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後,電影票房的收入,在電影總體收入中的占比會越來越降低。


    而周邊收入,則會逐漸成為電影後期收入的主力。


    以動畫電影著稱,主攻青少年市場的迪士尼,就是這種變化的最大得利者。


    類似的,還有擁有變形金剛版權的孩之寶。


    到了後來,更產生一種拍電影就是為了賣周邊的歪風邪氣。


    這雖然有點兒誇張,但是,周邊收入的重要,卻是不可厚非的。


    製片商們可以允許知名導演和超級巨星們染指票房和dvd有關的收入,卻絕不會允許他們染指其他周邊的收入。


    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而《哈利波特》係列,更是如此。


    夏洛特現在,就瞄準了這裏——


    羅琳的小說本身,體係最完整,想象空間也最大,可是卻很難產生太多周邊收入。


    畢竟,無論是魔杖還是霍格沃茲的校服,光靠腦補,可是沒法將其做成真實的物品的。


    隻有將其影像化,才能開拓出周邊市場來。


    而影像化,又有高低之分。


    最好的,當然是像夏洛特原本世界的《哈利波特》係列那樣,按照原著製作出品質精良的真人電影。


    ——這是推廣效果最好的方案,但同時也是成本最高,最費時費力的方案。


    其次的,就是動畫化了。


    這方麵,玩的最熟練的,得數日本方麵。


    島國的動漫產業非常發達,他們有非常成熟的原著漫畫-電視動畫-真人電影三級跳結構。


    ——每跳一級,作品的影響力就會擴大一圈,同時周邊產品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廣。


    到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方麵在ip開發方麵,也逐漸學會了這一套。其中玩的最熟練的,同樣是某個南極生物。


    至於美國,雖然文化產業同樣發達,更有dc和漫威等曆史悠久的漫畫產業巨頭存在,但他們對畫質比較低的電視動畫一塊,重視程度卻比較一般。


    ——即使幾乎每個有點兒名氣的超級英雄都有動畫版本存在,但影響力卻都比較一般。


    然而,這並不是說美國的電視動畫產業就不賺錢。


    事實是,每一部能夠在美國電視台上播放的電視動畫,幾乎都跟其他的長壽美劇一樣,一播放就是幾季甚至十幾季。


    ——一季基本就意味著一年。


    這期間,相關的周邊收入,甚至會超過很多真人電視劇集。


    ——動畫片嘛,賣周邊自然比真人版的要更容易。這點看迪士尼在電影周邊市場上的大殺特殺就可以了。


    至於為什麽美國的電視動畫產業一直聲名不顯,夏洛特覺得,可能與美國的電影產業太過變態有關。


    沒辦法,為了美元,好萊塢的編劇、導演和製作人們,幾乎一年到頭都在琢磨有什麽適合改編成電影的作品。


    ——畢竟,有原著打底,改編作品的安全係數是遠大於純粹的原創作品的。


    這是一個很讓人無奈的現實。


    而更讓人無奈的是,因為好萊塢從業者們那鬣狗一樣變態的商業嗅覺,導致北美本土的文化作品,無論漫畫也好小說也好,往往還沒有來得及進入製作電視動畫的階段,就直接被好萊塢買走了。


    ——也就是說,美國過去強大的電影產業,直接擠壓了電視動畫產業的生存空間。


    在美國,正常的ip開發流程變成了原著-電影-電視動畫,也就是說,隻有經曆了成功電影的加成之後,為了進一步開發周邊市場,才會有電視動畫。


    這方麵,有很多例子——


    《星球大戰》前傳之後,產生電視動畫版的《克隆人戰爭》和《義軍》係列;


    而《馴龍高手》,也是在電影成功後,誕生了相應的電視動畫版本……


    所以,在北美,不經曆過電影就電視動畫化的文化ip,並不是特別多。


    一般的電視動畫,除了少部分真正意義上的原創作品,要不是技術原因或者風格原因難以電影化,就是因為電影版權暫時沒有談妥。


    這其實是個時間差問題,而不是說北美的電視動畫產業不賺錢。


    夏洛特現在要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知道原本世界走向的他,了解《哈利波特》係列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如果現在他能直接拿下電視動畫版的版權,就可以直接用自己獨有法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手段,用較低的成本,做出一部質量很高的電視動畫來。


    ——而且幾乎可以跟原著同步上市。


    這樣不但可以快速推廣作品,同時也意味著在《哈利波特》係列電影化之前,相關的周邊產品的利益,都會被握在他的手裏。


    ——畢竟,就像之前說的那樣,單靠羅琳的文字,是沒法把很多周邊產品具現出來的。


    而動畫卻可以。


    更秒的是,因為有羅琳的原著,做成電視動畫,劇本方麵幾乎不用太考慮——電視動畫因為時長足夠,基本可以完全遵照原著,甚至不用像電影版一樣壓縮劇情;


    甚至於,再偷懶一點,他可以直接讓羅琳做動畫的編劇。


    ——反正在電影化之前,羅琳的時間還是比較空閑的。


    而等人皮書改造完成後,動畫化的具體過程,也不用牽扯太多的精力——夏洛特隻需要盯好人物設計與場景設計就好了。


    ——也就是說,改編《哈利波特》電視動畫版的事情,並不會牽扯夏洛特太多的精力。


    他依舊可以按部就班拍自己的電影。


    而這期間,《哈利波特》係列的動畫和周邊收益,都會落入他的口袋。


    即使羅琳成名後,可能會提出修改協議,要求分成,但終歸夏洛特還是能拿到大部分。


    當然,在這個係列電影化之前,周邊收益可能沒那麽龐大,但反過來說,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很小啊!


    而且,他還可以借助動畫版的人物和場景設計,反過來在潛移默化間,影響羅琳原著的劇情走向。


    ——這可比單純粗暴地直接幹涉強到不知哪裏去了。


    甚至,等到華納等大資本介入,正式開始電影化時,隻要動畫版本比較成功,夏洛特手裏也有談判的資本——


    最重要,就是動畫版的場景和人物設計方案,以及相關的收視率數據等。


    這些東西,可以為省去編劇和導演們將文字轉化為圖像的過程,並清楚地用數據來確定,書中到底哪些情節最受歡迎。


    這將為電影版的前期準備工作,節省非常多的時間。


    而這些東西,卻是絕對會掌握在動畫製作方手裏的。


    這才是夏洛特到時參與真人電影版製作,並保證不被踢出局的最大依仗。


    相比之下,從羅琳手裏拿到電影版的版權之類的事情,反倒是小事了。


    畢竟,隻要羅琳不太傻,她最多也就會賣掉第一部的改編權而已。


    即使將其掌握到手中,也不足以保證夏洛特的利益。


    ——除非他冒險,完全用自己的錢把那部電影製作出來。


    可那種情況下誕生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版,就不再是瓜熟蒂落,而是強行催熟,是否能成功就無法保證了。


    夏洛特覺得自己還是保守一些比較好。


    “而且,製作電視動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讓幽靈黨工作室的特效與動畫人員的練手嘛!”


    夏洛特對查理茲解釋道,


    “如果成功從喬安娜·羅琳手裏拿下改編權,我準備把這部作品的動畫,做出3d場景,2d人物的模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好萊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幻的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幻的石頭並收藏聊齋好萊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