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虞既然已經拜了老師,有了老師督促——即便埃德溫並沒有對她現在的職業發表任何的看法,但是君虞仍舊把所有的空餘時間全都用在了練琴上。
不得不說,埃德溫給她的幫助很大,有沒有老師教導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方的水平非常高,君虞比較的“粗暴”的學習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說一日千裏但是差不到哪裏去了。
埃德溫對這個新收的小弟子也非常的滿意。
天賦才華勤奮無一不缺——在音樂上的天賦尤其是讓他驚訝,好像天生為了音樂而生,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太過跳躍,讓她一個人坐在鋼琴前練琴,第一遍還能規規矩矩的練習下去,等到了第二遍往往就開始自我發揮,這個自我發揮不是改一小段的旋律就是降調升調,再或者突發奇想的就把這一段放到下一樂章。
這麽“糟蹋”樂曲,埃德溫居然也沒有糾正她。
埃德溫和其餘的九位評委一起走到大劇院的時候,伴隨著哢哢聲燈光閃爍,等到到評委席上,緊挨著埃德溫的一位老人笑道:“今年看起來真的很熱鬧,這倒是要托埃德溫你小弟子的福。”
埃德溫收了一個小弟子的消息已經不是秘密,這個小弟子居然還是個明星這更不是秘密了,就是他們想裝聾作啞,那些大肆報道的媒體也不會讓他們裝作不知道。
“我聽我的學生說了,十六歲彈出了《唐璜》,天賦過人,你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埃德溫:“還需要曆練。”
“在華夏待久了,你說話也帶上了華夏味了,想笑就笑,我們這些老家夥又不會笑話你。”
顯然其他人都認為埃德溫說的客氣話,十六歲力壓眾位選手,成為複賽第一名,擱在哪裏都說得上才華橫溢。
埃德溫笑了笑,他說的是真話,在他看來,君虞在音樂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她現在還是以技壓人——在她超乎尋人人的指速之下,《唐璜》這樣的高難度的曲目似乎不值一提,這並沒有什麽,這也是天賦的一種,鋼琴之王的李斯特的手速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現在最難的十首鋼琴曲中,他獨占三首,但是埃德溫認為君虞的天賦還可以挖掘一下。
以情動人,這才是音樂最重要的。
“複賽演奏的是《唐璜》,決賽不會直接挑戰《第三鋼琴協奏曲》吧?”這可是公認的最難彈奏的鋼琴曲,曾經有人演奏這首鋼琴曲而崩潰,難度可想而知。
埃德溫:“她才多大。”
這裏麵的龐大和沉重豈止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能負擔的起來的?
“那她準備挑戰哪一首曲子《超技練習曲》還是《伊斯拉美》?”
埃德溫笑而不語。
這次決賽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隨機抽取一首樂曲演奏,評委打分,這次直接淘汰十位選手,第二環節就是由剩餘的十位選手自由彈奏一首曲子,取分數最高三人,進行加賽,進去最後的鬥樂,依然是自由選曲,勝者加冠。
等君虞和其餘選手一起進來的時候,閃光燈頓時又響了起來,坐在觀眾席上一陣躁動,不少記者已經拿著相機站起來了。
從出道以來君虞上頭條的頻率堪稱冉冉升起的還真話題女王,最近這麽風風雨雨,從風向調轉再到她那首怎麽都不走尋常路的《九歌》又在娛樂圈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刷存在感也就罷了,但是她居然又開始玩失蹤,什麽采訪都不接受,狗仔也拍不到什麽有價值的照片,神出鬼沒程度堪稱業內翹楚,不知道讓多少人咬牙切齒,如果明星都學會了這一招,他們狗仔真的餓的揭不開鍋了。
所以,這算是事後君虞第一次正式露麵,記者的激動也情有可原,恨不得衝上去來一段專訪。
站在君虞前後的人都不舒服的移開視線,這亮光若不是身經百戰,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來,這個時候他們也有了和一個大明星一起比賽的真實感。
那些不怎麽看娛樂報道的評委都知道了君虞的身份,他們自然該知道的都知道了,等看到這個身上閃耀著天才光芒的少女,他們仍有些不真切感。
她看起來真的很小,長的比海報上還要好看,單單是站在那裏,就沒有人能忽視她,手指保養的良好,一點繭子都瞧不出,看不出長期練習鋼琴的痕跡,對了……報道上說了,這位年輕的女士是孤兒出身,在半年以前根本沒有彈過鋼琴。
一個僅僅碰過鋼琴半年的人就輕而易舉的打敗幾百人拿到了複賽的第一名,若不是真實發生,他們肯定當是笑話,等真切發生的時候,還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時候,說沒有挫敗感,受到打擊是不可能的。
天才這個詞好像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有些東西真的羨慕都羨慕不來。
能站到這裏,他們都是天之驕子,成長路程中少不了稱讚和掌聲,麵對任何人都有些自信心,甚至有時候有種天才沒什麽大不了的感覺,因為他們
本身就是“天才”,等到真正的天才出現,他們這些天才不自覺的就覺得氣虛。
捫心自問,他們中沒有一人敢自稱碰到鋼琴半年就能彈奏出《唐璜》這樣的高難度曲目。
等閃光燈朝著君虞閃過去的時候,剩餘的人全都一副坦然的模樣,沒辦法,在比賽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論實力論名氣受到重點關注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
這位頗為不服的就是被君虞壓了一頭的第二名,他覺得不服的原因就在於他也能彈出來《唐璜》但是當時他覺得一個複賽,何必那麽鄭重,決定決賽的時候再彈奏。
誰知道君虞橫空出世,把他的計劃全都打散了。
現在被閃光燈耀的眼睛都要花了,心情更不好了。
記者雖然恨不得一擁而上,但也知道這種場合絕對不能造次,真的要堵君虞,等到比賽結束了更好,他們不信她真的能插上翅膀廢了。
君虞是複賽第一名,抽的時候,她自然是第一個。
《克羅地亞狂想曲》。
不算很難的鋼琴曲,但是對君虞來說,並不是好事,誰都知道她的技巧堪稱同齡人的翹楚,而這首鋼琴曲更注重於情。
明快的節奏描述戰爭創傷後克羅地亞灰燼中的斷垣殘壁,硝煙,戰車,這是和《唐璜》奢華,招搖的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埃德溫輕輕的挑了挑眉。
君虞臉色稍臭,那種純粹用技巧的曲子對她來說很輕鬆,而這種曲子就需要她去調動全身的感情。
老師就在上麵坐著,她總不能演的太糟丟了他的臉吧?
其餘人也忍不住的挑了挑眉,這首曲子難度真的不算大,讓他們聯係一段時間,他們也能順利彈出來,他們相信這難不住她,但是這上麵做著是全是一個個的音樂大師,順利的演奏出來,可沒那麽容易打動他們。
君虞坐在鋼琴前,琴譜放在前麵。
說來也巧,君虞練琴的時候一向隻找那些高難度的,對於一些常年的曲子反而不熟,這段時間埃德溫不得不指定一些曲目讓她練習,這首剛剛紅起來的曲子就在曲目中。
戰爭啊。
刀光劍影她是見過了,戰爭倒是沒有見過。
那用什麽來演繹呢?
琴聲響起。
陰鬱的前奏,低沉的琴音。
讓人忍不住的迴想起這這首歌的背景,克羅地亞戰後,硝煙還在彌漫,天空陰沉的仿佛立刻就要下雨,牆壁和房屋全都倒塌,屍橫遍野,斷垣殘壁,本是愁思凝重的悲傷,不知道為何卻帶了幾分殺伐之氣。
節奏逐漸明快,短促,急切的琴聲開始迴蕩,奔騰如浪湧,流暢的樂符如同流水一樣的傾瀉而下,古典樂和流行樂的完美結合的傑作讓不少門外漢也入迷了。
這是一個國家曆經風雨滄桑後的彩虹,這是精彩美麗的華章,這是歡快不失壯麗的頌歌。
逐漸強烈起來的鋼琴琴聲,快速的曲風,都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掙脫。
激情、希望、奮進成了主旋律。
原鋼琴曲中沉思,傷痛、真絕望似乎全都被那激情和希望所遮擋,完全脫離了原曲的演奏,讓評委席上的不少人都睜大了眼睛,忍不住的看向那個依然在不斷彈奏的少女。
無論多麽絕望的時刻,無論看到了多麽悲傷沉痛的畫麵,絕對不會放棄希望。
原曲把希望比作斷垣殘壁中的柔弱不知名的小白花,雖然柔弱卻是堅定。
而現在還在不斷震撼耳膜的的琴聲,帶著飽滿立體。多維度的震撼,她的希望不是柔弱的白花,是招搖無比美麗的向日葵。
不是一朵,而是漫山遍野。
我不曾見過槍林彈雨,但是我見過刀光劍影。
我曾經身在其中,百折不撓,百死而猶未毀。
縱然跌在穀底,也有信心爬出來。
會沉痛,我會追思,我會傷感,但是那隻是暫時,我隻會不斷上前,勇往直前,手化刀劍,披荊斬棘。
我的心永不死亡。
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在恍如疾風驟雨的節奏中,樂曲迎來了結尾,戰爭的陰霾徹底的遠去,天上的陰雲消散。
希望永存。
不得不說,埃德溫給她的幫助很大,有沒有老師教導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方的水平非常高,君虞比較的“粗暴”的學習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說一日千裏但是差不到哪裏去了。
埃德溫對這個新收的小弟子也非常的滿意。
天賦才華勤奮無一不缺——在音樂上的天賦尤其是讓他驚訝,好像天生為了音樂而生,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太過跳躍,讓她一個人坐在鋼琴前練琴,第一遍還能規規矩矩的練習下去,等到了第二遍往往就開始自我發揮,這個自我發揮不是改一小段的旋律就是降調升調,再或者突發奇想的就把這一段放到下一樂章。
這麽“糟蹋”樂曲,埃德溫居然也沒有糾正她。
埃德溫和其餘的九位評委一起走到大劇院的時候,伴隨著哢哢聲燈光閃爍,等到到評委席上,緊挨著埃德溫的一位老人笑道:“今年看起來真的很熱鬧,這倒是要托埃德溫你小弟子的福。”
埃德溫收了一個小弟子的消息已經不是秘密,這個小弟子居然還是個明星這更不是秘密了,就是他們想裝聾作啞,那些大肆報道的媒體也不會讓他們裝作不知道。
“我聽我的學生說了,十六歲彈出了《唐璜》,天賦過人,你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埃德溫:“還需要曆練。”
“在華夏待久了,你說話也帶上了華夏味了,想笑就笑,我們這些老家夥又不會笑話你。”
顯然其他人都認為埃德溫說的客氣話,十六歲力壓眾位選手,成為複賽第一名,擱在哪裏都說得上才華橫溢。
埃德溫笑了笑,他說的是真話,在他看來,君虞在音樂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她現在還是以技壓人——在她超乎尋人人的指速之下,《唐璜》這樣的高難度的曲目似乎不值一提,這並沒有什麽,這也是天賦的一種,鋼琴之王的李斯特的手速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現在最難的十首鋼琴曲中,他獨占三首,但是埃德溫認為君虞的天賦還可以挖掘一下。
以情動人,這才是音樂最重要的。
“複賽演奏的是《唐璜》,決賽不會直接挑戰《第三鋼琴協奏曲》吧?”這可是公認的最難彈奏的鋼琴曲,曾經有人演奏這首鋼琴曲而崩潰,難度可想而知。
埃德溫:“她才多大。”
這裏麵的龐大和沉重豈止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能負擔的起來的?
“那她準備挑戰哪一首曲子《超技練習曲》還是《伊斯拉美》?”
埃德溫笑而不語。
這次決賽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隨機抽取一首樂曲演奏,評委打分,這次直接淘汰十位選手,第二環節就是由剩餘的十位選手自由彈奏一首曲子,取分數最高三人,進行加賽,進去最後的鬥樂,依然是自由選曲,勝者加冠。
等君虞和其餘選手一起進來的時候,閃光燈頓時又響了起來,坐在觀眾席上一陣躁動,不少記者已經拿著相機站起來了。
從出道以來君虞上頭條的頻率堪稱冉冉升起的還真話題女王,最近這麽風風雨雨,從風向調轉再到她那首怎麽都不走尋常路的《九歌》又在娛樂圈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刷存在感也就罷了,但是她居然又開始玩失蹤,什麽采訪都不接受,狗仔也拍不到什麽有價值的照片,神出鬼沒程度堪稱業內翹楚,不知道讓多少人咬牙切齒,如果明星都學會了這一招,他們狗仔真的餓的揭不開鍋了。
所以,這算是事後君虞第一次正式露麵,記者的激動也情有可原,恨不得衝上去來一段專訪。
站在君虞前後的人都不舒服的移開視線,這亮光若不是身經百戰,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來,這個時候他們也有了和一個大明星一起比賽的真實感。
那些不怎麽看娛樂報道的評委都知道了君虞的身份,他們自然該知道的都知道了,等看到這個身上閃耀著天才光芒的少女,他們仍有些不真切感。
她看起來真的很小,長的比海報上還要好看,單單是站在那裏,就沒有人能忽視她,手指保養的良好,一點繭子都瞧不出,看不出長期練習鋼琴的痕跡,對了……報道上說了,這位年輕的女士是孤兒出身,在半年以前根本沒有彈過鋼琴。
一個僅僅碰過鋼琴半年的人就輕而易舉的打敗幾百人拿到了複賽的第一名,若不是真實發生,他們肯定當是笑話,等真切發生的時候,還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時候,說沒有挫敗感,受到打擊是不可能的。
天才這個詞好像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有些東西真的羨慕都羨慕不來。
能站到這裏,他們都是天之驕子,成長路程中少不了稱讚和掌聲,麵對任何人都有些自信心,甚至有時候有種天才沒什麽大不了的感覺,因為他們
本身就是“天才”,等到真正的天才出現,他們這些天才不自覺的就覺得氣虛。
捫心自問,他們中沒有一人敢自稱碰到鋼琴半年就能彈奏出《唐璜》這樣的高難度曲目。
等閃光燈朝著君虞閃過去的時候,剩餘的人全都一副坦然的模樣,沒辦法,在比賽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論實力論名氣受到重點關注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
這位頗為不服的就是被君虞壓了一頭的第二名,他覺得不服的原因就在於他也能彈出來《唐璜》但是當時他覺得一個複賽,何必那麽鄭重,決定決賽的時候再彈奏。
誰知道君虞橫空出世,把他的計劃全都打散了。
現在被閃光燈耀的眼睛都要花了,心情更不好了。
記者雖然恨不得一擁而上,但也知道這種場合絕對不能造次,真的要堵君虞,等到比賽結束了更好,他們不信她真的能插上翅膀廢了。
君虞是複賽第一名,抽的時候,她自然是第一個。
《克羅地亞狂想曲》。
不算很難的鋼琴曲,但是對君虞來說,並不是好事,誰都知道她的技巧堪稱同齡人的翹楚,而這首鋼琴曲更注重於情。
明快的節奏描述戰爭創傷後克羅地亞灰燼中的斷垣殘壁,硝煙,戰車,這是和《唐璜》奢華,招搖的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埃德溫輕輕的挑了挑眉。
君虞臉色稍臭,那種純粹用技巧的曲子對她來說很輕鬆,而這種曲子就需要她去調動全身的感情。
老師就在上麵坐著,她總不能演的太糟丟了他的臉吧?
其餘人也忍不住的挑了挑眉,這首曲子難度真的不算大,讓他們聯係一段時間,他們也能順利彈出來,他們相信這難不住她,但是這上麵做著是全是一個個的音樂大師,順利的演奏出來,可沒那麽容易打動他們。
君虞坐在鋼琴前,琴譜放在前麵。
說來也巧,君虞練琴的時候一向隻找那些高難度的,對於一些常年的曲子反而不熟,這段時間埃德溫不得不指定一些曲目讓她練習,這首剛剛紅起來的曲子就在曲目中。
戰爭啊。
刀光劍影她是見過了,戰爭倒是沒有見過。
那用什麽來演繹呢?
琴聲響起。
陰鬱的前奏,低沉的琴音。
讓人忍不住的迴想起這這首歌的背景,克羅地亞戰後,硝煙還在彌漫,天空陰沉的仿佛立刻就要下雨,牆壁和房屋全都倒塌,屍橫遍野,斷垣殘壁,本是愁思凝重的悲傷,不知道為何卻帶了幾分殺伐之氣。
節奏逐漸明快,短促,急切的琴聲開始迴蕩,奔騰如浪湧,流暢的樂符如同流水一樣的傾瀉而下,古典樂和流行樂的完美結合的傑作讓不少門外漢也入迷了。
這是一個國家曆經風雨滄桑後的彩虹,這是精彩美麗的華章,這是歡快不失壯麗的頌歌。
逐漸強烈起來的鋼琴琴聲,快速的曲風,都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掙脫。
激情、希望、奮進成了主旋律。
原鋼琴曲中沉思,傷痛、真絕望似乎全都被那激情和希望所遮擋,完全脫離了原曲的演奏,讓評委席上的不少人都睜大了眼睛,忍不住的看向那個依然在不斷彈奏的少女。
無論多麽絕望的時刻,無論看到了多麽悲傷沉痛的畫麵,絕對不會放棄希望。
原曲把希望比作斷垣殘壁中的柔弱不知名的小白花,雖然柔弱卻是堅定。
而現在還在不斷震撼耳膜的的琴聲,帶著飽滿立體。多維度的震撼,她的希望不是柔弱的白花,是招搖無比美麗的向日葵。
不是一朵,而是漫山遍野。
我不曾見過槍林彈雨,但是我見過刀光劍影。
我曾經身在其中,百折不撓,百死而猶未毀。
縱然跌在穀底,也有信心爬出來。
會沉痛,我會追思,我會傷感,但是那隻是暫時,我隻會不斷上前,勇往直前,手化刀劍,披荊斬棘。
我的心永不死亡。
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在恍如疾風驟雨的節奏中,樂曲迎來了結尾,戰爭的陰霾徹底的遠去,天上的陰雲消散。
希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