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辰了解到:二百多年前一位年輕的牧師usher·arnold(阿瑟·阿諾德)帶著他24歲的妻子和幾位門生從歐洲大陸不遠萬裏,來到了康涅狄格州的這個小鎮上,他發下誓願,要以觸及靈魂的教育,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出更多正直、善良、有責任感、有真才實學的棟梁之才。當地的一位著名的律師被阿諾德牧師的精神感動,將自己在鄉村的一所莊園宅邸捐獻給他們建立起了一座學校,為當地的貴族白人男孩子提供受最精良也是最嚴苛的教育。


    阿諾德牧師試驗性地將宗教、學術和浪漫主義理想相結合,試圖通過基督教式的家庭學校,建立一種超凡脫俗,不追求名利的博雅教育體係,當時,這位偉大的牧師賦予學校這樣一個校訓——“讓我們在人間學習,而知識會在天堂繼續。”學校裏除了開設宗教課程之外,還非常重視人文教育開設了拉丁語、希臘語和哲學的課程,同時,把體育活動和藝術熏陶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旨在把學生培養成有高度的內在道德和精神素質的紳士。


    阿諾德牧師認為,如果要保持一個人心靈上的純潔,就必須讓少年們的成長的過程中更多地親近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大地、樹木和鮮花……,同時與喧囂的世俗世界相隔離,所以,他和他的門徒,以及後來入校的師生們非常努力地將學校建設成了一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神聖家園。這個傳統延續了二百多年,而a校的占地麵積也從50英畝擴建到成了擁有上千英畝的校園。二戰期間,a校的白人青年們曾經為了世界的和平而戰,並有100多人犧牲了,學校在後山上的一處空地上,為他們建立起了墓園。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學校開始開始接受有色人種,在七十年代開始招收平民學生,並為極其優秀的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八十年代中才開始招收了第一批女性學生……


    辰辰安靜地聆聽著學長的介紹,他發現學校一步一步走向民主、自由和包容的曆程,竟然與美國這個國家的進步與發展的曆程如此地相似。


    a校曾經把無數頑劣的少年鍛造成了社會精英,阿諾德牧師的教育理念在美國的“鍍金時代(南北戰爭結束直至一戰開始)”以及之後的歲月中,得到了新英格蘭地區大多數政治權貴和商業貴族家庭的支持,他們紛紛把家中年幼的孩子送到這裏來讀書。年複一年,從a校走出去的政界、商界、文化界精英不計其數。


    為了保證以最高水準的優質教育資源,給予每一在校的學生最大的關愛和培育,二百年來,學校並沒有擴大規模,始終保持著八至十二年級,每年550人左右的學生保有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a校招收學生的條件也變得異常苛刻,同時,學費貴得驚人。


    辰辰還了解到,學校的老師都是真正熱愛學生,願意把一生的精力奉獻給學生的人。校園裏散布著一些精巧別致,風格各異的小別墅,那是教師和員工們的住宅。一年四季,近百名教職員工都居住在學校,即便是周末和休息時間,他們也願意和自己的學生在一起進行研究討論,或是個別輔導,他們甚至經常把學生請到家裏,共進晚餐。


    如今,校園裏最老的一位老師已經超過了90歲,從23歲走出哈佛大學的校門,他就來到了a校做起了一名實習教師,並在這裏度過六十多個年頭,就在幾年前,他仍在堅持教學研究。


    校徽圖案是一隻鵜鶘從自己的胸部啄下一塊肉來哺喂幼鳥,正是教師們願意為學生作出的犧牲的一種象征。


    聽了學長的一番介紹,辰辰不禁對自己的學校充滿由衷的愛和自豪感。


    辰辰看看身旁的義廷,他臉上竟然也是難得一見崇敬神色,他小聲對辰辰耳語:“咱們學生會主席,長得太帥了,從來沒見過這麽帥的男生,我覺得自己好像都被他掰彎了!”


    辰辰擰著眉頭看著憨頭憨腦的義廷,搖搖頭說:“你思想這麽前衛,你媽媽知道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彼岸青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珞羽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珞羽悠並收藏彼岸青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