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之事,暫且與張爽無關。


    在得到了鄭泰戰死的消息後,張爽一邊派遣了陳宮去洛陽準備後計,另一邊,也終於下令加速行軍。


    三日後,張爽到達了廣平城。


    廣平,廣宗相去不過三四百裏而已。


    城大足以容納五萬精兵,城郭堅固,可擋猛烈進攻。


    張爽屯紮在廣平不過一天,宗員,吳匡便率部前來見張爽了。


    城中,一處大宅,大廳外。


    宗員,吳匡,以及八位將校站在大廳外,宗員等九人與吳匡對視了一眼,極不自然。當夜,雙方以死相搏,此刻如何能釋懷?


    不過,眾人都想戴罪立功。而且,吳匡都已經將宗族托付給張爽了。於是,吳匡先開口道:“當夜之罪,在鄭泰也。今日之後,當在驃騎將軍麾下,齊心一力,一起鏟除張角。”


    “正該如此。”


    宗員也不假思索道。


    “諸位將軍請。”這時,典韋從大廳內走了出來,抬手虛引道。


    “諾。”


    眾將應諾,走了進去。


    大廳內,張爽坐在上首位,身著便服,神態爽朗,看著十分陽光。左側坐周倉,右側坐著王衝等四大校尉。


    典韋進來後,坐在了周倉一旁。


    吳匡不是第一次見統兵大將張爽,很自然。宗員等九人卻是第一次見張爽,頓時覺得有點失望。


    “這一位驃騎將軍,怎麽氣質感覺起來與鄭泰那個文人有點相像啊?隻是平和了許多而已。平和,不是代表更軟弱?”


    “這是破賊十五萬的統兵大將,該有的氣勢嗎?”


    不少將軍心中,不免嘀咕。但是敗軍之將,所有人都不敢表現出來,將這一份嘀咕藏在心中,放低了姿態,下拜道:


    “罪將拜見明公。”


    張爽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十年,收了典韋,與陳宮,王修等人結成朋友。其他名士,官吏,見過的人,不知凡幾。


    城府深厚的,也不乏其人。


    在場都是將軍,論城府,實在是粗劣了一些。雖然沒表現出來,但是張爽隻是一掃,便能猜出他們的心思。


    “我似乎是被人看不起了。”


    張爽心中有些撓頭,不過,倒也沒怎麽生氣。相反,心情不錯。被看不起還算好的了,要不是鄭泰先降了降這幫人的傲氣,估摸著連給我個好臉色都難。


    當然,張爽熟讀兵法,也算久經沙場。知道主將如果沒有威儀,戰爭起來肯定會不靈光。心裏邊無所謂,但不代表他可以無所謂。


    於是,張爽收起了爽朗,寬厚的笑容,神色看起來有點莫測,然後淡淡道:“免禮,坐。”


    喜怒不形於色,威儀自生。


    讓眾將有些心慌,頓時想起了自己敗軍之將的身份。但又生出了另外一種心情,信心。


    “這才有點像破賊十五萬將軍的氣勢。”


    “給了我一點信心。”


    將軍們紛紛坐下的同時,心中想著。


    表情變化,被張爽看在眼裏,他心裏邊便搖頭道了一聲“欠揍!”然後,加把勁,傷口上撒鹽道:“廣宗夜襲一戰,你們損失慘重。讓我的實力大損,也耽擱了我的計劃。我現在想知道,你們還剩下多少兵馬。”


    將軍們有點想哭,更無地自容了,更感覺到張爽的口氣,深不可測。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懼。


    “迴稟明公,我等九人麾下,尚有兵馬一萬二千人。”


    “迴稟明公,我麾下兵馬,還有一千五百人。”


    宗員,吳匡二人的心裏素質比其餘人強多了,立刻迴答道。


    “二萬一千精兵,隻剩下了一萬三千五百人,一戰便折損了七千五百人。現在加上我的軍隊,不過二萬八千左右而已。實力與我想象中的相差太多了。”張爽淡淡,莫測的掃視了一眼眾將,仿佛懸頭之劍。


    “如果他因此參上我們一本。”除了得了張爽書信的吳匡之外,包括宗員在內,所有人心中大為驚懼。


    一時間屏氣凝神,隻心中焦急,而不敢喘息。冷汗從臉上滴落,卻不敢擦拭。


    “便讓我想一日,改變一下計劃。”張爽見此心中滿意,但還是打算晾一晾這幫人,便道。說著,張爽起身道:“典韋,周倉你們二人安排諸位將軍在城中安營。”


    “諾。”


    典韋周倉齊齊應諾,一起對眾將道:“諸位將軍請。”


    “諾。”


    諸將心中焦急,卻不敢反抗,應諾一聲,雖典韋,周倉下去了。王衝等四大將,也紛紛告辭離去了。


    “我與鄭泰不同,我就算不殺人。也能讓你們恐懼,焦慮,而且不會因此憤怒。”宗員等人離開後,張爽淡淡一笑,道。


    “本來想當場宣布示弱之策,讓張角,張梁驕而敗。卻隻能等明天說了。”張爽搖了搖頭,然後左右沒事,便下去找徐庶,魏延了。


    徐庶,魏延也被安排在大宅內,張爽特地騰出書房,給他們讀書。這段時間內,張爽督促嚴厲,半點也不敢放鬆警惕。


    “怕啊,怕將天才教成了庸才。”


    張爽心中有點感歎。


    片刻後,張爽到達了書房,徐庶,魏延二人正在努力啃書,魏延還在讀孝經,而徐庶已經開始讀史記了。


    “老師。”見張爽進來,徐庶,魏延二人齊齊起身道。


    書能養氣,徐庶已經完全不似當初了。書卷氣息,由內而外。漸漸露出了他智者,文人的本質。


    就算魏延,也磨礪了不少戾氣。至少,對他的恭敬有禮是發自肺腑的。


    看著小胖墩對自己恭敬的模樣,張爽心中十分爽快。便想給小胖墩開個小灶,想著,魏延曆史上以驕矜,而與蜀漢大臣們不合,最終被孤立。


    反叛被殺。


    張爽便心中一動,便對徐庶問道:“你讀史記已經很久了,我便考你一下。”


    “老師指教!”徐庶道。


    “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都是功勳蓋世,為何蕭何,張良能保存自己,而韓信卻被高祖皇帝殺了?”


    張爽問道。


    “高祖皇帝忌憚功臣,而張良功成身退,不掌權。蕭何謹慎,二人以智慧保存了自己。韓信沒有他們的智慧,不知進退,所以被殺。”


    徐庶迴答道。


    “不對。”張爽搖頭道。


    “不對?”徐庶詫異,然後越發恭敬,求教道:“還請先生解惑。”


    “張良,蕭何以智慧保全自己是他們的本事。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徳,徳能持正。高祖群臣,沒有不佩服他們的,所以在他們自身難保的時候,有人幫助他們。蕭何貪汙受賄,解決了高祖皇帝的忌憚,便是別人幫助出的主意。”


    張爽道。


    “先生是教導我們,為人,為臣當有德行。有智慧。這樣才能建功立業,又能善享富貴?”徐庶若有所思。


    小胖墩似懂非懂。


    張爽點了點頭,伸手捏了捏魏延小胖墩的胖臉蛋,笑道:“不驕不躁,德智並存,你們一定要好好將自己培養成蕭何,張良那樣的人物。”


    “諾。”


    徐庶,小胖墩應諾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竊國之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開並收藏三國之竊國之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