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不經意間流逝,林誌寧現在身上完全沒有練武之人的精悍,有的隻是濃濃的書卷氣息,以及時間積累洞明世事的睿智。


    這幾年中,林誌寧除了每日例行的練武之外,很少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習武之上,但是他武道的進步,卻一點兒也不慢。


    教導學生們前沿的物理化學一類的知識,不光是學生們受益匪淺,他自己所得更多。他雖然知道這些知識,但是從來都沒有理解的像現在這麽透徹,為了這些見識極少的孩子們能夠很好的領悟這些知識,他做了很多努力,不隻是他將這些知識徹底吃透,更多的是他的動手能力非常變態了。他能夠運用一些土辦法,來達到一些需要很高要求的實驗目的。


    而科學,說到底,也是西方人認識世界的一種道途,就如同我們的道家、儒家一般。


    這並不是說科學就對於練武的幫助極大,而是中國傳統的那些文化,對於悟性的講究太高,不如科學一步一步的觀察。


    五年過去,最早的那一批學生,有留下了隨著林誌寧繼續學習,幫著他教書的,也有心高氣傲,外出闖蕩的,總之,他們都徹底出師了。


    之後的學生,大都是齊三他們在外麵尋來的一些孤兒,或者四鄉八鄰聽說林誌寧在這裏開私塾的窮苦人家的子弟。


    沒錯,林誌寧雖然從未告訴他們自己的名字,即使有人問起,他也是笑而不語,岔開話題,但是他“林先生”的大名,還是在一些地方慢慢流傳開來。


    包括已經大變樣的山寨老人在內,眾人都隻知道林誌寧姓林,卻不知道他到底叫什麽,漸漸的,隨著林誌寧的威望越來越高,也再沒有人探尋他的名字,都是恭敬的喊他“林先生”。


    林誌寧也早已習慣了別人這麽稱唿他,無論什麽人,持續了五年的稱唿,也該習慣了。


    早先還有人害怕這位“青衣閻羅”,然而這個名號再沒有提過,不隻是林誌寧踏踏實實的在這裏教書,更是世事變化很快,一個人銷聲匿跡這麽多年,即使熟悉他的人,也會忘了他曾經的模樣。


    這五年中,江湖上林誌寧已經很少有人提起了,除了極少數一些高手會偶爾想起,林誌寧如今的修為不知道到哪一步了之外,就連形意八卦門中,也有許多人漸漸忘了還有這麽一位小師叔。


    或許隻有曾經恨極了林誌寧的薑仲甫,如今暴露了漢奸的身份,躲進了租界中,整日詛咒著林誌寧跟形意八卦門。


    武林中林誌寧的動靜匿跡,文人中,林誌寧的名頭倒是不小,托那些出師的弟子們宣揚,林誌寧在一些知識分子中,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的。


    雖然他們聽從了林誌寧的吩咐,行事低調謹慎,但是卻忍不住為先生揚名。


    因為他們覺得,林誌寧能夠甘心待在一個山窩裏,將他們這些貧家子弟教育成才,那是何等的不容易。而且他們闖蕩了一段時間,見識了世間的種種,結識了不少文人墨客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先生的見識這般廣泛,學識這般淵博。若不是年輕躁動的心,不甘於寂寞的胸懷,他們都想要迴到山裏,再隨著先生繼續學習了。


    雖然先生淡泊名利,但是他們這些弟子們卻不能無動於衷,至少要別人知道,他們的先生是多麽了不起。


    林誌寧的教導可以說是極為雜亂,卻又有跡可循的。雜亂之處在於他知道的太多,所以授課的時候,會從各個方麵來舉證,所以各家思想混雜,讓有些學生有些摸不著頭腦。有跡可循則在於他主講新學,那是必須由簡至繁的學問,不能任由學生自悟,而是需要一步步教導的。


    若是這些,也顯不得林誌寧的厲害,而讓那些弟子們自豪,甚至是崇拜的是,林誌寧將現代社會看到的一部很有意思的紀錄片《大國崛起》,以淺顯的文字,加上自己的思考,整理成一本經典。


    而也正是這本書籍,奠定了林誌寧在知識份子中的影響力,在這個為了革命而革命,仁人誌士苦苦探尋救國救民之路的時候,這樣一本解說世界大國崛起之路的書籍,對於那些知識分子的震撼,可想而知。


    隨著那些弟子們的傳播,林誌寧隻言片語中的智慧,以及偶爾教書中各家思想的認知,也讓那些知識分子,將林誌寧看成是一個博學鴻儒,不斷來信同他探討,或者邀請他去講學。


    對於林誌寧來說,這些都不是他所看重的,讓他欣喜的是,他的做法並沒有出乎他的預料,反而結果更好,他已經能察覺到,自己的意境快要圓滿了。


    他不隻是在這裏種下了一片種子,更是在這些種子長成之後,將朝氣撒向了其他更加廣闊的田野,所以有這些收獲,也就不足為奇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獨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風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風起並收藏江湖獨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