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儲秀宮。


    鹹豐皇帝叫楊慶喜進殿:“慶喜,你把常大淳上次那個折子拿來,朕要看看湖北水軍有多少水手船隻。”


    “喳。”不多會,楊慶喜就把湖北巡撫常大淳的折子呈了上來,鹹豐皇帝興致勃勃地打開一看其中的內容,立馬黑了臉,冷哼了一下,神色不豫地對著杏貞說:“蘭兒你看看他的折子,拿著,朕許你看!哎,你的法子雖然是極好,可惜的是湖北那些奴才不會未雨綢繆,整個湖廣才這麽點子水師,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杏貞打開常大淳的折子,定睛一看,麵上還是淡定的很,心裏早就像火山一樣爆發了,火星四濺,我的天呀,如來佛祖玉帝啊,偌大的一個湖北省,湖北水師居然沒有什麽像樣的大船,隻有那麽幾條常規的巡邏船,那些船上連火炮都沒有半根!這算是水師嗎?應該說是漁船!好麽,這樣在皇帝麵前可就丟臉丟大了,還女中諸葛呢!


    什麽?我想到了什麽?女中諸葛,諸葛......杏貞望著地上安茜在夾著泥金小銅爐正煮著玉女長春湯,那無煙的紅羅炭正燒的正旺,把本來已溫暖如春的暖閣裏麵又多了幾層熱意,杏貞的臉上紅撲撲的,眼睛裏晶亮一片,身子一激靈,腦海裏靈光閃過,杏貞入鬢長眉猛的一跳,目光炯炯直視鹹豐皇帝:“皇上,這倒是臣妾的疏忽了,不過臣妾還有一計,或許可以補救!”


    “蘭兒快快道來!”


    江南雙福先督清軍在城外修築大量炮台、工事、營壘,預備在城外頑抗,等太平軍大至,便將工事盡數啟發,留得八百餘人留守,自己進了武昌城並傳巡撫常大淳之命令:“事若不能為,焚燒破壞方可撤退!”八百餘人無力抵擋太平大軍的攻勢,才半個時辰,燒了工事,炮台,就做鳥獸散了。楊秀清並一幹太平軍將領誌得意滿,均說清狗軍心低迷至此,武昌城指日可下。


    武昌城外的居民懸於城外,唯恐被太平軍擄去,紛紛請求入城,助官軍守城,常大淳、雙福打開城門,發炮攻擊企圖掠走圍在城門外的百姓的太平軍,將百姓引入城中。


    向榮帶援軍萬人抵達武昌城外,攻克洪山太平軍據點,部下把總張國梁也數次擊敗太平軍。但由於雙福、常大淳聽從皇帝命令放棄漢陽、漢口和武昌城外據點,太平軍已經全麵包圍武昌孤城,太平軍又封鎖江麵,搭建浮橋,援軍往來不斷,武昌既無名將守於內,又無精兵援於外,糧草斷絕,向榮束手無策,急的嘴角都起了好幾個熱水泡。


    在太平軍看來,武昌眼見已是一座死城。


    “安茜,把架子上那本三國演義拿了過來!”


    “是,娘娘。”


    杏貞接過安茜送上來的全繡本三國演義,翻了幾翻,找到了自己想找的那一篇迴目,遞給了鹹豐皇帝。


    鹹豐皇帝狐疑的打開三國演義一看,看到迴目,剛開始似乎還是找不到什麽頭緒,再略一沉思,窗外的北風唿唿刮過,咯噔一聲,殿門外的燈籠應聲落下,鹹豐皇帝猛地占了起來,眼中精光四射!


    那一章的迴目赫然寫的是:


    “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鹹豐二年十月二十日,湖北巡撫衙門。


    “正是火攻之計!”常大淳在內書房和湖北提督常祿、湖北總兵王錦繡,江南提督雙福,並三位漢陽、漢口、武昌知府六個人開起了閉門會議,為防著走漏風聲,連一應的丫鬟仆人也遠遠地遣開,幾個人隻能不顧體統的自己斟茶喝。常大淳低聲喝出了鹹豐皇帝授予之計。


    湖北提督常祿是一個黑臉漢子,黝黑的臉色中帶著一絲沉吟,常祿放下蓋碗,開口問道:“皇上這火攻之計自然是好的,下官隻是怕洪逆和偽東王楊逆不會乖乖地把水軍放著讓我們燒啊?”


    雙福點頭讚同,王錦繡是一個麵色泛黃,神情彪悍的中年男子,他坐在梨花木太師椅上,放在扶手上的雙手青筋暴露,默不作聲。


    “皇上已然頒下密旨,這密旨隻有在座的七人知曉,泄露者,斬!”常大淳斬釘截鐵道,“因欲讓長毛逆賊中計,故堅壁清野,讓逆賊的大軍耗死在武昌城下,趁機火攻而勝之!我等領命即可!兩位知府,傳我命令,徹底搬空漢口、漢陽兩座城池,開了府庫,發給百姓糧食衣服,驅使百姓入武漢,給青壯工錢,命上城協助官兵守城!常提督,雙提督,兩位加高武昌城,整頓防務,操練團練,並肅清內務,確保探子在城內不會擾亂軍心!王總兵!”常大淳轉頭神色凝重地看著神情彪悍的王錦繡,“我命你,收羅湖北水師的船隻,帶上三千兵馬,焚燒船塢,將那些尚未完工的大船也一並焚毀,將漢口、漢陽兩地存儲的火油、炸藥、藤甲、硝石之類全部運走!即刻到漢水上遊尋一處僻靜地方安紮水師,等逆賊大軍搭起浮橋,圍攻武昌之後,你便宜行事,待有時機,一舉順水而下,火燒偽賊水師,無需顧忌我等守勢!常提督,雙提督在城中看的江上火起,待逆賊陣腳大亂,再出城痛擊!皇上已然許諾,武漢三鎮,隻需守住武昌城不失、軍民不被裹挾、多殺敵之有生力量,此戰即為大捷!從優敘功!”


    “喳!”


    儲秀宮,是夜,北風唿嘯,外頭掉在地上的燈籠被燭火引燃,風借火勢,燈籠燃的更快了,一個小太監輕手輕腳地過來。


    “武漢三鎮隔水相望,如今軍心頹廢,彼此難以唿應,不可全守,為今之計,隻能棄兩城而保一城,以臣妾之見,當保人丁最多,糧草最豐厚,城牆最為高大的湖廣第一雄城武昌城,既然要保武昌城,索性將漢口漢陽兩城搬空,免得逆賊裹挾了當地百姓、又得了錢糧壯大聲勢!此外,逆賊為方便攻下武昌城獲取補給,從嶽州補充的水師大軍必然集結於三鎮江麵。”杏貞又指了地圖上漢水上遊,肅然道:“擇一勇將隱蔽在漢水上遊,待得逆賊久克武昌不下,心浮氣躁之時,擇機開火船順流衝將殺下去,若是逆賊的船沒有連起來也就罷了,隻能衝散他們水軍而已,若是他們為了貪圖省事,將船鐵鎖鏈環了起來,咱們也不用學諸葛亮借東風,直接順著北風,再讓火燒透長江兩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是慈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因顧惜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因顧惜朝並收藏重生之我是慈禧最新章節