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重泉,臨晉,董卓在業城的二萬守軍,仿佛是病毒一樣向外擴散,肆虐整個馮翊郡。


    百姓苦不堪言,郡縣多派遣快馬,衝向了張爽大營。


    “董卓造亂,天理不容。大將軍在東,立刻派人去請王師。”


    “噠噠噠。”


    道路上馬匹飛奔,從各縣內走出的求救人馬迅速向東。


    張爽大營內。


    張爽剛好召集了眾將軍,主簿李恢等,例行公事的見個麵什麽的。聽了這個消息後,當場臉色就變了。


    但在座將軍大半都不懂,呂布皺眉問道:“燒城池,殺耕牛牲畜,董卓這樣做有什麽意義嗎???”


    “意義重大。”李恢卻說道,他一臉難看道:“不管是誰出了這個狠毒的計策,都是有超人智慧的。”


    “大將軍,請發騎兵救援數十萬百姓。”李恢深唿吸了一口氣,重重的來到了中央位置,對著張爽下跪道。


    漢代是不流行下跪行禮的,更何況現在的張爽隻是大將軍而已。李恢這一跪乃是為了數十萬百姓。


    “李主簿你開什麽玩笑,我們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騎兵的優勢。應該緊盯董卓,把董卓困死在馮翊郡,怎麽能輕易的派遣騎兵過去幫助什麽平頭百姓呢?”呂布勃然色變,怒視李恢道。


    “那可是數十萬人的性命。”李恢嗔目反視,怒喝道:“我雖然也不算道德君子,但是我心中自有一股仁義,大將軍將兵殺何進,誅十常侍,難道不是為了撥亂反正,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的嗎???如果視數十萬百姓的生死如螻蟻,那麽天下英雄,怎麽還會擁戴大將軍?”


    李恢對著呂布嗬斥,全然是胸中滿腔正氣,根本無所謂於呂布什麽勇力天下第一。嗬斥了呂布後。李恢朝著張爽磕頭道:“請大將軍三思。”


    “你一介文人,知道個屁。大將軍有我們強兵悍將,火速吞了董卓之後,向西兼並韓遂。馬騰,就可以坐擁關山之利,與關東群雄抗衡了。管他什麽仁義。”呂布大怒,冷笑道。


    “大將軍三思。”麾下大將太史慈深唿吸了一口氣,與李恢並排朝著張爽下跪道。


    “請大將軍三思。”


    帳下十二將軍。除了呂布,典韋,周倉,張燕,高順之外,全部進言道。


    “容我想想。”張爽歎了一口氣,擺擺手從帥座上站起,進去了後帳。


    眾將麵麵相視,隻得起身坐下,等待消息。但是一刻鍾時間過去了。半個時辰時間過去了,卻還不見張爽出來。


    李恢忍不住起身追入了後帳。後帳是張爽的臥室,包括小書房,小客廳。隻見張爽正跪坐在位置上,神色莫測。


    “大將軍。”


    李恢焦急上前,跪坐在了張爽的前方。


    張爽擺擺手,淡淡說道:“德昂,你可知道在這緊急關頭,能出這樣的計策,阻擋我的人是誰嗎?”


    “不知。”李恢搖搖頭。但又咬牙切齒道:“但此人該殺。”


    “是啊,該殺。大好局勢,被他毀於一旦。”張爽歎息一聲,然後莫測一笑道:“我告訴你。這個人大半就是賈詡賈文和了。此人有頂尖才能,我本來想讓他做我的謀主的,現在看來,多給他一口飯吃都是罪。”


    一席話發自肺腑,銘感五內。


    在曆史上,賈詡為了保命煽動董卓舊部。殺入長安,殺了王允,劫持漢獻帝。這才有了後來的三國亂世。


    這對於張爽來說沒什麽太大感覺,但現在卻是有了切膚之痛。他一計阻我,我向西北一統天下的進程,就要延緩幾年,甚至是十年。


    張爽自起兵造亂以來,一路順風順水,卻在這裏栽了個大跟頭。


    如何能不痛恨?


    “大將軍是決定派兵去救了?”李恢聽出了言下之意,欣喜道。


    “嘿。”張爽嘿然一笑,然後緩緩起身道:“我名為漢將,實為漢賊。取代漢室之心,路人皆知。而要取天下的人,不管是假仁假義也好,偽君子也罷。最終還是要順應人心。”


    “你去吧,令呂布,於扶羅將二萬騎兵,殺向業城,誅殺牛左等二萬西涼兵,平了叛亂。我隨後便率領大軍鎮壓。”張爽喝道。


    “諾。”


    李恢大聲應諾,轉身下去了。


    “文人亂事。”呂布得了命令,萬分不情願,破口大罵一聲,氣哼哼的走了。


    “哎。”聽著騎兵馳騁的聲音漸行漸遠,張爽歎了一口氣,上榻躺下。


    這件事情他真的是想了又想,琢磨了又琢磨,最後才下達的命令。


    原因隻有一個,不是仁義。而是局勢。今天他放棄了數十萬百姓去死。明天就要有將軍,大臣背叛他了。


    李恢,太史慈,荀攸,甚至是陳登,就算其餘人不背叛他,也會人心離散,敗亡就要在前了。


    賈詡是看穿了這一點,才會有恃無恐。


    “這也是命啊,或許賈詡就是我命中的克星。”


    ………………


    董卓大營,中軍大帳內。董卓坐在上位,賈詡安靜坐在側位。


    “哈哈哈哈,文和果然妙計。”董卓得了消息後哈哈大笑,對賈詡讚賞道。


    “隻是針對張爽的弱點罷了,說不上多麽妙。”賈詡搖搖頭說道。


    “這文和你就謙虛了,這弱點也是要人看出來才行,除了你誰還能想到張爽還會有這樣的弱點???哈哈哈。”董卓笑聲不止。


    “這其實關鍵是在你,如果你不是那麽亂來,怎麽能下達燒了城池,糧食,殺了牲畜耕牛的命令呢???我們兩個人也算是一對了。”賈詡心中暗道,麵上賈詡提議道:“主公,既然張爽已經派兵去平亂去了,我們也應該行動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下達命令吧。”董卓重重點頭。


    於是董卓拋棄了牛左的二萬步軍,率領八萬步軍拔了營寨向南而去。


    消息很快傳入了張爽的耳中。


    “大將軍,不如派遣我們追擊吧?”典韋建議道。他對張爽下令平叛,並沒有太大的意見。總之是張爽想幹什麽,他都支持。


    但讓董卓這麽溜走,還是有點不甘心。


    雖然說這一戰董卓是十五萬兵來,八萬兵返迴,又失去了馮翊郡,他們這一方已經大獲全勝了。


    “既然賈詡為董卓效命,那麽路上就可能有埋伏。我們沒了騎兵來去如風,又麵對董卓八萬歸軍,還是省省吧。”


    張爽斷然拒絕道。


    “好吧。”典韋聳了聳肩,沒再說什麽。


    “走吧,我們去業城去,看一看董卓這鳥貨,把我的馮翊郡肆虐踐踏成什麽樣子了。”張爽歎息了一聲,說道。


    “諾。”


    ………….


    馮翊郡,有十三座城池,人口有四五十萬。在這個時代被稱是右馮翊,左扶風,京兆尹這三郡被稱作是三輔。


    是天下最尊貴的司隸校尉所部的組成部分之一。


    黃巾之亂,對於這裏的衝擊又比較小,本來是富足的地方。


    但現在經過董卓的造亂之後,就變得殘破不堪了。


    業城已經被燒掉了,張爽暫時屯兵在雲陽城。這座城池因為呂布率領來平叛的騎兵速度迅速,才保存了下來。


    另一方麵,呂布已經把牛左斬殺,董卓留下的二萬西涼兵被平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在四散作亂。


    呂布與於扶羅正在收拾殘局。


    張爽到達後,找了一座比較靠譜的大宅子入住。然後就躺下來休息了,沒辦法,張爽還在生悶氣,提不起勁道來。


    張爽這一閉門謝客,就是兩天。兩天內,雪花似的消息傳來。李恢頂不住,終於來找張爽。


    “大將軍。”


    李恢跪在門外道。李恢已經不再嬉皮笑臉,人也瘦了好大一圈。


    房內,張爽呆呆坐著,還是提不起氣來,但是經過兩天的休息,他已經不像之前那麽不爽了。


    聽了李恢的聲音,張爽深唿吸了一口氣,淡淡道:“進來吧。”


    “諾。”


    李恢應諾一聲,開門走了進來。


    “什麽情況?”張爽問道。


    “董卓已經率領八萬步軍返迴了京兆郡,匯合了他十五萬兵馬,總共是二十萬步軍,三萬騎兵。大肆布放在整個京兆郡四周,簡直是銅牆鐵壁。”


    李恢苦笑一聲,說道。


    “意料之中,不用說他。”張爽神色不動,淡淡道。


    “諾。”李恢應諾一聲,然後苦笑著對張爽道:“馮翊郡十三座城池,被燒掉了八座。有大概三十萬的百姓無家可歸,沒有糧食吃用。我們起碼得供應糧食到明年的秋收。”


    張爽淡然的神色稍稍一變,歎氣一聲道:“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還是嚇了一跳。這手握重兵不是為禍一方,就是稱霸天下。古人誠不欺我。”


    “哎。”李恢也跟著歎氣了一聲。


    “既然我選擇了假仁假義,那便假仁假義到底吧。立刻發文書給陳宮,命他盡可能的調動錢糧,以及耕牛,牲畜過來。另外遷河南尹荀攸為馮翊郡守,全權負責救災,安排重建城池的事情。”張爽下令道。


    “諾。”


    李恢應諾一聲,立刻下去處理了。不久後大將軍令便朝著東方而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竊國之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開並收藏三國之竊國之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