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們以為,早不被多少人知曉的顓孫姓氏,居然因一個孫女婿而再一次聲名遠揚,不過這迴是在商業上,已不像之前身涉政治,需要改名換姓了。
所以今日來到王家大院,李之就被人頻頻念起顓孫姓氏的舊情,便是李夏在此,也擋不住現場有幾位高過王家家主王衍兩輩的老者,麵對著李之悲極而泣。
李之相信這裏麵至多僅有三分顓孫氏的原因,但三位年過百歲的老人因舊事而感傷,卻是做不得假的。
因而,他很誠懇地接受了所有的一切,不去理很有一些人暗鬆一口氣時的興奮感,隻管麵對身前三位老者道:
“幾位老人家,既然與顓孫世家淵源極深,我就不能甘做旁觀者!您老或許也自我是個修行人,手裏有些小手段,可保老爺子們延長個十幾年壽限!”
三老與東諸山老祖宗都是同輩人,僅這一條就足夠李之加倍重視了。
他三人還未如何表現,早驚壞了一旁幾十名王家人,而且這些人均為各支臉麵人物,哪一位年歲也不在四十歲之下。
在五十歲就是高齡的唐代,他們怎能不重視李之的承諾,既然是修行人手中物,又是可延長壽命的藥物,當然就是傳說中的仙丹之類。
於是乎,幾乎所有人的眼珠子豁然瞪大,均感覺自己的心像要跳出來一般,徘徊流浪卻找不到出口。
過度驚訝之後就是恐懼了,仙丹的出現,引起這樣的反應才算正常,有人已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
三位老人自然表情也是現出短暫呆滯,好在李之不等他們出聲,已有一縷真元之氣分做三股,悄然遁入他們的身體。
目前的李之,再利用這種梳理普通人體質的方式,幾乎已能隨手揮就,卻足以另三人心頭驚駭頓消,遍體通暢無礙。
隨著李之眼神示意,離其、伏辰、繼源就走上來,各出掌抵住三人背心處,百歲老人再是身體無恙,體內機能老化程度,也不能承受益壽丹的藥力。
這就需要進一步真元洗練後的機能激活,離其三人就是在幫助其升級暫時活躍起來。
此時李之采取出三枚益壽丹,口中不忘遮掩:“您老幾位算是幸運,目前我手中僅餘這三枚,它叫做益壽丹,東諸山老祖宗就是服用了它,如今體內生機就如六、七十歲一般。”
他取出此丹還有個用場,就是驗證一下同為四大高門之一的太原盧家,家主盧枰就曾服下一顆,當時李之特意交代過他,不能將此事泄露出去。
如今果然見在場人一無所知的樣子,他這才放下心來,之前對於盧家的一些幫助,此時看來就算是很值得信任了。
不過盞茶十分,在離其等人的輔助下,三位老人已經消化了丹藥,李之之前有過交代,自有王家人上前攙扶三人去清洗身上的汙垢。
此時眾人才從剛剛手無足措,腦裏一片混沌的狀態中恢複,李夏很懂得見縫插針,第一時間拱手做出佩服狀:“都言李先生非尋常人,今日一見,果然不差,方才我可是一度驚得合不攏嘴!”
李之迴禮後笑道:“建成王也服用過了,但此時你絕不可外傳,不然會給招來很多麻煩事!”
他這話也等如警告在場的所有王家人,至於李夏的隨從,是沒有資格進入其中的。
王衍聞聽到此處,趕忙上前補充:“王家人也均不會有人對外說出,李先生放寬心就是!”
一直在旁觀看的太平笑道:“李先生對你們王家還真是不錯,我認識他很長時間了,也僅能從他手裏討過來兩枚!”
她的信口幫襯,裏麵的含義很深,但凡有點腦子,也知道她的指處,就是要告訴這些人,連皇室中人或朝中重臣,也沒幾人有過這等待遇,你們可是要管好嘴巴。
在三位老人返迴時候,人人都可看出他們表麵上的煥然一新,不僅是精神麵貌,還有舉手投足間的利落有力。
這時晚飯時間也到了,這間廳堂內就留下了一桌人,統共不過十幾位,包括鄭、崔二姓家主。
三位老人之一的王煥堂,是王衍的親祖父,也是曾經的家主,引三人代表向李之與太平敬酒。
就被放下,李之就說起了正事,渤海灣一事對他們而言並不是新聞,畢竟登州是他們山東士族轄下區域。
盡管琅琊距離登州也有個近千裏,但三個家族的影響力幾乎可覆蓋整個山東地麵,太原的盧家在這裏還留有一部分勢力。
他們幾家與外來的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割地為鄰,兩個李氏更多在河北附近,影響力夠不到登州。
這些勢力就是當時很著名的中原五大高門士族,均為曆史上高官累世不斷,門第高華存在。
同其他豪門家族一樣,這些家族也是通過與皇家及其他門閥士族的不斷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但在高宗就位時,頒布了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但他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關係,已經根深蒂固了。
門閥製度發端於東漢時期,確立於魏晉時期,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隨後逐漸衰落。
隻是這種製度下的門閥,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標準,隻有那些祖輩有人做過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傳都做過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認入於士族階層。
這些士族特別關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優越的門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殊地位。
為了保持他們高貴的血統,他們特別講究門當戶對的婚姻,隻許在同等士族之間聯姻,而絕對不允許與庶族地主聯姻通婚。
所以到了高宗時期,他們的影響力依舊不能小覷,這就是他要頒布法令禁止的主要原因。
這五姓七家之間,甚至通過共同編撰“家譜”的辦法,把士族的世係源流明確地記載下來,以備查考。
可見,大唐皇室對他們的深深忌憚之感,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在聽到李之進一步解釋前來目的後,在座之人均神情越加振奮起來,他們很明白其中的好處,而且有太平公主這一支皇室勢力加入進來,豈不是意味著士族又有了重新崛起的可能。
當然這些人哪一位也都是老謀深算之輩,豈能看不出其中門道,眼見得武後登基坐殿再望,皇族李姓即將麵臨何等局麵,他們可是心知肚明。
內裏風險不言而喻,勢必會遭受到武氏的打擊,但在山東這一畝三分地上,他們同樣深信不論李姓皇室,還是武氏天下,都不敢輕言鎮壓,因為一旦做出決定,帶來的隻有一時間的內戰紛爭。
因此這些人盡管表情激奮,卻無人首先開口,都以為到其中的機遇與危機並存,此時並非表明態度的時候。
李之也不著急,而是耐心的解釋,並不時添入他的個人分析,以及對未來局勢的判斷。
聽著聽著,這些人也漸漸明白過來,李之話裏不少關乎於武後的編排,並不忌諱在他身邊的普通太平公主。
這就說明,此位武後的愛女與身邊紅人,還是心向李姓,李之對於李姓皇族的意義代表著什麽,他們清楚的很,如此看來,李之已經在開始為日後的李姓皇室崛起布局了。
即使不是朝廷命官,根據武則天的年齡,也能大概推斷出她至多在位年限,二十年也是民間最公認的猜測主流。
這樣看來,李之居然將布局看到了二十年後,就是在意味著他很是看重這一次的合作,而且會被當做日後重中之重看待。
其中商業上的合作僅為其一,另一個不好為人道的目的,就是在為李姓皇族成員找一個庇護之所。
李之已經實言告知,渤海灣兩岸貫通生意,要皇族李姓參與進來,就是為了後一個目的。
之前的頒令禁止也是高宗所為,正因他深知山東地界上的高門士族不好招惹,才會把主意打到他們身上。
他們當然不傻,很明白高宗的言外之意,隻要敢於冒風險助他保住一部分皇室成員,將來這些人再一次上位,就還給五姓七家之前的待遇。
也就是說,李之帶來的機會風險與機遇並存,同時意味著這個決定不好輕易做出,需要他們之間詳盡磋商後,才好拿出最終決定。
若不是經由李之闡釋,太平公主也不會理解其中的門道,正因她此時心裏有了數,才會開口說道:
“諸位不急著表態,個中道理我們心中自知,但首階段的合作裏並不存在政治意義,僅是單純的生意而已!不過我也明白,因為皇家的參與進來,使得之前本該純粹的生意多出了一層意味,所以,你們再怎般謹慎,我也能夠理解。”
此言一說出口,眾人的心理負擔就小了很多,這才有人出聲表達,首先是王衍作答:
“公主殿下所言極是,首要感念的是皇上的看重,以我個人觀點,會無條件的予以支持,況且還有李先生在之間斟旋不是?但此時需要更多人通融下才好做決定,我們王家先做個表態,即使五姓七家做出了相反決定,我們王家也會以私人身份參與進來!”
如此表態,也就意味著王家的態度,其實她們並非多看重高宗的影響,將其擺在首位,僅是一種言語上的尊重而已。
實際上他們就是看在了李之的麵子上,他的強大有目共睹,修煉界在民間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講還要超過朝廷。
李之具有領袖修煉界的實力,他的兇狠能一夜間屠戮正派修煉門派,而且不止一個兩個,若是武後不對他產生忌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與他的生意有了牽連,就具備了能長久存在下去的條件,即使另有責任隱藏其間,也屬於隱秘之事,單純皇家身份參與到生意當中,並非多大的事情。
日後與武後有了衝突,也是李之頂在前麵,然後才是他們王家,王衍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所以今日來到王家大院,李之就被人頻頻念起顓孫姓氏的舊情,便是李夏在此,也擋不住現場有幾位高過王家家主王衍兩輩的老者,麵對著李之悲極而泣。
李之相信這裏麵至多僅有三分顓孫氏的原因,但三位年過百歲的老人因舊事而感傷,卻是做不得假的。
因而,他很誠懇地接受了所有的一切,不去理很有一些人暗鬆一口氣時的興奮感,隻管麵對身前三位老者道:
“幾位老人家,既然與顓孫世家淵源極深,我就不能甘做旁觀者!您老或許也自我是個修行人,手裏有些小手段,可保老爺子們延長個十幾年壽限!”
三老與東諸山老祖宗都是同輩人,僅這一條就足夠李之加倍重視了。
他三人還未如何表現,早驚壞了一旁幾十名王家人,而且這些人均為各支臉麵人物,哪一位年歲也不在四十歲之下。
在五十歲就是高齡的唐代,他們怎能不重視李之的承諾,既然是修行人手中物,又是可延長壽命的藥物,當然就是傳說中的仙丹之類。
於是乎,幾乎所有人的眼珠子豁然瞪大,均感覺自己的心像要跳出來一般,徘徊流浪卻找不到出口。
過度驚訝之後就是恐懼了,仙丹的出現,引起這樣的反應才算正常,有人已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
三位老人自然表情也是現出短暫呆滯,好在李之不等他們出聲,已有一縷真元之氣分做三股,悄然遁入他們的身體。
目前的李之,再利用這種梳理普通人體質的方式,幾乎已能隨手揮就,卻足以另三人心頭驚駭頓消,遍體通暢無礙。
隨著李之眼神示意,離其、伏辰、繼源就走上來,各出掌抵住三人背心處,百歲老人再是身體無恙,體內機能老化程度,也不能承受益壽丹的藥力。
這就需要進一步真元洗練後的機能激活,離其三人就是在幫助其升級暫時活躍起來。
此時李之采取出三枚益壽丹,口中不忘遮掩:“您老幾位算是幸運,目前我手中僅餘這三枚,它叫做益壽丹,東諸山老祖宗就是服用了它,如今體內生機就如六、七十歲一般。”
他取出此丹還有個用場,就是驗證一下同為四大高門之一的太原盧家,家主盧枰就曾服下一顆,當時李之特意交代過他,不能將此事泄露出去。
如今果然見在場人一無所知的樣子,他這才放下心來,之前對於盧家的一些幫助,此時看來就算是很值得信任了。
不過盞茶十分,在離其等人的輔助下,三位老人已經消化了丹藥,李之之前有過交代,自有王家人上前攙扶三人去清洗身上的汙垢。
此時眾人才從剛剛手無足措,腦裏一片混沌的狀態中恢複,李夏很懂得見縫插針,第一時間拱手做出佩服狀:“都言李先生非尋常人,今日一見,果然不差,方才我可是一度驚得合不攏嘴!”
李之迴禮後笑道:“建成王也服用過了,但此時你絕不可外傳,不然會給招來很多麻煩事!”
他這話也等如警告在場的所有王家人,至於李夏的隨從,是沒有資格進入其中的。
王衍聞聽到此處,趕忙上前補充:“王家人也均不會有人對外說出,李先生放寬心就是!”
一直在旁觀看的太平笑道:“李先生對你們王家還真是不錯,我認識他很長時間了,也僅能從他手裏討過來兩枚!”
她的信口幫襯,裏麵的含義很深,但凡有點腦子,也知道她的指處,就是要告訴這些人,連皇室中人或朝中重臣,也沒幾人有過這等待遇,你們可是要管好嘴巴。
在三位老人返迴時候,人人都可看出他們表麵上的煥然一新,不僅是精神麵貌,還有舉手投足間的利落有力。
這時晚飯時間也到了,這間廳堂內就留下了一桌人,統共不過十幾位,包括鄭、崔二姓家主。
三位老人之一的王煥堂,是王衍的親祖父,也是曾經的家主,引三人代表向李之與太平敬酒。
就被放下,李之就說起了正事,渤海灣一事對他們而言並不是新聞,畢竟登州是他們山東士族轄下區域。
盡管琅琊距離登州也有個近千裏,但三個家族的影響力幾乎可覆蓋整個山東地麵,太原的盧家在這裏還留有一部分勢力。
他們幾家與外來的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割地為鄰,兩個李氏更多在河北附近,影響力夠不到登州。
這些勢力就是當時很著名的中原五大高門士族,均為曆史上高官累世不斷,門第高華存在。
同其他豪門家族一樣,這些家族也是通過與皇家及其他門閥士族的不斷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但在高宗就位時,頒布了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但他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關係,已經根深蒂固了。
門閥製度發端於東漢時期,確立於魏晉時期,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隨後逐漸衰落。
隻是這種製度下的門閥,家世名望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標準,隻有那些祖輩有人做過大官,名望很高,而且世代相傳都做過大官的人,才能被承認入於士族階層。
這些士族特別關心的是,如何永久保持自己優越的門第族望,保持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殊地位。
為了保持他們高貴的血統,他們特別講究門當戶對的婚姻,隻許在同等士族之間聯姻,而絕對不允許與庶族地主聯姻通婚。
所以到了高宗時期,他們的影響力依舊不能小覷,這就是他要頒布法令禁止的主要原因。
這五姓七家之間,甚至通過共同編撰“家譜”的辦法,把士族的世係源流明確地記載下來,以備查考。
可見,大唐皇室對他們的深深忌憚之感,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在聽到李之進一步解釋前來目的後,在座之人均神情越加振奮起來,他們很明白其中的好處,而且有太平公主這一支皇室勢力加入進來,豈不是意味著士族又有了重新崛起的可能。
當然這些人哪一位也都是老謀深算之輩,豈能看不出其中門道,眼見得武後登基坐殿再望,皇族李姓即將麵臨何等局麵,他們可是心知肚明。
內裏風險不言而喻,勢必會遭受到武氏的打擊,但在山東這一畝三分地上,他們同樣深信不論李姓皇室,還是武氏天下,都不敢輕言鎮壓,因為一旦做出決定,帶來的隻有一時間的內戰紛爭。
因此這些人盡管表情激奮,卻無人首先開口,都以為到其中的機遇與危機並存,此時並非表明態度的時候。
李之也不著急,而是耐心的解釋,並不時添入他的個人分析,以及對未來局勢的判斷。
聽著聽著,這些人也漸漸明白過來,李之話裏不少關乎於武後的編排,並不忌諱在他身邊的普通太平公主。
這就說明,此位武後的愛女與身邊紅人,還是心向李姓,李之對於李姓皇族的意義代表著什麽,他們清楚的很,如此看來,李之已經在開始為日後的李姓皇室崛起布局了。
即使不是朝廷命官,根據武則天的年齡,也能大概推斷出她至多在位年限,二十年也是民間最公認的猜測主流。
這樣看來,李之居然將布局看到了二十年後,就是在意味著他很是看重這一次的合作,而且會被當做日後重中之重看待。
其中商業上的合作僅為其一,另一個不好為人道的目的,就是在為李姓皇族成員找一個庇護之所。
李之已經實言告知,渤海灣兩岸貫通生意,要皇族李姓參與進來,就是為了後一個目的。
之前的頒令禁止也是高宗所為,正因他深知山東地界上的高門士族不好招惹,才會把主意打到他們身上。
他們當然不傻,很明白高宗的言外之意,隻要敢於冒風險助他保住一部分皇室成員,將來這些人再一次上位,就還給五姓七家之前的待遇。
也就是說,李之帶來的機會風險與機遇並存,同時意味著這個決定不好輕易做出,需要他們之間詳盡磋商後,才好拿出最終決定。
若不是經由李之闡釋,太平公主也不會理解其中的門道,正因她此時心裏有了數,才會開口說道:
“諸位不急著表態,個中道理我們心中自知,但首階段的合作裏並不存在政治意義,僅是單純的生意而已!不過我也明白,因為皇家的參與進來,使得之前本該純粹的生意多出了一層意味,所以,你們再怎般謹慎,我也能夠理解。”
此言一說出口,眾人的心理負擔就小了很多,這才有人出聲表達,首先是王衍作答:
“公主殿下所言極是,首要感念的是皇上的看重,以我個人觀點,會無條件的予以支持,況且還有李先生在之間斟旋不是?但此時需要更多人通融下才好做決定,我們王家先做個表態,即使五姓七家做出了相反決定,我們王家也會以私人身份參與進來!”
如此表態,也就意味著王家的態度,其實她們並非多看重高宗的影響,將其擺在首位,僅是一種言語上的尊重而已。
實際上他們就是看在了李之的麵子上,他的強大有目共睹,修煉界在民間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講還要超過朝廷。
李之具有領袖修煉界的實力,他的兇狠能一夜間屠戮正派修煉門派,而且不止一個兩個,若是武後不對他產生忌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與他的生意有了牽連,就具備了能長久存在下去的條件,即使另有責任隱藏其間,也屬於隱秘之事,單純皇家身份參與到生意當中,並非多大的事情。
日後與武後有了衝突,也是李之頂在前麵,然後才是他們王家,王衍還有什麽可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