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裏安靜得異常,窗外的暖色夕陽,經過窗欞的淘濾,暈染成一種曖昧的氣氛。
絲錦被下的一頭秀發轉動,伏向被襟一角顯露出來的厚實胸膛。
李之滿臉意味深長的冒出頭,伸手將橫過來的被子抻順,初春的涼意他不覺得什麽,懷裏的太平可是有些承受不住。
“知道嗎,由於葛林王一事多少牽連到武家人,母後可是又一通大發雷霆,你可得小心些,武家人對你是深痛欲絕。”
來自太平的綿軟聲音裏,還殘留著一絲沙啞,仍明顯流溢著縱情時的忘情肆意。
李之嗬嗬直笑,在被子底下一隻手的掐捏後,才說起:
“記得我給你說過數次的武家隱患?武後是位弄權天材,這一點不容置疑,這樣的人治理天下沒有問題,我將李家人歸攏在長安城的護翼之下的目的,你可曾認真想過?”
“我不敢多想,包括你,生怕清醒時候能保守秘密,睡過去後的夜有所夢,可是有泄密之危!但你上一次的與我深入剖析,已經使得今後的局勢分析傾向於你,這一點不需懷疑,因為我也是李姓。”
“女性當權,尤其是在李姓大唐超過了一甲子的根基下,想要徹底把控時局,沒有個二、三十年強政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武後的年齡擺在那裏,更關鍵的是她武家後繼無人!”
“李家也不是一樣?”
“所以皇上並沒有過度幹預武後的臨政,近段時間幾次忽然爆發,哪一次不是旨在對武家人的打壓?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實乃未來時勢的必然走向,通過一係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係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事鬥爭也會是武後的必然舉措,包括你在內。”
太平呀地一聲聳起身,毫無意識自己已袒露胸前一片白膩,“正文哥哥,你怎會有這種想法?難道薛家......”
“令月今後你我會接觸越多,就會知道我遠遠不僅是表麵能力,就像上一次洛陽郊外遭遇的那一次阻殺,你以為真的是我在那廂暗地裏有人守護?”
“我已想到洛陽城諸般猜疑外的緣由,果然是你的個人能力?”
“不僅如此,我身邊人有很多具有超出認知的能力,但這些不是重點。你以為皇上為何這般著信與我?難道他就不怕我日後稍有異心,將賜予我的特權借以改變對他所承諾的初衷?”
在太平緊張的眼神裏,李之再一次搬出來忽悠裴炎的那套說辭,他的先知先覺,隻能通過此法來輔助行事,不然難以得出勸撫效果。
說辭裏當然會有很多變動,唯一不變的是借用方式,以及那個並不存在的老道。
而皇上將來的死無對證,就是這種方式的最佳證據依托,李之毫無征兆的被重用,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一個謎團。
太平陷入長時間的神誌呆萌狀態,便是李之幫她再一次披上被子,拉入懷中的舉動也渾然不知。
良久後她才說道:“我的直覺告訴自己要無條件相信你,但正如你所言,太多超出了認知的東西,看來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理解。”
李之輕笑道:“無妨,你可以繼續相信我,因為隨後的事情會一件件落實在你麵前。但在這期間,無論政局如何演變,我都不會參與其中,長安城為李姓的守護,仍是我的唯一責任,宮內即使血流成河,吉不是我的職權範圍,也無心幹預。但唯有一點,你必須聽我的,我不想你陷入內部爭鬥中而無可自拔!”
曆史上的太平公主喜權勢,更多就是來自母親武則天的潛移默化。
、
武則天認為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此人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泄。
太平公主畏懼母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很長一段時間內隻知對外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
此時此刻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因為李之的出現,已經讓太平的生命軌跡產生巨大變化,她接下來的各種腐化行為,也變為如今的商業經營。
李之目前急需要做到的,就是令她遭受的權勢影響,逐漸轉化為保護李姓皇族的暗裏助力,並讓其慢慢頓悟到參與政事的危害,要遠遠大於權勢心理滿足。
實際上,曆史上的太平公主在這方麵也是如此,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太平此刻能體會出李之言語中的真誠愛護,眼神一下就柔化下來,“其實你一句不會參與政務,就已然說明心裏的坦蕩,所以說皇上對你的信任是值得的,你對我的愛護我同樣堅信不疑!”
李之任由太平把玩自己的手,“但我擔心的是,隨著武後對你的越發看重,會逐漸將你納入她的未來規劃,一步步讓你掌握部分權力,那樣一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卻無法自拔!”
“我是她的親生女兒,她不會害我的吧?”
不過在李之冷哼一聲後,太平也想起來之前的兩位太子下場,竟是不由打了個寒戰。
“但你的確是個例外,不僅因她極其喜愛你,而且在她的行為意念中,並不認為這樣做的任何不當之處,她會堅持,這隻是一位君王所應該具有的鞏固皇權的手段!”
“你就如此堅定的認為,母後會...會...篡位?”
“令月,還是那句話,我現在無法證明自己所言的確鑿,隻能留待一件件發生後的逐一驗證。這樣吧,我暫時隻告訴你兩件事,一是皇上駕崩後的太子繼位的翌年初,打算任命韋皇後之父韋玄貞為侍中,朝中有人會因此而力諫,武後會以此為借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太平的麵色,一刹時地變了灰色,如同雷轟電掣一般呆住了,精神處於半癡半呆的狀態之中。
李之卻仍在繼續他的駭人說辭:“在這之後,武後會下書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大開告密之門,大量啟用酷吏,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於是在朝廷內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他語音一頓,意味頗深的向太平望去一眼,“唐之宗室被殺戮也從此開始,首當其衝者是殺安南王李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嶺南。但這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她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朝宗室的目的,是為了距今五年後的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太平此刻完全驚呆了,好像失音了一般,目光麻木,直瞪瞪地看著李之的臉,露出怎麽也抓不住要領的神情。
臉色慘白的她,動也不動地坐在那兒,絲毫不覺得脊梁上流下一股股的冷汗。
這種反應的由來,有李之此刻冰冷表情的顯露,更因一連串如晴天霹雷般的噩耗般預測種種。
短暫的冷意流露後,李之迅速發覺到太平的異狀,忙將她緊緊摟在懷裏,順手扯過被子,給她拭去後背的汗漬。
下一刻,太平渾身已打起了哆嗦,直到此時她才猛然間頓會過來,李之以及自己的父親,之所以會對武家出手不留情,竟是早已認定武後不止會篡取皇權,還有改朝換代的更狠毒打算。
李之重新用被子包裹住她,在其耳邊輕聲道:“當然這一切你可以不予采信,明年第一件事果然發生後,你再相信我不遲!原本我是不打算這麽早給你透露,但實在是擔心武後將你徹底改造成那等手段毒辣的下一任女皇!”
太平渾身又是哆嗦了一下,不知不覺眼淚已經流下來,她內心此刻極不願意認同李之的預料,但她之前所說的那種直覺,仍在固執地提醒自己,李之所講的一切都是真的。
但這種直覺與李之的預言一樣,都屬於虛無縹緲的幻覺感,讓這時候的太平陷入過度的緊張,使得脖頸發硬,兩眼發直,隻瞧見自己的鼻尖。
在她的腦子裏,不斷地閃現武後以一身黃袍加身,高高在座的樣子,下麵是數不清齊齊跪拜,瑟瑟發抖的大臣們。
謀奪李唐社稷,是她之前能想到的,但將大唐年曆改為武周王朝,卻是更大逆不道的行為,她絕不會想到自己的母親居然陷入如此的瘋狂。
由於心內極度驚駭,使得她不知不覺嚶嚶哭泣起來,隨著李之的溫情安撫,那種極端恐懼下的委屈隨之而來,便化作眼淚如滔滔江水,再也抑製不住。
李之足足安慰了她半個多時辰,才終於令其止住了異常,盡管她的心仍像掉在冰水裏,腦子裏像一桶漿糊。
不過李之也在他耳邊輕述,不管怎麽樣,武則天的治理天下能力是切實存在的,高宗之所以未在意識到將來危機時刻,沒將這種巨大威脅扼殺於搖籃,就顯示了他博大睿智之處。
借由十幾二十年的短暫陣痛,卻能保證大唐一直延續它的強盛與發展,更利用這段時期,讓李姓後代真正成長起來,遠比國勢就此衰敗要好得多。
一番解讀之後,太平也逐漸清醒過來,已經與李之有了對話,雖然語氣裏仍帶著三分抽噎:“你是說,皇上沒有及時阻止的原因,是為了李唐的未來?”
李之吻去她眼角一抹濕潤:“這也是我答應輔佐今後李姓勢力的主要原因,你知我誌不在凡俗世界,原本可以躲得遠遠的,隻待實力達到,就能離開這裏,遠赴修真界!但皇上對李姓的忠誠赤膽打動了我,你要知道他如此做的後果,會是無顏麵對地下的先帝與列祖列宗,於他而言,這是個恥辱!”
太平的哭聲又起,不過這一次是為了她的父親,那位眼見命不久矣,卻情願背負祖宗的責難,誓將李姓皇族長久盛衍下去的果決。
“現在我相信你不會幹預政務了,原來母後的英才接軫可保大唐根基不至於過早敗落,皇上也是因為此點,並未采取扼殺手段。”她說道。
絲錦被下的一頭秀發轉動,伏向被襟一角顯露出來的厚實胸膛。
李之滿臉意味深長的冒出頭,伸手將橫過來的被子抻順,初春的涼意他不覺得什麽,懷裏的太平可是有些承受不住。
“知道嗎,由於葛林王一事多少牽連到武家人,母後可是又一通大發雷霆,你可得小心些,武家人對你是深痛欲絕。”
來自太平的綿軟聲音裏,還殘留著一絲沙啞,仍明顯流溢著縱情時的忘情肆意。
李之嗬嗬直笑,在被子底下一隻手的掐捏後,才說起:
“記得我給你說過數次的武家隱患?武後是位弄權天材,這一點不容置疑,這樣的人治理天下沒有問題,我將李家人歸攏在長安城的護翼之下的目的,你可曾認真想過?”
“我不敢多想,包括你,生怕清醒時候能保守秘密,睡過去後的夜有所夢,可是有泄密之危!但你上一次的與我深入剖析,已經使得今後的局勢分析傾向於你,這一點不需懷疑,因為我也是李姓。”
“女性當權,尤其是在李姓大唐超過了一甲子的根基下,想要徹底把控時局,沒有個二、三十年強政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武後的年齡擺在那裏,更關鍵的是她武家後繼無人!”
“李家也不是一樣?”
“所以皇上並沒有過度幹預武後的臨政,近段時間幾次忽然爆發,哪一次不是旨在對武家人的打壓?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實乃未來時勢的必然走向,通過一係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係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事鬥爭也會是武後的必然舉措,包括你在內。”
太平呀地一聲聳起身,毫無意識自己已袒露胸前一片白膩,“正文哥哥,你怎會有這種想法?難道薛家......”
“令月今後你我會接觸越多,就會知道我遠遠不僅是表麵能力,就像上一次洛陽郊外遭遇的那一次阻殺,你以為真的是我在那廂暗地裏有人守護?”
“我已想到洛陽城諸般猜疑外的緣由,果然是你的個人能力?”
“不僅如此,我身邊人有很多具有超出認知的能力,但這些不是重點。你以為皇上為何這般著信與我?難道他就不怕我日後稍有異心,將賜予我的特權借以改變對他所承諾的初衷?”
在太平緊張的眼神裏,李之再一次搬出來忽悠裴炎的那套說辭,他的先知先覺,隻能通過此法來輔助行事,不然難以得出勸撫效果。
說辭裏當然會有很多變動,唯一不變的是借用方式,以及那個並不存在的老道。
而皇上將來的死無對證,就是這種方式的最佳證據依托,李之毫無征兆的被重用,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一個謎團。
太平陷入長時間的神誌呆萌狀態,便是李之幫她再一次披上被子,拉入懷中的舉動也渾然不知。
良久後她才說道:“我的直覺告訴自己要無條件相信你,但正如你所言,太多超出了認知的東西,看來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理解。”
李之輕笑道:“無妨,你可以繼續相信我,因為隨後的事情會一件件落實在你麵前。但在這期間,無論政局如何演變,我都不會參與其中,長安城為李姓的守護,仍是我的唯一責任,宮內即使血流成河,吉不是我的職權範圍,也無心幹預。但唯有一點,你必須聽我的,我不想你陷入內部爭鬥中而無可自拔!”
曆史上的太平公主喜權勢,更多就是來自母親武則天的潛移默化。
、
武則天認為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此人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泄。
太平公主畏懼母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很長一段時間內隻知對外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
此時此刻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因為李之的出現,已經讓太平的生命軌跡產生巨大變化,她接下來的各種腐化行為,也變為如今的商業經營。
李之目前急需要做到的,就是令她遭受的權勢影響,逐漸轉化為保護李姓皇族的暗裏助力,並讓其慢慢頓悟到參與政事的危害,要遠遠大於權勢心理滿足。
實際上,曆史上的太平公主在這方麵也是如此,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太平此刻能體會出李之言語中的真誠愛護,眼神一下就柔化下來,“其實你一句不會參與政務,就已然說明心裏的坦蕩,所以說皇上對你的信任是值得的,你對我的愛護我同樣堅信不疑!”
李之任由太平把玩自己的手,“但我擔心的是,隨著武後對你的越發看重,會逐漸將你納入她的未來規劃,一步步讓你掌握部分權力,那樣一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越陷越深,卻無法自拔!”
“我是她的親生女兒,她不會害我的吧?”
不過在李之冷哼一聲後,太平也想起來之前的兩位太子下場,竟是不由打了個寒戰。
“但你的確是個例外,不僅因她極其喜愛你,而且在她的行為意念中,並不認為這樣做的任何不當之處,她會堅持,這隻是一位君王所應該具有的鞏固皇權的手段!”
“你就如此堅定的認為,母後會...會...篡位?”
“令月,還是那句話,我現在無法證明自己所言的確鑿,隻能留待一件件發生後的逐一驗證。這樣吧,我暫時隻告訴你兩件事,一是皇上駕崩後的太子繼位的翌年初,打算任命韋皇後之父韋玄貞為侍中,朝中有人會因此而力諫,武後會以此為借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太平的麵色,一刹時地變了灰色,如同雷轟電掣一般呆住了,精神處於半癡半呆的狀態之中。
李之卻仍在繼續他的駭人說辭:“在這之後,武後會下書隨時接納臣下表疏,大開告密之門,大量啟用酷吏,酷吏們則使用各種酷刑審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這樣,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被酷吏嚴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漸增多。於是在朝廷內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氣氛,以致大臣們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
他語音一頓,意味頗深的向太平望去一眼,“唐之宗室被殺戮也從此開始,首當其衝者是殺安南王李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嶺南。但這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她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朝宗室的目的,是為了距今五年後的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太平此刻完全驚呆了,好像失音了一般,目光麻木,直瞪瞪地看著李之的臉,露出怎麽也抓不住要領的神情。
臉色慘白的她,動也不動地坐在那兒,絲毫不覺得脊梁上流下一股股的冷汗。
這種反應的由來,有李之此刻冰冷表情的顯露,更因一連串如晴天霹雷般的噩耗般預測種種。
短暫的冷意流露後,李之迅速發覺到太平的異狀,忙將她緊緊摟在懷裏,順手扯過被子,給她拭去後背的汗漬。
下一刻,太平渾身已打起了哆嗦,直到此時她才猛然間頓會過來,李之以及自己的父親,之所以會對武家出手不留情,竟是早已認定武後不止會篡取皇權,還有改朝換代的更狠毒打算。
李之重新用被子包裹住她,在其耳邊輕聲道:“當然這一切你可以不予采信,明年第一件事果然發生後,你再相信我不遲!原本我是不打算這麽早給你透露,但實在是擔心武後將你徹底改造成那等手段毒辣的下一任女皇!”
太平渾身又是哆嗦了一下,不知不覺眼淚已經流下來,她內心此刻極不願意認同李之的預料,但她之前所說的那種直覺,仍在固執地提醒自己,李之所講的一切都是真的。
但這種直覺與李之的預言一樣,都屬於虛無縹緲的幻覺感,讓這時候的太平陷入過度的緊張,使得脖頸發硬,兩眼發直,隻瞧見自己的鼻尖。
在她的腦子裏,不斷地閃現武後以一身黃袍加身,高高在座的樣子,下麵是數不清齊齊跪拜,瑟瑟發抖的大臣們。
謀奪李唐社稷,是她之前能想到的,但將大唐年曆改為武周王朝,卻是更大逆不道的行為,她絕不會想到自己的母親居然陷入如此的瘋狂。
由於心內極度驚駭,使得她不知不覺嚶嚶哭泣起來,隨著李之的溫情安撫,那種極端恐懼下的委屈隨之而來,便化作眼淚如滔滔江水,再也抑製不住。
李之足足安慰了她半個多時辰,才終於令其止住了異常,盡管她的心仍像掉在冰水裏,腦子裏像一桶漿糊。
不過李之也在他耳邊輕述,不管怎麽樣,武則天的治理天下能力是切實存在的,高宗之所以未在意識到將來危機時刻,沒將這種巨大威脅扼殺於搖籃,就顯示了他博大睿智之處。
借由十幾二十年的短暫陣痛,卻能保證大唐一直延續它的強盛與發展,更利用這段時期,讓李姓後代真正成長起來,遠比國勢就此衰敗要好得多。
一番解讀之後,太平也逐漸清醒過來,已經與李之有了對話,雖然語氣裏仍帶著三分抽噎:“你是說,皇上沒有及時阻止的原因,是為了李唐的未來?”
李之吻去她眼角一抹濕潤:“這也是我答應輔佐今後李姓勢力的主要原因,你知我誌不在凡俗世界,原本可以躲得遠遠的,隻待實力達到,就能離開這裏,遠赴修真界!但皇上對李姓的忠誠赤膽打動了我,你要知道他如此做的後果,會是無顏麵對地下的先帝與列祖列宗,於他而言,這是個恥辱!”
太平的哭聲又起,不過這一次是為了她的父親,那位眼見命不久矣,卻情願背負祖宗的責難,誓將李姓皇族長久盛衍下去的果決。
“現在我相信你不會幹預政務了,原來母後的英才接軫可保大唐根基不至於過早敗落,皇上也是因為此點,並未采取扼殺手段。”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