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世家大族,隻是一對視,就能從對方的衣著氣度中判定了對方的家室,兩人都絕對是一等一的世家門閥。
直到目送少年人離座,顧愷之才拍了拍顧盈的頭,聲音中掩不去笑意:“小妹長得秀色可餐,那人看看也無可厚非。”
顧盈撇了撇嘴,明顯不相信顧愷之的信口胡言。
顧愷之也不惱,隻是笑。
吃過早飯,收拾行李離開房間時顧盈剛好遇見剛才的美少年,寬大的華服,腰佩香囊,行走之間的高貴從容讓顧盈生生的頓住了腳步,突然有了一種低到塵埃裏的錯覺。
路過顧盈身邊的時候,他卻突然停下,深揖一禮“方才冒犯了。”聲音好聽的很,讓顧盈忍不住臉紅,等顧盈反應過來的時候,人已經走了,好像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顧盈呆愣了刹那,忍不住嘀咕:“一點誠意都沒有。”
出了客棧,銘勤和忠叔正在整理行李,顧愷之本來正看著遠處,看見顧盈之後雙眼一亮:“小妹,我昨晚福至心靈,新作了一首詩,你聽一下。”
顧盈硬著頭皮點頭。
“湛湛若凝,開神以質;乘風擅瀾,妙齊得一。”
顧盈還沒來得及分析顧愷之都說了一些什麽,已經有人給麵子的發出了喝彩聲:“好詩,顧兄果然高才。”
顧盈順著聲音看去,美少年正從馬車裏撩開帷帳探出身來,臉上的讚歎不像是有假,再迴頭看顧愷之,雖然臉上是掩不住的欣喜,但還是很矜持的說:“謝兄過譽了。”
在顧盈還在考慮兩人怎麽會認識的時候,兩人已經越說越投機,等顧盈放開這個疑惑的時候,顧愷之已經應邀與謝姓美少年同乘,顧盈隻來得及目送顧愷之遠去的身影...
可能是顧盈的目光過於幽怨,顧愷之最終迴過頭來看了一眼,四目相對,顧愷之這才有些遲疑的問:“不如小妹一起過來?”
沒有任何猶豫,顧盈快步跟上了顧愷之,雖然看上去不甚靠譜,但是好歹也是曆史名人,應該會是一個好人,哪怕是為了答應好的一幅畫,也要跟緊顧愷之不是?
上了謝家的牛車,顧盈首先麵對的就是東晉時期最讓顧盈深惡痛絕的問候語“顧小娘子。”一瞬間的不知所措之後,顧盈狠狠的瞪了顧愷之一眼,然後用洛陽正音字正腔圓的對謝姓美少年笑著說:“謝郎君。”
那一日晴空如洗,遠處山川一片碧綠,白衣的少女和錦衣的少年四目相對,洛陽正音吟誦出的是詩經一般的傳奇。
那一路顧愷之一直和謝玄引經據典的談論文章,顧盈本來對洛陽正音就一知半解,在加上對於文學也是一知半解,就導致了什麽也聽不懂的現狀,顧盈隻是很自覺的將車上放的點心吃了,也算是用來打發時間,點心酥軟香甜,顧盈很沒出息的噎了一下,發現沒人注意自己,便悄悄的倒了些水喝。
吃了會點心,看了會風景,顧盈開始閑不住的四處亂看,車裏的一堆卷軸自然成了顧盈的首選,攤開來看,是一些山水畫,顧盈絕對不是一個藝術家,什麽都沒有看懂,剛想放迴去的時候,顧愷之已經拿過了卷軸“沒想到幼度也精通繪畫。”......
發現兩人的話題又一次轉入了更加讓人難以理解的境界,顧盈伸手去拿點心。咦...?沒有了?
顧盈不確定自己是怎麽睡著的,隻是兩人的對話由顧盈聽起來就像是聽老師講課,,實在很難讓人打得起精神來。
正聊得開心的顧愷之隻覺得肩膀一沉,轉頭來看,便是顧盈睡著的樣子。
顧愷之還在說著,另一人的目光卻轉向了顧盈,他的眉頭微微的蹙起來,但是卻讓人猜不透他的想法,過了一會,他才開口問道:“長康(顧愷之,字長康),顧小娘子是晉陵顧家的人嗎?”
這樣一句突然轉移話題的問句讓顧愷之愣了一會,但是顧愷之是很聰明的人,他隻是很自然的反問:“幼度這是何意呢?”
謝玄愣住,一時間既感慨顧愷之率真又無奈顧愷之的聰明,他覺得顧小娘子的行為處事都不像是晉陵顧家這樣的江南第一大家族出來的人,雖然不卑微,卻也沒有世家大族固有的高貴。“我隻是覺得顧小娘子有趣的很。”
顧愷之不說話,他知道對方覺得顧盈不太懂規矩,他無法否認卻也無法繼續高興下去
那時候的顧盈的確迷迷糊糊什麽都不懂,看上去不僅不懂規矩,還格外大膽。
顧盈是被雷聲驚醒的,方才還是響晴的天,如今已經是陰雲密布。馬車停在了山路上,謝玄在看書,顧愷之在看雨。顧盈醒了之後顧愷之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抱怨:“你怎麽這麽能睡。”一邊抱怨一邊委屈的揉著自己的肩膀。
“不是我想睡,是因為我太無聊了,不小心睡著了。”顧盈說著說著突然想到了什麽,壓低了聲音指著謝幼度問顧愷之:“你認識他?”
顧愷之:“不然我們能在他馬車上?”
顧盈皺眉,表示不解。
“不過我們是今天早上剛認識的。”
“那他是誰?”顧盈難得的八卦一下顧愷之顧大神的朋友圈。
“這位是安石公的侄子,謝玄謝幼度。”
“奧!”顧盈做恍然大悟的語調,然後輕聲嘟囔:“沒聽說過。”
可惜馬車過於狹小,顧愷之不但聽見了顧盈的嘟囔聲,還饒有興致的問:“你都聽說過誰?”
東晉...顧盈腦子裏就隻有初中課本上學過的幾個人,但是由於怕年代不同,還不敢說,像是《世說新語》裏學過的謝道韞和王凝之,還有陶淵明,書聖王羲之,有一篇文言文散文是謝靈運的,仔細點點,還就這麽幾個。
“誰?”顧愷之又問了一遍。
“王羲之,謝道韞,王凝之,陶淵明,謝靈運。”顧盈的聲音越來越小,明顯的底氣不足。此時的顧盈明顯不知道陶淵明和謝靈運都是顧愷之他們孫輩的人,有人還真是親孫子。
“謝家娘子是幼度的阿姊。”顧愷之淡淡的點出了重點。
“真的?”顧盈明顯激動過度,聲音一下子拔高。
謝玄合起竹簡,輕輕放到一邊,“的確是家姊。”
波瀾不驚的聲音讓顧盈覺得心驚膽戰。顧盈懷疑謝玄是《世說新語》裏的“撒鹽空中差可擬”但是又不能確定,因為不提倡少生優生的古代孩子比較多,不過顧盈偷偷的瞥了謝玄很多眼,倒是能夠確信才女謝道韞是一個美女的傳說。
直到目送少年人離座,顧愷之才拍了拍顧盈的頭,聲音中掩不去笑意:“小妹長得秀色可餐,那人看看也無可厚非。”
顧盈撇了撇嘴,明顯不相信顧愷之的信口胡言。
顧愷之也不惱,隻是笑。
吃過早飯,收拾行李離開房間時顧盈剛好遇見剛才的美少年,寬大的華服,腰佩香囊,行走之間的高貴從容讓顧盈生生的頓住了腳步,突然有了一種低到塵埃裏的錯覺。
路過顧盈身邊的時候,他卻突然停下,深揖一禮“方才冒犯了。”聲音好聽的很,讓顧盈忍不住臉紅,等顧盈反應過來的時候,人已經走了,好像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顧盈呆愣了刹那,忍不住嘀咕:“一點誠意都沒有。”
出了客棧,銘勤和忠叔正在整理行李,顧愷之本來正看著遠處,看見顧盈之後雙眼一亮:“小妹,我昨晚福至心靈,新作了一首詩,你聽一下。”
顧盈硬著頭皮點頭。
“湛湛若凝,開神以質;乘風擅瀾,妙齊得一。”
顧盈還沒來得及分析顧愷之都說了一些什麽,已經有人給麵子的發出了喝彩聲:“好詩,顧兄果然高才。”
顧盈順著聲音看去,美少年正從馬車裏撩開帷帳探出身來,臉上的讚歎不像是有假,再迴頭看顧愷之,雖然臉上是掩不住的欣喜,但還是很矜持的說:“謝兄過譽了。”
在顧盈還在考慮兩人怎麽會認識的時候,兩人已經越說越投機,等顧盈放開這個疑惑的時候,顧愷之已經應邀與謝姓美少年同乘,顧盈隻來得及目送顧愷之遠去的身影...
可能是顧盈的目光過於幽怨,顧愷之最終迴過頭來看了一眼,四目相對,顧愷之這才有些遲疑的問:“不如小妹一起過來?”
沒有任何猶豫,顧盈快步跟上了顧愷之,雖然看上去不甚靠譜,但是好歹也是曆史名人,應該會是一個好人,哪怕是為了答應好的一幅畫,也要跟緊顧愷之不是?
上了謝家的牛車,顧盈首先麵對的就是東晉時期最讓顧盈深惡痛絕的問候語“顧小娘子。”一瞬間的不知所措之後,顧盈狠狠的瞪了顧愷之一眼,然後用洛陽正音字正腔圓的對謝姓美少年笑著說:“謝郎君。”
那一日晴空如洗,遠處山川一片碧綠,白衣的少女和錦衣的少年四目相對,洛陽正音吟誦出的是詩經一般的傳奇。
那一路顧愷之一直和謝玄引經據典的談論文章,顧盈本來對洛陽正音就一知半解,在加上對於文學也是一知半解,就導致了什麽也聽不懂的現狀,顧盈隻是很自覺的將車上放的點心吃了,也算是用來打發時間,點心酥軟香甜,顧盈很沒出息的噎了一下,發現沒人注意自己,便悄悄的倒了些水喝。
吃了會點心,看了會風景,顧盈開始閑不住的四處亂看,車裏的一堆卷軸自然成了顧盈的首選,攤開來看,是一些山水畫,顧盈絕對不是一個藝術家,什麽都沒有看懂,剛想放迴去的時候,顧愷之已經拿過了卷軸“沒想到幼度也精通繪畫。”......
發現兩人的話題又一次轉入了更加讓人難以理解的境界,顧盈伸手去拿點心。咦...?沒有了?
顧盈不確定自己是怎麽睡著的,隻是兩人的對話由顧盈聽起來就像是聽老師講課,,實在很難讓人打得起精神來。
正聊得開心的顧愷之隻覺得肩膀一沉,轉頭來看,便是顧盈睡著的樣子。
顧愷之還在說著,另一人的目光卻轉向了顧盈,他的眉頭微微的蹙起來,但是卻讓人猜不透他的想法,過了一會,他才開口問道:“長康(顧愷之,字長康),顧小娘子是晉陵顧家的人嗎?”
這樣一句突然轉移話題的問句讓顧愷之愣了一會,但是顧愷之是很聰明的人,他隻是很自然的反問:“幼度這是何意呢?”
謝玄愣住,一時間既感慨顧愷之率真又無奈顧愷之的聰明,他覺得顧小娘子的行為處事都不像是晉陵顧家這樣的江南第一大家族出來的人,雖然不卑微,卻也沒有世家大族固有的高貴。“我隻是覺得顧小娘子有趣的很。”
顧愷之不說話,他知道對方覺得顧盈不太懂規矩,他無法否認卻也無法繼續高興下去
那時候的顧盈的確迷迷糊糊什麽都不懂,看上去不僅不懂規矩,還格外大膽。
顧盈是被雷聲驚醒的,方才還是響晴的天,如今已經是陰雲密布。馬車停在了山路上,謝玄在看書,顧愷之在看雨。顧盈醒了之後顧愷之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抱怨:“你怎麽這麽能睡。”一邊抱怨一邊委屈的揉著自己的肩膀。
“不是我想睡,是因為我太無聊了,不小心睡著了。”顧盈說著說著突然想到了什麽,壓低了聲音指著謝幼度問顧愷之:“你認識他?”
顧愷之:“不然我們能在他馬車上?”
顧盈皺眉,表示不解。
“不過我們是今天早上剛認識的。”
“那他是誰?”顧盈難得的八卦一下顧愷之顧大神的朋友圈。
“這位是安石公的侄子,謝玄謝幼度。”
“奧!”顧盈做恍然大悟的語調,然後輕聲嘟囔:“沒聽說過。”
可惜馬車過於狹小,顧愷之不但聽見了顧盈的嘟囔聲,還饒有興致的問:“你都聽說過誰?”
東晉...顧盈腦子裏就隻有初中課本上學過的幾個人,但是由於怕年代不同,還不敢說,像是《世說新語》裏學過的謝道韞和王凝之,還有陶淵明,書聖王羲之,有一篇文言文散文是謝靈運的,仔細點點,還就這麽幾個。
“誰?”顧愷之又問了一遍。
“王羲之,謝道韞,王凝之,陶淵明,謝靈運。”顧盈的聲音越來越小,明顯的底氣不足。此時的顧盈明顯不知道陶淵明和謝靈運都是顧愷之他們孫輩的人,有人還真是親孫子。
“謝家娘子是幼度的阿姊。”顧愷之淡淡的點出了重點。
“真的?”顧盈明顯激動過度,聲音一下子拔高。
謝玄合起竹簡,輕輕放到一邊,“的確是家姊。”
波瀾不驚的聲音讓顧盈覺得心驚膽戰。顧盈懷疑謝玄是《世說新語》裏的“撒鹽空中差可擬”但是又不能確定,因為不提倡少生優生的古代孩子比較多,不過顧盈偷偷的瞥了謝玄很多眼,倒是能夠確信才女謝道韞是一個美女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