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章,要是還有時間,再碼一章,不過不確定哦。嘻嘻。
杏貞原本是隻叫了伊嬪一人來幫忙,無奈這儲秀宮如今是皇後的寢宮,六宮嬪妃人來人往,每日都要來朝見的,先是雲嬪瞧見了兩人私下咕嚕著什麽,便忍不住探頭探腦,椿常在因是奴仆之女,新晉宮嬪,更是要討皇後的歡心,便日日前來幫忙,合宮都知道了皇後娘娘要決心做一件大事,誰敢不奉承?連麗嬪、婉常在並貞妃每日得了空便均來鳳光室幫忙。
最後鹹豐皇帝自然是驚動了,這一日吩咐了楊慶喜悄沒聲地來儲秀宮鳳光室外頭,隻聽得室內的婉常在說道:“伊嬪姐姐,這‘海’字可是‘三水’旁?”
“正是,海字是‘三水’旁,按照皇後娘娘定好的聲母韻母,海字乃是‘喝’聲,‘愛’韻,喝愛——海,第三聲。”
“伊嬪妹妹果然是家室淵源,本宮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呢。”這是麗妃的聲音。
“麗妃姐姐取笑了,”伊嬪迴答道,“還是皇後娘娘聖心獨運,想出這樣的好法子出來!”
“伊嬪妹妹謬讚了。”
皇帝聽得一頭霧水,直欲進去問了個究竟,楊慶喜窺見皇帝神色,便連忙開口喝道:“皇上駕到!”
鹹豐皇帝走進了內室,滿地的宮嬪跪下請安,就杏貞手裏拿了本冊子微微屈膝行禮,鹹豐皇帝開口讓大家起來,眾女起了身子,杏貞讓開了主位,笑著說道:“皇上這會子怎麽來了。”
“朕聽說皇後你們在辦大事,一時興起,過來瞧瞧你們辦什麽大事。”皇帝坐下,環視了一周,又瞧著杏貞說道。
六宮嬪妃均不說話,隻拿眼瞧著皇後,杏貞奉了茶給皇帝,開口笑道:“原本是想辦好了這件事再給皇上一個驚喜,如今皇上知道了,那臣妾就給您看看,橫豎如今架子是搭起來了。”杏貞說完就拾起桌上的一本書,遞給鹹豐皇帝,“皇上,請看這是臣妾和各位姐妹一起編的字典。”
“字典?”皇帝放下了手裏的茶,接過那本厚厚的冊子,打開定睛一看,隻見一列就寫了幾個大字:拚音檢索表。後頭第二列又畫了一個歪歪扭扭的符號,鹹豐皇帝不認識那個符號,又見符號後頭寫了:阿,啊,矮,愛,哎,安,俺等一列文字,每個文字後有一個數字,如此二十多個字母之後,又有一個“部首檢字表”,寫著“一,丨,門”等部首,鹹豐皇帝認得這是筆劃,又聽得杏貞之前說的“字典”,隱隱似乎知道了什麽,放下手裏的書,瞧著杏貞說道:“皇後,這就是你們編的字典?似乎有其中的規律在裏頭,”皇帝看到杏貞還在抿嘴微笑不語,有些慍怒了起來,“還不從實給朕說來。”
“是,皇上,”
編一本字典的想法濫觴於自己被冊立為皇後之後,對著載淳肥嘟嘟的嬰兒臉,心想怎麽把自己的兒子教育好,以後才能執掌天下,於是便想到了日後幾乎每個學生都是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
第一版《新華字典》編纂於1953年,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新世界的建立者們將這部“小字典”的編纂,視為新的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肩負規範現代漢語的職責,也要擔當掃除文盲的任務。《新華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它鞏固了旨在推廣漢民族共同語口語的國語運動和旨在提倡書麵上用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話文運動的成果,並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確立、推廣和發揚光大。《新華字典》是我國第一部以詞匯規範和運用為旨歸的字典。“編寫的目的主要是想讓讀者利用這本字典,對祖國語文的詞匯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並且知道詞匯現代化和規範化的用法,在書麵上和口頭上都能正確地運用。”
所以杏貞就靠著後世的迴憶來默寫出了聲母、韻母表,並成功地把伊嬪和宮裏的小太監和宮女全部洗腦掉,成功地將拚音推廣到了儲秀宮裏頭,並由伊嬪在康熙字典中選出日常用的九千多字,然後發動了眾人一一分類,將字一一按照拚音列好,再按照部首筆畫數列好,但要編字典的話,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工作,還要將原先按五聲二百零六韻分類的漢字,按照音序重新排列……非如此不足以體現拚音注音法的優勢。完成這一步後,還得製一份部首檢字表出來,這樣才能組合出一本可堪使用的字典。做之前,杏貞便知道此事繁钜,但當他開始動手之後,發現自己還是大大低估了這項工作的難度。要把九千多個漢字,用音序重排,再以部首筆畫標序,所需傾注心血與時間,實在難以估量。所以這才發動了六宮的眾人一起來編字典,最近幾日才把框架堪堪完成。
鹹豐皇帝點了點頭,“這是件極好的事兒,但是,皇後你為何要搞出這什麽聲韻母,這個似乎也無大用。”
“皇上別小瞧了這聲母韻母,若是此物流傳開來,可是任何私塾的師傅都比不上這個。”杏貞瞧著皇上一臉不信,便招唿了小安子到跟前,對著小安子說道:“本宮教給你的聲母韻母表可都會了?”
“都學會了。”
杏貞對著皇帝說道,“皇上你請寫一個字,別太常見的,小安子一準能知道這個字讀什麽。”
皇帝略一思索,提筆寫下一個“頻”字,然後笑著對小安子說道:“若是你能說出此字讀什麽,朕有重賞。”
小安子瞧著那個字,用手比劃著在半空中寫了幾下,便低頭翻開了字典,過了半分鍾左右,小安子抬起頭來,說道:“皇上,這個字讀潑-銀——頻!”
皇帝微微吃驚,又連連寫了幾個字,小安子都一一寫出,這才確定小安子不是歪打正著,十分驚喜地對著杏貞說道:“此字典居然真有啟蒙之用!”
“正是呢,隻要將臣妾準備好的聲母韻母表命童子熟記,大家若是瞧見不認識的字,可以自行查看,我天朝各地再也不虞有不知教化的地方了,臣妾為皇上賀!”杏貞俯身行禮恭賀鹹豐皇帝。
“不錯不錯,”鹹豐皇帝連連拍手,喜出望外,“若是如此,想必鄉間不識字之人越發少了,多認字,自然就能服王化,就有越多的人進學考科舉,越多的人自然不會去造反!難為皇後你能想出來這神奇的聲母韻母!朕不知道要怎麽謝你了!”任何一個皇帝對著文治武功都無法淡定,如今這武功雖然還不知道去哪裏拿來,可文治妥妥地擺在眼前可以一下子得到了,教化世人,使人人知書達理,這功績是足足可以超越不少帝王了!
“皇上何必謝臣妾,如今這字典才有個架子,伊嬪妹妹幫著臣妾整理好了這常用字,臣妾想著還要將這些常用字編輯出意思來,將來讓用這字典之人不僅知道字是怎麽讀的,更是要知道此字是什麽意思,這才是圓圓滿滿的一樁業績!”
“好好好,朕要好好賞你!蘭兒,”鹹豐皇帝高興之餘,吐口而出杏貞的小名,“你且說你要什麽,朕沒有不應允的!”
“既然皇上如此厚恩,臣妾就直接說了。”杏貞收住了笑容,大禮參拜,身後的眾女也識趣地一同跪下,杏貞揚起了臉,“請皇上仿康熙字典例,命名這六宮眾女合力編撰成的字典為《鹹豐字典》,以昭天朝文德!”
《鹹豐字典》!鹹豐皇帝哈哈大笑,誌得意滿地扶起了杏貞,瞧著皇後的眼裏有說不出的柔情和讚賞之意,“皇後肯為朕著想,朕又怎麽會不肯呢。還有嗎?”
“臣妾請將六宮參與的姐妹們一同列入編撰人之列,詔布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這《鹹豐字典》乃是天子仁德廣布**,賢德後妃合力編撰而成,也讓眾姐妹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皇帝已經走了一會了,室內的人還是寂靜一片,貞妃麗妃一幹人等都感動莫名地瞧著杏貞流眼淚,這是比任何封號更讓人榮耀萬分的事兒,留在千萬人都看到的本子上,說明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就連剛剛被皇帝重新給了封號“文”的文嬪伊氏都毫不在乎封號的事兒,眾人一時驚訝於這個爆炸性的消息,除此之外,心裏更多的是對著皇後的心悅誠服死心塌地。許多年後,無數的人拿著這個《鹹豐字典》揮舞教訓著家裏不願讀書的小孩子們:“這是鹹豐爺後*宮裏頭娘娘們嘔心瀝血為了你們的啟蒙編撰的字典!你們要是不好好學習,怎麽對得起在鳳德殿裏頭的娘娘們!”
“誰說女子不如男,姐妹們,皇上剛才說了,等到字典一成,刊印天下,又要大封六宮,咱們也讓外頭的人瞧瞧,咱們也不是就會花錢隻顧著吃喝的主兒!”杏貞揮動著手裏的字典,朝著眾女喊道。
“是!”
鹹豐四年六月初九,正是皇帝的萬壽節,就在當天,鹹豐皇帝下詔,向全國刊發《鹹豐字典》,並親自作序,說明編撰這個字典的始末。除了各地縣學均是直接發到之外,內務府同時對外發售,每本售價五十文,買到字典的人們驚奇地發現,除了皇帝作序之外,最後的編撰者居然不是什麽翰林院的編修,也不是文淵閣的大學士,而是赫然寫上了:儲秀宮皇後、景陽宮文妃、鍾粹宮貞妃、永和宮麗妃.....等字樣,這本字典赫然是**中皇帝的嬪妃編撰而成。
杏貞將字典一一分發給六宮中的太監宮女,“你們學會了這拚音之法,日後出了宮,也能多一門生計,當個拚音的教習,太監們在鄉間教教孩童,既體麵又舒適;宮女出去之後嫁人更是有優勢,所以你們必須首先學會!”這是杏貞的好心,鹹豐皇帝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史無前例的內宮大學習開始了,首先學會的文嬪(在字典編撰成功刊行天下之後,升為文妃)安茜帆兒和小安子等都被派了出去教授拚音,果不其然,被杏貞料中,幾次放出宮的太監宮女憑著教習拚音,一輩子都過得很雍容寬裕。不少日後白發蒼蒼的老人顫顫巍巍地到了鹹豐皇帝的**嬪妃墓前拜祭時,並沒有嚎啕大哭,隻是深情地吟誦起當年杏貞等人教給他們的拚音。
ps:《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學者奉清朝第4代皇帝康熙聖旨編撰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間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及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詳細漢語字典。
杏貞原本是隻叫了伊嬪一人來幫忙,無奈這儲秀宮如今是皇後的寢宮,六宮嬪妃人來人往,每日都要來朝見的,先是雲嬪瞧見了兩人私下咕嚕著什麽,便忍不住探頭探腦,椿常在因是奴仆之女,新晉宮嬪,更是要討皇後的歡心,便日日前來幫忙,合宮都知道了皇後娘娘要決心做一件大事,誰敢不奉承?連麗嬪、婉常在並貞妃每日得了空便均來鳳光室幫忙。
最後鹹豐皇帝自然是驚動了,這一日吩咐了楊慶喜悄沒聲地來儲秀宮鳳光室外頭,隻聽得室內的婉常在說道:“伊嬪姐姐,這‘海’字可是‘三水’旁?”
“正是,海字是‘三水’旁,按照皇後娘娘定好的聲母韻母,海字乃是‘喝’聲,‘愛’韻,喝愛——海,第三聲。”
“伊嬪妹妹果然是家室淵源,本宮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呢。”這是麗妃的聲音。
“麗妃姐姐取笑了,”伊嬪迴答道,“還是皇後娘娘聖心獨運,想出這樣的好法子出來!”
“伊嬪妹妹謬讚了。”
皇帝聽得一頭霧水,直欲進去問了個究竟,楊慶喜窺見皇帝神色,便連忙開口喝道:“皇上駕到!”
鹹豐皇帝走進了內室,滿地的宮嬪跪下請安,就杏貞手裏拿了本冊子微微屈膝行禮,鹹豐皇帝開口讓大家起來,眾女起了身子,杏貞讓開了主位,笑著說道:“皇上這會子怎麽來了。”
“朕聽說皇後你們在辦大事,一時興起,過來瞧瞧你們辦什麽大事。”皇帝坐下,環視了一周,又瞧著杏貞說道。
六宮嬪妃均不說話,隻拿眼瞧著皇後,杏貞奉了茶給皇帝,開口笑道:“原本是想辦好了這件事再給皇上一個驚喜,如今皇上知道了,那臣妾就給您看看,橫豎如今架子是搭起來了。”杏貞說完就拾起桌上的一本書,遞給鹹豐皇帝,“皇上,請看這是臣妾和各位姐妹一起編的字典。”
“字典?”皇帝放下了手裏的茶,接過那本厚厚的冊子,打開定睛一看,隻見一列就寫了幾個大字:拚音檢索表。後頭第二列又畫了一個歪歪扭扭的符號,鹹豐皇帝不認識那個符號,又見符號後頭寫了:阿,啊,矮,愛,哎,安,俺等一列文字,每個文字後有一個數字,如此二十多個字母之後,又有一個“部首檢字表”,寫著“一,丨,門”等部首,鹹豐皇帝認得這是筆劃,又聽得杏貞之前說的“字典”,隱隱似乎知道了什麽,放下手裏的書,瞧著杏貞說道:“皇後,這就是你們編的字典?似乎有其中的規律在裏頭,”皇帝看到杏貞還在抿嘴微笑不語,有些慍怒了起來,“還不從實給朕說來。”
“是,皇上,”
編一本字典的想法濫觴於自己被冊立為皇後之後,對著載淳肥嘟嘟的嬰兒臉,心想怎麽把自己的兒子教育好,以後才能執掌天下,於是便想到了日後幾乎每個學生都是人手一本的《新華字典》。
第一版《新華字典》編纂於1953年,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新世界的建立者們將這部“小字典”的編纂,視為新的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肩負規範現代漢語的職責,也要擔當掃除文盲的任務。《新華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它鞏固了旨在推廣漢民族共同語口語的國語運動和旨在提倡書麵上用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話文運動的成果,並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確立、推廣和發揚光大。《新華字典》是我國第一部以詞匯規範和運用為旨歸的字典。“編寫的目的主要是想讓讀者利用這本字典,對祖國語文的詞匯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並且知道詞匯現代化和規範化的用法,在書麵上和口頭上都能正確地運用。”
所以杏貞就靠著後世的迴憶來默寫出了聲母、韻母表,並成功地把伊嬪和宮裏的小太監和宮女全部洗腦掉,成功地將拚音推廣到了儲秀宮裏頭,並由伊嬪在康熙字典中選出日常用的九千多字,然後發動了眾人一一分類,將字一一按照拚音列好,再按照部首筆畫數列好,但要編字典的話,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工作,還要將原先按五聲二百零六韻分類的漢字,按照音序重新排列……非如此不足以體現拚音注音法的優勢。完成這一步後,還得製一份部首檢字表出來,這樣才能組合出一本可堪使用的字典。做之前,杏貞便知道此事繁钜,但當他開始動手之後,發現自己還是大大低估了這項工作的難度。要把九千多個漢字,用音序重排,再以部首筆畫標序,所需傾注心血與時間,實在難以估量。所以這才發動了六宮的眾人一起來編字典,最近幾日才把框架堪堪完成。
鹹豐皇帝點了點頭,“這是件極好的事兒,但是,皇後你為何要搞出這什麽聲韻母,這個似乎也無大用。”
“皇上別小瞧了這聲母韻母,若是此物流傳開來,可是任何私塾的師傅都比不上這個。”杏貞瞧著皇上一臉不信,便招唿了小安子到跟前,對著小安子說道:“本宮教給你的聲母韻母表可都會了?”
“都學會了。”
杏貞對著皇帝說道,“皇上你請寫一個字,別太常見的,小安子一準能知道這個字讀什麽。”
皇帝略一思索,提筆寫下一個“頻”字,然後笑著對小安子說道:“若是你能說出此字讀什麽,朕有重賞。”
小安子瞧著那個字,用手比劃著在半空中寫了幾下,便低頭翻開了字典,過了半分鍾左右,小安子抬起頭來,說道:“皇上,這個字讀潑-銀——頻!”
皇帝微微吃驚,又連連寫了幾個字,小安子都一一寫出,這才確定小安子不是歪打正著,十分驚喜地對著杏貞說道:“此字典居然真有啟蒙之用!”
“正是呢,隻要將臣妾準備好的聲母韻母表命童子熟記,大家若是瞧見不認識的字,可以自行查看,我天朝各地再也不虞有不知教化的地方了,臣妾為皇上賀!”杏貞俯身行禮恭賀鹹豐皇帝。
“不錯不錯,”鹹豐皇帝連連拍手,喜出望外,“若是如此,想必鄉間不識字之人越發少了,多認字,自然就能服王化,就有越多的人進學考科舉,越多的人自然不會去造反!難為皇後你能想出來這神奇的聲母韻母!朕不知道要怎麽謝你了!”任何一個皇帝對著文治武功都無法淡定,如今這武功雖然還不知道去哪裏拿來,可文治妥妥地擺在眼前可以一下子得到了,教化世人,使人人知書達理,這功績是足足可以超越不少帝王了!
“皇上何必謝臣妾,如今這字典才有個架子,伊嬪妹妹幫著臣妾整理好了這常用字,臣妾想著還要將這些常用字編輯出意思來,將來讓用這字典之人不僅知道字是怎麽讀的,更是要知道此字是什麽意思,這才是圓圓滿滿的一樁業績!”
“好好好,朕要好好賞你!蘭兒,”鹹豐皇帝高興之餘,吐口而出杏貞的小名,“你且說你要什麽,朕沒有不應允的!”
“既然皇上如此厚恩,臣妾就直接說了。”杏貞收住了笑容,大禮參拜,身後的眾女也識趣地一同跪下,杏貞揚起了臉,“請皇上仿康熙字典例,命名這六宮眾女合力編撰成的字典為《鹹豐字典》,以昭天朝文德!”
《鹹豐字典》!鹹豐皇帝哈哈大笑,誌得意滿地扶起了杏貞,瞧著皇後的眼裏有說不出的柔情和讚賞之意,“皇後肯為朕著想,朕又怎麽會不肯呢。還有嗎?”
“臣妾請將六宮參與的姐妹們一同列入編撰人之列,詔布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這《鹹豐字典》乃是天子仁德廣布**,賢德後妃合力編撰而成,也讓眾姐妹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皇帝已經走了一會了,室內的人還是寂靜一片,貞妃麗妃一幹人等都感動莫名地瞧著杏貞流眼淚,這是比任何封號更讓人榮耀萬分的事兒,留在千萬人都看到的本子上,說明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就連剛剛被皇帝重新給了封號“文”的文嬪伊氏都毫不在乎封號的事兒,眾人一時驚訝於這個爆炸性的消息,除此之外,心裏更多的是對著皇後的心悅誠服死心塌地。許多年後,無數的人拿著這個《鹹豐字典》揮舞教訓著家裏不願讀書的小孩子們:“這是鹹豐爺後*宮裏頭娘娘們嘔心瀝血為了你們的啟蒙編撰的字典!你們要是不好好學習,怎麽對得起在鳳德殿裏頭的娘娘們!”
“誰說女子不如男,姐妹們,皇上剛才說了,等到字典一成,刊印天下,又要大封六宮,咱們也讓外頭的人瞧瞧,咱們也不是就會花錢隻顧著吃喝的主兒!”杏貞揮動著手裏的字典,朝著眾女喊道。
“是!”
鹹豐四年六月初九,正是皇帝的萬壽節,就在當天,鹹豐皇帝下詔,向全國刊發《鹹豐字典》,並親自作序,說明編撰這個字典的始末。除了各地縣學均是直接發到之外,內務府同時對外發售,每本售價五十文,買到字典的人們驚奇地發現,除了皇帝作序之外,最後的編撰者居然不是什麽翰林院的編修,也不是文淵閣的大學士,而是赫然寫上了:儲秀宮皇後、景陽宮文妃、鍾粹宮貞妃、永和宮麗妃.....等字樣,這本字典赫然是**中皇帝的嬪妃編撰而成。
杏貞將字典一一分發給六宮中的太監宮女,“你們學會了這拚音之法,日後出了宮,也能多一門生計,當個拚音的教習,太監們在鄉間教教孩童,既體麵又舒適;宮女出去之後嫁人更是有優勢,所以你們必須首先學會!”這是杏貞的好心,鹹豐皇帝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史無前例的內宮大學習開始了,首先學會的文嬪(在字典編撰成功刊行天下之後,升為文妃)安茜帆兒和小安子等都被派了出去教授拚音,果不其然,被杏貞料中,幾次放出宮的太監宮女憑著教習拚音,一輩子都過得很雍容寬裕。不少日後白發蒼蒼的老人顫顫巍巍地到了鹹豐皇帝的**嬪妃墓前拜祭時,並沒有嚎啕大哭,隻是深情地吟誦起當年杏貞等人教給他們的拚音。
ps:《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學者奉清朝第4代皇帝康熙聖旨編撰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間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及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詳細漢語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