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強大的基建能力無疑是海漢能夠快速開拓疆土的最**寶之一,相比這個時代的同行們需要花費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才能在海外建立起一處成型殖民區的水平,海漢的殖民速度足以傲視同時代的競爭者們。
從早期跨海殖民黑土港和珠江口開始,海漢的殖民規劃就在實踐中飛速地得到完善加強。如何選擇和規劃落腳點,如何從無到有地建設殖民定居點,如何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基本的自給自足並在後續能有盈利的產出,如何將其有效地納入到海漢的行政管理體係當中,這些讓別國競爭者們感到棘手的問題,海漢都依靠著近四百年的經驗累積得以一一克服。
如何在陌生的海外環境中快速確定一處適合的殖民點,這毫無疑問是海漢的強項。其他競爭者需要為此花費經年累月的努力,甚至是無數財產和許多人命的代價之後,才能在茫茫的未知世界中找到一個環境適宜的落腳點,而海漢高層隻需要對著電腦資料庫裏的衛星地圖,將後世那些著名的港口城市一一調出,對比之後權衡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操作難度,再從中選擇一處最合適的地點即可。
而找到落腳點也僅僅隻是殖民地建設的第一步而已,由於自然條件和運輸手段所限,早期抵達落腳點的殖民者人口規模往往十分有限,就連建設賴以為生的居住地都需要很長時間。而在此期間後續的物資補給很可能因為海上路程遙遠而時斷時續,從而因此而大大拖慢整個殖民地的建設進程。有一些殖民點甚至會因為距離大本營太過遙遠,遷到當地的移民更像是被流放的犯人,在很長時間內都隻能靠著最原始的農牧漁維持生活,根本談不上有什麽額外的產出,更無法通過貿易來賺取利潤擴大殖民地規模。
海漢在殖民過程中的規劃和將其進行實施的能力簡直可以吊打同時代的競爭對手,每每在開辟一處新的殖民點之前,相關部門就已經做好了相應的規劃,比如前期安置移民的數量、基建工程的設計施工、後續的補給供應,以及安全保衛、區域職能設置等等。
由於海漢手裏掌握著較為詳盡的地理資料,因此每一處新殖民點的開發都是帶著強烈的目的性,要嘛當地有豐富的可開發資源,如黑土港、石碌等地,要嘛是較為重要的航道樞紐,如早期在珠江口占領的萬山港和後來被海漢拿下控製權的香港島,還有一種就是當地有著非常優越的港口條件,不先占下來簡直就對不起自己,比如安南的金蘭港和即將開發的台南高雄港。
這種帶有強烈目的性的殖民地開發進程就比競爭對手那種到處撒網,多數時候以占地為目的殖民方式高明多了,資源的集中使用使得海漢殖民點前期的建設過程都會被壓縮到很短的一段時間,移民抵達當地後也無需擔心未來的生計問題,相關部門早就為他們做好了規劃安排。既然是如安不納群島這樣孤懸於南海之中,又沒太多自然資源可供開發的海島,農業部也為其準備了種類繁多的熱帶經濟作物種植項目,未來這方麵的產出所帶來的收益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殖民地開發中還有一點就是距離所帶來的管理問題,這對於海漢的競爭對手們來說幾乎是無解的,漫長的海上航程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緩慢,而且很容易因為交流溝通的不順暢造成殖民地與宗主國、殖民地與殖民地之間的誤解和矛盾,時間一長就很容易會出現一些不可調和的問題。而海漢在這方麵也是同樣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無線電台這種神器足以讓海漢在各個殖民地之間保持較為順暢的信息交流體係,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都可以借助這種手段來讓殖民地保持對海漢的歸屬感和服從性。
基於超越時代的技術優勢和地理資料積累,海漢在殖民地開發建設中所取得的傲人成績就不難理解了。李奈雖然對於海漢手中掌握的各種黑科技了解有限,但他這幾年一點點目睹海漢的不斷擴張,對此也有著切身的感受。
距離較遠的安南就不說了,珠江口的萬山港和之後的鎮南港兩處由海漢開發的港口,李家都是有份參與其中,李奈去這兩個地方也都不止十次八次了,對於海漢人如何開發建設以港口為基礎的殖民點已經十分熟悉,施耐德說他是裝新手套話,倒也的確沒有冤枉他。
李奈隻好正麵提問道:“要往裏邊投錢投人都好說,但你剛才把港口開發的規模吹得那麽大,能不能先給個大概範圍,前期需要扔多少進去才夠資格上桌子一起玩?該準備的事情,也好早點著手去做。”
“這次夠資格上桌子的……一省之地不會超過五家吧!”施耐德隨口說了一個讓李奈有些震驚數字,不過他旋即又繼續說道:“不過實力不夠的也不是不能參與進來,可以用抱團的形式投資嘛!”
“成立投資公司?”李奈跟著海漢人玩了幾年,自然也知道施耐德等人最喜歡采用的操作方式。
“沒錯。”施耐德點點頭道:“台灣島的這處港口跟別地方的不太一樣,執委會既然定下了要在當地開埠建港,那就安心要做出點樣子來。正因為當地的港口規模大,所以從規劃期就要考慮日後的管理便利性。把中小經營規模的商人集中到一起,用一塊招牌管理,對我們來講也要省事得多。”
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組織大明商人對海漢治下的新區域新項目進行投資,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當初開發勝利港的時候,就由明商參股組成了大型投資商“瓊聯發”,對勝利港投錢投人參與開發。至於說投資效果,隻能說誰用誰知道,看看“瓊聯發”當初的十多家股東現在的狀況就知道了。之後海漢在儋州、海口城、安南、香港島等地所組織的類似投資,往裏麵砸錢最多的就是“瓊聯發”這批最早嚐到甜頭的投資商。
但這種模式時間長了還是會暴露出一些製度上的缺陷,比如新的投資項目出現之後,往往就會被財大氣粗類似“瓊聯發”這樣的商家一股腦全包下來,而原本有意向的新投資商就很難從中擠出一個位置來,最後不得不放棄與海漢進行這類的深度合作。以至於海漢在近期的一些招商項目當中,不得不明確行文限製類似“瓊聯發”這種商業巨無霸的占股份額,同時組織中小規模的商家抱團成立新的投資公司,以求能夠讓更多的商家參與到海漢的項目中來。
“瓊聯發”這種商業組織所投資的對象主要都是收入穩定、迴報期長的大型種植園,而類似專屬碼頭這樣的基建設施,則基本都會由各個商家自行投資。這原因也很簡單,有些商家並沒有自己的船行,本身所做的買賣也不是以海運為主,投資到碼頭基建上的獲益就相對較少。而類似李家這種生意已經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大商戶,能夠在每個港口都擁有自家的專屬碼頭,毫無疑問會給自家生意的運輸和貿易都帶來極大的便利。
不過修建碼頭所需的花費極大,特別是要達到海漢港務管理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須要大量使用海漢所出產的水泥,還得裝配海漢產的各種裝吊貨物的大型器械,以及鋪設快速轉運軌道等等,整個基建工程的花銷並不是每一個商家都負擔得起。如果把商家單獨拉出來衡量,的確施耐德的說法也不算誇張,能夠獨力承擔修建碼頭費用的商家並不會太多。
海漢人怎麽變換遊戲規則倒是其次,李奈隻要確定自家能繼續有得玩就行。他這次風風火火從廣州趕來三亞的目的,就是確定自家在海漢的下一輪遊戲中不會被撇到一邊無法參與。能夠從施耐德這裏得到確定的答案,其實之後具體的招商措施和實施步驟倒都是其次了,對李家來說,問題完全可以簡化成投資多少、迴報率高低和迴報期長短,而海漢人從來沒在這幾個方麵虧待過李家,李奈對此十分放心。
李奈臨走的時候,施耐德還給他開了一個條子,讓他拿著條子去通信部拍電報迴廣州。李奈拿著條子去了通信部,然後擬了一條長電文發出去,花了他一百多元的流通券。大意就是讓廣州的家人趕緊在當地找好報社所需的地方,然後開始準備人手,參與海漢即將開始的新殖民地項目。當然了,出於保密的需要,李奈在電文中並沒有半個字提及海漢的新殖民項目會位於何處。
廣州的那邊接到李奈的電文通知之後,大概是李繼峰親自接手了事情,隻過了三天就收到迴電,稱所需的報社場地已經準備就緒,就在廣州東門外的珠江岸邊,距離海漢駐廣辦大院僅僅百米之遙。李家行動如此之快,讓寧崎都有點懷疑他們是不是早就悄悄地把駐廣辦周圍的地皮房產全都買下了。李奈得到廣州的迴複之後,這才放心地離開三亞,乘船北歸。
12月11日,一支由十一艘船組成的小型船隊離開三亞港北上。除了桅杆上懸掛的紅藍鋸齒海漢旗之外,這支船隊看起來與往來海上的商船船隊別無二致,不過這支船隊裝運了大約七百名即將前往台灣島落腳的移民,他們將會成為首批常駐當地的海漢歸化民。船上除了搭載這批移民之外,壓艙貨全是各種物資補給,以便能讓這批移民在當地渡過登陸之初的困難期。
在這支船隊出發三天之後,另一支船隊也從香港島銅鑼灣碼頭駛出,目的地同樣也是台南。這支船隊一部分乘客是廣州方麵近期招收的一批新移民,大約三百人上下,另一部分則是由李家秘密組織的一支建築施工隊,共八十餘人,他們的任務是在當地協助修建民房、碼頭,以及其他的基建設施。
12月16日,由五艘作戰船隻和兩艘綜合補給船組成的船隊駛出澎湖馬公港,以海上訓練的名義往東南方向駛去。這支艦隊的目標與前兩支船隊一樣,都是台南的高雄港,其任務便是在移民抵達當地初期,為移民營地提供武裝護衛,同時也負責維持當地的治安。
17日18日兩天,兩支分別來自海南和廣東的船隊也陸續抵達了預定海域,在先期抵達的戰船指引下,緩緩地駛進了高雄港的港灣。上次海漢民團來此勘察的時候,已經選定好了主登陸地點,就是位於後世高雄愛河入海口附近的海岸。提前抵達這裏的民團部隊已經登陸上岸,在外圍大約一公裏的半徑上部署了多組巡邏人員,以保證不會遭受來自外界的突然襲擊。盡管上次來的時候已經跟本地的土著居民談攏了條件,但誰也不敢保證這些土人會不會信守之前所達成的協議,必要的兵力部署也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移民們在登陸的頭幾天裏都是住在可容納二十人的大型行軍帳篷裏,而他們在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平整基地,挖掘排水溝、儲水池,修建廁所等基礎設施。直到第四天開始,移民們才在工匠的指揮下,將從船上卸下的預製木板和其他構件運到預定地點,開始拚裝搭建房屋。這種活動板房主要還是按照以前的思路,以黎族的船型屋為外形參照,而結構上則是進行了更多的改進,使用大量預製件來簡化房屋搭建的過程。熟練的工匠指揮七八個力工,隻需一兩天時間便可以搭建起一間可容八到十人居住的新式船型屋。(未完待續。)
強大的基建能力無疑是海漢能夠快速開拓疆土的最**寶之一,相比這個時代的同行們需要花費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才能在海外建立起一處成型殖民區的水平,海漢的殖民速度足以傲視同時代的競爭者們。
從早期跨海殖民黑土港和珠江口開始,海漢的殖民規劃就在實踐中飛速地得到完善加強。如何選擇和規劃落腳點,如何從無到有地建設殖民定居點,如何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基本的自給自足並在後續能有盈利的產出,如何將其有效地納入到海漢的行政管理體係當中,這些讓別國競爭者們感到棘手的問題,海漢都依靠著近四百年的經驗累積得以一一克服。
如何在陌生的海外環境中快速確定一處適合的殖民點,這毫無疑問是海漢的強項。其他競爭者需要為此花費經年累月的努力,甚至是無數財產和許多人命的代價之後,才能在茫茫的未知世界中找到一個環境適宜的落腳點,而海漢高層隻需要對著電腦資料庫裏的衛星地圖,將後世那些著名的港口城市一一調出,對比之後權衡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操作難度,再從中選擇一處最合適的地點即可。
而找到落腳點也僅僅隻是殖民地建設的第一步而已,由於自然條件和運輸手段所限,早期抵達落腳點的殖民者人口規模往往十分有限,就連建設賴以為生的居住地都需要很長時間。而在此期間後續的物資補給很可能因為海上路程遙遠而時斷時續,從而因此而大大拖慢整個殖民地的建設進程。有一些殖民點甚至會因為距離大本營太過遙遠,遷到當地的移民更像是被流放的犯人,在很長時間內都隻能靠著最原始的農牧漁維持生活,根本談不上有什麽額外的產出,更無法通過貿易來賺取利潤擴大殖民地規模。
海漢在殖民過程中的規劃和將其進行實施的能力簡直可以吊打同時代的競爭對手,每每在開辟一處新的殖民點之前,相關部門就已經做好了相應的規劃,比如前期安置移民的數量、基建工程的設計施工、後續的補給供應,以及安全保衛、區域職能設置等等。
由於海漢手裏掌握著較為詳盡的地理資料,因此每一處新殖民點的開發都是帶著強烈的目的性,要嘛當地有豐富的可開發資源,如黑土港、石碌等地,要嘛是較為重要的航道樞紐,如早期在珠江口占領的萬山港和後來被海漢拿下控製權的香港島,還有一種就是當地有著非常優越的港口條件,不先占下來簡直就對不起自己,比如安南的金蘭港和即將開發的台南高雄港。
這種帶有強烈目的性的殖民地開發進程就比競爭對手那種到處撒網,多數時候以占地為目的殖民方式高明多了,資源的集中使用使得海漢殖民點前期的建設過程都會被壓縮到很短的一段時間,移民抵達當地後也無需擔心未來的生計問題,相關部門早就為他們做好了規劃安排。既然是如安不納群島這樣孤懸於南海之中,又沒太多自然資源可供開發的海島,農業部也為其準備了種類繁多的熱帶經濟作物種植項目,未來這方麵的產出所帶來的收益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殖民地開發中還有一點就是距離所帶來的管理問題,這對於海漢的競爭對手們來說幾乎是無解的,漫長的海上航程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緩慢,而且很容易因為交流溝通的不順暢造成殖民地與宗主國、殖民地與殖民地之間的誤解和矛盾,時間一長就很容易會出現一些不可調和的問題。而海漢在這方麵也是同樣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無線電台這種神器足以讓海漢在各個殖民地之間保持較為順暢的信息交流體係,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都可以借助這種手段來讓殖民地保持對海漢的歸屬感和服從性。
基於超越時代的技術優勢和地理資料積累,海漢在殖民地開發建設中所取得的傲人成績就不難理解了。李奈雖然對於海漢手中掌握的各種黑科技了解有限,但他這幾年一點點目睹海漢的不斷擴張,對此也有著切身的感受。
距離較遠的安南就不說了,珠江口的萬山港和之後的鎮南港兩處由海漢開發的港口,李家都是有份參與其中,李奈去這兩個地方也都不止十次八次了,對於海漢人如何開發建設以港口為基礎的殖民點已經十分熟悉,施耐德說他是裝新手套話,倒也的確沒有冤枉他。
李奈隻好正麵提問道:“要往裏邊投錢投人都好說,但你剛才把港口開發的規模吹得那麽大,能不能先給個大概範圍,前期需要扔多少進去才夠資格上桌子一起玩?該準備的事情,也好早點著手去做。”
“這次夠資格上桌子的……一省之地不會超過五家吧!”施耐德隨口說了一個讓李奈有些震驚數字,不過他旋即又繼續說道:“不過實力不夠的也不是不能參與進來,可以用抱團的形式投資嘛!”
“成立投資公司?”李奈跟著海漢人玩了幾年,自然也知道施耐德等人最喜歡采用的操作方式。
“沒錯。”施耐德點點頭道:“台灣島的這處港口跟別地方的不太一樣,執委會既然定下了要在當地開埠建港,那就安心要做出點樣子來。正因為當地的港口規模大,所以從規劃期就要考慮日後的管理便利性。把中小經營規模的商人集中到一起,用一塊招牌管理,對我們來講也要省事得多。”
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組織大明商人對海漢治下的新區域新項目進行投資,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當初開發勝利港的時候,就由明商參股組成了大型投資商“瓊聯發”,對勝利港投錢投人參與開發。至於說投資效果,隻能說誰用誰知道,看看“瓊聯發”當初的十多家股東現在的狀況就知道了。之後海漢在儋州、海口城、安南、香港島等地所組織的類似投資,往裏麵砸錢最多的就是“瓊聯發”這批最早嚐到甜頭的投資商。
但這種模式時間長了還是會暴露出一些製度上的缺陷,比如新的投資項目出現之後,往往就會被財大氣粗類似“瓊聯發”這樣的商家一股腦全包下來,而原本有意向的新投資商就很難從中擠出一個位置來,最後不得不放棄與海漢進行這類的深度合作。以至於海漢在近期的一些招商項目當中,不得不明確行文限製類似“瓊聯發”這種商業巨無霸的占股份額,同時組織中小規模的商家抱團成立新的投資公司,以求能夠讓更多的商家參與到海漢的項目中來。
“瓊聯發”這種商業組織所投資的對象主要都是收入穩定、迴報期長的大型種植園,而類似專屬碼頭這樣的基建設施,則基本都會由各個商家自行投資。這原因也很簡單,有些商家並沒有自己的船行,本身所做的買賣也不是以海運為主,投資到碼頭基建上的獲益就相對較少。而類似李家這種生意已經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大商戶,能夠在每個港口都擁有自家的專屬碼頭,毫無疑問會給自家生意的運輸和貿易都帶來極大的便利。
不過修建碼頭所需的花費極大,特別是要達到海漢港務管理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須要大量使用海漢所出產的水泥,還得裝配海漢產的各種裝吊貨物的大型器械,以及鋪設快速轉運軌道等等,整個基建工程的花銷並不是每一個商家都負擔得起。如果把商家單獨拉出來衡量,的確施耐德的說法也不算誇張,能夠獨力承擔修建碼頭費用的商家並不會太多。
海漢人怎麽變換遊戲規則倒是其次,李奈隻要確定自家能繼續有得玩就行。他這次風風火火從廣州趕來三亞的目的,就是確定自家在海漢的下一輪遊戲中不會被撇到一邊無法參與。能夠從施耐德這裏得到確定的答案,其實之後具體的招商措施和實施步驟倒都是其次了,對李家來說,問題完全可以簡化成投資多少、迴報率高低和迴報期長短,而海漢人從來沒在這幾個方麵虧待過李家,李奈對此十分放心。
李奈臨走的時候,施耐德還給他開了一個條子,讓他拿著條子去通信部拍電報迴廣州。李奈拿著條子去了通信部,然後擬了一條長電文發出去,花了他一百多元的流通券。大意就是讓廣州的家人趕緊在當地找好報社所需的地方,然後開始準備人手,參與海漢即將開始的新殖民地項目。當然了,出於保密的需要,李奈在電文中並沒有半個字提及海漢的新殖民項目會位於何處。
廣州的那邊接到李奈的電文通知之後,大概是李繼峰親自接手了事情,隻過了三天就收到迴電,稱所需的報社場地已經準備就緒,就在廣州東門外的珠江岸邊,距離海漢駐廣辦大院僅僅百米之遙。李家行動如此之快,讓寧崎都有點懷疑他們是不是早就悄悄地把駐廣辦周圍的地皮房產全都買下了。李奈得到廣州的迴複之後,這才放心地離開三亞,乘船北歸。
12月11日,一支由十一艘船組成的小型船隊離開三亞港北上。除了桅杆上懸掛的紅藍鋸齒海漢旗之外,這支船隊看起來與往來海上的商船船隊別無二致,不過這支船隊裝運了大約七百名即將前往台灣島落腳的移民,他們將會成為首批常駐當地的海漢歸化民。船上除了搭載這批移民之外,壓艙貨全是各種物資補給,以便能讓這批移民在當地渡過登陸之初的困難期。
在這支船隊出發三天之後,另一支船隊也從香港島銅鑼灣碼頭駛出,目的地同樣也是台南。這支船隊一部分乘客是廣州方麵近期招收的一批新移民,大約三百人上下,另一部分則是由李家秘密組織的一支建築施工隊,共八十餘人,他們的任務是在當地協助修建民房、碼頭,以及其他的基建設施。
12月16日,由五艘作戰船隻和兩艘綜合補給船組成的船隊駛出澎湖馬公港,以海上訓練的名義往東南方向駛去。這支艦隊的目標與前兩支船隊一樣,都是台南的高雄港,其任務便是在移民抵達當地初期,為移民營地提供武裝護衛,同時也負責維持當地的治安。
17日18日兩天,兩支分別來自海南和廣東的船隊也陸續抵達了預定海域,在先期抵達的戰船指引下,緩緩地駛進了高雄港的港灣。上次海漢民團來此勘察的時候,已經選定好了主登陸地點,就是位於後世高雄愛河入海口附近的海岸。提前抵達這裏的民團部隊已經登陸上岸,在外圍大約一公裏的半徑上部署了多組巡邏人員,以保證不會遭受來自外界的突然襲擊。盡管上次來的時候已經跟本地的土著居民談攏了條件,但誰也不敢保證這些土人會不會信守之前所達成的協議,必要的兵力部署也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移民們在登陸的頭幾天裏都是住在可容納二十人的大型行軍帳篷裏,而他們在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平整基地,挖掘排水溝、儲水池,修建廁所等基礎設施。直到第四天開始,移民們才在工匠的指揮下,將從船上卸下的預製木板和其他構件運到預定地點,開始拚裝搭建房屋。這種活動板房主要還是按照以前的思路,以黎族的船型屋為外形參照,而結構上則是進行了更多的改進,使用大量預製件來簡化房屋搭建的過程。熟練的工匠指揮七八個力工,隻需一兩天時間便可以搭建起一間可容八到十人居住的新式船型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