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地對留下來的人囑托好了一切,哪怕他們這些主心骨都離開了,這黃沙縣也還有朱大春,陳安民等人坐鎮於此,這兩人雖然說不上太厲害,但區區一縣之地,本來事情也不多,短時間內,政務和軍務都可保無礙,若是不小心遇上什麽無視規矩的綠林中人,亦或是武功高強的刺客,也別忘了城中還有一位馮家傳人。
況且南地的戰事都已經平息,勝負已分,就算還有不安分的野心家,也顧不上這塊巴掌大的小地方,眼下實在是不大可能再出什麽問題,在這種時候,黃沙縣駐守的這幾萬羅刹族士兵,就已經算是一種可怕的威懾了,尋常一座郡城的駐軍也不過就是這個數目了。
顧玄等一行六人,收拾好了行囊後,打從黃沙縣出來,再由幽州的來路迴返,一路所過,滿目瘡痍,這場波及了整個南地的戰爭,所帶給百姓們的傷害,最起碼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夠完全恢複過來。
大幅度降低的人口需要時間來緩慢迴升,被戰爭波及破壞的城池,村落都需要時間來重建,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原本經曆了幾十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打拚積攢下來的一切,已經就此消失,浮華如夢,所有東西又要從頭開始。
這就是為什麽百姓會憎恨他們曾經引以為榮的太子,會憎恨這場戰爭背後的所有始作俑者,推波助瀾者,以及本來有能力阻止它的發生,卻沒有那麽做的放縱者,他們應當為每一個被這場戰爭所牽連到的不幸者負責。
戰爭是很殘酷的,它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行的事情,而是代表著真實的流血與犧牲,每個人都應當敬畏它,排斥它,雖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但作為一直以來都被時代的潮流無情玩弄的尋常人,更加應當畏懼它,更加應該聯合起來,盡全力阻止它的發生,去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
這一戰過後,幽州曆經了數十年時間,在朝廷的大力扶持下,才終於建立起來的,四通八達,方便了軍民的驛站網絡,也損失了至少三分之一,不過重建的事情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幽州就好似一顆堅韌不拔的小草,雖然剛剛才經曆了一場殘酷的風吹雨打,但在雨後的彩虹下,它正在努力地恢複著自身元氣,哪怕速度緩慢,卻仍舊可以見識到它旺盛的生命力。
這也是幽州人的普遍性子,要想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生存下來,他們必須堅韌得像一棵草,隻需要一點點的雨露,就足以活下來,並且綻放出完全不輸鮮花的蓬勃朝氣。
和平來之不易,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過好在涼國終於還是贏了。
幽州現在名義上的領導者是右將軍羅驚雲,但誰都清楚,下一任大將軍的人選,必然是陸登雲,因為這位年輕的小將在這場戰爭中所爆發出來的強大實力,包括後續的潛力,以及在家國危難的時候,獨自一人扛起壓力與責任的膽氣,都是遠超旁人的。
更何況他本就是已逝左將軍裴正陽的義子,根正苗紅,又深得下屬的擁戴,而且還得到了右將軍的鼎力支持,資曆,能力,人品,忠誠,方方麵麵,都是上上之選,在幽州無人能夠跟他抗衡,哪怕之後朝廷改了編製,將幽州變得與燕州一樣,都是以地方文官為主,武將為輔的模式,陸登雲也必然會是未來幽州軍新的精神領袖。
有陸登雲的幫助照料,顧玄等人這一躺迴家的路走的很是順利,最起碼比他與靖龍二人來時要順遂多了,再無憂心什麽流竄的馬匪,雖然也是一直餐風飲露地在野外趕路,但畢竟隨行有人照顧,還是要方便和舒坦多了。
隻是顧玄這心,卻一直都靜不下來。
不是什麽近鄉情更怯,而是因為人一旦閑下來,總是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思考很多很多的東西,思考那些以前忙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思考的一些東西。
關於人生,關於離別,關於得失,關於過去,關於現在,也關於未來。
顧玄仍舊騎著那匹陪著他輾轉三國,勞苦功高的唿蘭神駒,隻可惜,這原本是顧蒼特意贈允靖龍的那一匹,至於屬於他的那匹,早就已經死在了燕州邊境的山裏,同樣留在那的,還有他的一隻眼,以及一些曾經的情緒與堅持。
馬兒不停地往前邁步,背脊隨著蹄子的抬起和落下而起伏不斷,可他的身形卻如一座高山一樣屹立不動,隻是他的思緒,卻早已隨著風,飄飛到了遠方。
很多事,確實隻有經曆後,才能真正感受到一些東西的。
迴京的途中,顧玄還特意帶他們去了一趟馬家村,隻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村子現在已經徹底地消失了,就隻剩下一些能夠證明曾經有人在這裏生活過的殘垣斷壁。
村子裏的房屋幾乎都被摧毀了,包括那座讓他們結緣,位於村子正中心的馬家祠堂,附近的田地也都荒廢了,雜草叢生,好似一下子過去了十幾年。
沒辦法,這地方本來離戰場就近,蜀軍和幽州軍投入的兵力又很多,被戰事所牽連到是很正常的事情,由於整個村子都已經被毀於一旦,也沒有太多的痕跡留給他們複盤,說不定當初從馬匪的手上僥幸活下來的那批人,後來也沒有真的迴來努力將村子重建,而是直接各奔東西了。
饒是馬家兄弟倆在黃沙縣打拚的這些日子裏,已經見多了真正的生死離別,而且在經曆了不少大場麵後,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兩個什麽事都畏畏縮縮的泥腿子,心誌變得愈發堅定,連陸議都稱讚有加,可望著眼前已經是一片廢墟的故裏,仍舊是忍不住潸然淚下,嗚咽不止。
兩兄弟知道,從今往後,他們真的就隻能相依為命了,因為他們的根已經沒有了,這世上,也不知還有無他們的親人存世,但那已經不重要,他們徹底地和過去告別了。
之後的路途,整個隊伍的氣氛都開始變得愈加沉悶,包括靖龍在內,所有人似乎都藏著一些心事,不願開口。
出走了將近一年,顧玄終於在這個冬季的開頭,迴到了京城故鄉,這座帝都依然繁華如舊,涼州戰場大獲全勝,幽州許錦棠帶兵抗擊蜀軍,成功驅逐外敵的消息,很早便已經快馬加急傳迴了帝都,再加上得益於顧蒼努力推動發展的民報,就連涼國各地的民眾也很快就知道了這些來自前線的消息,這就導致很多本來都已經在偷偷往更南方遷徙的人家,陸陸續續地又都迴來了。
除開那些在戰爭中失去了過往一切的人,現在整個大涼的百姓,商賈,官員,都在享受著獨屬於他們的歡慶時刻,通宵達旦,喜慶的鑼鼓聲,歡唿聲,響徹雲霄。
不光是平日裏常年開放,供人進出的兩道偏門,破天荒還開放了隻有在重要人物出入時才會打開的正門的城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依然是絡繹不絕,等候查驗,排隊入城的隊伍,從大門一直排到了一裏開外。
按說一下子開了三道門,排隊的隊伍不該如此漫長才對,這卻是因為門口檢查得太仔細,這才導致堵塞了這麽多人在這裏,蓋因為敵人戰敗之後,要防止對方狗急跳牆,來帝都進行一些報複性的刺殺,所以京城的核查反倒是變得愈加嚴厲了起來。
摩羅貝提騎著馬,還在遠處,幾番眺望之後,忍不住感歎道:“我們羅刹族以前還真是坐井觀天,不知天高地厚,如此城池,簡直堪稱神跡,絕對是大漠裏萬萬不可能建造出來的,排隊的都有這麽多人,裏麵的人又該有多少呢,我們歸順朝廷,實在是明智之舉。”
可不是,眼前這座城池,哪怕還隔著這麽遠,也好似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樣,因為其實在是太過巨大了,遠遠望去,簡直就是一座盤庚在地麵的厚實山嶽,對比而言,他們羅刹族的所謂城市,也就是涼國一般村子的水準罷了,可整個大涼有多少個村子呢,隻怕數都數不清。
見識到了如此雄偉的城池之後,摩羅貝提方才明白雙方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他們若一門心思還要與大涼作對的話,那真的是蜉蝣撼樹,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了。
這時,陸議突然開口提議道:“王爺,您看咱們是否要去前麵找守衛行個方便?”
顧玄乃是皇親國戚,天橫貴胄,當然有這個權利行個方便,更何況他們有朝廷的文書,換句話說,這是有朝廷的旨意,怎麽都可以越過跟這些平民們一起浪費時間排隊的選擇。
可顧玄還沒說話呢,靖龍卻是插嘴道:“先生此言差矣,王爺此次迴京,勢必會引得萬眾矚目,所以一開始還是低調一些的好,省得一開始就引起外人的注意,這麽多雙眼睛盯著,後麵的事就很難辦了。”
陸議迴過頭,瞥了他一眼,眉頭微蹙,後麵的馬家兄弟倆也沒有發言權,就隻是默默地趕著馬車,馬車上麵的都是紮營必備的一些幹糧等等,畢竟這一路上基本都是在郊外,還是需要一座馬車休息的。
顧玄思疇片刻,開口道:“靖龍說的有道理,雖然本王亦想盡快迴京,但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想想迴京之後,應當如何。”
他們此次迴來,要做的事情太多,也要從太多人的手中奪走利益,作為突然崛起的新興勢力,這勢必會引得很多人反感,要想真正站穩腳跟,拿到顧蒼留給他的遺產,就需要一個完整可行的計劃,豈能隨隨便便拿著東西就闖進去,這樣反倒是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如果安靜排隊,城裏的人倒未必知道他們已經迴來了。
陸議歎了口氣,隻能道:“既然王爺都這麽說了,那便如此吧。”
一行人一邊等,顧玄和陸議兩人就在一旁商議著進城之後該做的事。
隊伍移動的速度雖然不快,但畢竟也是在前進的,兩個時辰之後,頭頂的日頭都已經西斜,才終於是輪到了他們。
城衛軍已經被換了一批,最起碼顧玄等人都眼尖地發現這些人不是之前那些平庸的貨色,看他們矯健的身姿,鋒利的眼神,都明白不是尋常人,前十三年幾乎年年都參與了皇室秋狩的顧玄,更是敏銳地察覺到,這些人都是狻猊衛的人,隻是衣服穿的普通了些,但仍舊可以看出一些痕跡,這些痕跡都是下意識的,而且很難被抹除和刻意地規避掉。
顧玄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後,由馬家兄弟上前,遞上了通關的文書碟子以及他們的涼國身份證明。
況且南地的戰事都已經平息,勝負已分,就算還有不安分的野心家,也顧不上這塊巴掌大的小地方,眼下實在是不大可能再出什麽問題,在這種時候,黃沙縣駐守的這幾萬羅刹族士兵,就已經算是一種可怕的威懾了,尋常一座郡城的駐軍也不過就是這個數目了。
顧玄等一行六人,收拾好了行囊後,打從黃沙縣出來,再由幽州的來路迴返,一路所過,滿目瘡痍,這場波及了整個南地的戰爭,所帶給百姓們的傷害,最起碼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夠完全恢複過來。
大幅度降低的人口需要時間來緩慢迴升,被戰爭波及破壞的城池,村落都需要時間來重建,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原本經曆了幾十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打拚積攢下來的一切,已經就此消失,浮華如夢,所有東西又要從頭開始。
這就是為什麽百姓會憎恨他們曾經引以為榮的太子,會憎恨這場戰爭背後的所有始作俑者,推波助瀾者,以及本來有能力阻止它的發生,卻沒有那麽做的放縱者,他們應當為每一個被這場戰爭所牽連到的不幸者負責。
戰爭是很殘酷的,它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行的事情,而是代表著真實的流血與犧牲,每個人都應當敬畏它,排斥它,雖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但作為一直以來都被時代的潮流無情玩弄的尋常人,更加應當畏懼它,更加應該聯合起來,盡全力阻止它的發生,去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
這一戰過後,幽州曆經了數十年時間,在朝廷的大力扶持下,才終於建立起來的,四通八達,方便了軍民的驛站網絡,也損失了至少三分之一,不過重建的事情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幽州就好似一顆堅韌不拔的小草,雖然剛剛才經曆了一場殘酷的風吹雨打,但在雨後的彩虹下,它正在努力地恢複著自身元氣,哪怕速度緩慢,卻仍舊可以見識到它旺盛的生命力。
這也是幽州人的普遍性子,要想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生存下來,他們必須堅韌得像一棵草,隻需要一點點的雨露,就足以活下來,並且綻放出完全不輸鮮花的蓬勃朝氣。
和平來之不易,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過好在涼國終於還是贏了。
幽州現在名義上的領導者是右將軍羅驚雲,但誰都清楚,下一任大將軍的人選,必然是陸登雲,因為這位年輕的小將在這場戰爭中所爆發出來的強大實力,包括後續的潛力,以及在家國危難的時候,獨自一人扛起壓力與責任的膽氣,都是遠超旁人的。
更何況他本就是已逝左將軍裴正陽的義子,根正苗紅,又深得下屬的擁戴,而且還得到了右將軍的鼎力支持,資曆,能力,人品,忠誠,方方麵麵,都是上上之選,在幽州無人能夠跟他抗衡,哪怕之後朝廷改了編製,將幽州變得與燕州一樣,都是以地方文官為主,武將為輔的模式,陸登雲也必然會是未來幽州軍新的精神領袖。
有陸登雲的幫助照料,顧玄等人這一躺迴家的路走的很是順利,最起碼比他與靖龍二人來時要順遂多了,再無憂心什麽流竄的馬匪,雖然也是一直餐風飲露地在野外趕路,但畢竟隨行有人照顧,還是要方便和舒坦多了。
隻是顧玄這心,卻一直都靜不下來。
不是什麽近鄉情更怯,而是因為人一旦閑下來,總是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思考很多很多的東西,思考那些以前忙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思考的一些東西。
關於人生,關於離別,關於得失,關於過去,關於現在,也關於未來。
顧玄仍舊騎著那匹陪著他輾轉三國,勞苦功高的唿蘭神駒,隻可惜,這原本是顧蒼特意贈允靖龍的那一匹,至於屬於他的那匹,早就已經死在了燕州邊境的山裏,同樣留在那的,還有他的一隻眼,以及一些曾經的情緒與堅持。
馬兒不停地往前邁步,背脊隨著蹄子的抬起和落下而起伏不斷,可他的身形卻如一座高山一樣屹立不動,隻是他的思緒,卻早已隨著風,飄飛到了遠方。
很多事,確實隻有經曆後,才能真正感受到一些東西的。
迴京的途中,顧玄還特意帶他們去了一趟馬家村,隻是曾經盛極一時的村子現在已經徹底地消失了,就隻剩下一些能夠證明曾經有人在這裏生活過的殘垣斷壁。
村子裏的房屋幾乎都被摧毀了,包括那座讓他們結緣,位於村子正中心的馬家祠堂,附近的田地也都荒廢了,雜草叢生,好似一下子過去了十幾年。
沒辦法,這地方本來離戰場就近,蜀軍和幽州軍投入的兵力又很多,被戰事所牽連到是很正常的事情,由於整個村子都已經被毀於一旦,也沒有太多的痕跡留給他們複盤,說不定當初從馬匪的手上僥幸活下來的那批人,後來也沒有真的迴來努力將村子重建,而是直接各奔東西了。
饒是馬家兄弟倆在黃沙縣打拚的這些日子裏,已經見多了真正的生死離別,而且在經曆了不少大場麵後,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兩個什麽事都畏畏縮縮的泥腿子,心誌變得愈發堅定,連陸議都稱讚有加,可望著眼前已經是一片廢墟的故裏,仍舊是忍不住潸然淚下,嗚咽不止。
兩兄弟知道,從今往後,他們真的就隻能相依為命了,因為他們的根已經沒有了,這世上,也不知還有無他們的親人存世,但那已經不重要,他們徹底地和過去告別了。
之後的路途,整個隊伍的氣氛都開始變得愈加沉悶,包括靖龍在內,所有人似乎都藏著一些心事,不願開口。
出走了將近一年,顧玄終於在這個冬季的開頭,迴到了京城故鄉,這座帝都依然繁華如舊,涼州戰場大獲全勝,幽州許錦棠帶兵抗擊蜀軍,成功驅逐外敵的消息,很早便已經快馬加急傳迴了帝都,再加上得益於顧蒼努力推動發展的民報,就連涼國各地的民眾也很快就知道了這些來自前線的消息,這就導致很多本來都已經在偷偷往更南方遷徙的人家,陸陸續續地又都迴來了。
除開那些在戰爭中失去了過往一切的人,現在整個大涼的百姓,商賈,官員,都在享受著獨屬於他們的歡慶時刻,通宵達旦,喜慶的鑼鼓聲,歡唿聲,響徹雲霄。
不光是平日裏常年開放,供人進出的兩道偏門,破天荒還開放了隻有在重要人物出入時才會打開的正門的城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依然是絡繹不絕,等候查驗,排隊入城的隊伍,從大門一直排到了一裏開外。
按說一下子開了三道門,排隊的隊伍不該如此漫長才對,這卻是因為門口檢查得太仔細,這才導致堵塞了這麽多人在這裏,蓋因為敵人戰敗之後,要防止對方狗急跳牆,來帝都進行一些報複性的刺殺,所以京城的核查反倒是變得愈加嚴厲了起來。
摩羅貝提騎著馬,還在遠處,幾番眺望之後,忍不住感歎道:“我們羅刹族以前還真是坐井觀天,不知天高地厚,如此城池,簡直堪稱神跡,絕對是大漠裏萬萬不可能建造出來的,排隊的都有這麽多人,裏麵的人又該有多少呢,我們歸順朝廷,實在是明智之舉。”
可不是,眼前這座城池,哪怕還隔著這麽遠,也好似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樣,因為其實在是太過巨大了,遠遠望去,簡直就是一座盤庚在地麵的厚實山嶽,對比而言,他們羅刹族的所謂城市,也就是涼國一般村子的水準罷了,可整個大涼有多少個村子呢,隻怕數都數不清。
見識到了如此雄偉的城池之後,摩羅貝提方才明白雙方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他們若一門心思還要與大涼作對的話,那真的是蜉蝣撼樹,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了。
這時,陸議突然開口提議道:“王爺,您看咱們是否要去前麵找守衛行個方便?”
顧玄乃是皇親國戚,天橫貴胄,當然有這個權利行個方便,更何況他們有朝廷的文書,換句話說,這是有朝廷的旨意,怎麽都可以越過跟這些平民們一起浪費時間排隊的選擇。
可顧玄還沒說話呢,靖龍卻是插嘴道:“先生此言差矣,王爺此次迴京,勢必會引得萬眾矚目,所以一開始還是低調一些的好,省得一開始就引起外人的注意,這麽多雙眼睛盯著,後麵的事就很難辦了。”
陸議迴過頭,瞥了他一眼,眉頭微蹙,後麵的馬家兄弟倆也沒有發言權,就隻是默默地趕著馬車,馬車上麵的都是紮營必備的一些幹糧等等,畢竟這一路上基本都是在郊外,還是需要一座馬車休息的。
顧玄思疇片刻,開口道:“靖龍說的有道理,雖然本王亦想盡快迴京,但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想想迴京之後,應當如何。”
他們此次迴來,要做的事情太多,也要從太多人的手中奪走利益,作為突然崛起的新興勢力,這勢必會引得很多人反感,要想真正站穩腳跟,拿到顧蒼留給他的遺產,就需要一個完整可行的計劃,豈能隨隨便便拿著東西就闖進去,這樣反倒是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如果安靜排隊,城裏的人倒未必知道他們已經迴來了。
陸議歎了口氣,隻能道:“既然王爺都這麽說了,那便如此吧。”
一行人一邊等,顧玄和陸議兩人就在一旁商議著進城之後該做的事。
隊伍移動的速度雖然不快,但畢竟也是在前進的,兩個時辰之後,頭頂的日頭都已經西斜,才終於是輪到了他們。
城衛軍已經被換了一批,最起碼顧玄等人都眼尖地發現這些人不是之前那些平庸的貨色,看他們矯健的身姿,鋒利的眼神,都明白不是尋常人,前十三年幾乎年年都參與了皇室秋狩的顧玄,更是敏銳地察覺到,這些人都是狻猊衛的人,隻是衣服穿的普通了些,但仍舊可以看出一些痕跡,這些痕跡都是下意識的,而且很難被抹除和刻意地規避掉。
顧玄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後,由馬家兄弟上前,遞上了通關的文書碟子以及他們的涼國身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