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裏出來,楊國忠就一直在思考著該怎麽給李飛找麻煩,該怎麽布局把李飛徹底扳倒。
當初唆使唐玄宗把李飛弄去安東,概因安東很複雜,很亂,李飛到了那裏容易出錯誤。而一旦李飛出了錯誤,每一個錯誤都是把柄,他都能利用來進一步打擊李飛。
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李飛去了安東,不僅沒有因為安東的複雜,而出什麽錯誤,反而李飛還帶著三千安東的騎兵奇襲了契丹王城,在與契丹決戰中立下大功。
另外,還聽說李飛在安東確實治理得不錯,以前經常發生的少數民族和漢人衝突的事情,現在也越來越少了。這就不太妙了!
李飛若不出錯誤,反而把安東越弄越好的話,那麽他還怎麽抓住李飛的把柄不斷打擊李飛,直指把李飛弄死?
其實,唐玄宗或許堅信安祿山不會造反,但做為宰相,楊國忠早就看到了安祿山有想要造反的跡象。
曆史上,楊國忠就是早就看出了安祿山有想要造反的跡象,所以多次拐彎抹角的提醒唐玄宗。
不過曆史上楊國忠是為了把安祿山弄倒,現在因為李飛的關係,楊國忠若是也跟唐玄宗說安祿山真有造反的跡象的話,豈不是證明了當初李飛的指證隻正確的?別倒是弄到了安祿山,功勞全到了李飛那裏。
所以,對於楊國忠而言,先把李飛弄倒才是關鍵。
至於安祿山是否真的想造反,楊國忠並不是特別在意,他甚至覺得,安祿山真的造反了才好呢。他並不覺得安祿山就算造反有成功的可能性,到時候他還能名正言順的也弄倒安祿山,豈不快哉!
弄倒李飛是當務之急,接下去才是弄倒安祿山。但要弄倒李飛,也得布好局,想好策略才行。
當走迴到自己府上的時候,楊國忠已經想到了一些頭緒,雙眼閃過一絲陰狠。
——————
皇宮內,
楊國忠走後,唐玄宗便一直皺著眉頭,顯然心裏在猶豫著什麽。
唐玄宗猶豫的是李飛關於對安祿山的建議,到底要不要召安祿山迴長安城享福,又以什麽借口召才不會讓安祿山和其他人覺得朝廷是在卸磨殺驢。
其實,傳旨封安祿山為宰相,以此讓安祿山迴長安城是最好的,畢竟宰相是百官之首,符合安祿山的功勞和地位,不僅別人不能說什麽,安祿山同樣不能說什麽,反而應該覺得是莫大的恩賜。
然而,剛才楊國忠也說出了一個安祿山大大不利於宰相之位的缺點,那就是安祿山大字都識不全,許多字都還不知道呢,如果沒有別人幫他念的話,他連奏折都看不懂,怎麽處理政務,怎麽統禦百官讓百官服氣。
哎!難啊!
想了整整一夜,唐玄宗也沒最終做出決定。
他隻能先將此事先放一放。
另外,還有關於李飛,唐玄宗也有一些別樣的心裏,他現在對李飛隻是沒那麽生氣而已,李飛有一個地方還是沒能讓他滿意。
因為李飛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唐玄宗指的錯誤自然是李飛當初‘冤枉’安祿山想謀反的事情。唐玄宗當初之所以那麽生氣,那麽厭惡李飛,讓李飛去安東那樣的苦寒之地吃苦頭,就是因為那件事情。
而現在看來,李飛雖然確實吃到了一些苦頭,但在奏報當中卻依然沒有就當初‘冤枉’安祿山的事情進行說明,承認自己的錯誤等等,這是唐玄宗對李飛還不滿意的地方。
“或許是那小子才剛剛吃到苦頭,不夠深刻吧,朕就繼續晾著他,讓他躲在安東吃兩年苦頭,希望能讓那小子盡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唐玄宗的心思很奇怪,他固執的認為李飛就是有錯,而且至今還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唐玄宗就是這麽一個固執的人,哪怕也漸漸覺得安祿山兵權太大了,心裏隱隱有些不妥,他也堅決不願意相信安祿山有造反的可能,因為那樣會讓他有自己打自己臉的感覺,畢竟他可是才收了安祿山做義子沒多久啊。
不管唐玄宗心思多麽奇怪,多麽固執,該辦的事情,該給的賞賜還是不能拖太久的。
次日,唐玄宗就在朝堂上和楊國忠以及百官商議了起來。
功勞方麵,安祿山的功勞肯定是很大的,而安祿山如今已經是東平郡王了,爵位上不太可能直接封成親王爵,那就隻能在其他方麵著手了。
加封安祿山司徒,上柱國大將軍,還有一堆豐厚的各種各樣的賞賜等等。
另外,安祿山還為麾下數百個將領請功,並且還羅列了‘建議’封賞那些有功將領的官職等等,安祿山這麽做,算是很大的逾越了,不過唐玄宗現在還太信任安祿山了,加上也想著安撫好安祿山,因此連看都沒仔細看,便大手一揮全部按照安祿山的‘建議’封賞了他麾下的那些將領們。
李飛在與契丹決戰當中,有奇襲大破契丹王城的功勞,之後契丹慘敗,誰說不是因為王城被李飛襲破的原因,所以李飛的功勞也是不小的,封了安祿山司徒,上柱國大將軍,還封賞了安祿山麾下的數百將領,沒理由對李飛太吝嗇啊。
有官員建議幹脆恢複李飛吳國公的爵位算了,那樣一來,朝廷再意思意思一些財物賞賜便可,能節省一大筆。反正他們覺得李飛有楊貴妃做靠山,國公的爵位遲早要迴來的,於此如此,還不如趁著現在賞功,直接給了算了,正好也能討得楊貴妃開心。
可惜,唐玄宗卻並不想就這麽恢複李飛的爵位。
因為唐玄宗覺得李飛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就這麽給李飛恢複原先的爵位的話,豈不是讓李飛更加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了嗎?因此,在李飛自己認錯悔過之前,唐玄宗一點都不想讓李飛太得意。
最終,唐玄宗隻給了李飛價值大約六七萬貫的賞賜,爵位不恢複,虛位官職也不給李飛多加,他要等著李飛承認錯誤,並且悔過。
另外,李飛還提到了朝廷這些年因為要全力支援安祿山平定奚族和契丹族,把原本應該補給給安東的錢糧,兵器鎧甲,兵員等都給了安祿山,現在奚族,契丹族已經平定,而安東仍舊需要麵對渤海國,新羅國,以及其他少數民族部落的威脅等,希望朝廷把這些年欠補的都迴來方麵。
唐玄宗和百官都認為不好拒絕,不過朝廷這些年,西域戰事,隴右戰事,南詔戰事,征伐奚族,契丹族等等,已經把庫存的兵器,鎧甲等基本上都用盡了,就算想補迴給安東,也沒辦法,除非從安祿山軍中直接調撥。
“陛下,本來給安東的補給就因為東平郡王要平定奚族和契丹族的關係給了東平郡王,如今奚族,契丹族都已經平定,東平郡王麾下二十萬大軍,將來用兵必不會太多,不如就讓東平郡王‘還給’安東——”這是楊國忠事先示意好讓這名官員這麽說的,他就是要給李飛拉仇恨,讓安祿山更恨李飛。
“祿山勞苦功高,此事朕還是先問一問祿山的意思。”唐玄宗罷了罷手,雖然安祿山確實有義務把這些年‘挪用’安東的補給‘還給’安東,但為了不讓安祿山覺得奚族和契丹族平定了,朝廷就不重視他了,直接下旨讓安祿山從自己麾下軍中調撥,並不妥,得先問一問為好。
唐玄宗絲毫沒有發現,他這個皇帝和整個朝廷,對安祿山這樣一個手握重兵的將領,已經有些太過微妙了,這樣的情形,放在哪一個朝代都絕對不是一個什麽好的兆頭。
————-
當初唆使唐玄宗把李飛弄去安東,概因安東很複雜,很亂,李飛到了那裏容易出錯誤。而一旦李飛出了錯誤,每一個錯誤都是把柄,他都能利用來進一步打擊李飛。
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李飛去了安東,不僅沒有因為安東的複雜,而出什麽錯誤,反而李飛還帶著三千安東的騎兵奇襲了契丹王城,在與契丹決戰中立下大功。
另外,還聽說李飛在安東確實治理得不錯,以前經常發生的少數民族和漢人衝突的事情,現在也越來越少了。這就不太妙了!
李飛若不出錯誤,反而把安東越弄越好的話,那麽他還怎麽抓住李飛的把柄不斷打擊李飛,直指把李飛弄死?
其實,唐玄宗或許堅信安祿山不會造反,但做為宰相,楊國忠早就看到了安祿山有想要造反的跡象。
曆史上,楊國忠就是早就看出了安祿山有想要造反的跡象,所以多次拐彎抹角的提醒唐玄宗。
不過曆史上楊國忠是為了把安祿山弄倒,現在因為李飛的關係,楊國忠若是也跟唐玄宗說安祿山真有造反的跡象的話,豈不是證明了當初李飛的指證隻正確的?別倒是弄到了安祿山,功勞全到了李飛那裏。
所以,對於楊國忠而言,先把李飛弄倒才是關鍵。
至於安祿山是否真的想造反,楊國忠並不是特別在意,他甚至覺得,安祿山真的造反了才好呢。他並不覺得安祿山就算造反有成功的可能性,到時候他還能名正言順的也弄倒安祿山,豈不快哉!
弄倒李飛是當務之急,接下去才是弄倒安祿山。但要弄倒李飛,也得布好局,想好策略才行。
當走迴到自己府上的時候,楊國忠已經想到了一些頭緒,雙眼閃過一絲陰狠。
——————
皇宮內,
楊國忠走後,唐玄宗便一直皺著眉頭,顯然心裏在猶豫著什麽。
唐玄宗猶豫的是李飛關於對安祿山的建議,到底要不要召安祿山迴長安城享福,又以什麽借口召才不會讓安祿山和其他人覺得朝廷是在卸磨殺驢。
其實,傳旨封安祿山為宰相,以此讓安祿山迴長安城是最好的,畢竟宰相是百官之首,符合安祿山的功勞和地位,不僅別人不能說什麽,安祿山同樣不能說什麽,反而應該覺得是莫大的恩賜。
然而,剛才楊國忠也說出了一個安祿山大大不利於宰相之位的缺點,那就是安祿山大字都識不全,許多字都還不知道呢,如果沒有別人幫他念的話,他連奏折都看不懂,怎麽處理政務,怎麽統禦百官讓百官服氣。
哎!難啊!
想了整整一夜,唐玄宗也沒最終做出決定。
他隻能先將此事先放一放。
另外,還有關於李飛,唐玄宗也有一些別樣的心裏,他現在對李飛隻是沒那麽生氣而已,李飛有一個地方還是沒能讓他滿意。
因為李飛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唐玄宗指的錯誤自然是李飛當初‘冤枉’安祿山想謀反的事情。唐玄宗當初之所以那麽生氣,那麽厭惡李飛,讓李飛去安東那樣的苦寒之地吃苦頭,就是因為那件事情。
而現在看來,李飛雖然確實吃到了一些苦頭,但在奏報當中卻依然沒有就當初‘冤枉’安祿山的事情進行說明,承認自己的錯誤等等,這是唐玄宗對李飛還不滿意的地方。
“或許是那小子才剛剛吃到苦頭,不夠深刻吧,朕就繼續晾著他,讓他躲在安東吃兩年苦頭,希望能讓那小子盡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唐玄宗的心思很奇怪,他固執的認為李飛就是有錯,而且至今還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唐玄宗就是這麽一個固執的人,哪怕也漸漸覺得安祿山兵權太大了,心裏隱隱有些不妥,他也堅決不願意相信安祿山有造反的可能,因為那樣會讓他有自己打自己臉的感覺,畢竟他可是才收了安祿山做義子沒多久啊。
不管唐玄宗心思多麽奇怪,多麽固執,該辦的事情,該給的賞賜還是不能拖太久的。
次日,唐玄宗就在朝堂上和楊國忠以及百官商議了起來。
功勞方麵,安祿山的功勞肯定是很大的,而安祿山如今已經是東平郡王了,爵位上不太可能直接封成親王爵,那就隻能在其他方麵著手了。
加封安祿山司徒,上柱國大將軍,還有一堆豐厚的各種各樣的賞賜等等。
另外,安祿山還為麾下數百個將領請功,並且還羅列了‘建議’封賞那些有功將領的官職等等,安祿山這麽做,算是很大的逾越了,不過唐玄宗現在還太信任安祿山了,加上也想著安撫好安祿山,因此連看都沒仔細看,便大手一揮全部按照安祿山的‘建議’封賞了他麾下的那些將領們。
李飛在與契丹決戰當中,有奇襲大破契丹王城的功勞,之後契丹慘敗,誰說不是因為王城被李飛襲破的原因,所以李飛的功勞也是不小的,封了安祿山司徒,上柱國大將軍,還封賞了安祿山麾下的數百將領,沒理由對李飛太吝嗇啊。
有官員建議幹脆恢複李飛吳國公的爵位算了,那樣一來,朝廷再意思意思一些財物賞賜便可,能節省一大筆。反正他們覺得李飛有楊貴妃做靠山,國公的爵位遲早要迴來的,於此如此,還不如趁著現在賞功,直接給了算了,正好也能討得楊貴妃開心。
可惜,唐玄宗卻並不想就這麽恢複李飛的爵位。
因為唐玄宗覺得李飛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就這麽給李飛恢複原先的爵位的話,豈不是讓李飛更加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了嗎?因此,在李飛自己認錯悔過之前,唐玄宗一點都不想讓李飛太得意。
最終,唐玄宗隻給了李飛價值大約六七萬貫的賞賜,爵位不恢複,虛位官職也不給李飛多加,他要等著李飛承認錯誤,並且悔過。
另外,李飛還提到了朝廷這些年因為要全力支援安祿山平定奚族和契丹族,把原本應該補給給安東的錢糧,兵器鎧甲,兵員等都給了安祿山,現在奚族,契丹族已經平定,而安東仍舊需要麵對渤海國,新羅國,以及其他少數民族部落的威脅等,希望朝廷把這些年欠補的都迴來方麵。
唐玄宗和百官都認為不好拒絕,不過朝廷這些年,西域戰事,隴右戰事,南詔戰事,征伐奚族,契丹族等等,已經把庫存的兵器,鎧甲等基本上都用盡了,就算想補迴給安東,也沒辦法,除非從安祿山軍中直接調撥。
“陛下,本來給安東的補給就因為東平郡王要平定奚族和契丹族的關係給了東平郡王,如今奚族,契丹族都已經平定,東平郡王麾下二十萬大軍,將來用兵必不會太多,不如就讓東平郡王‘還給’安東——”這是楊國忠事先示意好讓這名官員這麽說的,他就是要給李飛拉仇恨,讓安祿山更恨李飛。
“祿山勞苦功高,此事朕還是先問一問祿山的意思。”唐玄宗罷了罷手,雖然安祿山確實有義務把這些年‘挪用’安東的補給‘還給’安東,但為了不讓安祿山覺得奚族和契丹族平定了,朝廷就不重視他了,直接下旨讓安祿山從自己麾下軍中調撥,並不妥,得先問一問為好。
唐玄宗絲毫沒有發現,他這個皇帝和整個朝廷,對安祿山這樣一個手握重兵的將領,已經有些太過微妙了,這樣的情形,放在哪一個朝代都絕對不是一個什麽好的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