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有五個月身孕的楊氏再一次刷新了李元吉的認知,這一夜,楊氏可謂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來侍奉李元吉,似是擔心之後會沒有機會。


    不過此刻的李元吉早已沒有了身體的欲望,接連製止楊氏的侍奉,這一夜,兩人隻是緊緊相擁著一起入睡。


    而經過這一夜之後,李元吉發現自己對楊氏的感情似乎又升了一個台階。


    正旦前夕,長安解除了宵禁,街頭上,到處是來來往往的人群,花燈瑩目不暇,氣氛倒是極為的融洽。


    李元吉並不喜歡去湊這個熱鬧,所以隻是在太平坊自己單獨舉辦了花燈。


    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這樣也挺好的。


    李元吉很珍惜這段寶貴的時間,他不想讓這段記憶混雜入太多的陌生因素,因為過了今天,他可能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空閑時間了。


    妻妾們指著各式各樣的花燈興奮不已,一會兒跑到這個麵前看看,一會兒又指著另一個興奮的尖叫著,氣氛好不熱鬧。


    “想家了?”早已注意到人群外有一道孤獨身影的李元吉,悄然無息的來到了人群之外,這裏的氛圍倒是安靜,隻是不大適合現在這個時候。


    一項活潑的武二娘,這個時候卻獨自一人孤獨的待在人群之外,別人覺得好看的花燈,對於她來說卻毫無吸引力。


    李元吉甚至一度認為她就是武則天,但年紀卻對不上。


    “沒有,妾身隻是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過?”武二娘苦澀的搖了搖頭。


    “還能怎麽過?”對於武二娘的這個想法,李元吉倒是頗感奇怪,這不是一個普通女人該想的問題,當了自己的小妾,理論上來說,吃穿是不用她去操心的,唯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娶得自己的歡心,這才是她應該想的事情,但武二娘的話音裏,卻帶著一絲其他的味道。


    “妾身自幼便不像個女孩子,總是對於練武特別感興趣,十歲的時候,哥哥就不是妾身的對手,十二歲的時候,就能把一個府兵打敗,十五歲的時候,在許州就沒有妾身的對手,妾身平時還喜歡讀兵書,所以父親認為這不是一個女子該做的,同齡人早已成家,可卻始終沒有人向妾身提親,為了這件事情,父親甚至不準妾身再碰這些東西,可依舊還是沒有人向妾身提親。


    能夠來到王府,對妾身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歸宿,可妾身依舊放不下那些,不想隻做那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貴妾。”武二娘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來到這裏,榮華富貴可以盡享,可她所喜歡的一切,也都隨之消散。


    “你讓本王想起了三姐!”李元吉的腦海中下意識的想起了三姐平陽公主的身影,不愛紅裝愛武裝,巾幗英雄。


    可一向有大男子主義的李元吉,卻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這個國家,還沒有淪落到讓女人領兵上陣的地步,女人可以練武,但也僅僅隻是用於防身,李元吉沒想到自己身邊竟然也有個‘巾幗英雄’式的小妾,這一點,自己很不喜歡。


    或許是受到了平陽公主的刺激,自己不想再看著悲劇的發生,哪怕這個人可能是自己的敵人。


    “殿下此番出征可以帶著妾身嗎?妾身隻是想看一看戰場到底是什麽樣子的,兵書上說的又有幾分是對的。”武二娘掙紮一番,艱難的開口道。


    “戰場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好,兵書上的對與錯,還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這次你就不必想了,您們誰也不能去。”李元吉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武二娘的請求。


    或許是李元吉的拒絕讓武二娘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或許是因為別的原因,整個夜晚,武二娘一個人孤獨的落在人群以外,神色稍顯傷感。


    ……


    翌日清晨,天還沒亮,李元吉便早早的起了床。


    今日是正旦,朝廷今年的第一次大朝會,在京所有官員都要上朝,一年僅有一次的大場麵,李元吉是個親王,哪怕隻是個名義上的親王,這一天也得著正裝上朝,況且上朝過後還要去拜見太上皇李淵。


    當李元吉來到東宮的時候,這裏早已是人頭湧動,數千名大大小小的官員擁擠在這裏,官職大的站在前麵,官職小的則在後麵排著隊,在今日這種場麵,便是五品官都不一定有機會能夠見到李二一麵。


    對於這種形式主義,李元吉便是很不感冒,連麵都見不著,大過年的還把人家給拉起來幹什麽?彰顯一下自己的皇威麽?


    不需要擁擠,擁有齊王身份的李元吉自然享有一切的優先權,人群主動的讓開一條通道,東宮大門也特意為李元吉一個人打開,他不用像其他人那樣要在外麵等著,隻有時間到了才會打開大門進入。


    大朝會並沒有什麽值得期待的,除了場麵的確很大以外。


    朝會上的李元吉排在最前麵,整場朝會都在打著瞌睡,根本無心去聽,無非也就是對去年的一些總結,以及對今年的展望,順便鞭策鼓舞一下官員們再接再厲之類的。


    不知道什麽時候,李元吉被人推了推,李元吉這才意識到,朝會已經結束了。


    抬頭看去,今日李世民的臉色很不錯,似乎是有什麽喜事在等著他。


    官員們退去,各迴各家,等待著他們的是為期十五天的假期,一些重臣則和李元吉一樣留了下來,這些都是要去給李淵拜年的。


    說來也是奇怪,按理說給李淵拜年隻需要子孫前去即可,可李二卻偏偏不走尋常路,連身邊的大臣們也一並喊去。


    不過當到了太極宮以後,李元吉這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這可不是一次簡單的拜年。


    除了心情有些鬱悶的,李淵其他的一切都很舒服,夜夜笙歌,後宮佳麗不說三千也有數百,饒是已經上了年紀的李淵,也依舊是生龍活虎,後宮單是懷孕的妃子便有數十人。


    被逼下皇位的李淵,現在唯一的樂趣就是造人,給李世民造出來更多的王爺,盡最大可能的惡心他。


    “朕聽說元吉打算領兵北進突厥?”龍椅上,李淵心情不錯的說著,自打上次被李元吉拒絕以後,李淵著實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還好這次李元吉想明白了。


    “父皇,突厥氣焰囂張,外加內亂已開,兒臣覺得此時正是北進的最佳時機。”李元吉公式化的迴應著。


    “不錯!就應該狠狠的打一打突厥人的囂張氣焰。”李淵麵露狂喜的拍手叫絕,轉而看向李世民,問道:“世民打算給元吉多少兵力?”


    “八萬!”李世民直截了當的迴複道,與幾個月前相比,李世民的身上多了一絲穩重,少了一些擔憂與內疚,這一切似乎都是理所應當的。


    “太少了,突厥有精兵數十萬,隻出八萬兵力怎能是突厥的對手?”原本狂喜的表情瞬間冷淡了下來,李淵也意識到這可能是李世民釋放的另一個信號。


    “八萬是元吉自己要求的,朕隻能應允!”李世民緊接著迴應道。


    李淵再次麵色一緊,看向李元吉,暗道這孩子是不是傻了?好不容易有這麽個機會,還不多領點兵?


    “父皇怕是還不知道吧?元吉最近搞出了幾個新武器,威力著實不凡,在朕看來,八萬兵力都有些多了。”李世民微微一笑,直接打斷了李淵的想法,想多要兵?門都沒有!


    “副將呢?朕覺得李勣和李靖都不錯,可以勝任,另外裴矩也極有才能,適合統攬後勤物資。”似是理會了李世民的意思,李淵緊接著提出了副將的人選。


    李勣和李靖這兩個雖說在玄武門的時候沒有選擇告發,但也沒有參與,李淵再怎麽痛恨,對他們兩個也不如其他人那麽恨,而且現在手下著實無將,矮個子裏拔將軍,他們兩個最合適。


    “李勣和李靖隻能去一個,裴矩就不用想了,他的才能太大,朕駕馭不了。”李世民沒給李淵太多討價的機會,在他看來,能讓你指定一個人就算不錯的了,還想全部包攬?


    “你……”李淵指著李世民氣的渾身直哆嗦,半天也講不出一句話來,已經失去了皇位的自己,早已失去了話語權,而李世民也更不向以往那樣,但凡提起國事,自己的話便沒有一絲的作用。


    一番朝拜就這麽不歡而散,在李世民的嚴密監控下,李元吉甚至沒有機會單獨與李淵聊上兩句,而李元吉也似乎是沒有這個心思。


    之後兄弟二人各自寒顫了兩句,便各迴各家,各過各的年,對於一些問題,兄弟二人自然是心照不宣。


    半個月的時間一閃而過,眨眼便到了即將出征的日子,正月十五一過,點選的府兵們開始集結,李元吉也重新忙碌了起來,他要編排行軍次序,行軍計劃等等。


    而兵部也直到今日才將點選的兵力名冊送到齊王府,而看著兵力名冊,饒是早有打算的李元吉,也被氣的不輕,重重的將名冊丟在地上,恨不能將其撕爛,臉上的憤怒更是毫不掩飾。


    “欺人太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最佳閑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日遊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日遊俠並收藏唐朝最佳閑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