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詔令,到準備出發,再到進入長安。


    這一路上何新用了整整二十天的時間,多也不多。


    總而言之,何新的心情是激動的,是忐忑的。


    詔令是皇帝親自下發的,這一點是無需質疑的,因為像他這種地方官員,若非皇帝召見,就是吏部那邊都沒有資格詔自己入朝。


    雖然對自己寫的那些東西有些信心,但是何新卻覺得這一次的競爭竟然很激烈,而自己的劣勢,是雋州。


    越想越覺得鬱悶,何新簡直已經受夠了那裏,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逃離雋州。


    沒有後台,什麽都沒有,到雋州上任的時候,自己雖然奪迴了一些權力,但是很顯然,在都督的支持下,上下一起擠壓,自己的那點權力毫無疑問的丟了。


    種種原因,讓何新有些心灰意冷,所以,這次自己必須要拿到去吐蕃的資格,雖然那裏更苦,可總比待在雋州混吃等死,還要受氣要好很多吧?


    所以,這次接到詔令入朝,何新已經做好了準備,倘若不能成功,他就直接在長安遞交了辭呈,然後迴一趟雋州,帶著自己的妻兒迴中原老家去養老得了。


    入宮,來到禮部,臆想之中的競爭者並沒有出現。


    可卻還沒等他來得及去多想,禮部的官員便來教導他一些見皇帝的禮儀,再然後,就暈乎乎的被帶著前往了巨大的宮殿。


    這是他第一次進入太極宮,親自感受這座宏偉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雖然有那麽一丟丟的破敗感,但也絲毫不影響自己的羨慕與好奇。


    ……


    成了?


    這就成了?


    從宮殿中出來,前前後後一共用時一刻鍾都不到的時間,竟然就成功了?


    何新有些不敢相信的狠掐了自己一把,很疼,疼的讓人齜牙咧嘴。


    成了,何新這才相信,真的成了。


    不僅成功了,而且也遠超自己的想象。


    吐蕃……


    不,吐蕃已經不存在了,朝廷已經正式決定,將其改名為高山州,諾大的吐蕃,現在已經成為了大唐的一個州。


    而這個州,現在竟然全歸何新一個人管理。


    由正四品下的雋州刺史,一躍成為從二品的高山州大都督。


    這一切的一切,簡直就跟做夢似的,讓人想也不敢去想。


    大都督,整個大唐才有多少大都督?


    換句話說,如果房玄齡沒有內閣這個身份加成的話,那麽何新的地位級別,已經超越了房玄齡。


    因為中書令的級別也不過是正三品,從二品那是什麽級別?尚書左右仆射,太子少師,少傅,少保,雍州,河南,太原牧這些官員才是從二品。


    再換一句話來說,何新現如今已經從一個中層官員,一躍成為大唐最高級的官員之一,而且在整個官場中,更是排名前三十的人物。


    而這一切,自己都付出了些什麽?


    什麽也沒有付出,皇帝隻問了自己幾個問題,提出了幾個假象讓自己去迴答,然後又提出了一些意見,以及皇帝對吐蕃的看法以及施政策略,朝廷對吐蕃的定位以及要求,自己根據這些條件,適當的修改了部分自己的施政方針。


    然後,這事就成了,自己就成為了封疆大吏?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何新現在是信了。


    不是從三品的下都督,不是正三品的中都督,而是從二品的大都督。


    得知何新已經多年沒有迴家,皇帝還竟然特別關心的給了他一個月的假期迴家省親,一個月後,再來長安領取任命文書,除此之外,他還可以組建自己的班底一起前往高山。


    ……


    “陛下,此事有些不妥,極為不妥……”房玄齡等人聽說李元吉已經選定了人手的消息以後,便連忙進宮進諫。


    事情是他們主動推出來的,原本他們不該再去說那些什麽閑話。


    可李元吉的做法,卻實在是令人難以費解。


    “是啊陛下,那何新隻不過是雋州刺史,一個正四品下的官員,給個下都督就算是頂天的了,您怎麽能直接給他大都督呢?”


    “官職倒是其次,這麽直接升上來,心態難免會有些飄,就怕誤了大事呀……”


    眾人紛說雲雲,反正就是一個意思,選他可以,但級別不能定那麽高,不然的話,他們豈不要後悔死?


    那可是一個大都督啊,說給就給?


    “那何新的事情臣多少知道一些,此人先前因為選擇錯誤而得罪了長孫無忌,故而被其貶到雋州,後來長孫無忌被流放雋州的時候,臣曾經派人查過,結果發現何新在雋州根本沒有任何的實權。一個刺史,竟然無法拿迴屬於刺史的權力,臣實在不懂,陛下為何會選擇他!”事到如今,房玄齡也不再掖著藏著。


    吐蕃的事情很重要,這一點他很清楚,不推薦人,是因為沒人願意去,加上之前也沒人知道皇帝會對吐蕃的定義這麽高。


    而在此之前,大家對吐蕃的後續,也僅僅不過是認為穩定,養馬,加上種植這些而已。


    可現在呢?僅僅隻是這三個方麵,遠遠不足以派遣一個大都督前往,更何況,何新的履曆有很大問題,將吐蕃交給這樣的人,他很不放心。


    “說完了?”李元吉微微眯著眼睛,這幫大臣啊,可真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大家對自己的了解,有些事情,也更是越來越隨意了一些。


    若是放在以前的時候,自己說出的安排,根本沒人敢推脫,就算都不想出人,但最終也還是會通過自己的方式選一個人出來。


    但是現在呢?給了他們半年的時間,竟然還是沒有拿出個結果。


    無非就是認為自己這個皇帝太好說話,這種得罪人又沒好處的事都不想幹,反正法不責眾,自己也不會將他們全部處理掉。


    真想狠狠的扇他們一耳光啊,化學知識告訴我們,這刀放的久了,是會生鏽的。


    “這……”眾大臣愣了下,紛紛無語,但皇帝麵色不善,他們又不敢繼續說下去。


    當然,他們當中有後悔的,也有是真心覺得何新不適合的,可這個時候沒人敢繼續說下去。


    “說完就迴去吧,朕忙著呢!”李元吉揮了揮手,並不打算解釋什麽。


    將一個正四品下的官員直接提拔到從二品,難道李元吉自己就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嗎?他就不知道這麽做有可能會產生的後果嗎?


    他知道,正是因為他知道,所以才這麽做了。


    一個何新,微不足道,即便沒有何新,他還可以找個王新李新張新出來,隻要他能夠說服自己,讓自己覺得他是有實力的,什麽人並不重要,隻要在限定條件以內,從二品的大都督,自己都會給他。


    不是說吐蕃的定位真的就那麽重要,而是自己無法忍受這些大臣們的態度。


    幾年來一個個的逐漸獲得了自己的認可,進入了內閣,手中的權力大了,臉上的政績漂亮了,然後就開始飄飄然的敢公然違抗自己的命令?


    皇帝不是泥捏的,李元吉的底線也不是無底線的。


    當然,政治就像是玩女人一樣,穿了脫脫了穿,可以換個人玩,也可以一直玩一個人,同樣還可以兩個一起玩,或者玩了這個玩那個,玩了那個玩這個,這些都無所謂。


    皇帝就是這個遊戲的製定規則,他們不敢脫離皇帝的身邊,所以隻能一個勁的貼上來。


    既然你覺得皇帝已經離不開你了,那麽很好,自己就再找一個人出來。


    可以說何新這次是歪打正著的給自己找了個非常硬的靠山,這次去吐蕃,不需要他做出太大的功績,隻要能夠做到他說的那些,哪怕稍稍差一些,隻要大差不差就行。


    幾年下來,他的身份地位,必然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有些時候就是這樣,合適的時間,做出合適的決定,然後一個上限可能隻有一百的人,就可以坐在需要上限一百五才能走到的位置。


    何新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一旦他失敗了,李元吉不會給他任何解釋的機會,罷官迴家,是他唯一的出路。


    即便他成功了,日後成功的進入了朝廷,除了內閣大佬馬周以外,估計其他的人對他都不會有什麽好臉色,因為在那些人看來,他這屬於得位不正。


    可那又能如何?


    “你也是來跟朕說何新不合適的?”轉角間,李元吉瞅見了在門口待著的馬周,心中有些不爽道。


    “陛下就是任命劉善為高山大都督,臣也不會覺得不合適。”馬周連忙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開什麽玩笑?自己可是皇帝的心腹,心腹中的心腹,哪怕這事是錯誤的,自己也得想著辦法給圓迴來,讓損失降到最低,而不是去跟皇帝唱對台。


    況且,何新雖然不太合適,但隻要操作合理,什麽合適不合適的,不是還有蘇定方在那裏罩著呢嗎?能出多大問題?


    “臣打算派人到吐蕃考察一番,總覺得那裏除了戰馬以外,可以放養更多的牛羊養個幾年,對農業必然有不小的幫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最佳閑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唐朝最佳閑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