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問題自己清楚,張公瑾並沒有將更詳細的情況告訴他們。


    因為沒有用,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最多也就隻能告訴他們自己現在是患病之身,如果現在不站出來的話,以後怕是就沒機會了。


    既然自己早晚都是個死,又為什麽要去拿那些普通百姓做實驗?用一個將死之人來做這未知的試驗不好嗎?


    如果成了,自己或許還可以多活一些時日。


    即便不成,自己無非也就是早死一些時日罷了,早死與晚死,對於自己來說又有什麽區別?


    至於這個病是怎麽來的?


    張公瑾自己也不清楚,甚至就連看病的醫生也同樣搞不明白。


    最終給出的結論隻能是……


    “精血嚴重虧損,加上未曾安心靜養,久日操勞,以至於身體始終無法徹底恢複,多年的累積,最終導致了器官衰竭。”禦醫正在說著張公瑾的病症情況,以及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先前的號脈給出的結論。


    具體的病因誰都不清楚,畢竟隻是號了一次脈,簡簡單單的見了一麵,關於病情更是連問都沒有問一句。


    但是根據張公瑾現在身體情況的反饋,以及對他工作的了解,禦醫還是逆向推斷出了大致的病因。


    “如果補足他體內的精血,可有把握將其治愈嗎?”李元吉心中有些不爽,這個問題……


    好吧,在現在的大唐,這個問題其實是普遍存在的。


    戰將幾乎個個都有這種症狀,隻是輕重程度不一,戰士們受過傷的,如果隻受過一兩次傷的,情況還稍微好一些,受傷多的,情況也不比這些戰將們好多少。


    唯一不用操心的,就是那繁忙的軍務,政務。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普通將士的級別太低,根本沒有進入李元吉視線的資格,倒不是說李元吉自視清高,而是兵太多,皇帝就一個,就是累死他也顧不過來。


    但那些將領不說天天見,至少自己是知道的,所以也會更重視一些。


    “不好說,任何病因都不是立即出現的,往往在病因出現的時候,它就已經在身體內潛伏了不短的時間,換句話說,張都督的病因,是因為長時間無法補足精血,加上過度勞累才導致的器官衰竭,如果是在器官衰竭之前能迅速補足精血的話,靜養個一兩年基本就能好個七七八八的,但是現在,臣沒有任何的把握。”禦醫滿臉愁容的搖著頭。


    另一位禦醫似是覺得夥計說的有些不太清楚,擔心李元吉有些聽不明白,繼續補充道:“陛下,任何病狀在發病之前,都有較大的幾率治愈,而最佳的治療時間就是在患病之後盡快治療,而一旦犯病,往往也就意味著到了油枯燈盡的時候了,甚至可以這麽說,張都督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每隔一天,他的身體都會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器官的能力都會衰退一些,等到積累到另一個程度的時候,會進行二次發作,這也就意味著所有器官全部停止運作。


    這種情況沒有過治愈的案例,雖然經驗有些,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所以輸血治療,如果是犯病之前,興許成功的幾率還會比較大,現在臣等是真的沒有任何把握。”


    “盡力而為吧!第一次的輸血先少輸一些,注意觀察反應,確認沒問題之後,在繼續加量。”李元吉點了點頭,聽完這番解釋,他也就理解了禦醫的意思。


    這個情況在古代沒有辦法,即便是到了現代也未必會有辦法。


    當然,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現代的辦法並不是沒有,但那隻能說是暫時性的,可以稍稍的拖延一下,但是想治愈,基本是不可能的。


    當然,在現代也不可能會出現因為失血過多而引發的這種器官衰竭性病狀。


    道理自然都懂,就像是狂犬病一樣。


    發作之前根本沒人知道,就算被咬到的人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患上了這種病,如果這個時候去打疫苗的話,雖不敢說百分百可以保證安全,但至少也可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保證安全。


    可一旦犯了病,這個時候疫苗就失去任何作用了,你就是拿著吊瓶去不停的往體內輸送疫苗,也沒有任何的卵用。


    雖然這麽比喻有些不恰當,但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


    所以,對於徹底治愈張公瑾這件事情,李元吉現在也覺得隻能看天意了,如果運氣好,給他補足足夠的血液之後,身體本身的強度增加了,也就有可能會帶動其他器官的複蘇,也有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除了讓他不再缺血之外。


    當然,這也包括了因為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各種症狀,比如頭暈等等。


    三天的時間對於張公瑾來說並不長,但也足夠用了。


    因為是襄州都督,而且已經上任兩年了,所以家屬也都在襄州,自己這次隻是迴朝述職的,就算調迴朝,也要等自己安定下來以後才會將他們接迴來。


    所以,身邊跟著的,隻有一個仆人負責照顧生活起居。


    所以,這幾天張公瑾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寫信,寫家書。


    幾乎是每人一封,有長有短,足足寫了四五十封那麽多。


    直到進宮治療之前,張公瑾這才將這些信件交給仆人,並告訴他如果自己沒能活著出來,就將這些信送往襄州。


    場麵甚是感人,搞的仆人老淚縱橫,拿著厚厚的一遝信件不知所措。


    古代輸血並不容易,其最難的地方,恰恰是後世所有人都不在意的地方,器具。


    在後世,無非就是一個血袋,一個輸液管,一個調節器,一個針頭這幾樣,可是在古代,就是這幾樣都很欠缺。


    這是個連塑料都沒有的時代,又拿什麽去製造醫用器材?


    所以,禦醫院這幾天算是忙碌了起來,絞盡腦汁的想了不少的花樣,也做了不少的試驗。


    恩,就是用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在裏麵放上水,或者動物自身抽出來的血,試驗看能不能輸送進去。


    最終……


    李元吉還是忽略了古人工匠的創造能力,以及那讓人止不住讚歎的創新腦力。


    他們竟然把針頭給造出來了,雖然很簡陋,甚至在後世看來,這根本就是個不合格的產品,甚至連塑料什麽的都沒有,用來與輸液管連接的地方,竟然還是用樹膠來密封的,衛生什麽的就不用說了,達不達標隻有鬼知道。


    反正這樣的東西,放在後世是沒人敢用的。


    但是在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雖然看似不衛生,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禦醫們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在使用之前,就已經經過了三道工序的處理。


    一是火烤,二是沸水煮,三是浸泡在酒精裏。


    三道工序都能消毒,實際上在經過三道工序後如果還不能殺菌消毒的話,那就隻能說是天意了。


    畢竟三道工序經曆了整整一天半的時間,火烤到針頭發紅,沸水煮了半天,最後又丟進酒精裏浸泡了一天一夜的時間。


    當然,這隻不過是最簡單的一些前奏準備罷了,真正的麻煩,還在後麵呢。


    整個過程禦醫院是很重視的,排名前十的禦醫,這一刻全部待在這裏等候著,這些禦醫不斷的上前為張公瑾號脈診斷,然後趁著其他人上去號脈的時候,迅速的將自己察覺到的情況記載下來,哪怕隻有一丁點小小的問題,也要記載下來。


    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治療方式,之前誰也沒有接觸過,所以必須要有詳細的數據來證明它是否是可行的。


    同樣,這麽多的禦醫待在這裏,除了記載以外,就是擔心會在輸血的過程中出現什麽異常反應。


    說白了,這些禦醫就是等著急救的。


    禦醫院搞出的這麽大陣仗,對於即將接受輸血治療的張公瑾來說並沒有產生什麽壓力,這些年來什麽陣仗沒有遇到過?豈會被這點陣勢給嚇到?


    倒是把前來獻血的將士給嚇的心裏毛毛的,如果不是知道自己隻需要放點血就可以了,估摸著還真以為自己患了什麽重兵呢。


    血隻抽了大約一百毫升左右,這對於正值壯年的將士來說,休養個一段時間的就迴來了,而且抽完血之後也更是沒有任何的不良反應。


    恩,這隻是其一,而接下來,這名將士的日子可就爽的不要不要的了。


    接受了禦醫的檢查,並記錄之後,便直接被人帶到了禦醫院的一間屋子內,雞蛋,煮的蒸的煎的任意挑,魚肉豬肉牛肉羊肉隨便吃,還有柑橘、犁等水果,渴了?紅糖水蜂蜜水隨便喝,反正就是一句話,吃好喝好,定期檢查。


    禦醫們都在這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檢查他的身體,說白了就是禦醫們對這方麵沒有經驗,想要通過勤奮的檢查,來得知失血這麽多,吃這些東西需要多久可以將氣血給補迴來。


    不過,禦醫院雖然說明了目的,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還是將那將士給嚇的不輕,雖然身體明顯感覺輕鬆了不少,可精神上的壓力卻是巨大的,甚至總感覺自己得了病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最佳閑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唐朝最佳閑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