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候國,人口數十萬。徐晃為國相,將軍。受到鎮北將軍陳登節製,二人將兵一萬二千。高築城,廣積糧,以此防備並州黑山張燕,並州諸郡守。


    雖然陳登認為自己才能,足以鎮守這片地方。


    但是陳登也常常認為,這樣勢單力孤了一點,被動了一點。如果能向東取河內郡,再選幾個良將鎮守,合二郡之力,那麽河南郡北方,就將固若金湯。


    陳登心頭有謀,有膽敢行。數次上書張爽,求都督徐晃大軍,攻占河內,為張爽取下河內太守王匡的首級。


    結果,每次張爽批複就一句話,“時機未到。”


    “我靠,什麽叫時機未到。等王匡做大,才叫時機到了嗎?”陳登常常私下發牢騷。結果,王匡果然做大。


    仗著河內富庶,大肆招募兵馬,短時間內,兵馬就已經有二三萬人。


    “看你怎麽收場。”陳登私下裏邊也想看張爽笑話,但老實說又有點擔心王匡難以遏製。一個王匡當然不算什麽,但現在整個天下鼎沸。


    諸侯兵將過萬,多不可數。


    郡縣多背叛張爽,而迎合袁紹等人。


    如果黑山張燕,上黨張揚等人等人屯兵河內,與王匡合二為一。那麽,陳登也得縮縮脖子,絞盡腦汁的想辦法,防守住河東了。


    那時候就是笑嗬嗬,焦頭爛額了。


    陳登等啊,等啊,等的屁股都痛了,等張爽所謂的機會。結果……。


    這一日,陽光明媚。


    正月天裏,寒氣四起。陳登與徐晃二人大開城門,將親兵等待徐庶等人到達。


    “公明,你說大將軍這是唱的哪出???我們請戰,卻駁迴。現在又派遣徐庶等人前來,這是要氣死我嗎?我可是聽說魏延那小子。不過十五歲而已。”


    陳登吐槽道。


    “大將軍有識人之明。”徐晃不善言辭,簡駭道。


    “識人之明,這點我是同意的。張,哦不。大將軍那小子。可不就是將我從徐州挖過來,把你從郡吏提拔起來嗎??要我看,天下群英。你我之才,足以躋身一流,聲震天下。但我們好歹也有二十多歲了啊。那魏延才,哎不說了。”


    陳登搖頭歎氣道。


    這貨自做了鎮北將軍後,常與徐晃交談領兵之道,王霸之略,對徐晃的才能十分欽佩。但有時候容易翹起尾巴,太傲嬌。


    徐晃知道陳登這貨的德行,決定不開口了。


    幸好這時,馬蹄聲響起。不久後,徐庶,魏延。吳懿,吳班等人將兵到了。四人都是一身甲胄,高頭戰馬。


    “陳鎮北。徐河東。”


    徐庶率領三人來到陳登麵前,拱手道。


    “徐橫野!”


    陳登持節,徐庶也持節。雖然官職有高低,但地位其實沒太大差別。因此陳登,徐晃二人也還禮道。


    “徐橫野等遠來,本該請去府內飲宴。隻是我心裏邊憋著一口氣,這口氣不出,就食不下咽啊。還請徐橫野解惑。”


    陳登說道。


    “陳鎮北有話可直說。”徐庶十分得體。躬身道。


    “我請戰,大將軍反駁。現在徐橫野領兵,也就是時機到了。不知道徐橫野計將安出?”陳登卻是沒忍住,很怨念。


    陳登請戰這件事情。徐庶也聽說過。現在一聽,心中透亮。不過,他對陳登也沒反感,至少人家當麵說啊,坦蕩蕩。


    於是,徐庶笑道:“野戰而已。”


    “我靠。好簡短!!!”陳登心裏邊吐槽,有心想刨根問底,但一想自己好歹也是鎮北將軍,是張爽麾下重將,再咄咄逼人,就顯得心性狹隘了。


    “原來如此。”陳登無力擺擺手,這件事情就算了。


    最終,徐庶等四人沒能與陳登飲宴一次,他們與陳登交談了一下糧食的運送等等細節問題,就領兵向東,去河內了。


    四人走後,陳登與徐晃商量。


    “真不是我看不起他們,實在是他們確實讓人看不起。我們身為地方大將,不可能不幫著他們一把。我看公明你也準備一下,把軍隊屯紮河內郡邊上,一方麵虛張聲勢,另一方麵如果徐庶戰敗,也可以迅速接應。”


    “魏延等人我不太了解,但徐庶確實是有一股卓然之氣,戰死的話,是大損失。而一將出征,初戰最容易夭折了。”


    陳登道。


    “好。”


    徐晃點頭,率領本營六千精兵屯在河內,河東交界地,虛張聲勢。


    ………………….


    陳登還隻是有點不爽,所以吐槽而已。王匡就是真正的狗眼看人低了。


    河東郡,郡守府內。


    王匡剛剛接見了天使,什麽責以無禮,讓他迴洛陽述職。狗屁不通。王匡把那使者嗬斥了幾句,讓他滾蛋了。


    又聽說來的是什麽徐庶,魏延,吳懿,吳班之類的。最大也就二十一二,最小才十五。


    王匡又好氣又好笑,在郡守府大廳內,大會諸將。


    “我據有河內郡,城池有十八座,人口數十萬。兵將二三萬。又有名將在側。”王匡環視文武,豎起大拇指,自得道。


    “而張爽此人卻派遣徐庶等小兒前來挑戰。這是仗著徐庶等人天縱奇才,能敵我等呢??還是張爽此人殺皇帝,自立為大將軍,大司馬,河東侯之後,自大狂妄呢?”王匡又冷笑道。


    “肯定是自大狂妄啊。就像是王莽,篡漢之後,驕橫一時。”


    “沒錯,現在的張爽就是王莽,蹦躂一下而已,最終不過是塚中枯骨。”


    眾文武紛紛說道,各個人中龍鳳,意氣風發。


    “哈哈哈!”王匡感念豪情,發聲大笑。笑聲高亢,蘊含著孤傲。環視諸將道:“與張燕交戰,張爽陷害我。這是私仇。張爽殺皇帝,是為國仇。而今天下,袁本初在渤海,練兵秣馬,曹操在陳留。誌在靖難。五校尉,虎牢關令,長沙太守,南陽太守。長安董卓,馬騰,韓遂等,諸劉氏宗室,會天下大難而奮起。誌在殺張爽。”


    又道:“而張爽此人窮兇極惡,妄自尊大。輕視我等,豈不是天要我立此功勞???既然是天賜給的,那麽我就笑納了。”


    “方悅。”


    王匡喝道。


    “末將在。”河內名將方悅應諾道。


    “調撥諸將兵一萬五千人,隨我出城去戰,不,屠殺徐庶。”王匡意氣風發道。


    “諾。”


    方悅與眾將轟然應諾。


    不久後,城池城門大開。王匡身披金甲,跨坐白馬,身前身後都是精兵強將。尤其河內名將方悅,更是雄武傑出。


    聲勢浩浩,一方諸侯。


    徐庶向東,王匡向西,二軍相遇於河內郡厒城外。


    “果然是像大將軍說的一樣,王匡此人雖然坐擁大兵,卻不求守城耗掉我們的力量,反而野戰。”


    聽到消息,徐庶笑道。


    “那感情好啊,王匡不是敗定了?”魏延摩拳擦掌道。


    “那可不一定。雖然戰略上是沒錯的。但如果我們細節上處理錯了。那麽也要陰溝裏翻船的。到時候真的是賣了腦袋給王匡,讓王匡立了大功了。”


    徐庶哈哈一笑。


    “總而言之,第一步走對了,小心謹慎沒錯是吧?”魏延道。


    “對頭了。”徐庶點頭。


    “設陣。先穩住陣勢,等王匡軍破綻,直接衝他的大軍殺了他,為大將軍賺取河內郡。”徐庶收斂笑容,露出了假節督將的氣勢,喝令道。


    “諾。”


    魏延。吳懿,吳班三人齊齊應諾。然後大軍分散,魏延,吳懿,吳班三人率領本營兵馬在前,徐庶中軍在後。


    前排士卒持盾,後排士卒持矛,在後方是弓箭手。


    “這就是所謂的沙場點兵,兼並敵國吧?”


    “漢”


    “徐”


    字旌旗下,徐庶坐高頭戰馬,遙望遠方,心中卻想起了當年初遇張爽時候,張爽說的未來,漸漸感覺到熱血在沸騰。


    “噠噠噠!”


    腳步聲響起,兵卒橫行,戰馬如野,塵土漫天,旌旗如飛。卻是王匡,方悅率領大軍殺到了。


    “擺出陣勢防禦嗎????簡直孬種。他也算是節將,奉命來攻打我河內嗎?哈哈哈哈!”王匡駐馬而立,見徐庶陣勢發笑。


    “方悅。”隨即,王匡喝令道。


    “諾。”方悅出列道。


    “督諸將,吞了他。”王匡道。


    “諾。”


    方悅應諾。


    “咚咚咚!!!!”


    “嗚嗚嗚!”


    鼓車駛出,鼓聲如雷。兵卒扛著長角,吹奏。


    “殺!”


    方悅督陣一萬兵,一展長槍,吼殺道。


    “殺!!!!”


    隨著方悅的命令,一萬士卒齊齊怒吼一聲,大步向前。


    “嗖嗖嗖!”


    兩軍交戰,箭矢先飛。如雨箭矢在雙方弓箭手的開動下,襲殺向對方。


    “啊啊啊!”


    “噗嗤,噗嗤!”


    士卒慘叫,一排排的倒下。


    “哈哈哈哈哈,開始了。老子我領兵殺將的時機到達了。注定要名垂史冊啊。哇哈哈哈。”箭矢偶爾飛過,甚至擦過魏延的頭盔。但魏延卻笑,笑的暢快。


    舉刀向天,猛銳霸氣。


    “我父子伯侄,三人為大將軍麾下將。世受恩惠,也是該殺敵報恩了。”萬軍之中,旌旗之下,兩側的吳懿,吳班也各自橫槍,眸光閃耀,熱血沸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竊國之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開並收藏三國之竊國之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