條極佳的出路。
當然了,如果本身有官方認可的功名,那做師爺的起點肯定會更高一些。州縣官員一般會聘請有實務經驗的秀才,而各省道台以上的官員聘請的師爺基本都是舉人,並且這些高級師爺手中也將或多或少地掌握一部分官府實權,其身份地位就絕非普通讀書人可比了。而且抓著從師爺身份躍升為一國重臣的例子,在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比如晚清的左宗棠、李鴻章,都是師爺出身的肱骨大臣。
但話說迴來,官員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師爺這碗飯也不是人人都能捧起來吃,這個行業裏也同樣存在著競爭,能被聘請為師爺的讀書人比例,其實比考中進士當官的也高不了多少。所以大多數人最終還得另謀其他出路。
比如文筆好的讀書人可以專業代筆寫公文,唐代詩人李邕一生中代寫公文八百餘篇,《新唐書》中記載“李邕代撰官折受籌銀巨萬,據此為豪富者。”類似這樣的公文高手,還有賀知章、宋之問、駱賓王等人,靠著這個特殊的本事,也能混個衣食無憂。
此外也有落榜文人遵循聖人的先例,自己開書院或者給權貴做家教,依靠教育產業發家致富。比如這白鹿書院的山長一職,曆來就必須要有舉人功名在身才可有資格接任。而這儋州大大小小兩位數的書院,其創始人幾乎全都是曆朝曆代的落榜文人。覺得經營書院麻煩想偷懶的,也大可找個有錢人家當家庭教師,隻需管理那麽幾個學生,同樣能混個豐衣足食。
當然還有一類人選擇的謀生方式更為直接,就是下海經商。走這條路的文人一般都有著殷實的家境,的確不是一般人可以效仿。如明朝的沈萬三,清朝的伍秉鑒,都是科舉無望之後選擇跟隨父輩經商,之後就成為了當時的商業巨子。
但以上的這些例子對於儋州本地的讀書人來說,想要實現都有一定的難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儋州這地方的統治權已經不再屬於大明所致。整個海南島上的大明官員要嘛選擇了投靠海漢,要嘛就處於賦閑狀態,師爺這個職業根本就沒有市場需求,自然也無從談起就業機會。至於寫公文這種事,連衙門都停止運作了,又哪還有什麽公文要寫,近兩年所有上報的公文全部都是海漢那邊專門的部門代勞了,讓民間文人們連打零工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下海經商這條路,海漢倒是十分歡迎,這兩年裏也的確有一些家境富庶且心思靈活的讀書人抓住了商機,成為了與海漢合作的分銷代理商或是種植園農場主。但這個辦法也不是人人都能用,畢竟這個時代的大部分讀書人還是堅持認為商賈是屬於比較低賤的職業,不願意放下自己作為文人的尊嚴。而有這種打算的人,又未必有相應的能力和起步的本錢,可能連入行的門檻都跨不過去。
如果以上這幾條路都走不通或是不願去走,又不願意放下身段為海漢效力,那就隻能先待在這裏混混日子,反正靠著給書院做代課教師的收入,起碼一日三餐還是能混過去的。範長逸本來不太想安排寧崎參觀高級班,但後來還是改變了主意——要是海漢人在此期間看中了某人直接帶走,那對白鹿書院的名聲也大有好處。
這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畢竟能夠在科舉中考取功名的讀書人,文化素質都不會太差,而且這裏每個人都是範長逸認可之後才能留在書院裏繼續研讀經史子集,本事也算是有一點。範長逸認為這些人雖然還是想考取大明的功名,但並不代表他們就對大明有多忠誠,否則怎會心甘情願地留在“敵占區”生活,早就應該遷離這裏了。更大的可能,還是這些人抱著待價而沽的心態,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秀才或舉人的身份,得到一個更好的報價。
從寧崎之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來看,範長逸覺得這位海漢高官對白鹿書院這些學員的興趣還是很大的,而高級班這些人可算是書院裏的精英,平日也沒少研究海漢的各種政策,如果寧崎如先前那樣向他們提問,想必這些人的答案會更有條理一些。
寧崎來時也了解過這個高級班的情況,到了堂上便直接進入正題:“在座各位都是去過省城乃至京城,見過大世麵的文化人,所以我就不在各位麵前擺什麽官老爺的架子了。”
堂下眾人都是很捧場地笑了幾聲,倒也覺得這位大人物的態度還算得上是平易近人,至少比以前見過那些用鼻孔看人的提學官好多了。
寧崎繼續說道:“先前我已經參觀過了書院的初級班和中級班,也與學子們進行了交流,對於書院的教育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這裏我就不想再抽查各位對海漢教材的熟悉程度了,既然四書五經都能倒背如流,那不過幾十頁的新教材肯定也難不倒各位。我今天就想聽一聽,各位對目前的海漢有什麽看法,好的壞的都可以說說。各位也不用擔心會因此吃罪,我們海漢是沒有文字獄這一說的,隻要說的是事實,說得有道理,還有機會得到獎勵。”
寧崎的想法是要借著今天的機會了解一下民間知識分子,特別是這些尚未選擇為海漢效力的讀書人腦子裏的真實想法。不過他也知道自己位高權重,下麵的人未必敢當著自己的麵說實話,所以特別強調了一下。
明代的文字獄可是一點都不比其他朝代弱,明太祖因為出身問題,對僧、賊、盜、寇這些字眼特別敏感,連通假字、同音字都不會放過。類似“則”同“賊”,“生”同“僧”,“道”同“盜”這樣的寫法,也會被其強行視為不敬。在明太祖在位期間光是因此而被判斬刑的府學訓導,就多達數人。而因為文字獄被處死的倒黴鬼,也不乏翰林編修、禦史、知府等等朝廷高官。
而繼位的明成祖朱棣也完全繼承了朱元璋的文字獄暴政,在殺了方孝孺之後,還下令“藏方孝孺詩文者,罪至死”,因此而丟了性命的人也不乏其人。在其後的武宗、世宗,也多有類似的文字獄暴行,雖然到了明朝晚期因為天下大亂,皇帝也沒心思去琢磨這些有的沒的東西了,但民間文人的謹言慎行卻已經成了習慣,時刻都謹記著不能妄議朝政。
寧崎說完之後,堂下果然瞬間冷場,反應甚至遠遠比不上先前看過的兩個班。這些讀書人去過大城市見過大世麵,同時也更懂得什麽事能做什麽話能說,長期養成的習慣讓他們根本就沒有對寧崎的的安慰產生信任感,自然也不會馬上對他所發起的話題做出迴應。
範長逸見狀倒是有些著急,心知這位海漢高官是真的好說話,要是錯過這個時機,今後這幫窮酸書生可就未必還能有這麽好的表現機會了,當下趕緊幫腔道:“寧首長可是海漢執委會中主管文教的大人物,爾等能麵見寧首長,已是幾世修來的福分,還不好好珍惜!”
範長逸這番嗬斥之後,才總算有膽大的人舉手。在寧崎點頭示意之後,那人站起身來深深一揖,然後開口說道:“學生潘默,鬥膽提問幾句,若有不當之處,還望首長海涵。”
寧崎道:“你盡管暢所欲言,不必有什麽顧忌。”
那潘默又作了一揖,這才沉聲說道:“學生是儋州木棠鎮人氏,崇禎五年在鄉試中舉。當時前往廣州赴考之費用,倒是海漢讚助了大半,學生一直甚為感激。”
寧崎點點應道:“我們海漢一直對文教相當重視,這三年一次的科舉,當然要讓本地考生們能以最好的狀態趕赴考場應試才行。”
潘默道:“學生便是此處不懂,既然海漢有網羅文人之意,又何必送我等讀書人前去赴考?須知在大明所取得的功名越高,為海漢效力的可能便越低了。寧首長可否解釋一下其中原由?”
寧崎應道:“迴答你問題之前,我也想請你先迴答我幾個問題。潘默,看你歲數應該也有二十好幾了,想必不止參加了一次秋闈吧?”
潘默應道:“學生十八歲便中了秀才,之後共參加三次秋闈,隻是資質愚笨,第三次赴考才中了舉人。”
寧崎道:“那我問你,這三次考試,從儋州前往廣州赴考的人數有什麽變化?”
潘默道:“天啟六年的鄉試,儋州約莫有百餘人赴考。到崇禎二年,學生記得大概有七八十人。不過崇禎五年學生中舉這一次,儋州卻隻有寥寥三十來人赴考。”
寧崎問道:“那你知道為什麽明明交通條件在近幾年變得便利了,前往廣州赴考的讀書人卻一次比一次少嗎?”
潘默這次思考了片刻才作答道:“學生以為,或與海漢到來有關。海漢尚未到儋州之時,便高價雇傭文人前往三亞效力,引得不少落榜文人棄了學業投奔海漢。後來入主本地之後,便有更多的人選擇海漢而非大明作為效力對象。”
“你說的沒錯。”寧崎接過話頭道:“一邊是希望渺茫的獨木橋,另一邊是觸手可及的優厚待遇,我覺得大部分人會出於現實的考慮選擇後者。赴考的人逐年減少,這說明我們開出來的條件已經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讓他們放棄從大明尋求出路。但我們就算開出再好的條件,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而我們也不打算勉強要求所有讀書人都得為我們效力。為願意繼續考科舉的讀書人提供一點小小的幫助,或許其中有人今後真的發達成了朝廷命官,這也是一段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