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跡。
猶如浸水的筆墨暈開,在金輝中格外刺眼。
寧如意黛眉緊蹙,星眸中露出一絲不解,問道:“這是何物?”
先師神念將竹簡向前遞了遞,視線落在上麵,道:“當年,先師常手持這捧竹簡,經年累月早已有了靈性,能夠感知人心魔障。”
“普通人家隻有心障,不足以凝成心魔,然何安在自幼經曆悲慘,又得大氣運,所以更加容易凝成心魔,且比尋常修者心魔更甚。”
寧如意心中驚詫,她在搖光聖地時便聽聞過何安在的事,對於他知曉的頗多,當下也是沉默,不知該說些什麽。
“我能做些什麽?”良久,寧如意才緩緩問道。
先師神念略作思索,神色凝重道:“心魔不像是精魅鬼怪,那些東西隻需要斬了便是,若是要除去還要看他自己,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再讓他的心魔增生。”
仇恨心,貪念,妄念,執念,怨念都會為心魔的增長添柴加火,它就像是藏在人體內的一個豆芽,慢慢地被這些養分滋潤,潛伏在不知何處的角落,等待著某一時刻突然蹦出來,吞噬掉宿主。
也既是,第二個自己。
若說何安在的心魔,那恐怕是以仇恨心與執念所滋補。
寧如意把視線落在那個踽踽前行,穿梭在碑林中的消瘦身影,眼底露出濃濃的擔憂。
若說之前在搖光聖地時,她對何安在隻有未知與好奇,還有被指腹為婚的厭惡,到現在一次次的生死患難,雖然很清楚心裏更多的還是不喜,但她不得不承認最起碼現在的自己並不討厭他。
本就不是堅硬心腸的少女,此刻更多的是對於同伴的擔憂。
“先師,我心中有一件事一直不明白。”寧如意收迴視線,再次鄭重的鞠了一躬。
禮至一半。
她的身子卻無論如何都彎不下去,隻好疑惑地抬起頭,滿臉不解。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先師神念歎了口氣,道:“我們修道者就講究因果一事,你這一拜的問題,我若迴答不上來,於你於我都不是一件好事。”
寧如意愕然。
先師神念又道:“有一句俗語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句話若是延伸起來,還有另一層意思。”
說罷,先師神念背負起雙手,轉過身慢慢地飄往何安在所在的碑林。
而此刻,何安在正對著一塊半丈高的石碑凝眉苦思,碑上刻著兩行字,是何安在曾讀過的儒家經典中的一句話。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他對其中意思可謂是爛熟於心,而此刻看去,卻盯著看了許久,卻開始覺得有些陌生,仿佛那些熟悉的字,變得不認識了一般。
先師當年離去留下的三個字,藏匿在這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石碑中,而僅僅是這一塊石碑,他就已經觀摩了一炷香的時間。
說不上什麽感覺,就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隻一眼,他便挪不開視線。
這是一種讓人說不清的東西。
漸漸的。
他眸中的光變得渙散起來,虛無縹緲沒有定處,眼前的字影影綽綽,宛若遠山疊嶂。
‘哢~’
何安在的身體突然出一聲細微到近乎不可察的聲音,就像是某種桎梏被打破了一般。
那些被他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某些東西,在他腦海裏冒了出來。
半掩著的柵欄城門。
被鮮血染紅的青石板路。
院落裏兩座低矮的墳塋。
滿目的血紅色。
何安在似乎陷入了一種狠厲的情緒,這些景象淅淅瀝瀝的落下來,落在他的心海。
“破。”
就在這時,一聲清朗的嗬斥,宛若九天雷霆砸下,叫何安在瞬間清醒過來。
他迴過身,正看到一臉凝重的先師神念,還有擔憂的寧如意,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這是怎麽了?”何安在垂著腦袋,心有餘悸。
方才,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思緒不受控製了一樣,整個人近乎癲狂。
先師神念卻隻是搖了搖頭,說道:“去下一塊。”
何安在還想再問些什麽,先師神念還是重複著上一句話,沒有多作解釋。
事實上,先師神念也有些搞不懂,佇立在文聖廟中的石碑,皆是神聖之物,再加上曆代儒家聖人的題字,早已成為聖潔的存在,說是有了自己的靈性也不為過。
而如今,卻無限的放大何安在心底的陰暗麵,差點將何安在的心魔引出,最為叫人擔心的是,這是在有三至聖的金身雕像坐鎮的文聖廟,竟然還能有這樣的威力。
這讓先師神念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石碑,靜悄悄的佇立在那裏,沒有任何的動靜。
仿佛數萬年來亙古不變的存在。
何安在心中既有後怕又有疑惑,但先師神念顯然不想過多解釋,他也不好再問,隻能走向下一塊石碑。
這次何安在所停留的石碑,上麵記載的並非是儒家經典,隻有四個字。
“四季有春。”何安在輕吟,輕笑道:“我記得先生的劍,有一式叫做‘陽春三劍’,儒家還真是跟春這個東西過不去。”
隨即,他似乎是顧及到身後的那個老人,當下緘口。
“春。”雖然他的聲音很小,但還是清晰落入先師神念耳中,後者緩緩上前,與他並立而視,“一提到春字,你會想到什麽?”
“溫暖。”何安在脫口而出。
“當年先師在教導弟子時,曾詢問弟子人生理想。”先師神念說道:“然皆不滿意,唯有子聖曾說一句話,你可記得?”
何安在點頭。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寧如意走上前,替他答道,“隻是這有何聯係?”
“四季有春,春有朝晨。”先師神念捋著胡須說道:“舉天同樂。”
·······
·······
雨水。
紛至遝來,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一般。
而明明在降雨,青園裏,地表卻以肉眼可見的度幹裂,焦土廣袤,死意如烈火燎原一般蔓延開來。
雨簾深處的天空,驀然出現七層彩霞雲焰。
陣陣灼熱的氣息撲麵而來。
林一清突然自石階上站起,一臉的難以置信,而後漸漸變作凝重。
一個中年男子,盤坐在第七層的雲焰深處,在他身後,有一株小樹,枝葉舒展,帶著莫大的威壓。
猶如浸水的筆墨暈開,在金輝中格外刺眼。
寧如意黛眉緊蹙,星眸中露出一絲不解,問道:“這是何物?”
先師神念將竹簡向前遞了遞,視線落在上麵,道:“當年,先師常手持這捧竹簡,經年累月早已有了靈性,能夠感知人心魔障。”
“普通人家隻有心障,不足以凝成心魔,然何安在自幼經曆悲慘,又得大氣運,所以更加容易凝成心魔,且比尋常修者心魔更甚。”
寧如意心中驚詫,她在搖光聖地時便聽聞過何安在的事,對於他知曉的頗多,當下也是沉默,不知該說些什麽。
“我能做些什麽?”良久,寧如意才緩緩問道。
先師神念略作思索,神色凝重道:“心魔不像是精魅鬼怪,那些東西隻需要斬了便是,若是要除去還要看他自己,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再讓他的心魔增生。”
仇恨心,貪念,妄念,執念,怨念都會為心魔的增長添柴加火,它就像是藏在人體內的一個豆芽,慢慢地被這些養分滋潤,潛伏在不知何處的角落,等待著某一時刻突然蹦出來,吞噬掉宿主。
也既是,第二個自己。
若說何安在的心魔,那恐怕是以仇恨心與執念所滋補。
寧如意把視線落在那個踽踽前行,穿梭在碑林中的消瘦身影,眼底露出濃濃的擔憂。
若說之前在搖光聖地時,她對何安在隻有未知與好奇,還有被指腹為婚的厭惡,到現在一次次的生死患難,雖然很清楚心裏更多的還是不喜,但她不得不承認最起碼現在的自己並不討厭他。
本就不是堅硬心腸的少女,此刻更多的是對於同伴的擔憂。
“先師,我心中有一件事一直不明白。”寧如意收迴視線,再次鄭重的鞠了一躬。
禮至一半。
她的身子卻無論如何都彎不下去,隻好疑惑地抬起頭,滿臉不解。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先師神念歎了口氣,道:“我們修道者就講究因果一事,你這一拜的問題,我若迴答不上來,於你於我都不是一件好事。”
寧如意愕然。
先師神念又道:“有一句俗語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句話若是延伸起來,還有另一層意思。”
說罷,先師神念背負起雙手,轉過身慢慢地飄往何安在所在的碑林。
而此刻,何安在正對著一塊半丈高的石碑凝眉苦思,碑上刻著兩行字,是何安在曾讀過的儒家經典中的一句話。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他對其中意思可謂是爛熟於心,而此刻看去,卻盯著看了許久,卻開始覺得有些陌生,仿佛那些熟悉的字,變得不認識了一般。
先師當年離去留下的三個字,藏匿在這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石碑中,而僅僅是這一塊石碑,他就已經觀摩了一炷香的時間。
說不上什麽感覺,就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隻一眼,他便挪不開視線。
這是一種讓人說不清的東西。
漸漸的。
他眸中的光變得渙散起來,虛無縹緲沒有定處,眼前的字影影綽綽,宛若遠山疊嶂。
‘哢~’
何安在的身體突然出一聲細微到近乎不可察的聲音,就像是某種桎梏被打破了一般。
那些被他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某些東西,在他腦海裏冒了出來。
半掩著的柵欄城門。
被鮮血染紅的青石板路。
院落裏兩座低矮的墳塋。
滿目的血紅色。
何安在似乎陷入了一種狠厲的情緒,這些景象淅淅瀝瀝的落下來,落在他的心海。
“破。”
就在這時,一聲清朗的嗬斥,宛若九天雷霆砸下,叫何安在瞬間清醒過來。
他迴過身,正看到一臉凝重的先師神念,還有擔憂的寧如意,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這是怎麽了?”何安在垂著腦袋,心有餘悸。
方才,他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思緒不受控製了一樣,整個人近乎癲狂。
先師神念卻隻是搖了搖頭,說道:“去下一塊。”
何安在還想再問些什麽,先師神念還是重複著上一句話,沒有多作解釋。
事實上,先師神念也有些搞不懂,佇立在文聖廟中的石碑,皆是神聖之物,再加上曆代儒家聖人的題字,早已成為聖潔的存在,說是有了自己的靈性也不為過。
而如今,卻無限的放大何安在心底的陰暗麵,差點將何安在的心魔引出,最為叫人擔心的是,這是在有三至聖的金身雕像坐鎮的文聖廟,竟然還能有這樣的威力。
這讓先師神念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石碑,靜悄悄的佇立在那裏,沒有任何的動靜。
仿佛數萬年來亙古不變的存在。
何安在心中既有後怕又有疑惑,但先師神念顯然不想過多解釋,他也不好再問,隻能走向下一塊石碑。
這次何安在所停留的石碑,上麵記載的並非是儒家經典,隻有四個字。
“四季有春。”何安在輕吟,輕笑道:“我記得先生的劍,有一式叫做‘陽春三劍’,儒家還真是跟春這個東西過不去。”
隨即,他似乎是顧及到身後的那個老人,當下緘口。
“春。”雖然他的聲音很小,但還是清晰落入先師神念耳中,後者緩緩上前,與他並立而視,“一提到春字,你會想到什麽?”
“溫暖。”何安在脫口而出。
“當年先師在教導弟子時,曾詢問弟子人生理想。”先師神念說道:“然皆不滿意,唯有子聖曾說一句話,你可記得?”
何安在點頭。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寧如意走上前,替他答道,“隻是這有何聯係?”
“四季有春,春有朝晨。”先師神念捋著胡須說道:“舉天同樂。”
·······
·······
雨水。
紛至遝來,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一般。
而明明在降雨,青園裏,地表卻以肉眼可見的度幹裂,焦土廣袤,死意如烈火燎原一般蔓延開來。
雨簾深處的天空,驀然出現七層彩霞雲焰。
陣陣灼熱的氣息撲麵而來。
林一清突然自石階上站起,一臉的難以置信,而後漸漸變作凝重。
一個中年男子,盤坐在第七層的雲焰深處,在他身後,有一株小樹,枝葉舒展,帶著莫大的威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