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的百家爭鳴時期,九州大陸存在過很多位超脫聖人的存在,或者說是類似於天下之主的存在,隻不過當時並沒有為天下冠名。
儒家的至聖先師,道家的太上仙人,以及後來的佛教的阿彌陀佛,據說都是與後來的天地之主平分秋色的存在,隻可惜在三教至聖中最後一位持牛耳者阿彌陀佛逝去的千年後,秦主才證道成主,難免讓人有些遺憾。
文聖廟,建立於獨尊天下之前,也即是一三七二年,後來秦主獨尊天下之後,儒家聖人不滿天下為一人之天下,遂奮力反抗,引用儒家經典借古代聖賢之言論批評秦主,導致秦主心生不滿,於是斬落儒家聖人以及半聖足足四百六十餘人。
有儒家門生跪服在文聖廟前叩首相求,痛罵秦主昏庸無道,聲聲啼血,也就在那時,文聖廟內端坐的三位儒家至聖的雕像齊齊落下血淚,自行關閉廟門,在青園開啟時飛入其內再無音訊。
“放屁,都是假的。”林一清在聽完寧如意的話之後,給出了一句結論。
寧如意不滿的問道:“這都是史書記載,而不是野史,雖然不能全數作真,又怎麽能說是假的?”
林一清哦了一聲,挑了挑眉毛笑道:“那我問你,史書是誰寫的?”
寧如意道:“自然是天下史官。”
林一清又問:“那天下又是誰的天下?”
寧如意先是一怔,隨即迴過神來迴答道:“我不知道你說的什麽意思。”
林一清點點頭,他伸出手跟何安在討要酒葫蘆,擰開以後痛飲了一大口,抹抹嘴巴笑道:“世間濁雨隨風去,我自清白在人間。”
何安在一頭霧水,寧如意也是被他搞得雲裏霧裏。
倒是鈴月嗤笑一聲,譏諷道:“酸來酸去讓人惡心。”
逍遙自在的白衣少年對於鈴月的罵聲豪不在乎,笑著搖搖頭不再說話。
這一刻,卻無人看到他眼底深處一抹黯然神色一閃而逝。
臨近文聖廟,自遠處望去就覺得頗小的廟宇,臨近了看依然如此,似乎有些更小了,有些配不上那個赫赫有名的稱號,三丈高,六丈寬,青磚紅瓦,沒有圍牆,沒有柵欄,孤零零的一座廟,再無其他。
有天光凝聚成柱垂落在廟宇之上,如水傾泄,仿佛是有仙人在天上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窟窿,正好讓這光落下,當真若‘黃河之水天上來’。
文聖廟高踞於一座孤峰之上,與長河對峙,猶如一位氣態莊嚴的老人俯瞰著萬裏山河。
幾人在距離文聖廟不過十丈的距離止步,不遠處的文聖廟莊嚴肅穆,何安在體內的封天冊微不可察的顫動一下,這細微的動作沒有被任何人察覺。
何安在看著前方,咬著牙,用極其細微的嗓音,向鈴月問道:“我們該怎麽進去?”
這一路走來,他看到周圍零零散散出現許多骸骨,皆是麵向文聖廟的方向叩首跪地的姿勢,在其前方甚至有些血肉尚存的屍體散發遠超於渡海境的威勢,亦是跪伏在前方。
如此詭異的情況,叫他不得不警惕起來,況且幾人之所以止步於此,也是因為何安在與寧如意一路以來也有著想要跪伏的壓力,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僅限於此,若是再往前走,恐怕他也會跟身後的修士屍體一樣叩首臣服,再也無法行動半分。
鈴月盯著前方。
這個時候,林一清拍了拍何安在的肩膀,他的嗓音猶如春風,輕撫過何安在的靈海:“你們兩個老家夥,還是這麽任性嗎?”
他說話間,腳步一直未停,走過了青石板路,直接走到了文聖廟前,伸出手,輕輕推門,就像是迴家一樣的自然,然而廟門緊閉,紋絲不動。
這一刻,何安在恍惚間像是看到了自家先生,一樣的無畏無懼,一樣的溫潤儒雅。
寧如意是滿臉驚愕。
鈴月臉色古井無波,看不出什麽變化。
“緊鎖廟門,受人頂禮而不授業,算什麽聖人?”林一清的手掌狠狠落在朱紅色的大門,每一次落下都有金色漣漪蕩漾而出,廟門卻始終未開。
林一清鬧騰了好一會兒,終於放棄了,他折迴何安在身邊,一手摸著下巴,一手負於身後上下打量起何安在,邊看邊不住地點頭,滿臉的不解。
何安在被他看的渾身發毛,問道:“怎麽了?”
“沒事。”最終,林一清點點頭,似乎是確認了什麽,而後解下腰間那枚似刀似劍的玉佩遞於鈴月說道:“開門。”
鈴月點頭,腦袋向後一蕩,一枚指甲大小的逆方向生長的金色鱗片在其雪白的頸間顯露,玉佩亮起一陣五彩的光華,匯聚在她頸部間的鱗片。
鈴月闔上雙眼,一身龍氣凝聚於腹部,像是有一盞明燈懸掛在朗朗長空之中,隨著她每一口悠長的唿吸,忽明忽暗,沿著渾身的經脈四處遊走,逐漸斂入鱗片之中。
接著,她秀手輕輕點在鱗片上,隨著一聲脆響,金色鱗片竟然自行脫落,被她捧在手心。
有點點暈著金色氣息的血珠滲出,被她用手指接到,放進嘴裏心疼的吮吸。
“這是鑰匙?”何安在眼看著鈴月一係列的動作,心中不解,他曾在書裏看過關於龍族的描述,清楚地知道逆鱗的存在,與方才鱗片所在的位置沒有什麽差別,所以當下這樣問道。
鈴月神情嚴肅地看著手中的鱗片,認真點點頭道:“這就是開啟文聖廟最為重要的東西。”
金鱗流轉出無數的神光,輕輕將幾人籠罩在下方,那份壓抑在何安在與寧如意靈海上莫名的壓力竟陡然消失,腳下如陷泥澤的阻力也隨之而去。
仿佛那些神光自主有魂,主動避讓開來。
幾人越來越靠近文聖廟,鈴月口中念念有詞,每一句結束,金鱗上的神光就有一縷淩空飛入文聖廟,瞬間沒入其中。
越來越近。
那些圍繞著文聖廟的金色光芒明滅可見。
亦是一條條寫滿儒家條規的金色。
正門口有四條白玉蛟龍的雕像盤踞,每一條口中皆有明珠,那些神光都是從此散發而出。
“廟門開,就隻能你二人入內。”鈴月止步於門前說道:“文聖廟一直以來的規矩,唯有儒家門生方能入內。”
“還是這種酸臭的規矩。”林一清背負雙手,明眸中流露出一絲不屑。
寧如意黛眉微蹙,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她的師門是搖光聖地,跟儒家八竿子打不著,更別提什麽儒家門生了。
何安在看出她的思緒,開口道:“鈴月前輩,寧姑娘她並非是儒家弟子,這···”
鈴月先是一怔,隨即燦爛一笑,秀手抬起指著林一清道:“有他啊,如果他承認了,那就萬事大吉。”
“林一清?”何安在不解。
鈴月神秘兮兮道:“如果他承認這個小丫頭是儒家門生,那麽世間儒生,估計就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當然。”鈴月打了個哈欠,“除了端坐在廟堂之高的那兩位。”
儒家的至聖先師,道家的太上仙人,以及後來的佛教的阿彌陀佛,據說都是與後來的天地之主平分秋色的存在,隻可惜在三教至聖中最後一位持牛耳者阿彌陀佛逝去的千年後,秦主才證道成主,難免讓人有些遺憾。
文聖廟,建立於獨尊天下之前,也即是一三七二年,後來秦主獨尊天下之後,儒家聖人不滿天下為一人之天下,遂奮力反抗,引用儒家經典借古代聖賢之言論批評秦主,導致秦主心生不滿,於是斬落儒家聖人以及半聖足足四百六十餘人。
有儒家門生跪服在文聖廟前叩首相求,痛罵秦主昏庸無道,聲聲啼血,也就在那時,文聖廟內端坐的三位儒家至聖的雕像齊齊落下血淚,自行關閉廟門,在青園開啟時飛入其內再無音訊。
“放屁,都是假的。”林一清在聽完寧如意的話之後,給出了一句結論。
寧如意不滿的問道:“這都是史書記載,而不是野史,雖然不能全數作真,又怎麽能說是假的?”
林一清哦了一聲,挑了挑眉毛笑道:“那我問你,史書是誰寫的?”
寧如意道:“自然是天下史官。”
林一清又問:“那天下又是誰的天下?”
寧如意先是一怔,隨即迴過神來迴答道:“我不知道你說的什麽意思。”
林一清點點頭,他伸出手跟何安在討要酒葫蘆,擰開以後痛飲了一大口,抹抹嘴巴笑道:“世間濁雨隨風去,我自清白在人間。”
何安在一頭霧水,寧如意也是被他搞得雲裏霧裏。
倒是鈴月嗤笑一聲,譏諷道:“酸來酸去讓人惡心。”
逍遙自在的白衣少年對於鈴月的罵聲豪不在乎,笑著搖搖頭不再說話。
這一刻,卻無人看到他眼底深處一抹黯然神色一閃而逝。
臨近文聖廟,自遠處望去就覺得頗小的廟宇,臨近了看依然如此,似乎有些更小了,有些配不上那個赫赫有名的稱號,三丈高,六丈寬,青磚紅瓦,沒有圍牆,沒有柵欄,孤零零的一座廟,再無其他。
有天光凝聚成柱垂落在廟宇之上,如水傾泄,仿佛是有仙人在天上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窟窿,正好讓這光落下,當真若‘黃河之水天上來’。
文聖廟高踞於一座孤峰之上,與長河對峙,猶如一位氣態莊嚴的老人俯瞰著萬裏山河。
幾人在距離文聖廟不過十丈的距離止步,不遠處的文聖廟莊嚴肅穆,何安在體內的封天冊微不可察的顫動一下,這細微的動作沒有被任何人察覺。
何安在看著前方,咬著牙,用極其細微的嗓音,向鈴月問道:“我們該怎麽進去?”
這一路走來,他看到周圍零零散散出現許多骸骨,皆是麵向文聖廟的方向叩首跪地的姿勢,在其前方甚至有些血肉尚存的屍體散發遠超於渡海境的威勢,亦是跪伏在前方。
如此詭異的情況,叫他不得不警惕起來,況且幾人之所以止步於此,也是因為何安在與寧如意一路以來也有著想要跪伏的壓力,他們所能承受的極限僅限於此,若是再往前走,恐怕他也會跟身後的修士屍體一樣叩首臣服,再也無法行動半分。
鈴月盯著前方。
這個時候,林一清拍了拍何安在的肩膀,他的嗓音猶如春風,輕撫過何安在的靈海:“你們兩個老家夥,還是這麽任性嗎?”
他說話間,腳步一直未停,走過了青石板路,直接走到了文聖廟前,伸出手,輕輕推門,就像是迴家一樣的自然,然而廟門緊閉,紋絲不動。
這一刻,何安在恍惚間像是看到了自家先生,一樣的無畏無懼,一樣的溫潤儒雅。
寧如意是滿臉驚愕。
鈴月臉色古井無波,看不出什麽變化。
“緊鎖廟門,受人頂禮而不授業,算什麽聖人?”林一清的手掌狠狠落在朱紅色的大門,每一次落下都有金色漣漪蕩漾而出,廟門卻始終未開。
林一清鬧騰了好一會兒,終於放棄了,他折迴何安在身邊,一手摸著下巴,一手負於身後上下打量起何安在,邊看邊不住地點頭,滿臉的不解。
何安在被他看的渾身發毛,問道:“怎麽了?”
“沒事。”最終,林一清點點頭,似乎是確認了什麽,而後解下腰間那枚似刀似劍的玉佩遞於鈴月說道:“開門。”
鈴月點頭,腦袋向後一蕩,一枚指甲大小的逆方向生長的金色鱗片在其雪白的頸間顯露,玉佩亮起一陣五彩的光華,匯聚在她頸部間的鱗片。
鈴月闔上雙眼,一身龍氣凝聚於腹部,像是有一盞明燈懸掛在朗朗長空之中,隨著她每一口悠長的唿吸,忽明忽暗,沿著渾身的經脈四處遊走,逐漸斂入鱗片之中。
接著,她秀手輕輕點在鱗片上,隨著一聲脆響,金色鱗片竟然自行脫落,被她捧在手心。
有點點暈著金色氣息的血珠滲出,被她用手指接到,放進嘴裏心疼的吮吸。
“這是鑰匙?”何安在眼看著鈴月一係列的動作,心中不解,他曾在書裏看過關於龍族的描述,清楚地知道逆鱗的存在,與方才鱗片所在的位置沒有什麽差別,所以當下這樣問道。
鈴月神情嚴肅地看著手中的鱗片,認真點點頭道:“這就是開啟文聖廟最為重要的東西。”
金鱗流轉出無數的神光,輕輕將幾人籠罩在下方,那份壓抑在何安在與寧如意靈海上莫名的壓力竟陡然消失,腳下如陷泥澤的阻力也隨之而去。
仿佛那些神光自主有魂,主動避讓開來。
幾人越來越靠近文聖廟,鈴月口中念念有詞,每一句結束,金鱗上的神光就有一縷淩空飛入文聖廟,瞬間沒入其中。
越來越近。
那些圍繞著文聖廟的金色光芒明滅可見。
亦是一條條寫滿儒家條規的金色。
正門口有四條白玉蛟龍的雕像盤踞,每一條口中皆有明珠,那些神光都是從此散發而出。
“廟門開,就隻能你二人入內。”鈴月止步於門前說道:“文聖廟一直以來的規矩,唯有儒家門生方能入內。”
“還是這種酸臭的規矩。”林一清背負雙手,明眸中流露出一絲不屑。
寧如意黛眉微蹙,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她的師門是搖光聖地,跟儒家八竿子打不著,更別提什麽儒家門生了。
何安在看出她的思緒,開口道:“鈴月前輩,寧姑娘她並非是儒家弟子,這···”
鈴月先是一怔,隨即燦爛一笑,秀手抬起指著林一清道:“有他啊,如果他承認了,那就萬事大吉。”
“林一清?”何安在不解。
鈴月神秘兮兮道:“如果他承認這個小丫頭是儒家門生,那麽世間儒生,估計就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當然。”鈴月打了個哈欠,“除了端坐在廟堂之高的那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