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依舊在繼續,生命依舊在流逝。
短短的一個時辰裏,陣亡的宋兵就超過了兩百人,預備隊更是死了一千餘人,重傷的也有一百多人。
遼軍一方傷亡更是巨大,四道城牆之下堆著的遼軍屍體,足足有三千之巨!
遼軍卻依舊悍不畏死的往前衝鋒著,仿佛要一天之內收複朔州城一般。
趙穀繼續帶領著士兵們嚴防死守,再又死了二百多人後,遼軍終於短暫停止攻打了。
原因無他,經過一上午的交戰,雙方體力消耗很大,大家肚子都餓了。
趁著遼軍進食,趙穀馬上讓百姓們將做好的食物送上城牆,發放給每位戰士。
李淡然這時也上了城牆,不著痕跡的在趙穀耳邊道:“趙大哥,咱們的軍械不夠了!”
趙穀一驚,隨即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道:“百姓們不是在自發製造武器嗎?他們那邊如何了?”
李淡然答道:“百姓們隻能製造一些簡易箭矢、長槍,而且都是用木頭做的,殺傷力有限,數量也不是很大,照這麽打下去,怕是隻能堅持今天一天了。”
趙穀又問道:“我讓你找人做的鐵球怎麽樣了?”
“已經趕製了幾十個,估計在明天早上之前,能夠趕製出二百個。”
“這就夠了。”
李淡然不解,但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很快就又退下了城牆。
因為遼軍已經開始再次準備攻城了,而李淡然因為體質的關係,並不適合再待在城樓上,否則會成為大家的累贅。
新一波的攻勢再次到來!
這一次,遼軍依舊沒有改變戰術,依舊和上午一般,不要命的往上衝。
宋軍和預備隊也已經習慣了這種打法,因此倒也不落下風,雙方你來我往,打的熱火朝天。
趙穀依舊是拿著弓箭在一旁放冷箭,預防突發事件。
得益於趙穀沒穿越之前,另一個趙穀在父親的教導下,頗懂騎馬和射箭之術,趙穀這才撿了個大便宜,在這大戰之中盡上一份力量。
一隻隻箭矢被趙穀射出,一名名遼兵應聲倒地,在趙穀所待的方圓幾十米內,遼軍出奇的安靜,因為往往他們一冒頭,馬上就會被射殺。
而這一段城牆上的宋軍和預備隊,也是最輕鬆的,有了趙穀的幫忙,他們的防守更加牢固。
然而,當趙穀射出一箭後,再去摸箭筒時,卻詫異的發現……裏頭沒箭了!
趙穀往四周看去,發現不少士兵手中的箭矢也不多了,不少士兵手中的刀也都卷了刃,砍人變得吃力起來。
趙穀知道,這是軍械即將用完的警報!
抬頭看看天色,現在距離天黑還有一個時辰,大家的軍械卻已經快要用完,看來隻能先用百姓們製造的簡單軍械了。
軍械很快被運了上來,趙穀拿過一隻木箭,不由苦笑起來,這哪裏是什麽木箭,分明就是一根前麵被削尖的木條。
但有總好過沒有,趙穀也隻能繼續彎腰射箭,繼續收割著遼兵的生命。
而隨著大宋一方軍械的改變,遼兵們很快發現了端倪,他們的攻勢也變得越來越猛,看來是想要持續消耗宋軍一方的軍械。
攻城的壓力空前巨大起來,就連趙穀也不能再躲在暗中伺機放箭了,而是走到了城牆邊沿,快速射出一隻隻箭矢。
原因無他,遼軍的攻勢太猛了,士兵們隻拿著已經崩了口子的大刀,已經快要守不住了。
若他再站在後麵有一搭沒一搭的射箭,防線一定很快就會被撕破的。
而且遼軍因為不顧一切的往上衝,導致不少人完全顧不上防禦,使得中門大開,趙穀站在這裏射箭的命中率也會更高。
這種情況發生在四方城牆的每一個地方,大宋一方拚命防守,遼軍一方則拚命進攻。
有的時候,遼軍悍不畏死的衝擊之下,也有幾隊人衝上城牆,砍翻守城的戰士。
但很快的,他們就又被撲過來的戰士們拚命殺死,留下一地屍體。
短兵相接,這是此時最直白的景象!
刀和肉的碰撞,血與血的交融,在朔州城城頭之上上演,慘叫聲無時無刻不在響起。
戰到最後,衝上城牆的士兵越來越多,就連趙穀也不得不扔下弓箭,取出腰刀和遼軍肉搏。
二狗子在此時,自然時時跟在趙穀身邊,二人背貼著背,倒也殺了不少人。
隻不過二人也或多或少受了些傷,但此時卻沒人顧慮這些,沒看遼軍中有一個人手臂都被砍斷了,還用唯一的一隻手拿著刀衝鋒嗎?
如此情況下,什麽國家種族、身份地位都變得不重要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若想要活著,就得殺死敵人,保住戰友。
局勢變得越發膠著了,到了最後,一些沒被攻破的城牆處,防守的士兵索性也不防守了,直接站起來舉著擂石滾木就往下砸,直接無視了飛來的箭矢。
好在遼軍之中箭矢的消耗量也十分大,箭雨顯得有氣無力,射了一會兒後就停了下來。
如此一來,這些宋兵反倒空閑了下來,隻需留下部分人不斷往下扔擂石滾木就是,其他人則迅速衝向了其他城牆,加入了混戰的戰圈。
到了最後,遼兵再也不敢往上搭雲梯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箭矢壓陣了,雲梯上怕再多士兵也不夠上邊的宋兵用擂石滾木砸的。
朔州城內外,很快就隻剩下城牆之上的戰鬥聲音。
城外的遼軍在眺望,希望上頭的戰友能夠砍死所有敵人,攻下朔州城。
城裏的老幼婦孺們也在眺望,盼望著宋軍能夠消滅城牆上的遼兵,熬過今天。
很快的,天色漸漸黑了,城牆上的額戰鬥也接近了尾聲。
遼兵雖然衝上來了不少,但人數上還是比宋軍要少,在付出兩百多個士兵的生命後,衝上城牆的五百多個士兵終於被清繳一空。
朔州城內,陡然傳來了一陣叫好聲,如同浪潮。
迎著浪潮,天色徹底黑了,遼軍隻能無奈退軍,趙穀等奮戰不休的戰士們,則在隨後毫無形象的紛紛倒在了地上,恨不得就此直接睡去。
短短的一個時辰裏,陣亡的宋兵就超過了兩百人,預備隊更是死了一千餘人,重傷的也有一百多人。
遼軍一方傷亡更是巨大,四道城牆之下堆著的遼軍屍體,足足有三千之巨!
遼軍卻依舊悍不畏死的往前衝鋒著,仿佛要一天之內收複朔州城一般。
趙穀繼續帶領著士兵們嚴防死守,再又死了二百多人後,遼軍終於短暫停止攻打了。
原因無他,經過一上午的交戰,雙方體力消耗很大,大家肚子都餓了。
趁著遼軍進食,趙穀馬上讓百姓們將做好的食物送上城牆,發放給每位戰士。
李淡然這時也上了城牆,不著痕跡的在趙穀耳邊道:“趙大哥,咱們的軍械不夠了!”
趙穀一驚,隨即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道:“百姓們不是在自發製造武器嗎?他們那邊如何了?”
李淡然答道:“百姓們隻能製造一些簡易箭矢、長槍,而且都是用木頭做的,殺傷力有限,數量也不是很大,照這麽打下去,怕是隻能堅持今天一天了。”
趙穀又問道:“我讓你找人做的鐵球怎麽樣了?”
“已經趕製了幾十個,估計在明天早上之前,能夠趕製出二百個。”
“這就夠了。”
李淡然不解,但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很快就又退下了城牆。
因為遼軍已經開始再次準備攻城了,而李淡然因為體質的關係,並不適合再待在城樓上,否則會成為大家的累贅。
新一波的攻勢再次到來!
這一次,遼軍依舊沒有改變戰術,依舊和上午一般,不要命的往上衝。
宋軍和預備隊也已經習慣了這種打法,因此倒也不落下風,雙方你來我往,打的熱火朝天。
趙穀依舊是拿著弓箭在一旁放冷箭,預防突發事件。
得益於趙穀沒穿越之前,另一個趙穀在父親的教導下,頗懂騎馬和射箭之術,趙穀這才撿了個大便宜,在這大戰之中盡上一份力量。
一隻隻箭矢被趙穀射出,一名名遼兵應聲倒地,在趙穀所待的方圓幾十米內,遼軍出奇的安靜,因為往往他們一冒頭,馬上就會被射殺。
而這一段城牆上的宋軍和預備隊,也是最輕鬆的,有了趙穀的幫忙,他們的防守更加牢固。
然而,當趙穀射出一箭後,再去摸箭筒時,卻詫異的發現……裏頭沒箭了!
趙穀往四周看去,發現不少士兵手中的箭矢也不多了,不少士兵手中的刀也都卷了刃,砍人變得吃力起來。
趙穀知道,這是軍械即將用完的警報!
抬頭看看天色,現在距離天黑還有一個時辰,大家的軍械卻已經快要用完,看來隻能先用百姓們製造的簡單軍械了。
軍械很快被運了上來,趙穀拿過一隻木箭,不由苦笑起來,這哪裏是什麽木箭,分明就是一根前麵被削尖的木條。
但有總好過沒有,趙穀也隻能繼續彎腰射箭,繼續收割著遼兵的生命。
而隨著大宋一方軍械的改變,遼兵們很快發現了端倪,他們的攻勢也變得越來越猛,看來是想要持續消耗宋軍一方的軍械。
攻城的壓力空前巨大起來,就連趙穀也不能再躲在暗中伺機放箭了,而是走到了城牆邊沿,快速射出一隻隻箭矢。
原因無他,遼軍的攻勢太猛了,士兵們隻拿著已經崩了口子的大刀,已經快要守不住了。
若他再站在後麵有一搭沒一搭的射箭,防線一定很快就會被撕破的。
而且遼軍因為不顧一切的往上衝,導致不少人完全顧不上防禦,使得中門大開,趙穀站在這裏射箭的命中率也會更高。
這種情況發生在四方城牆的每一個地方,大宋一方拚命防守,遼軍一方則拚命進攻。
有的時候,遼軍悍不畏死的衝擊之下,也有幾隊人衝上城牆,砍翻守城的戰士。
但很快的,他們就又被撲過來的戰士們拚命殺死,留下一地屍體。
短兵相接,這是此時最直白的景象!
刀和肉的碰撞,血與血的交融,在朔州城城頭之上上演,慘叫聲無時無刻不在響起。
戰到最後,衝上城牆的士兵越來越多,就連趙穀也不得不扔下弓箭,取出腰刀和遼軍肉搏。
二狗子在此時,自然時時跟在趙穀身邊,二人背貼著背,倒也殺了不少人。
隻不過二人也或多或少受了些傷,但此時卻沒人顧慮這些,沒看遼軍中有一個人手臂都被砍斷了,還用唯一的一隻手拿著刀衝鋒嗎?
如此情況下,什麽國家種族、身份地位都變得不重要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若想要活著,就得殺死敵人,保住戰友。
局勢變得越發膠著了,到了最後,一些沒被攻破的城牆處,防守的士兵索性也不防守了,直接站起來舉著擂石滾木就往下砸,直接無視了飛來的箭矢。
好在遼軍之中箭矢的消耗量也十分大,箭雨顯得有氣無力,射了一會兒後就停了下來。
如此一來,這些宋兵反倒空閑了下來,隻需留下部分人不斷往下扔擂石滾木就是,其他人則迅速衝向了其他城牆,加入了混戰的戰圈。
到了最後,遼兵再也不敢往上搭雲梯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箭矢壓陣了,雲梯上怕再多士兵也不夠上邊的宋兵用擂石滾木砸的。
朔州城內外,很快就隻剩下城牆之上的戰鬥聲音。
城外的遼軍在眺望,希望上頭的戰友能夠砍死所有敵人,攻下朔州城。
城裏的老幼婦孺們也在眺望,盼望著宋軍能夠消滅城牆上的遼兵,熬過今天。
很快的,天色漸漸黑了,城牆上的額戰鬥也接近了尾聲。
遼兵雖然衝上來了不少,但人數上還是比宋軍要少,在付出兩百多個士兵的生命後,衝上城牆的五百多個士兵終於被清繳一空。
朔州城內,陡然傳來了一陣叫好聲,如同浪潮。
迎著浪潮,天色徹底黑了,遼軍隻能無奈退軍,趙穀等奮戰不休的戰士們,則在隨後毫無形象的紛紛倒在了地上,恨不得就此直接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