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絕黛無雙[同人]_分節閱讀_59
紅樓之絕黛無雙[同人] 作者:青梅如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叫我瞧瞧,雪雁小姑奶奶也有麵皮兒嫩的時候?”
恨得雪雁使勁地一推她道:“你可是比我還大呢,要嫁也是你先嫁!”
說的秋雁也紅了臉,伸手要擰她的嘴。二人笑鬧成了一團。
正鬧著,胤禛進來了,見黛玉笑的臉都紅了,雪雁秋雁兩個猶在對著捏臉。
見了胤禛,雪雁兩個唬了一跳,忙恭敬地站好了,不敢再出一絲兒聲音。
黛玉款款站起來,胤禛忙上前兩步扶了一把,皺眉道:“才迴來了,也不說歇著。這是做什麽呢?”
黛玉眨了眨眼睛,小聲說道:“佛曰,不可說。”
“嗯?”
黛玉也不理他,叫雪雁秋雁兩個:“去將咱們帶迴來的衣裳包袱收拾好了。雪雁去小廚房盯著,做些新鮮的小點心過來。”
二人出去了,黛玉才按著胤禛坐到了椅上,親自為他倒了杯茶,送到了唇邊。
胤禛笑著飲了一口,看著黛玉。
黛玉微笑著說了剛才的話,末了說道:“這不是剛問了她們的意思,所以想著跟王爺討個主意,可行否?”
胤禛想了想,點頭道:“這倒罷了,我的親隨裏頭也有幾個單身的。你明日叫蘇培盛去看看,打聽著哪個合適就是了。”
二人又說了幾句,外頭有人通報:“側福晉帶著三阿哥來給王爺福晉請安。”
胤禛眉頭皺了一下,正要說話,卻被黛玉拉了一下。迴頭見她朝著自己搖了搖頭,低聲道:“叫他們進來罷。”
胤禛看著她,點了點頭。
李氏是胤禛建府時便跟了胤禛的,出身並不甚高。但因是康熙所賜,算起來比原來的嫡福晉烏拉那拉氏跟著胤禛的時間還要早些,曾經為胤禛產下三子,如今胤禛僅存的一子弘時,便是她所出。
眼前的李氏身著淺杏色旗袍,外頭套了一件兒煙色斜襟兒掐牙坎肩,靜靜地給胤禛黛玉兩個行禮。後頭跟著的一個男孩子,不過七八歲的樣子,也隨著行禮。
黛玉道:“不必多禮了,這些日子在府裏頭可好?”
李氏甩著帕子,規規矩矩地站好了,笑道:“都好的,有勞福晉掛心了。”聲音柔軟嬌媚,渾不似一個三十來歲的人。
黛玉看著她,見她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隻是心裏頭卻是知道,這個李氏絕不是那麽個溫柔和善的人。不說別的,光是看胤禛唯一的子嗣出自她便知道了。一個出身不高又非嫡妻的女人,想要產下王府裏頭唯一的男孩,又能平安養了這麽大,怎麽可能是善於之輩?
隻不過平日裏頭胤禛有話,並不叫這些個侍妾輕易出了院子,黛玉見過這李氏不過兩三麵而已。
李氏也是沉得住氣,真的就在自己的小院子裏頭不出來。隻是自黛玉有孕後,往這邊來請安勤了些,通常都叫胤禛直接打發了。不過黛玉卻想著若是一貫如此,傳了出去,未免叫人說自己不能容人。既然人已經到了門前,索性就叫了進來罷。
胤禛看了看跟在李氏身後的弘時,皺眉道:“今日弘時怎麽沒去上學?”
弘時素來便怕胤禛,諾諾不敢言。李氏忙笑道:“這兩日弘時有些不舒服,妾身便自作主張,叫他歇了。”
黛玉不禁好笑,這個李氏真是的,也不知怎麽找了這麽個借口,這可不是上趕著找不自在麽?
果然聽見胤禛冷冷的聲音響起:“既是不舒服,怎麽不在屋子裏頭歇著?”
李氏一驚,暗暗恨自己說錯了話,忙道:“王爺息怒,弘時原是歇著的。聽說王爺迴來了,才跟著妾身出來了。”
說著,眼圈兒卻是紅了,隻用帕子拭著眼角。
胤禛看弘時一副蔫蔫的樣子,壓下了不耐,說道:“你帶了弘時迴去,叫太醫來好生給他看看。小小的年紀別落下病根兒。”
李氏還待說些什麽,又低下了頭,委屈地應了聲:“是!”
見胤禛黛玉兩個都不說話了,隻得告退了出去。
胤禛這裏閉著眼睛養了養神,對黛玉囑咐道:“過些日子我可能會出去辦差。你一個在家裏頭照看好了自己,別叫我擔心。府裏頭的那些個人你也不用擔心。先忍耐些日子,等著慢慢兒的我把她們都送了到莊子上去。”
黛玉嚇了一跳,忙坐好了正色道:“王爺,不可!若真是如此了,不說別人如何說我,便是你又能落下什麽好名兒?皇阿瑪太後那裏也斷斷不能依你的。”說著輕輕靠在胤禛身上,“你待我之心我都知道了,何苦再往人嘴裏送話?無論是為了我,還是為了王爺,都不可如此呢。左不過在這府裏頭有的是院子,拘著她們就是了。”
胤禛捏了捏她的臉蛋,笑道:“不吃醋?”
黛玉“撲哧”笑了:“王爺就等著我這句話呢罷?真是狡猾。”
第六十七章
日子過得挺快,轉眼就到了中秋。
照著慣例,宮裏頭是要舉行家宴的。黛玉頭一次參加這一類的宴會,未免有些緊張。
胤禛歪在榻上,瞧著她挑了半晌,才換上了了一件墨綠色暗彩流金喜鵲登梅花樣兒的旗裝,又罩了琵琶襟兒滾淺紫色邊兒坎肩兒,因著有孕,也不穿花盆底兒了,倒是蹬了一雙同色的平底繡鞋,越發顯得人嬌小了些。
一時秋雁來為她梳好了頭發,雪雁便端過來一托盤的簪環首飾叫黛玉自選。
黛玉看了看盤子裏頭的東西,隨手挑了一對兒翡翠墜子戴到了耳上,又在腕子上籠了兩隻赤金擰絲嵌著碎金剛石的鐲子。
胤禛見她將旗裝的袖子稍稍向上捋了一捋,露出了一段酥白的小臂,襯著墨綠色繡著纏枝花樣兒滾了銀邊兒的袖子,纖纖細細的,偏生又戴了那兩隻大鐲子,更顯得瑩潤動人。
忍不住站起身來走到黛玉身後,裝著不甚在意的樣子看了看托盤裏頭的首飾,伸手拿了一支鏤空穿枝兒菊花樣的發釵,輕輕地插在了黛玉的鬢間,又找了一根點翠蝴蝶簪插好了,左右端詳了一下,笑道:“今日乃是家宴,不必盛裝了,如此甚好,也免得你累。”
黛玉對著銅鏡照了照,秋雁又拿起一麵鏡子比在她的腦後,黛玉笑看著胤禛道:“若是人家知道了王爺親手為妾身選了首飾,不知道會說些什麽來編排你呢。”
胤禛走到屏風前頭脫下了身上藏藍色的袍子,也換上了一件兒墨綠色團花緞子長褂,又罩了件兒玄色滾邊兒馬褂,笑道:“古有張敞畫眉,閨房之樂而已。如今為福晉戴兩件子首飾算什麽?”
說著走到黛玉身後,扶著她的肩俯身笑道:“你這眉毛也生的淡了些,明日我也給你畫畫。”
黛玉從鏡中看雪雁秋雁都在後頭抿著嘴笑,微微紅了臉,啐道:“當著人麵也說這些個,羞不羞?”
又怕胤禛再說出些什麽,忙又道:“時辰也差不多了,咱們該走了罷?”
胤禛頷首,叫人伺候著,夫妻兩個出了門。弘時已經在院外頭等著了,見他們出來,忙行禮問安。
三個人坐了兩輛車,一徑往紫禁城去了。
清朝講究“春祭日,秋祭月”,康熙每年中秋都要在乾清宮設宴,擺月供祭月。
酉時,黛玉跟在一眾女眷之中隨著康熙拜過了月神,眼看著那個供桌上的十斤大月餅被人精心地包了收起來,據說這是要留到除夕夜全家子分吃的。
好幾個月的功夫呢,那月餅還能吃麽?黛玉心裏頭腹誹著。又見另外桌子上的三斤重的月餅都被端了下來,康熙拿了把銀質小刀象征性地比劃了一下,接著就有宮女過來將碩大的月餅分成了小塊兒,連同供桌上的鮮藕、西瓜等物一並呈到了眾人麵前。
黛玉也分得了一小塊兒,跟著眾人謝恩了,便拿起筷子咬了一口——味道還好。
緊接著撤下了這些個東西,就有酒席擺上。太後年紀大了,素來喜歡看子孫們夫妻和氣,既然今日乃是家宴,自然就不講了太多的俗禮。因此,酒席上邊兒便是混坐了。太後康熙帶著一眾後妃坐了一桌子,太子太子妃坐了一桌子,成家的皇子福晉們坐了一桌子,另有兩桌是給那些個弘字輩的孩子所坐。
太後瞧著下頭團團圍坐的眾人,笑對康熙道:“皇上你瞧,這轉眼間孩子們都這麽大了,哀家可是服了老了。”
康熙也頗有些感慨:“可不是嗎,如今算來,在這乾清宮裏頭擺宴祭月,有多少迴了?先時是他們兄弟小時候,吵吵鬧鬧的亂的人頭疼。如今再看,都帶了各自的孩子來了。”說笑著拿起了筷子。
見康熙動了筷子,眾人紛紛也動了起來,酒席上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胤禛和旁邊的幾個兄弟對飲了一盅,想著黛玉中午吃得少,便夾起了一塊兒金絲酥餅放到了她的小碟子裏頭。
桌子上幾個福晉都看到了,十六福晉正巧坐在了黛玉的對麵,對著她擠眉弄眼地笑了兩聲,黛玉瞪了她一眼,低頭夾起了餅咬了一口。
說是家宴,但是有太後康熙這兩尊大神坐著,誰又能吃下多少?不過是意思了一下罷了。
酒宴過後,黛玉胤禛出宮時,卻被太後身邊的嬤嬤叫住了,隻說太後有請。
二人進了慈寧宮時,太後正笑眯眯地跟著德妃說話。黛玉看了看胤禛,見他麵不改色,稍稍安了心,跟著他進去請安。
太後忙叫人扶了黛玉起來,又招手叫她過去,拉著她的手笑道:“你有了身子,可得當心著些。如今胤禛府上子嗣不盛,你這一胎又是嫡出,可不能大意了。”
黛玉忙笑道:“太後娘娘說的是,臣妾也不敢不精心的。”
太後心性直爽,一直喜歡黛玉嬌而不媚,落落大方。今日更是高興,便對著德妃笑道:“你瞧瞧,多好的孩子呐!你這當婆婆的有這樣的兒媳婦,也是有福了!”
德妃也笑道:“太後說的是,這孩子模樣好,又知書識禮,難得的是瞧著瘦弱,倒是容易有了身子。您也知道,胤禛身下就弘時一個,我也著急的。如今可是放心了。”
黛玉低頭靜靜地聽著,心裏頭已經有了底了。
果然隨即太後又讚了幾句,便笑眯眯地指著身後兩個身著粉色旗裝的宮女道:“這兩個丫頭在慈寧宮裏頭幾年了,還算是知趣。包衣出身的,叫她們去伺候你可好?”
黛玉尚未說話,德妃已經開口了:“太後這是哪裏的話,您是愛惜小輩,她們豈有說不好的道理?”
黛玉偷眼看胤禛臉色已經冷了,忙笑道:“額娘說的是,太後愛惜,王爺和臣妾自然是感激不盡的。太後這麽問,可是說臣妾小氣了?”
太後一怔,隨即大笑:“我就知道你這個孩子是個好的。”
說著,拍了拍黛玉的手,慈愛道:“不過是兩個服侍你的,你也別多心。”
黛玉歪頭一笑,轉身站到了胤禛身邊,拉著他的袖子,跪下謝了太後的賞賜。
太後便叫他們早些迴去,言明明日派人將兩個宮女送去。待到二人走了,太後便沉下了臉,對著德妃道:“你也看見了,那孩子可是個不能容人的?胤禛也是你的兒子,別聽風便是雨的!”
德妃忙站了起來,擰著手裏頭的帕子,強笑道:“是臣妾錯了,原就是聽了人說如今胤禛還歇在福晉房裏頭呢,一時著急才向娘娘說了。”
太後哼了一聲,抬了抬手,後頭的宮女忙過來給她輕輕揉著太陽穴。
德妃站在那裏,也不敢打攪。良久方聽太後叫她跪安,忙行禮出了慈寧宮。
這裏太後便向身邊的心腹桂嬤嬤道:“你瞧瞧,可惜了的她在宮裏頭這麽多年!什麽事情都看的透,唯有遇到胤禛的事情便糊塗!”
桂嬤嬤見周圍都是太後的心腹之人,便拿起了美人錘,輕輕地給太後捶著腿,笑道:“還不是為著當年雍王爺被抱到了先皇後身邊兒養著,母子間不親熱罷了。”
太後冷笑道:“那一點兒事兒都過了多久了?她也不想想,一個包衣出身的,那時候不過是個貴人,還沒到嬪位呢,能自己養了孩子?老四抱到佟家那孩子跟前兒,也算是半個中宮嫡子了,身份貴重了多少?她不說心裏頭感念著,反倒成了芥蒂了!她疼老十四,原是小兒子,這也說的過去。可這明裏暗裏的到我這來說四福晉不能容人的話,有什麽意思呢?我瞧著那個林家的孩子好,生得好,又有規矩,不像是個狐媚子惑人的。老四大了人家那麽多,這一進門又有了身子,多疼些怎麽了?”
越說越氣,想了想,對桂嬤嬤道:“你明兒敲打冬梅冬
恨得雪雁使勁地一推她道:“你可是比我還大呢,要嫁也是你先嫁!”
說的秋雁也紅了臉,伸手要擰她的嘴。二人笑鬧成了一團。
正鬧著,胤禛進來了,見黛玉笑的臉都紅了,雪雁秋雁兩個猶在對著捏臉。
見了胤禛,雪雁兩個唬了一跳,忙恭敬地站好了,不敢再出一絲兒聲音。
黛玉款款站起來,胤禛忙上前兩步扶了一把,皺眉道:“才迴來了,也不說歇著。這是做什麽呢?”
黛玉眨了眨眼睛,小聲說道:“佛曰,不可說。”
“嗯?”
黛玉也不理他,叫雪雁秋雁兩個:“去將咱們帶迴來的衣裳包袱收拾好了。雪雁去小廚房盯著,做些新鮮的小點心過來。”
二人出去了,黛玉才按著胤禛坐到了椅上,親自為他倒了杯茶,送到了唇邊。
胤禛笑著飲了一口,看著黛玉。
黛玉微笑著說了剛才的話,末了說道:“這不是剛問了她們的意思,所以想著跟王爺討個主意,可行否?”
胤禛想了想,點頭道:“這倒罷了,我的親隨裏頭也有幾個單身的。你明日叫蘇培盛去看看,打聽著哪個合適就是了。”
二人又說了幾句,外頭有人通報:“側福晉帶著三阿哥來給王爺福晉請安。”
胤禛眉頭皺了一下,正要說話,卻被黛玉拉了一下。迴頭見她朝著自己搖了搖頭,低聲道:“叫他們進來罷。”
胤禛看著她,點了點頭。
李氏是胤禛建府時便跟了胤禛的,出身並不甚高。但因是康熙所賜,算起來比原來的嫡福晉烏拉那拉氏跟著胤禛的時間還要早些,曾經為胤禛產下三子,如今胤禛僅存的一子弘時,便是她所出。
眼前的李氏身著淺杏色旗袍,外頭套了一件兒煙色斜襟兒掐牙坎肩,靜靜地給胤禛黛玉兩個行禮。後頭跟著的一個男孩子,不過七八歲的樣子,也隨著行禮。
黛玉道:“不必多禮了,這些日子在府裏頭可好?”
李氏甩著帕子,規規矩矩地站好了,笑道:“都好的,有勞福晉掛心了。”聲音柔軟嬌媚,渾不似一個三十來歲的人。
黛玉看著她,見她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隻是心裏頭卻是知道,這個李氏絕不是那麽個溫柔和善的人。不說別的,光是看胤禛唯一的子嗣出自她便知道了。一個出身不高又非嫡妻的女人,想要產下王府裏頭唯一的男孩,又能平安養了這麽大,怎麽可能是善於之輩?
隻不過平日裏頭胤禛有話,並不叫這些個侍妾輕易出了院子,黛玉見過這李氏不過兩三麵而已。
李氏也是沉得住氣,真的就在自己的小院子裏頭不出來。隻是自黛玉有孕後,往這邊來請安勤了些,通常都叫胤禛直接打發了。不過黛玉卻想著若是一貫如此,傳了出去,未免叫人說自己不能容人。既然人已經到了門前,索性就叫了進來罷。
胤禛看了看跟在李氏身後的弘時,皺眉道:“今日弘時怎麽沒去上學?”
弘時素來便怕胤禛,諾諾不敢言。李氏忙笑道:“這兩日弘時有些不舒服,妾身便自作主張,叫他歇了。”
黛玉不禁好笑,這個李氏真是的,也不知怎麽找了這麽個借口,這可不是上趕著找不自在麽?
果然聽見胤禛冷冷的聲音響起:“既是不舒服,怎麽不在屋子裏頭歇著?”
李氏一驚,暗暗恨自己說錯了話,忙道:“王爺息怒,弘時原是歇著的。聽說王爺迴來了,才跟著妾身出來了。”
說著,眼圈兒卻是紅了,隻用帕子拭著眼角。
胤禛看弘時一副蔫蔫的樣子,壓下了不耐,說道:“你帶了弘時迴去,叫太醫來好生給他看看。小小的年紀別落下病根兒。”
李氏還待說些什麽,又低下了頭,委屈地應了聲:“是!”
見胤禛黛玉兩個都不說話了,隻得告退了出去。
胤禛這裏閉著眼睛養了養神,對黛玉囑咐道:“過些日子我可能會出去辦差。你一個在家裏頭照看好了自己,別叫我擔心。府裏頭的那些個人你也不用擔心。先忍耐些日子,等著慢慢兒的我把她們都送了到莊子上去。”
黛玉嚇了一跳,忙坐好了正色道:“王爺,不可!若真是如此了,不說別人如何說我,便是你又能落下什麽好名兒?皇阿瑪太後那裏也斷斷不能依你的。”說著輕輕靠在胤禛身上,“你待我之心我都知道了,何苦再往人嘴裏送話?無論是為了我,還是為了王爺,都不可如此呢。左不過在這府裏頭有的是院子,拘著她們就是了。”
胤禛捏了捏她的臉蛋,笑道:“不吃醋?”
黛玉“撲哧”笑了:“王爺就等著我這句話呢罷?真是狡猾。”
第六十七章
日子過得挺快,轉眼就到了中秋。
照著慣例,宮裏頭是要舉行家宴的。黛玉頭一次參加這一類的宴會,未免有些緊張。
胤禛歪在榻上,瞧著她挑了半晌,才換上了了一件墨綠色暗彩流金喜鵲登梅花樣兒的旗裝,又罩了琵琶襟兒滾淺紫色邊兒坎肩兒,因著有孕,也不穿花盆底兒了,倒是蹬了一雙同色的平底繡鞋,越發顯得人嬌小了些。
一時秋雁來為她梳好了頭發,雪雁便端過來一托盤的簪環首飾叫黛玉自選。
黛玉看了看盤子裏頭的東西,隨手挑了一對兒翡翠墜子戴到了耳上,又在腕子上籠了兩隻赤金擰絲嵌著碎金剛石的鐲子。
胤禛見她將旗裝的袖子稍稍向上捋了一捋,露出了一段酥白的小臂,襯著墨綠色繡著纏枝花樣兒滾了銀邊兒的袖子,纖纖細細的,偏生又戴了那兩隻大鐲子,更顯得瑩潤動人。
忍不住站起身來走到黛玉身後,裝著不甚在意的樣子看了看托盤裏頭的首飾,伸手拿了一支鏤空穿枝兒菊花樣的發釵,輕輕地插在了黛玉的鬢間,又找了一根點翠蝴蝶簪插好了,左右端詳了一下,笑道:“今日乃是家宴,不必盛裝了,如此甚好,也免得你累。”
黛玉對著銅鏡照了照,秋雁又拿起一麵鏡子比在她的腦後,黛玉笑看著胤禛道:“若是人家知道了王爺親手為妾身選了首飾,不知道會說些什麽來編排你呢。”
胤禛走到屏風前頭脫下了身上藏藍色的袍子,也換上了一件兒墨綠色團花緞子長褂,又罩了件兒玄色滾邊兒馬褂,笑道:“古有張敞畫眉,閨房之樂而已。如今為福晉戴兩件子首飾算什麽?”
說著走到黛玉身後,扶著她的肩俯身笑道:“你這眉毛也生的淡了些,明日我也給你畫畫。”
黛玉從鏡中看雪雁秋雁都在後頭抿著嘴笑,微微紅了臉,啐道:“當著人麵也說這些個,羞不羞?”
又怕胤禛再說出些什麽,忙又道:“時辰也差不多了,咱們該走了罷?”
胤禛頷首,叫人伺候著,夫妻兩個出了門。弘時已經在院外頭等著了,見他們出來,忙行禮問安。
三個人坐了兩輛車,一徑往紫禁城去了。
清朝講究“春祭日,秋祭月”,康熙每年中秋都要在乾清宮設宴,擺月供祭月。
酉時,黛玉跟在一眾女眷之中隨著康熙拜過了月神,眼看著那個供桌上的十斤大月餅被人精心地包了收起來,據說這是要留到除夕夜全家子分吃的。
好幾個月的功夫呢,那月餅還能吃麽?黛玉心裏頭腹誹著。又見另外桌子上的三斤重的月餅都被端了下來,康熙拿了把銀質小刀象征性地比劃了一下,接著就有宮女過來將碩大的月餅分成了小塊兒,連同供桌上的鮮藕、西瓜等物一並呈到了眾人麵前。
黛玉也分得了一小塊兒,跟著眾人謝恩了,便拿起筷子咬了一口——味道還好。
緊接著撤下了這些個東西,就有酒席擺上。太後年紀大了,素來喜歡看子孫們夫妻和氣,既然今日乃是家宴,自然就不講了太多的俗禮。因此,酒席上邊兒便是混坐了。太後康熙帶著一眾後妃坐了一桌子,太子太子妃坐了一桌子,成家的皇子福晉們坐了一桌子,另有兩桌是給那些個弘字輩的孩子所坐。
太後瞧著下頭團團圍坐的眾人,笑對康熙道:“皇上你瞧,這轉眼間孩子們都這麽大了,哀家可是服了老了。”
康熙也頗有些感慨:“可不是嗎,如今算來,在這乾清宮裏頭擺宴祭月,有多少迴了?先時是他們兄弟小時候,吵吵鬧鬧的亂的人頭疼。如今再看,都帶了各自的孩子來了。”說笑著拿起了筷子。
見康熙動了筷子,眾人紛紛也動了起來,酒席上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胤禛和旁邊的幾個兄弟對飲了一盅,想著黛玉中午吃得少,便夾起了一塊兒金絲酥餅放到了她的小碟子裏頭。
桌子上幾個福晉都看到了,十六福晉正巧坐在了黛玉的對麵,對著她擠眉弄眼地笑了兩聲,黛玉瞪了她一眼,低頭夾起了餅咬了一口。
說是家宴,但是有太後康熙這兩尊大神坐著,誰又能吃下多少?不過是意思了一下罷了。
酒宴過後,黛玉胤禛出宮時,卻被太後身邊的嬤嬤叫住了,隻說太後有請。
二人進了慈寧宮時,太後正笑眯眯地跟著德妃說話。黛玉看了看胤禛,見他麵不改色,稍稍安了心,跟著他進去請安。
太後忙叫人扶了黛玉起來,又招手叫她過去,拉著她的手笑道:“你有了身子,可得當心著些。如今胤禛府上子嗣不盛,你這一胎又是嫡出,可不能大意了。”
黛玉忙笑道:“太後娘娘說的是,臣妾也不敢不精心的。”
太後心性直爽,一直喜歡黛玉嬌而不媚,落落大方。今日更是高興,便對著德妃笑道:“你瞧瞧,多好的孩子呐!你這當婆婆的有這樣的兒媳婦,也是有福了!”
德妃也笑道:“太後說的是,這孩子模樣好,又知書識禮,難得的是瞧著瘦弱,倒是容易有了身子。您也知道,胤禛身下就弘時一個,我也著急的。如今可是放心了。”
黛玉低頭靜靜地聽著,心裏頭已經有了底了。
果然隨即太後又讚了幾句,便笑眯眯地指著身後兩個身著粉色旗裝的宮女道:“這兩個丫頭在慈寧宮裏頭幾年了,還算是知趣。包衣出身的,叫她們去伺候你可好?”
黛玉尚未說話,德妃已經開口了:“太後這是哪裏的話,您是愛惜小輩,她們豈有說不好的道理?”
黛玉偷眼看胤禛臉色已經冷了,忙笑道:“額娘說的是,太後愛惜,王爺和臣妾自然是感激不盡的。太後這麽問,可是說臣妾小氣了?”
太後一怔,隨即大笑:“我就知道你這個孩子是個好的。”
說著,拍了拍黛玉的手,慈愛道:“不過是兩個服侍你的,你也別多心。”
黛玉歪頭一笑,轉身站到了胤禛身邊,拉著他的袖子,跪下謝了太後的賞賜。
太後便叫他們早些迴去,言明明日派人將兩個宮女送去。待到二人走了,太後便沉下了臉,對著德妃道:“你也看見了,那孩子可是個不能容人的?胤禛也是你的兒子,別聽風便是雨的!”
德妃忙站了起來,擰著手裏頭的帕子,強笑道:“是臣妾錯了,原就是聽了人說如今胤禛還歇在福晉房裏頭呢,一時著急才向娘娘說了。”
太後哼了一聲,抬了抬手,後頭的宮女忙過來給她輕輕揉著太陽穴。
德妃站在那裏,也不敢打攪。良久方聽太後叫她跪安,忙行禮出了慈寧宮。
這裏太後便向身邊的心腹桂嬤嬤道:“你瞧瞧,可惜了的她在宮裏頭這麽多年!什麽事情都看的透,唯有遇到胤禛的事情便糊塗!”
桂嬤嬤見周圍都是太後的心腹之人,便拿起了美人錘,輕輕地給太後捶著腿,笑道:“還不是為著當年雍王爺被抱到了先皇後身邊兒養著,母子間不親熱罷了。”
太後冷笑道:“那一點兒事兒都過了多久了?她也不想想,一個包衣出身的,那時候不過是個貴人,還沒到嬪位呢,能自己養了孩子?老四抱到佟家那孩子跟前兒,也算是半個中宮嫡子了,身份貴重了多少?她不說心裏頭感念著,反倒成了芥蒂了!她疼老十四,原是小兒子,這也說的過去。可這明裏暗裏的到我這來說四福晉不能容人的話,有什麽意思呢?我瞧著那個林家的孩子好,生得好,又有規矩,不像是個狐媚子惑人的。老四大了人家那麽多,這一進門又有了身子,多疼些怎麽了?”
越說越氣,想了想,對桂嬤嬤道:“你明兒敲打冬梅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