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從迴府以後,便一直緊緊皺著眉頭,對於趙光義的突然任命十分不解,同時也有些擔心。


    呂夷簡在書房外敲了敲門,隨後走了進來,問道:“伯父,怎麽了嗎?”


    “皇上讓我去招安趙穀,可趙穀眼下已然成事,運作的好的話,怕是有改天換地的可能,他這個人一向錙銖必較,當年我曾經致使李浩謀害過他,差點讓他喪命,我擔心此去真定府,趙穀會對我不利。”呂蒙正道。


    “皇上難道以為還可以招安趙穀嗎?趙穀何等天縱奇資,他會甘心屈居人下嗎?況且就算他接受了招安,日後他和皇上間又該如何自處?”呂夷簡皺眉道。


    呂蒙正想想也是,道:“皇上按說不應該不知道這些啊。”


    “那他為何還讓伯父前往真定府?滿朝大臣隻有伯父和趙穀交惡,他就不怕伯父被害嗎?”呂夷簡疑惑道。


    突然,呂蒙正和呂夷簡齊齊偏過了頭,對視了一眼,幾乎異口同聲道:“皇上就是要讓他殺我(伯父)。”


    呂蒙正點了點頭:“是了是了,我和趙穀曾經交惡,趙穀又是個錙銖必較的性格,皇上就是要讓我去真定府送死,等我死了以後,他便滿天下宣揚我遇害的事,鼓動我的那些學生門人替我報仇,拉攏士子之心。”


    “皇上怎麽會想出這種辦法?這無異於殺雞取卵啊!”呂夷簡歎道。


    今年是淳化五年,呂夷簡也有十六歲了,未來的大宋宰相已然漸漸成熟,智慧遠超同輩,他的這句殺雞取卵正中了呂蒙正的心底。


    “是啊,殺雞取卵。”呂蒙正幽幽一歎,想起自己高中狀元那天,覲見趙光義的一幕幕,不禁有些傷感,曾經的趙光義是何等的禮賢下士啊,對呂蒙正更是關懷備至,呂府門前那塊質厚寬儉的牌坊還是趙光義親手所題,可為何事到如今,他卻能狠心用呂蒙正的命去換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計劃呢?


    卻說為何呂蒙正覺得趙光義的計劃不可能實現?那是源於他對趙穀數年的觀察和琢磨,在呂蒙正看來,趙穀做什麽事情總是能夠未雨綢繆,盡量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若是發生緊急情況,他也總能快速反應,拿出最好的解決辦法,試問如此精明的趙穀,是趙廣義能夠算計的嗎?


    且不說趙廣義的這個計劃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縱然趙穀看不出來,他難道真的會為了一己私怨,得罪全天下的文人嗎?


    呂蒙正對自己這一點還是很有自信的,他自高中狀元以來,對天下士子一直十分關心,舉辦各種文會數百場,門人門生遍布天下,可謂大宋實至名歸的文壇盟主,若真有人將他害死了,勢必會被這些文人們口誅筆伐,直至身敗名裂。


    況且,趙穀之前經曆和呂蒙正的文鬥以及五國大比,早已將盛名傳播到了文壇,其在文壇的地位比起呂蒙正來也低不了多少,這難道不是趙穀早就布置好了的事情嗎?


    他既然知道文人們的重要性,又怎會殺死呂蒙正?怕不是他還會利用呂蒙正,達到一些別的目的吧。


    呂蒙正不用想也知道,自己去往真定府一定不會有事,讓趙光義如願,相反的,趙穀或許還期待著自己前去呢。


    但他卻不好將這件事稟報趙光義,因為那樣做就等於在說趙光義在暗害他,所以哪怕明知道此行會正中趙穀的下懷,讓趙光義的處境更加艱難,呂蒙正也不得不去,對於趙光義而言,這或許便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吧。


    二人又商量了片刻,最後卻拿不出什麽好辦法來,呂蒙正打從心底裏是想維護趙光義的,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趙光義是個獨裁者,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再加上趙穀實在是太聰明了,因此他也隻能徒增奈何了。


    第二日一早,呂蒙正便踏上了北上的路程,往真定府而去。


    而在開封城中,一場關於爭奪士子之心的無形戰鬥,卻悄然開始了。


    這一場戰爭,卻是由許久沒有露麵的潘閬主持。


    就在呂蒙正走的那一天,潘閬給開封城裏各大書院的山長以及名聲在外的學生們發了請柬,邀請大家前來賞析一副古畫。


    之前潘閬曾經賣過一副古畫,這是開封城文人圈盡人皆知的事,此時聽說他再次得到了一副古畫,不少人皆是心癢的很,想要去看一看這幅古畫。


    而在當天中午,便有千餘人來到了潘閬展覽古畫的地方,其中多是些名宿大儒以及各學院學府的優秀子弟,也有一些是忍不住前來湊熱鬧的,雖然他們沒有得到請柬,但潘閬還是將他們迎了進來。


    一番客套吹捧後,展覽正式開始,潘閬命人從屏風後取出了一副故意盎然的畫卷,隨即慢慢打了開來。


    “啊!居然是唐玄宗李隆基親手所畫的古畫,他還在上麵題字了。”畫一打開,一個胡子頭發都白了的老儒當即驚歎道。


    其他人也紛紛看了過來,隻見這幅畫果然是李隆基所畫,雖然後世並沒有流傳出什麽李隆基的大作,但誰都知道,他的文學功底十分精深,所以也就越發顯示出了這份畫的價值。


    盡管這幅畫不能進行對比,但畫上所題的字確實是李隆基的字跡無疑,他在畫上說是自己所作,那必然也錯不了的。


    能夠親眼見到李隆基的畫作,不管是老儒還是年輕士子,皆有些激動,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將這幅畫揉進眼睛裏一般。


    眾人一邊看畫,一邊議論紛紛,有人更是拿出紙筆,記錄著李隆基的大作的各種特點,準備勘測成書。


    眾人正興高采烈的研究著這幅畫,一個聲音突兀的響了起來。


    “當今天子倒行逆施,殘害忠良,假仁假義,好大喜功,致使大宋烽煙四起,百姓人心惶惶,值此國將不國之際,爾等還有時間在這裏研究畫作?這難道便是你們所讀的聖賢書上的教誨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歸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侯書生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侯書生2並收藏迴歸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