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芮想起叫吳莚去集結軍隊,但是從家裏出來之後,覺得不妥,立刻乘快馬去找到吳莚。
“兄長跟嫂告別了?一會集結之後,我隨兄長去跟母親道別然後咱們大軍便開拔何如?”吳莚看到兄長吳芮過來,立刻跑過來拉住大哥的馬韁繩,讓吳芮下來,跟其說道。
“集結的事情暫且一等,我還要通知一位兄弟。”吳芮下馬之後,一拍吳莚的肩膀,讓他不必著急出發。
“誰呀?”
“你梅大哥,叫上他我們勝算更大一些!”吳芮打算叫上跟自己從小便熟識的梅鋗。
“嗨,兄長不說,我還忘了,梅大哥也是自起事之後軍勢浩大起來,我們是應當叫上他,不然等我們進入關中,撈得好處,梅大哥豈不是恨死我們了,哈哈哈,我便派人前去通知他。”
說完吳莚便要去通知梅鋗,吳芮一把抓住了他,你一會過來母親這裏,讓母親安心之後,你我才好出發。
“哎!好嘞。”
吳芮等吳莚安排好人手之後,兄弟二人向番邑奔去。
兩人到達家中時,老母親正在給兩人縫補衣服,奈何年紀大了,怎麽也看不清麻線,卻還是堅持顫顫巍巍的縫補著。
“母親,您就歇著嘛,我們自己縫補便是。”吳莚看到母親梅氏的神態,眼睛不由一紅,從小便虎背熊腰,魁梧英俊,臂力過人的吳莚,此時眼紅的倒像個孩子,吳芮也很欣慰弟弟的孝順。
吳莚說著便上前去,去母親梅氏手中接過手中物什,自己臂力大,生怕會傷到母親,拽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梅氏想自己為兒子縫補,母子兩人便一個不敢使勁,一個不想放手,在那僵持著。
吳芮趕緊上去拍了拍老母親的肩膀,“母親,讓我們自己來吧,您操勞一輩子了,還是好好歇著,讓兒行孝。”
母親梅氏聽完也便不再堅持了,吳芮父親納梅氏為繼室時,年歲已高,吳芮還小的時候,便已過世,自己含辛茹苦將兩個兒子拉扯大,兩個兒子倒是孝順的緊。
“母親,楚國上將軍號召我們一起入關攻秦,秦行暴政,我已答應上將軍,準備集結番邑子弟,進攻秦國,特來跟您老人家說一聲,不要擔心我兄弟二人。”
吳芮扶著老母親,坐在了她身旁,吳莚便拿著衣物坐在了另一側,開始縫縫補補起來,一個粗漢子縫補起衣物來倒還真的像那麽迴事。
“你們兄弟二人都去麽?誰來留守番邑。”梅氏是吳國將領後人,頗為識大體,並不反對兒子出去建立功業,年輕的時候,也研讀兵法和詩書,這令吳王後人吳申看重。
“由我的部將張誌留守,我跟弟領兵與沛縣的沛公劉季一起進攻武關,我還叫上了梅鋗,他也召集了很多兵馬,秦國怕是擋不住我們的。”
吳芮將具體情況跟自己的母親梅氏說了一下,梅氏不是山野一無所知的村婦,吳芮有疑問也會向自己的母親請教。
梅氏點了點頭,“可還記得你祖父當年跟你說的吳國立國之君,祖宗泰伯的事?”
吳莚不愛聽老掉牙那一套,還是自己擺弄自己的那一套。
吳芮正色說道:“祖父教誨,時常縈繞在我耳中,自是不敢相忘。先祖泰伯、仲雍知曉古公亶父想傳位於幼子季曆及其子姬昌,先祖便攜弟仲雍西吳一帶隱居,直到古公亶父去世傳位季曆之後,先祖才迴周部落發喪,並且多次推辭繼位,遵從古公亶父的遺誌,發喪之後,便攜弟仲雍再次迴到西吳,示意自己絕不覬覦季曆之位,最後立吳國。”
梅氏見兒子鄭重說完,便拉著兩個兒子的手,對二人說道:“你們兄弟二人,從小便孝順,我年事已高,陪不了你們多長時間了,你們日後定要兄弟相親,絕不可兄弟反目,做出相殘之事,可記住了?”
“母親身體還健朗,為何說這種話,我跟兄長當然不會做出兄弟相殘的事,我就想跟在兄長後麵,餓不著便行了。”
吳莚對梅氏說道。
“自古以來,兄弟相幫,便可成就事業,兄弟離心,輕則反目,重則國亡。”
吳芮、吳莚二人起身跪在母親梅氏身前,鄭重的說道:“我兄弟必然會互相幫持,絕不辱沒吳氏各位先祖!”
兄弟二人又在梅氏這裏說了好久,才迴去睡覺。
深秋一個晴朗的早晨,天高雲淡,濕潮的風也沒那麽寒冷刺骨了,早已起身來到了番邑軍營。
“兄長!梅大哥來了,到了東門那邊了!”吳莚興匆匆的跑過來,跟吳芮說道。
“哦?快隨我前去迎一下!”吳芮放下手中的活,讓吳莚帶路,帶著十幾騎,向東門那邊奔去。
“哈哈哈,梅兄弟,可是被大哥我叨擾到了?”吳芮見到梅鋗,立刻下馬,狠狠拍了一把身前這個精壯的漢子。
“大哥說的哪裏話,要是大哥不跟我說一聲,自己偷偷摸摸帶著自己兵去關中撈功勳,那就是不把兄弟當迴事了,以後兄弟沒得做!”梅鋗假裝生氣跟吳芮說道。
“自從你我嶺南一別,已經好久未見了,這兩年怎麽樣。”吳芮看著梅鋗說道。
“吳大哥,看我後麵就知道了,哈哈。”梅鋗說著側過身子跟吳芮說道。
吳芮和吳莚順著梅鋗的手指方向看去,方才未注意,這一眼看過去,吳芮和吳莚兩人對視了一眼,皆看出兩人眼中震驚之色,沒想到梅鋗竟然聚起這麽多人,粗略看下去大概有三萬餘人。
“兄弟快說說你的情況,怎麽聚起如此多人!”
“陳王在大澤鄉起事之後,我也沒有閑著,就在台嶺地區招募民眾,擴大隊伍,不斷的操演士卒,準備天下有變時,便相機而動。兄弟我在台嶺一帶也有點小名氣,當然比不上兄長在大江和彭蠡澤的聲望,後來當地有個名叫庚勝的義士,兄弟倆擁眾數千人據山為王,引眾前來歸我。加上這些年的增加,軍隊不斷擴大。”
梅鋗說道自己小有名氣不禁嘚瑟了一下,但是想到身前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兄長在江湖(大江、彭蠡澤)的聲望,不禁立刻改口誇讚。
吳芮上前錘了梅鋗一下“好小子,能耐了啊。”
梅鋗也不閃不躲,眼睛看著吳芮說道:“兄長若是不嫌棄兄弟,我便投奔到兄長賬下了!”
吳芮十分了解梅鋗,知道他這句話絕不是隨口說說,也鄭重起來,看著梅鋗的眼睛,兩人對視了好一會,吳芮知道梅鋗肯定早就有了這個想法,也不再虛假矯情,吳芮爽朗一笑,“好,今後你我兄弟定要建立不世功業!”
說完便拉著梅鋗向番邑內走去,還不忘對吳莚說道,“你去安頓士卒,明日我們便西進!”
“兄長跟嫂告別了?一會集結之後,我隨兄長去跟母親道別然後咱們大軍便開拔何如?”吳莚看到兄長吳芮過來,立刻跑過來拉住大哥的馬韁繩,讓吳芮下來,跟其說道。
“集結的事情暫且一等,我還要通知一位兄弟。”吳芮下馬之後,一拍吳莚的肩膀,讓他不必著急出發。
“誰呀?”
“你梅大哥,叫上他我們勝算更大一些!”吳芮打算叫上跟自己從小便熟識的梅鋗。
“嗨,兄長不說,我還忘了,梅大哥也是自起事之後軍勢浩大起來,我們是應當叫上他,不然等我們進入關中,撈得好處,梅大哥豈不是恨死我們了,哈哈哈,我便派人前去通知他。”
說完吳莚便要去通知梅鋗,吳芮一把抓住了他,你一會過來母親這裏,讓母親安心之後,你我才好出發。
“哎!好嘞。”
吳芮等吳莚安排好人手之後,兄弟二人向番邑奔去。
兩人到達家中時,老母親正在給兩人縫補衣服,奈何年紀大了,怎麽也看不清麻線,卻還是堅持顫顫巍巍的縫補著。
“母親,您就歇著嘛,我們自己縫補便是。”吳莚看到母親梅氏的神態,眼睛不由一紅,從小便虎背熊腰,魁梧英俊,臂力過人的吳莚,此時眼紅的倒像個孩子,吳芮也很欣慰弟弟的孝順。
吳莚說著便上前去,去母親梅氏手中接過手中物什,自己臂力大,生怕會傷到母親,拽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梅氏想自己為兒子縫補,母子兩人便一個不敢使勁,一個不想放手,在那僵持著。
吳芮趕緊上去拍了拍老母親的肩膀,“母親,讓我們自己來吧,您操勞一輩子了,還是好好歇著,讓兒行孝。”
母親梅氏聽完也便不再堅持了,吳芮父親納梅氏為繼室時,年歲已高,吳芮還小的時候,便已過世,自己含辛茹苦將兩個兒子拉扯大,兩個兒子倒是孝順的緊。
“母親,楚國上將軍號召我們一起入關攻秦,秦行暴政,我已答應上將軍,準備集結番邑子弟,進攻秦國,特來跟您老人家說一聲,不要擔心我兄弟二人。”
吳芮扶著老母親,坐在了她身旁,吳莚便拿著衣物坐在了另一側,開始縫縫補補起來,一個粗漢子縫補起衣物來倒還真的像那麽迴事。
“你們兄弟二人都去麽?誰來留守番邑。”梅氏是吳國將領後人,頗為識大體,並不反對兒子出去建立功業,年輕的時候,也研讀兵法和詩書,這令吳王後人吳申看重。
“由我的部將張誌留守,我跟弟領兵與沛縣的沛公劉季一起進攻武關,我還叫上了梅鋗,他也召集了很多兵馬,秦國怕是擋不住我們的。”
吳芮將具體情況跟自己的母親梅氏說了一下,梅氏不是山野一無所知的村婦,吳芮有疑問也會向自己的母親請教。
梅氏點了點頭,“可還記得你祖父當年跟你說的吳國立國之君,祖宗泰伯的事?”
吳莚不愛聽老掉牙那一套,還是自己擺弄自己的那一套。
吳芮正色說道:“祖父教誨,時常縈繞在我耳中,自是不敢相忘。先祖泰伯、仲雍知曉古公亶父想傳位於幼子季曆及其子姬昌,先祖便攜弟仲雍西吳一帶隱居,直到古公亶父去世傳位季曆之後,先祖才迴周部落發喪,並且多次推辭繼位,遵從古公亶父的遺誌,發喪之後,便攜弟仲雍再次迴到西吳,示意自己絕不覬覦季曆之位,最後立吳國。”
梅氏見兒子鄭重說完,便拉著兩個兒子的手,對二人說道:“你們兄弟二人,從小便孝順,我年事已高,陪不了你們多長時間了,你們日後定要兄弟相親,絕不可兄弟反目,做出相殘之事,可記住了?”
“母親身體還健朗,為何說這種話,我跟兄長當然不會做出兄弟相殘的事,我就想跟在兄長後麵,餓不著便行了。”
吳莚對梅氏說道。
“自古以來,兄弟相幫,便可成就事業,兄弟離心,輕則反目,重則國亡。”
吳芮、吳莚二人起身跪在母親梅氏身前,鄭重的說道:“我兄弟必然會互相幫持,絕不辱沒吳氏各位先祖!”
兄弟二人又在梅氏這裏說了好久,才迴去睡覺。
深秋一個晴朗的早晨,天高雲淡,濕潮的風也沒那麽寒冷刺骨了,早已起身來到了番邑軍營。
“兄長!梅大哥來了,到了東門那邊了!”吳莚興匆匆的跑過來,跟吳芮說道。
“哦?快隨我前去迎一下!”吳芮放下手中的活,讓吳莚帶路,帶著十幾騎,向東門那邊奔去。
“哈哈哈,梅兄弟,可是被大哥我叨擾到了?”吳芮見到梅鋗,立刻下馬,狠狠拍了一把身前這個精壯的漢子。
“大哥說的哪裏話,要是大哥不跟我說一聲,自己偷偷摸摸帶著自己兵去關中撈功勳,那就是不把兄弟當迴事了,以後兄弟沒得做!”梅鋗假裝生氣跟吳芮說道。
“自從你我嶺南一別,已經好久未見了,這兩年怎麽樣。”吳芮看著梅鋗說道。
“吳大哥,看我後麵就知道了,哈哈。”梅鋗說著側過身子跟吳芮說道。
吳芮和吳莚順著梅鋗的手指方向看去,方才未注意,這一眼看過去,吳芮和吳莚兩人對視了一眼,皆看出兩人眼中震驚之色,沒想到梅鋗竟然聚起這麽多人,粗略看下去大概有三萬餘人。
“兄弟快說說你的情況,怎麽聚起如此多人!”
“陳王在大澤鄉起事之後,我也沒有閑著,就在台嶺地區招募民眾,擴大隊伍,不斷的操演士卒,準備天下有變時,便相機而動。兄弟我在台嶺一帶也有點小名氣,當然比不上兄長在大江和彭蠡澤的聲望,後來當地有個名叫庚勝的義士,兄弟倆擁眾數千人據山為王,引眾前來歸我。加上這些年的增加,軍隊不斷擴大。”
梅鋗說道自己小有名氣不禁嘚瑟了一下,但是想到身前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兄長在江湖(大江、彭蠡澤)的聲望,不禁立刻改口誇讚。
吳芮上前錘了梅鋗一下“好小子,能耐了啊。”
梅鋗也不閃不躲,眼睛看著吳芮說道:“兄長若是不嫌棄兄弟,我便投奔到兄長賬下了!”
吳芮十分了解梅鋗,知道他這句話絕不是隨口說說,也鄭重起來,看著梅鋗的眼睛,兩人對視了好一會,吳芮知道梅鋗肯定早就有了這個想法,也不再虛假矯情,吳芮爽朗一笑,“好,今後你我兄弟定要建立不世功業!”
說完便拉著梅鋗向番邑內走去,還不忘對吳莚說道,“你去安頓士卒,明日我們便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