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悲寺的主持是一位得道高僧,身穿袈裟眉目慈悲,是那種由內而外的慈悲而非是那些故而祥和,卿雲看到正在園林裏打坐的方丈,她頓了頓,上前雙手合十道,“方丈。”
靜坐於樹下的方丈睜開眼,看到眉目溫柔的顧今夕,素來平靜無波的眼睛劃過一絲極淡的流光,他站起來,袈裟層層滑落,他雙手合十道了聲佛號,道,“小檀越。”
“小檀越眉清目秀,然眉心有一道裂痕。”方丈頓一頓,看著顧今夕神色祥和道,“不知小檀越可否借一步說話。”
“自然可以。”顧今夕心中一動,卻是明白方丈所說眉心一道裂痕的原因。
她本就不是此間人,不過還魂到此,至於那原來的魂魄去處何地,卻非是她所能料。
“阿彌陀佛,請隨老衲來。”
“清風你去表哥先去舅舅那邊,待我與方丈談好自會過去尋你們。”
“是。”清風沒有擔心,以大慈悲寺方丈在豐萊國的名號,誰敢懷疑?
範澤熙則是對顧今夕點了點頭,他亦是不懷疑與不擔心,隻是心中有一絲疑惑,但此時明顯不是說話的時候,他道,“等會大雄寶殿匯合。”
“好。”
隨後顧今夕隨著方丈的腳步進了園林。
大慈悲寺的園林,堪比江南水鄉,但卻沒了那股奢靡之風,無處不在的佛韻,看著就覺得舒心,願意在這裏長久待著好能感受那自然之風。
“小檀越。”常青樹下,紅色袈裟的方丈雙手合十站著,那裏有一個石桌和四個石凳子,石桌上麵擺著茶具,顧今夕想,這裏應該是方丈禪悟後休息的地方。
“請坐。”
“多謝方丈。”
各自坐下,風吹來涼風,從脖子處鑽入混身都是雞皮疙瘩,顧今夕看著姿態平靜,可一舉一動都是方丈透出對世界的淡然寧靜,那一瞬,顧今夕想如果可以,她也願意青燈古佛,隻可惜她是個靜不住的人。
“請。”方丈將杯子遞給顧今夕,眉目慈愛。
“多謝。”顧今夕亦是雙手接過杯子,輕抿一口口中迴味無窮。
“小檀越的茶是什麽味道?”方丈眉目溫軟,看著顧今夕一絲絲笑意,又似乎十分嚴肅。
顧今夕微微一愣,她低頭看著已然過半的茶水,嫋嫋白煙飄起自她眼前被風吹走。
“迴味無窮。”她想了想,卻是用了這個十分敷衍的詞。
然而方丈微微一笑,將顧今夕手中茶杯裏還未喝盡的茶水倒掉,又給她滿上一杯,做請喝的姿態。
顧今夕不疑,再次喝了一口,已然不是方才的口齒留香,似苦非苦,似甜非甜,又似乎帶著酸澀。
“是什麽味道?”
顧今夕想該用什麽詞來形容這樣的味道,然而她想了許久卻是沒有想到那個詞,她搖頭,誠懇道,“我不知道。”
“人生就像這杯中水,我們無法預料以後會怎樣,但眼前卻可以把握。”
微微皺眉,顧今夕並不明白方丈為什麽要和她說這些。
“原諒我愚昧,我不懂方丈的意思。”
“沒有關係。”方丈雙手合十,依舊帶著淺淺淡淡的笑意,在斑駁的陽光下,這樣清風冷意中,那雙寧靜的眼睛如同佛陀一般看透了過去現在未來。
“小檀越,來之不易,且珍惜這得之不易的生活。”
“是。”顧今夕道,“我一定會珍惜這一次再生。”
然而方丈聽到顧今夕的話,卻是搖頭,帶著一絲歎息,道,“小檀越還不明白。”
“不,我明白。”顧今夕放下茶杯,嘴角一抹弧度極其自信和張揚,“方丈久居空門,是否已經忘記,當初也曾想名揚天下?”
“是,老衲曾經也想與師傅師叔那樣名揚天下,但現在老衲卻明白,這些都是老衲沒有斬去的貪念。”
“方丈現在斬去了嗎?”
“是,老衲已經斬去了貪念。”
“那為什麽還在大慈悲寺做主持?”顧今夕緊接著反問。
“……”方丈卻是被顧今夕偏頗的問題愣了愣,他開始垂眸沉思。
顧今夕見方丈模樣,她笑道,“可是我的問題讓方丈為難了?”
“不,小檀越的問題,讓老衲再次正視了自己是否真的已經斬去了貪欲。”方丈嚴謹道。
“方丈著像了。”然而顧今夕卻是道,“您佛法高深,是我問得刁鑽。”
“小檀越神思聰穎,非是池中之物。”方丈道,“心中早有規劃,這方國度無法拘束小檀越。”
“方丈謬讚。”顧今夕眉梢一揚,笑得飛舞,道,“無論如何,我都要成為自己命運的掌控者,而非是被人掌控。”
“我沒有看到我眉心的那抹傷痕,方丈卻是看到了,方丈所處的境界與我不同。”
“您的佛法,讓我敬仰敬佩,若是可以,請方丈允許我在抄寫佛經。”
“小檀越資質非凡,不入我佛門亦是居士。”方丈道,“佛普度眾生,佛經從不是遮掩讓人仰望,隻是各人對佛的理解不同。”
“待範居士入我門下,小檀越便自行行走。”
“大和尚慷慨為民。”顧今夕道,“日後,我會經常派人來抄閱佛經,為普通百姓。”
“阿彌陀佛,大善。”
顧今夕看著遠去的方丈,她嘴角弧度斂去,看著桌上茶具,依稀還能看到白煙,她伸手觸碰,還有淡淡暖意溫熱了冰涼的指尖。
“風大。”溫暖的披風,然後一雙大手把顧今夕的雙手包裹住,來人聲音溫柔,道,“莫要感冒了。”
“殿下?”顧今夕抬頭,卻見是眉目與顧言曦八分相似的司銘瑞,他握住顧今夕的手,輕輕摩擦讓顧今夕的雙手熱起來。
“我受了父皇命令,前來請方丈前往大雄寶殿。”司銘瑞淺笑道,“沒想到在這裏遇到表妹。”
“多謝殿下。”顧今夕看了眼與司銘瑞交錯的手,然後淡定的收迴來,道,“已經暖了。”
“殿下還是將披風拿迴去,等會要是受了風寒,可是我的罪過了。”
雙手垂在兩側,司銘瑞搖頭,嘴角還是一抹淺笑十分讓人覺得親近,可又不會覺得距離太近,他道,“我自小習武,雖然不能和大表哥比,可和表妹比起來卻是強健。”
然後他伸手,道,“走吧,我們該迴去了。”
靜坐於樹下的方丈睜開眼,看到眉目溫柔的顧今夕,素來平靜無波的眼睛劃過一絲極淡的流光,他站起來,袈裟層層滑落,他雙手合十道了聲佛號,道,“小檀越。”
“小檀越眉清目秀,然眉心有一道裂痕。”方丈頓一頓,看著顧今夕神色祥和道,“不知小檀越可否借一步說話。”
“自然可以。”顧今夕心中一動,卻是明白方丈所說眉心一道裂痕的原因。
她本就不是此間人,不過還魂到此,至於那原來的魂魄去處何地,卻非是她所能料。
“阿彌陀佛,請隨老衲來。”
“清風你去表哥先去舅舅那邊,待我與方丈談好自會過去尋你們。”
“是。”清風沒有擔心,以大慈悲寺方丈在豐萊國的名號,誰敢懷疑?
範澤熙則是對顧今夕點了點頭,他亦是不懷疑與不擔心,隻是心中有一絲疑惑,但此時明顯不是說話的時候,他道,“等會大雄寶殿匯合。”
“好。”
隨後顧今夕隨著方丈的腳步進了園林。
大慈悲寺的園林,堪比江南水鄉,但卻沒了那股奢靡之風,無處不在的佛韻,看著就覺得舒心,願意在這裏長久待著好能感受那自然之風。
“小檀越。”常青樹下,紅色袈裟的方丈雙手合十站著,那裏有一個石桌和四個石凳子,石桌上麵擺著茶具,顧今夕想,這裏應該是方丈禪悟後休息的地方。
“請坐。”
“多謝方丈。”
各自坐下,風吹來涼風,從脖子處鑽入混身都是雞皮疙瘩,顧今夕看著姿態平靜,可一舉一動都是方丈透出對世界的淡然寧靜,那一瞬,顧今夕想如果可以,她也願意青燈古佛,隻可惜她是個靜不住的人。
“請。”方丈將杯子遞給顧今夕,眉目慈愛。
“多謝。”顧今夕亦是雙手接過杯子,輕抿一口口中迴味無窮。
“小檀越的茶是什麽味道?”方丈眉目溫軟,看著顧今夕一絲絲笑意,又似乎十分嚴肅。
顧今夕微微一愣,她低頭看著已然過半的茶水,嫋嫋白煙飄起自她眼前被風吹走。
“迴味無窮。”她想了想,卻是用了這個十分敷衍的詞。
然而方丈微微一笑,將顧今夕手中茶杯裏還未喝盡的茶水倒掉,又給她滿上一杯,做請喝的姿態。
顧今夕不疑,再次喝了一口,已然不是方才的口齒留香,似苦非苦,似甜非甜,又似乎帶著酸澀。
“是什麽味道?”
顧今夕想該用什麽詞來形容這樣的味道,然而她想了許久卻是沒有想到那個詞,她搖頭,誠懇道,“我不知道。”
“人生就像這杯中水,我們無法預料以後會怎樣,但眼前卻可以把握。”
微微皺眉,顧今夕並不明白方丈為什麽要和她說這些。
“原諒我愚昧,我不懂方丈的意思。”
“沒有關係。”方丈雙手合十,依舊帶著淺淺淡淡的笑意,在斑駁的陽光下,這樣清風冷意中,那雙寧靜的眼睛如同佛陀一般看透了過去現在未來。
“小檀越,來之不易,且珍惜這得之不易的生活。”
“是。”顧今夕道,“我一定會珍惜這一次再生。”
然而方丈聽到顧今夕的話,卻是搖頭,帶著一絲歎息,道,“小檀越還不明白。”
“不,我明白。”顧今夕放下茶杯,嘴角一抹弧度極其自信和張揚,“方丈久居空門,是否已經忘記,當初也曾想名揚天下?”
“是,老衲曾經也想與師傅師叔那樣名揚天下,但現在老衲卻明白,這些都是老衲沒有斬去的貪念。”
“方丈現在斬去了嗎?”
“是,老衲已經斬去了貪念。”
“那為什麽還在大慈悲寺做主持?”顧今夕緊接著反問。
“……”方丈卻是被顧今夕偏頗的問題愣了愣,他開始垂眸沉思。
顧今夕見方丈模樣,她笑道,“可是我的問題讓方丈為難了?”
“不,小檀越的問題,讓老衲再次正視了自己是否真的已經斬去了貪欲。”方丈嚴謹道。
“方丈著像了。”然而顧今夕卻是道,“您佛法高深,是我問得刁鑽。”
“小檀越神思聰穎,非是池中之物。”方丈道,“心中早有規劃,這方國度無法拘束小檀越。”
“方丈謬讚。”顧今夕眉梢一揚,笑得飛舞,道,“無論如何,我都要成為自己命運的掌控者,而非是被人掌控。”
“我沒有看到我眉心的那抹傷痕,方丈卻是看到了,方丈所處的境界與我不同。”
“您的佛法,讓我敬仰敬佩,若是可以,請方丈允許我在抄寫佛經。”
“小檀越資質非凡,不入我佛門亦是居士。”方丈道,“佛普度眾生,佛經從不是遮掩讓人仰望,隻是各人對佛的理解不同。”
“待範居士入我門下,小檀越便自行行走。”
“大和尚慷慨為民。”顧今夕道,“日後,我會經常派人來抄閱佛經,為普通百姓。”
“阿彌陀佛,大善。”
顧今夕看著遠去的方丈,她嘴角弧度斂去,看著桌上茶具,依稀還能看到白煙,她伸手觸碰,還有淡淡暖意溫熱了冰涼的指尖。
“風大。”溫暖的披風,然後一雙大手把顧今夕的雙手包裹住,來人聲音溫柔,道,“莫要感冒了。”
“殿下?”顧今夕抬頭,卻見是眉目與顧言曦八分相似的司銘瑞,他握住顧今夕的手,輕輕摩擦讓顧今夕的雙手熱起來。
“我受了父皇命令,前來請方丈前往大雄寶殿。”司銘瑞淺笑道,“沒想到在這裏遇到表妹。”
“多謝殿下。”顧今夕看了眼與司銘瑞交錯的手,然後淡定的收迴來,道,“已經暖了。”
“殿下還是將披風拿迴去,等會要是受了風寒,可是我的罪過了。”
雙手垂在兩側,司銘瑞搖頭,嘴角還是一抹淺笑十分讓人覺得親近,可又不會覺得距離太近,他道,“我自小習武,雖然不能和大表哥比,可和表妹比起來卻是強健。”
然後他伸手,道,“走吧,我們該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