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退守官渡,袁紹雖失了文醜,但亦是斬殺許多曹軍將領,便以顏良為先鋒,張郃為後軍,浩浩蕩蕩直奔官渡而來。
雙方於官渡大戰數次,互有勝負,而袁紹後方並州由於有曹操叫來的馬騰援軍,所以心有芥蒂,但心道隻要攻下官渡,前路便暢行無阻,馬騰在並州,跟本不足為懼。
諸軍將士也以為此刻不應退卻,如此更是堅定了袁紹要與曹操決戰的心態;正欲強攻曹軍,哪知謀士沮授說道:“陛下,探子來報,曹軍兵糧有限,而我軍後勤充足,在下以為不出三月,曹操必然退出官渡!陛下何必與他爭一時之長短?”
袁紹心想全軍將士同仇敵愾,每每隻有你和田豐來殺我的威風,當即怒道:“沮授,汝莫不是覺得吾非那曹阿瞞的對手?”
郭圖審配亦是冷嘲熱諷道:“前番田豐阻止陛下稱帝,如今看來,不過謬論;尊駕與田豐關係密切,為何質疑陛下與我等的決議?”
沮授嗬斥道:“無知匹夫!曹軍手下精英無數,加之收攏呂布、荀罡等人部隊,雖數量不及我等,然個個力比千軍,更有荀罡的‘無畏先鋒’,怪異兵器不勝枚舉。陛下若真與曹操正麵硬碰,隻怕勝算難料!”
“荒謬!”袁紹拍案而起,怒視沮授,“吾起兵討伐賊寇,兵馬未動,汝反而在此殺我威風!來人,將沮授與我拉下去,非得我軍令,不可釋放!”
沮授還欲爭辯,但一旁的郭圖審配都堅持己見,絲毫不給沮授發言的機會;沮授無奈,隻得束手就擒,歎道:“望主公察納雅言,切莫被奸佞所傷!”
袁紹怒不可遏,又欲下令斬殺沮授,好在逢紀出麵調解,說如今對陣斬殺大將實在不利,袁紹方才作罷。
正商議間,忽傳許攸求見,袁紹正欲傳話,一旁審配卻忽然說道:“陛下,傳言許攸之親在鄴城貪汙受賄,若此人有甚意圖,還望主公三思而行!”
袁紹理會得,隨即叫許攸進帳,許攸跪拜行禮,滿眼真誠道:“陛下,臣有一計,可破曹軍。”
袁紹不置可否,鼻子輕哼一聲:“說來聽聽。”
許攸道:“傳言曹操後方空虛,許昌僅五千守軍,讓親信曹仁駐守;臣聽聞,劉備一直在許昌,時刻想要脫離曹操統治。我等隻需修書一封,命其製造混亂,屆時再派兩員大將繞襲許昌,廢立漢帝,陛下大計可成!”
袁紹來了興趣:“劉備心係漢室,豈會為我等所用?”
郭圖說道:“劉備表麵心係漢室,實乃一偽君子,隻怕野心比曹操還大,必不肯久居人下!”話說一半,但郭圖卻不想讓許攸獨攬功勞,“然曹操生性謹慎,繞道偷襲許昌豈乃易事?我等隻需正麵擊敗曹操,何愁許昌不得?”
袁紹似乎也有此意,畢竟如此行動風險太高,萬一失敗了,他可承受不起。
逢紀也是趁機冷嘲熱諷:“子遠鄴城親戚貪汙受賄,如今你還有何麵目來見陛下?”
許攸明知道二人不想讓自己獨攬功勞,又冷嘲熱諷,心中暗恨,說道:“陛下三思,臣之意並非我等無法擊潰曹操,若我等能盡可能的減少將士們的損失,豈不美事一件?”
沒想到聽到許攸說完這話,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審配竟然也是說道:“陛下,許子遠之言並非毫無道理,曹操雖然不敵陛下,但為了謹慎起見,還是派遣兩員大將,繞道偷襲許昌的好。”
見審配亦是如此說,袁紹便問道:“依你之見,何人可擔當此任?”
“顏良需得在官渡鎮守,依臣來看,此事非張郃高覽二人不可!”
………………………………
卻說江東孫策偏安數載,如今兵精糧足,鬥艦千艘,又與周瑜取了喬玄二女,江東二喬,得到士族支持,更兼後方商農並茂,大有爭天下之勢。孫策本欲起兵攻打江夏黃祖,以來開拓荊州戰場,二來為自己亡父孫堅報仇。
為孫堅報仇,孫策其實並不稀罕,畢竟當初孫堅特意疏遠自己,以至於現在孫策都還有心理陰影。但是為了調動江東老臣的積極性,說是為亡父報仇,還是很有必要的。
吳郡大廳,僅孫策與周瑜二人,兄弟正商議擴充勢力之事,劍鋒直指劉表。畢竟雄踞荊州揚州,便是占領了整個長江河道,進可攻退可守,天下無人可以爭鋒。
而劉表手下缺乏良將,本人雖然雄才大略,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已是變得憔悴不堪,收斂了許多。如今看來,進攻劉表似乎才是孫策最好的選擇。
但凡事皆有例外。
“你說什麽,偷襲許昌?”
孫策的突然決定,竟是差點把周瑜的心髒都給嚇出來;要知道許昌遠在中原,距離江東千裏,想要偷襲談何容易?
周瑜搖頭道:“伯符,如今曹操與袁紹雖然對峙於官渡,然以曹操之謹慎,豈會意料不到這一點?縱然許昌隻有數千守軍,我等長途奔襲,亦是不可帶領太多兵馬,為之奈何?不如從長計議!”
孫策堅持己見:“陛下如今被曹操扣留,如今袁紹稱帝,若他大敗曹操,漢室必危,人人自立;若曹操勝之,則天下格局動蕩,曹操獨大,屆時我等如何待之?”
周瑜知道孫策所謂的保護漢帝隻是幌子罷了,畢竟現在這個世道,還有多少傻子會選擇保護一個幾乎算是滅亡的朝代?孫策想要手握天子,隻是方便將來行動罷了。
“你打算帶哪些人,帶多少人?”周瑜終於是鬆口了,畢竟他知道自己沒辦法說服孫策。
“此次行動事關重大,兵馬不宜太多,隻可帶兵三千深入敵後;至於將領……公瑾你需得鎮守江東,我隻帶太史慈、蔣欽、周泰三人便可!”
“如此太過危險……”
“如今淮南乃曹操地盤,某也本打算多帶些兵馬,但必然引起曹軍注意,三千人已是最高上限……”
周瑜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孫策根本不明白他嘴中的危險指的是什麽。
“此事需得與程老將軍、黃老將軍等商議,畢竟……”
孫策打斷了周瑜:“商議什麽?等他們來否決我不成?如今情況緊急,戰事一觸即發,若等袁紹兵臨城下我等再去,一切都晚了!”
孫策這股倔勁,十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周瑜隻得無奈的歎了口氣,看著目光堅毅的孫策,隻能說道:
“那隨你吧……”
雙方於官渡大戰數次,互有勝負,而袁紹後方並州由於有曹操叫來的馬騰援軍,所以心有芥蒂,但心道隻要攻下官渡,前路便暢行無阻,馬騰在並州,跟本不足為懼。
諸軍將士也以為此刻不應退卻,如此更是堅定了袁紹要與曹操決戰的心態;正欲強攻曹軍,哪知謀士沮授說道:“陛下,探子來報,曹軍兵糧有限,而我軍後勤充足,在下以為不出三月,曹操必然退出官渡!陛下何必與他爭一時之長短?”
袁紹心想全軍將士同仇敵愾,每每隻有你和田豐來殺我的威風,當即怒道:“沮授,汝莫不是覺得吾非那曹阿瞞的對手?”
郭圖審配亦是冷嘲熱諷道:“前番田豐阻止陛下稱帝,如今看來,不過謬論;尊駕與田豐關係密切,為何質疑陛下與我等的決議?”
沮授嗬斥道:“無知匹夫!曹軍手下精英無數,加之收攏呂布、荀罡等人部隊,雖數量不及我等,然個個力比千軍,更有荀罡的‘無畏先鋒’,怪異兵器不勝枚舉。陛下若真與曹操正麵硬碰,隻怕勝算難料!”
“荒謬!”袁紹拍案而起,怒視沮授,“吾起兵討伐賊寇,兵馬未動,汝反而在此殺我威風!來人,將沮授與我拉下去,非得我軍令,不可釋放!”
沮授還欲爭辯,但一旁的郭圖審配都堅持己見,絲毫不給沮授發言的機會;沮授無奈,隻得束手就擒,歎道:“望主公察納雅言,切莫被奸佞所傷!”
袁紹怒不可遏,又欲下令斬殺沮授,好在逢紀出麵調解,說如今對陣斬殺大將實在不利,袁紹方才作罷。
正商議間,忽傳許攸求見,袁紹正欲傳話,一旁審配卻忽然說道:“陛下,傳言許攸之親在鄴城貪汙受賄,若此人有甚意圖,還望主公三思而行!”
袁紹理會得,隨即叫許攸進帳,許攸跪拜行禮,滿眼真誠道:“陛下,臣有一計,可破曹軍。”
袁紹不置可否,鼻子輕哼一聲:“說來聽聽。”
許攸道:“傳言曹操後方空虛,許昌僅五千守軍,讓親信曹仁駐守;臣聽聞,劉備一直在許昌,時刻想要脫離曹操統治。我等隻需修書一封,命其製造混亂,屆時再派兩員大將繞襲許昌,廢立漢帝,陛下大計可成!”
袁紹來了興趣:“劉備心係漢室,豈會為我等所用?”
郭圖說道:“劉備表麵心係漢室,實乃一偽君子,隻怕野心比曹操還大,必不肯久居人下!”話說一半,但郭圖卻不想讓許攸獨攬功勞,“然曹操生性謹慎,繞道偷襲許昌豈乃易事?我等隻需正麵擊敗曹操,何愁許昌不得?”
袁紹似乎也有此意,畢竟如此行動風險太高,萬一失敗了,他可承受不起。
逢紀也是趁機冷嘲熱諷:“子遠鄴城親戚貪汙受賄,如今你還有何麵目來見陛下?”
許攸明知道二人不想讓自己獨攬功勞,又冷嘲熱諷,心中暗恨,說道:“陛下三思,臣之意並非我等無法擊潰曹操,若我等能盡可能的減少將士們的損失,豈不美事一件?”
沒想到聽到許攸說完這話,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審配竟然也是說道:“陛下,許子遠之言並非毫無道理,曹操雖然不敵陛下,但為了謹慎起見,還是派遣兩員大將,繞道偷襲許昌的好。”
見審配亦是如此說,袁紹便問道:“依你之見,何人可擔當此任?”
“顏良需得在官渡鎮守,依臣來看,此事非張郃高覽二人不可!”
………………………………
卻說江東孫策偏安數載,如今兵精糧足,鬥艦千艘,又與周瑜取了喬玄二女,江東二喬,得到士族支持,更兼後方商農並茂,大有爭天下之勢。孫策本欲起兵攻打江夏黃祖,以來開拓荊州戰場,二來為自己亡父孫堅報仇。
為孫堅報仇,孫策其實並不稀罕,畢竟當初孫堅特意疏遠自己,以至於現在孫策都還有心理陰影。但是為了調動江東老臣的積極性,說是為亡父報仇,還是很有必要的。
吳郡大廳,僅孫策與周瑜二人,兄弟正商議擴充勢力之事,劍鋒直指劉表。畢竟雄踞荊州揚州,便是占領了整個長江河道,進可攻退可守,天下無人可以爭鋒。
而劉表手下缺乏良將,本人雖然雄才大略,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已是變得憔悴不堪,收斂了許多。如今看來,進攻劉表似乎才是孫策最好的選擇。
但凡事皆有例外。
“你說什麽,偷襲許昌?”
孫策的突然決定,竟是差點把周瑜的心髒都給嚇出來;要知道許昌遠在中原,距離江東千裏,想要偷襲談何容易?
周瑜搖頭道:“伯符,如今曹操與袁紹雖然對峙於官渡,然以曹操之謹慎,豈會意料不到這一點?縱然許昌隻有數千守軍,我等長途奔襲,亦是不可帶領太多兵馬,為之奈何?不如從長計議!”
孫策堅持己見:“陛下如今被曹操扣留,如今袁紹稱帝,若他大敗曹操,漢室必危,人人自立;若曹操勝之,則天下格局動蕩,曹操獨大,屆時我等如何待之?”
周瑜知道孫策所謂的保護漢帝隻是幌子罷了,畢竟現在這個世道,還有多少傻子會選擇保護一個幾乎算是滅亡的朝代?孫策想要手握天子,隻是方便將來行動罷了。
“你打算帶哪些人,帶多少人?”周瑜終於是鬆口了,畢竟他知道自己沒辦法說服孫策。
“此次行動事關重大,兵馬不宜太多,隻可帶兵三千深入敵後;至於將領……公瑾你需得鎮守江東,我隻帶太史慈、蔣欽、周泰三人便可!”
“如此太過危險……”
“如今淮南乃曹操地盤,某也本打算多帶些兵馬,但必然引起曹軍注意,三千人已是最高上限……”
周瑜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孫策根本不明白他嘴中的危險指的是什麽。
“此事需得與程老將軍、黃老將軍等商議,畢竟……”
孫策打斷了周瑜:“商議什麽?等他們來否決我不成?如今情況緊急,戰事一觸即發,若等袁紹兵臨城下我等再去,一切都晚了!”
孫策這股倔勁,十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周瑜隻得無奈的歎了口氣,看著目光堅毅的孫策,隻能說道:
“那隨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